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6482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docx

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

2015年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纲要真题

1.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时代性

B.自发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正确答案)

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A.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B)(正确答案)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D.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

3.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精神。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或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这说明,理想信念是()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前进动力(正确答案)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

A.拒绝外国的一切思想和文化

B.大力颂扬和恢复传统文化

C.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答案)

D.经济政治文化全面与西方接轨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功利主义

B.自由主义

C.爱国主义(正确答案)

D.社会主义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正确答案)

7.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

A.民族精神(正确答案)

B.时代精神

C.历史传统

D.风俗习惯

8.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涌现过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C.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正确答案)

9.马克思说: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正确答案)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0.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

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

A.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

B.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答案)

C.继续扩大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

D.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

11.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有一种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下列古训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意识的是()

A.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B.民生在勤,勤则不匿

C.苟利社稷,不顾其身(正确答案)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在道德建设中,用以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

A.以人为本

B.实用主义

C.集体主义(正确答案)

D.为人民服务

13,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A.荣辱观(正确答案)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

14.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

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A.慎独自律(正确答案)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择善而从

15.职工小周在家里也热爱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合理支出、不浪费。

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具有()

A.尊老爱幼的美德

B.男女平等的美德

C.夫妻和谐的美德

D.勤俭持家的美德(正确答案)

16.人们在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

这是社会公德中()

A.文明礼貌的要求(正确答案)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7.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应受到多重规范的制约。

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首先应该是()

A.法律(正确答案)

B.道德

C.纪律

D.政策

18.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的是()

A.分配正义

B.结果正义

C.程序正义(正确答案)

D.实体正义

19.在当前形势下,应当确立全新的国家安全观。

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其中粮食安全属于()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正确答案)

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20.法律的产生有多种方式。

其中,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赋予既存社会规范或习惯以法律效力,将之上升为法律的做法是()

A.法律制定

B.法律认可(正确答案)

C.法律继承

D.法律移植

21.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等。

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

A.阶级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正确答案)

C.意识形态性

D.物质决定性

22.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做不同划分。

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是法的()

A.教育作用(正确答案)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23.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门类,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法律部门

B.法律体系(正确答案)

C.法律渊源

D.法律关系

24.司法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组成部分,是司法机关的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

在我国享有司法权的机关是人民法院和()

A.公安局

B.检察院(正确答案)

C.纪检委

D.政法委

25.在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上,根据是否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可以分为不同的归责原则。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正确答案)

26.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有效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

A.1/5以上的多数通过

B.1/2以上的多数通过

C.2/3以上的多数通过(正确答案)

D.3/4以上的多数通过

27.民事主体在做出民事行为时,自主决定民事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强迫或胁迫。

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

A.平等原则的要求

B.自愿原则的要求(正确答案)

C.公平原则的要求

D.诚信原则的要求

28.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属于犯罪构成中的()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正确答案)

29.人民法院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法定措施,强制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及其他法律文书。

这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

A.普通程序

B.简易程序

C.上诉程序

D.执行程序(正确答案)

30.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

A.有文化的要求(正确答案)

B.有道德的要求

C.有理想的要求

D.有纪律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确立和践行这一理想信念,需要()

A.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

B.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正确答案)

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正确答案)

D.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正确答案)

32.理想信念最终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它既离不开人的生活体验,也离不开人的实际行动。

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

A.全面否定当下的现实

B.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正确答案)

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正确答案)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正确答案)

3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A.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正确答案)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高度概括了对公民的道德要求(正确答案)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正确答案)

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反映了公民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34.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是当代社会最先进的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A.与一切传统道德相决裂

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正确答案)

C.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正确答案)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正确答案)

35.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A.基础性(正确答案)

B.全民性(正确答案)

C.国家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正确答案)

36.良好的个人品德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个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

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正确答案)

B.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正确答案)

C.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

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正确答案)

3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有()

A.罪刑法定

B.依法治国(正确答案)

C.公平正义(正确答案)

D.党的领导(正确答案)

38.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

在下列法律完善的形式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有()

A.司法解释(正确答案)

B.学理解释

C.法律汇编

D.法律编纂(正确答案)

3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它具有()

A.人民性

B.先进性(正确答案)

C.科学性(正确答案)

D.阶级性

40.担保物权是为了担保债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的物权,主要包括()

A.质权(正确答案)

B.债权

C.留置权(正确答案)

D.抵押权(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如何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过程?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3分)

(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

(3分)

42.简述道德的起源。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道德起源的学说有四种

(1)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1分)

(2)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1分)

(3)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1分)

(4)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

(1分)

以上四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作

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分)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领域。

(1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奉行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1)爱岗敬业;(1分)

(2)诚实守信;(1分)

(3)办事公道;(1分)

(4)服务群众;(1分)

(5)奉献社会。

(1分

44.简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人治因为强调“具有高尚道德人的统治”,因此在有的场合也与“德治”相通用。

(2分)

(2)“法治”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

调法律的权威及其规范作用。

而“人治”则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

要法治,还是要人治,古今中外的理论界都曾存在激烈的争论。

其实,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素,而在于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2分)

(3)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个(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2分)

45.什么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内容所包含或所表现的特定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观念,以及宪法所要达到的基本社会目的,宪法的内容以宪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1分)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1)人民主权原则。

(1分)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分)

(3)民主集中制原则。

(1分)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1分)

(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

爱国的理念己经融入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论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在新时期的基本特征。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3分)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主题。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2分)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与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相一致,(1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1分)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1分)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1分)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1分)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1分)

47.论述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简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

(3分)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更不等于没有困难,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并终身勤勉,才能在顺境中不断奋进和成长。

(2分)

(2)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

(3分)相反,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观捻,既无坚定信念,也无顽强意志,更不主动去作准备,终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虚度光阴,结果只能每况愈下,成为环境的奴隶。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