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6060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docx

第十一章土地保护详解

 

11.1土地退化

 

11.1.1土地退化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土地退化包括一切导致土壤功能降低、土地利用受限的

 

现象与过程。

退化土地恢复或修复过程缓慢甚至不可修复,目前是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

 

2)类型

 

(1)土壤侵蚀

 

又分为土壤水蚀、风蚀等

 

(2)土壤化学退化

 

又分为土壤污染、盐碱化、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

 

(3)土壤物理退化

 

包括土壤压实,土壤粘闭和结壳等

 

(4)土壤沼泽化

 

(5)土壤生物学退化

 

包括生物多样性的衰减、生物活性的衰减等。

 

11.1.2土地退化的驱动因素

 

1人为诱导因素

 

(1)农业活动

 

(2)森林砍伐与自然植被破坏

 

(3)自然植被的过度开采

 

(4)过度放牧

 

(5)工业活动与矿产开采

 

(6)城镇化与居民点开发

 

2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

 

(1)地质方面

 

(2)气象

 

(3)生物

 

(4)全球变化

11.2我国的土地退化

 

11.2.1水土流失

 

1概念·水土流火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它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

 

水的流失。

——《中国大百科伞书-水利卷》《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水土流火是指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侵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

 

2我国水土流失概况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492.6*104km2,占国土总面积

 

的51%。

其中按侵蚀类型分:

水力侵蚀面积为182.6*104km2;风力侵蚀面积为188*104km2;冻融侵蚀面积为

47.62*104km2。

按侵蚀强度分:

中度侵蚀为135.05*104km2;

 

强度侵蚀为25.76*104km2;剧烈侵蚀为29.96*104km2。

 

水土流火遍布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发生。

 

11.2.2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盐化或碱化,以及由于灌溉引起的次

 

生盐渍化。

 

11.2.3土壤沙漠化

 

.目前我国北方约有沙漠化土地面积是

2.0*105km2,

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105km2,并且近年来以平均每

 

年2460km2速度扩大,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11.2.4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当工农业生

 

产所生产的废水、废弃、废渣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或直接

 

向土壤中排放转移,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能力

 

时,导致土壤止常生态功能遭到破坏或干扰,进而刘土壤中

 

的动植物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11.2.5水体污染

 

.包括淡水水体污染和咸水水体污染。

 

11.2.6其他类型的土地退化

 

.如土地沼泽化、土壤酸化、土壤贫瘠化、土壤物理性退

 

化等。

 

11.3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

 

11.3.1水土保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而且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尤其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火最为严重。

 

1水土流火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滥砍伐滥开垦

 

开矿、采石、修路、建筑等工程性建设

 

城市的发展

 

2水土流失的防治

 

(1)工程措施

 

坡面治理工程沟道工程

 

小型库坝工程

 

(2)生物措施

 

坚持乔木混交、灌草结合

 

积极发展经济林,加强用材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建设封山育林草果

 

(3)耕作措施

 

通过改变农耕习惯来保持水土

 

3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11.3.2土地沙漠化的治理

 

1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工程措施

 

(1)设置沙障

 

(2)滴灌

 

2沙漠化土地治理的生物措施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立地类型、

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情j兄等,科学合理地布局多林中、

 

多树种,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形成

 

多层次、多功能、生物学稳定的生物群落。

 

11.3.3土地盐碱化的治理

 

1盐碱地治理的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常见的自.排水工程和基塘系统工程

 

等。

 

2盐碱地治理的生物措施

 

.主要是指用种树、种草的方法来改良利用盐渍土。

 

11.3.4土壤污染的治理

 

1土壤污染物的类型

 

(1)重金属和其他有毒元素

 

(2)农药

 

(3)化肥

 

(4)放射性元素

 

(5)有机矿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6)致病生物体

 

2土壤污染的防治

 

11.3.5水体污染的治理

 

1污染水体的治理

 

(1)工程措施

 

(2)生物措施

 

2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

 

(1)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湖泊形态与水文特征

 

上游经济地理和营养负荷底质

 

水生生物不合理分布人类活动不当

 

(2)治理措施

 

恢复水生植被

 

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11.4湿地保护

 

11.4.1湿地

 

1概念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造,K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

 

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m的海水区。

 

2湿地的分类

 

(1)海域

 

(2)河口

 

(3)河流和湖泊

 

(4)蓄水区

 

(5)农业、城市和工业(池塘、灌溉田、灌溉渠道、季节性洪泛耕地、盐池、蒸发池等)

 

(6)沼泽

 

3湿地的功能

 

(1)生态效益

 

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水运便利

 

(3)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

 

11.4.2我国的湿地

 

1我国的湿地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样,造就了包括国际《湿地公约》列出的企部湿地类型,这些湿地提供了多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为解决农业

 

用地的扩张和经济发展,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中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

 

2我国主要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3我国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1)扎龙自然保护区

 

(2)向海自然保护区

 

(3)尔寨港自然保护区

 

(4)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5)湖南尔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6)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7)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

11.4.3我国的湿地保护

 

1湿地保护的意义

 

2我国湿地保护的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现状,以维护湿地

 

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

 

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湿地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我国湿地保护的目标

11.5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保护

 

11.5.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

 

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

 

可供人们浏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11.5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保护

 

11.5.2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包括:

 

(1)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

 

(2)划定风景名胜区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

 

(3)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

 

(4)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

 

(5)确定游览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措施;

 

(6)统筹安排公用、服务及其他设施;

 

(7)估算投资和效益;

 

(8)其他需要规划的事项。

 

11.5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保护

 

11.5.3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保护措施有:

 

(1)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任钶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2)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必须

 

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

 

设施;

 

(3)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

 

(4)在珍贵景物剧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5)对景区风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都要进行调查、鉴定和保护

 

(6)风景名胜区应当根据规划,积极开发风景名胜区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

 

(7)侵占景区土地进行违建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退出土地,拆除违章建筑,并可罚款。

11.6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保护

 

11.6.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

 

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

 

迹等保护剥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

 

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1.6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保护

 

11.6.2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典型的白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白然生态系统区域以

 

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件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11.6自然保护区肉的土地保护

 

11.6.3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

 

(1)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砂等活动;

 

(2)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3)在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

 

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污染物的排放不得

 

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建设施的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应当

 

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4)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琏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5)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自然保护区污染或者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接受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