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6437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0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docx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它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定义: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内容:

“两观一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方式、演化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方面作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技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各门科学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作出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

它主要研究科学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规律,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方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方法论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等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必须在现代科技发展及其与社会强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体系结构和发展规律,揭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阐明科学技术的价值观以及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2.学习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何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有助于了解科技发展规律

四、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3.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

人类自然观的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特点:

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缺陷,包含了以后分裂的种子。

古希腊的“原子论”、“活火说”,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等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特点:

神学=科学;世界上一切都是神创造出来的;人活在世界上不仅没有幸福,而且就是为了“赎罪”,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论自然观特点:

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但不可防止地带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所谓机械论,就是把任何运动包括人类社会的运动都看作是机械运动,提出了“人是机器”、“人是钟表”这样的命题。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像盲人摸象似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特点〔核心〕:

1物质系统的思想2发展演化的思想3普遍联系的观点。

4.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它们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科学精神:

狭义的科学精神=理性,即求真广义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善、求美求真=理性求善=人性求美=超越性

人文精神:

超越性、人性、理性

1、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超越性〕

2、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人性〕

3、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理性〕

人文精神的内核:

第一个就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就是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精神;第二个是理性,你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头脑对真理的思考,这个含义就是科学精神,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这个含义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和理想、信念等等东西

人文精神=人性〔以人为本〕+理性〔科学精神〕+超越性〔理想信念〕

科学与人文精神本质相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求真、求善、求美。

科学精神也需要追求完美和超越,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也是要追求理性、以人为本。

第一篇科学发展史与自然观变革

第一章东方——古老文明的源头

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科技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代埃及:

〔文字:

象形文字;历法和农业: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埃及人就已经把一年确定为365天。

古埃及人已经认识了许多恒星,不仅有人们熟知的北极星,还有天鹅、牧夫、仙后、天蝎、猎户、白羊等许多星座——虽然这些星座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建筑:

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农业: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文字:

5000年前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天文历法: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

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异。

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其顺序是星期日〔太阳神〕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此外,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对药物、植物、动物、地理等等也有丰富的知识。

古印度:

〔建筑: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这两座城市,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

城市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

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砖砌成。

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冶炼:

青铜制的舞女像;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就产生于古代印度。

数字:

人们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发明,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航海:

古代印度的航海事业也非常发达,他们的商人和马可波罗一起,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黄金渴望”〕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1、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历史最短

2、在奴隶社会,我国科学技术比其他文明古国落后

3、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唯一保存了自己的民族独立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4、我国最先进入封建社会,而且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5、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6、我国古代比较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的继承,以及科技典籍的整理和保存。

7、宋元朝时期到达了古代世界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峰。

8、十五世纪历史曾选择了中国,而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9、“康乾盛世”没有使中国科技发展、富国强兵

3、中国古代实用技术体系中的“四大学科”、“四大发明”、“明末四大科技名著”和“五大农书”各自指的是什么?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它们当时都到达了什么水平?

它们与古希腊科学相比,有什么特点?

四大学科:

农、医、天、算;

四大发明: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明末四大科技名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五大农书:

《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它们当时都到达了什么水平:

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哈拉巴文化的遗址,还是古希腊罗马的恢宏建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其砖石建筑技术,可以说已经到达了很高的水平。

而我们中国在砖石建筑技术上,却使用得比较晚。

但我国后来建筑艺术的发展,却到达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与外国完全不同。

我国是框架结构设计思想的先驱。

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我国从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度过渡,科学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到秦汉之际出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几百年就使我国科学技术领先别人数百到一千年。

当西方人争论谁在1615年左右最先发现太阳黑子时,中国早在公元前18年以来便系统记录了太阳黑子,比欧洲早了1500年。

中国早在公元前1361年就有日食记录,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1600年间有581项彗星记载,公元前467年记到哈雷彗星。

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一小块铸铁,而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在工业规模上生产铸铁了,到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已是铸铁大师,欧洲人相比之下落后了1500年。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曾根据考古资料,将中国古代的冶炼炉与后来西方的冶炼炉作了比照,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而炼铁术最早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两河流域的古赫梯人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炼铁术,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上已经有铁匠整个行当,而中国人此时主要使用的仍然是青铜器。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与纸的使用一样,中国印刷术的出现也非常早;隋朝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据我国历史记载,印刷术开始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

唐代印刷业极为发达,四川成都几乎成了刻书的中心。

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一部唐代刻印的《金刚经》,标明日期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印有出版日期的印刷品。

欧洲最早印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多大画像”,日期是1423年。

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单独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有特色的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的科技体系。

中国不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但是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外在和内在的条件,中国文明直接和间接地为之创造了条件。

被认为是太平盛世的唐朝,科学技术无大成就;被认为是走下坡路的宋朝,反而出现了一个科技高峰,到达了古代世界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峰。

一直到明代我国还保持领先地位,使我国无可争辩地称为古代世界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高峰。

这说明科学技术与国力并非始终同步发展。

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十分发达。

中国的船只远达大西洋沿岸,指南针正是这些远航水手传给阿拉伯和波斯的。

13世纪初,欧洲开始有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北宋初年,火药武器开始用于战争。

从此,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又升起了弥漫的硝烟,传来了火器的爆炸声响,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

中国的硝石、硫磺和火药配制技术大约于公元8世纪首先传到了阿拉伯和波斯。

阿拉伯人称硝为“中国雪”、而波斯人则称其为“中国盐”。

再后来,也许是在双方的交战中,阿拉伯人掌握了火药武器的使用和制造。

14世纪初,阿拉伯人又将火药技术传给了欧洲,使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近代医学科学中最伟大、最有益于人类的一个学科——免疫学,产生于人类为预防天花而进行的种痘实践中。

葛洪于300年最早记载了这种疾病,在1000年中国已经发明天花预防接种,1500年中医已公开著书介绍这种疗法。

这时欧洲人对此一无所知,许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

中国种痘法西传后,1700年经土耳其传到英国。

19世纪初,爱德华·真纳发现了牛痘苗可安全预防天花。

中国古代技术成就:

v四大学科:

农、医、天、算

v三大技术:

陶瓷、丝织、建筑

v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v四大名著: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霞客游记

v冶金:

越王剑、生铁和锻钢术

v航海:

郑和15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v农业:

五大农书

v天文观测和历法:

世界上最详尽的天文资料

v中医中药等:

数千年东方人的健康保障

与古希腊科学相比,有什么特点:

古希腊人的科学成就,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古代世界奴隶社会科学技术高峰,在古希腊人那里,中国无法与之相比。

4、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保持“大一统”局面?

中国封建本质:

〔政治:

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文化:

封建儒家文化的继承性、传承性导致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和认同;思想:

儒家的“三纲五常”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经济:

封建的小农经济模式;其他:

分裂之后各种力量的不均衡,有强有弱,经过战争再次兼并,并且不管统治者清明或昏庸,均有通过兼并来增长土地财富的动机〕

5、有人说“十五世纪历史曾经选择了中国,而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你认为这个观点对不对?

就航海事业的发展来说,这个观点正确。

这说的是航海事业的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的诞生,得力于欧洲航海事业的起飞。

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殖民掠夺,引起西欧发生“价格革命”,从而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也导致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诞生。

但是,在十五世纪的辽阔海洋上,最强大的舰队并不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早在他们开始远航的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已经率领这两万七千余人的庞大舰队,在太平洋上浩浩荡荡地行驶了七个来回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和七下西洋”。

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史来看,当时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上的海上强国,从而使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中华帝国建立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确实曾经选择了中国。

但遗憾的是,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从郑和之后,明朝统治者实行了海禁政策,郑和的航行纪录也全部被销毁了。

这就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

为何郑和远航未能使中国称雄世界?

正当郑和的浩浩荡荡驶过印度洋时,明朝正出现了一场儒家官吏与宦官之间的殊死斗争。

看来这场斗争是官吏占了上风,从而把中国引向灾难性的道路。

这麽大的历史事件,却鲜少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郑和确实制造了历史,但他没有改变历史,因为他的远征所造成的影响,完全取决於明朝是否有推行海洋发展的意愿。

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说:

“十五世纪,历史曾经选择了中国,而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第一章科学发展的历程——西方文明

一、名词解释:

1、古希腊的荷马时代:

古希腊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时期。

其早期历史全部由大概在公元前九世纪一个叫荷马的盲诗人用神话史诗的形式加以表达。

古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城邦所组成的联合体,就像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名义上都是天子之臣,实际上各行其是

2、亚历山大东征:

古希腊后期的鼎盛时期亚历山大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从少年时代起,他就野心勃勃,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20岁时继承王位,成为马其顿国王。

接着,于公元前334年,他率领马其顿士兵发动了征服东方的战争。

他率大军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3、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中东以后,古典希腊文化普及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史称“希腊化时代”。

虽然亚历山大的帝国是短暂的,但继其而起的诸王国却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个世纪;在这期间,中东也希腊化了。

埃及和亚洲诸行省土地富饶,提供了种种前所未有的时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教师、专门职业者和雇佣兵受这些时机的吸引,从各自的城邦移居那里。

从而,为新的希腊化文明——一个实际上各方面都与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创造物——奠定了基础。

这部分地是由于亚历山大征服提供了经济良机。

大大扩展的市场激发人们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后起诸王国间以及它们与外部强国间连继不断的战争产生了对较复杂的武器的需要。

希腊科学与中东科学〔不仅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印度科学〕间的直接交流也同样起了促进的作用。

4、缪塞昂学院:

托勒密王朝出重金让缪塞昂学院雇佣了一大批专门抄写的人员,据说,当时政府命令.所有到亚历山大港的船只都要把携带的书交出供检验,如发现有图书馆没有的书,则马上抄录,留下原件,将复制件奉复原主。

只此一项,就可看出托勒密王朝何等重视文化积累。

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博物馆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养的研究院。

它包括天文台、实验室、解剖室、植物园、动物园和一个藏书达50万至70万册的图书馆。

人文鼎盛.经济发达.使得亚历山大里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

各地的学者都到这里来进修、学习,当时最为著名的科学家几乎都在亚历山大呆过。

当时,曾发生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由于受适意且激励人的气氛、极好的设备、免费的膳宿和令人羡慕的薪水的吸引,纷纷来到埃及。

缪塞昂学院持续了六百年之久,但只有最初的二百年是科学史上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英才辈出,学术事业繁荣。

后来,随着托勒密家族越来越埃及化,他们对希腊学术的兴趣也越来越冷淡了,据说托勒密七世(公元前146-前117)甚至迫害希腊人。

再以后,埃及被罗马所征服,成了罗马的一个省份,希腊的科学遗产就逐步丧失殆尽。

5、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奉献之大,令人震惊。

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

当然,仅以数字衡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

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和各个学科。

他的著作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与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

6、柏拉图: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7、托勒密:

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

在天文学上,托勒玫集古希腊天文学之大成,建立地心宇宙观,即托勒玫地心学说。

他主张地球居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均环绕地球运行,托勒玫的地球中心说支配西方达1500年之久。

8、欧几里德:

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

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是几何学的奠基人

9、苏格拉底的挖苦:

所谓“苏格拉底挖苦”,是对待自觉有知识而实则无知者的方法。

苏格拉底佯装自己无知,从对方已经认定的概念出发,沿着对方的思路提出一系列问题,结果使对方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

10、希波克拉底:

约前460——前377)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卒于公元前377年,享年八十三岁。

11、民族大迁徙:

此时,在欧洲历史上,发生了所谓“民族大迁徙”浪潮。

来自东方的入侵者大批地涌入西罗马帝国境内,向西罗马帝国发起进攻。

而这种进攻的最初发动者,却是来自被汉朝打败了并向西逃窜的匈奴人后裔。

12、罗马帝国的分裂:

从公元三世纪开始,奴隶及接近奴隶的隶农与奴隶主之间的阶级对立和斗争,发展到了空前广泛、激烈的程度。

于是帝国于395年正式分裂为二:

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此时大约相当于我国东晋中期。

至此,统一的罗马帝国不复存在,昔日罗马的繁荣景象亦一去不复返了

13、欧洲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封建制度才逐渐在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

封建制度在西方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史学界称之为中古时期或中世纪。

西欧在封建社会最初的几百年里,工商业衰落,文化处于低潮,基督教会的势力却不断膨胀。

14、罗马性格:

一般来说,罗马人专注于政治和军事问题,对法律、军事钻研较多,而对自然科学则缺乏兴趣和热情。

由于这一外在的原因,罗马在有关军事工程和城市建设等技术问题上有些创造发明,而对纯粹科学奉献很少。

此外,还有某些内在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罗马人的性格。

他们注重实际,不再玄想,对待理性知识没有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是与希腊人完全不同的。

15、希腊气质:

古希腊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除了善于学习古代东方各民族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外,还非常善于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和创新。

与古代中国人相比,古希腊人更擅长于理论思维。

他们总是试图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考虑,竭力从非常有限的事实面前找出最具有普遍性的东西。

所以,古希腊的哲学非常发达。

希腊气质追求超越的理想,藐视现实的功利,对纯粹知识充满神圣的渴求,所以才会有演绎科学在古代世界一花独放、一枝独秀。

16、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是与穆罕穆德创立伊斯兰教分不开的。

到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

在以后的几个哈里发统治时,阿拉伯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领土扩张到亚、非、欧广阔地区。

8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疆界推到中国唐朝的边境,还进占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经过一百年的扩张,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封建军事帝国。

17、奥斯曼土耳其:

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强大起来,东罗马帝国被赶出小亚细亚。

接着,土耳其人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踏堡、科索沃、尼科堡击败东罗马、巴尔干联军和西欧封建主联军。

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已成为瓮中之鳖。

1453年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从那时起,奥斯曼土耳其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扩张,17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军事封建帝国。

18、欧洲的封建制:

欧洲的封建制与中国完全不同。

中国的封建制是以皇权的稳固和强大为基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代表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欧洲的封建制则是以庄园制为基础,代表着庄园主的分权和王权的衰微。

在此情况下,基督教会反而成为最强大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经济力量。

二、简答题:

1、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产生的三个首要条件是什么?

古希腊创造的四大科学体系是什么?

为什么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体系?

科学产生的三个首要条件:

第一是“惊异”,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第三个条件是“自由”。

古希腊创造的四大科学体系:

托勒密天文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体系、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体系、盖伦的医学体系。

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体系的原因:

古希腊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除了善于学习古代东方各民族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外,还非常善于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和创新。

古希腊人擅长于理论思维,与古代中国人相比,古希腊人更擅长于理论思维。

他们总是试图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考虑,竭力从非常有限的事实面前找出最具有普遍性的东西。

所以,古希腊的哲学非常发达。

总的来说,亚历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

因为它提供闲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智慧无比地祟尚。

2、科学史家怀特海在评论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害一事时曾说过怎样意味深长的话?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怀特海在评沦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害一事时说过一句更意味深长的话:

“从没有一个罗马人是因全神贯注于对数学图形的遐想而丧生的”,这话点出了罗马性格与希腊气质的差异。

罗马人偏重实际的性格与东方民族有某些共同之处,罗马科学的衰落对当代中国来讲也是一个不容无视的历史教训。

中国古代社会过于注重实用技术,特别是与大一统政治有联系的实用技术,无视了将经验上升到抽象的、思辩的科学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匮乏一个超越性的科学逻辑系统,科技纵然可以领假设干世纪风骚,但因为理论的底蕴有限最终还是连实用技术也输给了西方。

3、古代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奉献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奉献?

古代阿拉伯人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主要奉献是:

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科学成就,沟通了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交流。

中国古代的许多技术发明,就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去的。

他们能做出这样的奉献的原因: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盛,国际贸易发达,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非洲的象牙、黄金都经阿拉伯商人运销各地,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海商道。

阿拉伯帝国的学者们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东罗马流传到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例如希腊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托勒密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

西欧在封建社会初期文化十分落后,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这些学术成就的。

古代阿拉伯人,首先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者,其次是杰出的翻译家,第三是卓越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