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73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docx

习题及答案院前急救

第2章院前急救

项目一紧急呼救

1.院前电话呼救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答:

使用呼救电话,必须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病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伤病员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已采取或可能需要的急救类型。

如果不清楚身处方位,不必惊慌,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调度室可以通过地球卫星定位系统追踪其正确位置。

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1)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如可能,报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2)患者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汇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3)患者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发生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的性质、严重程度,伤病员的数量。

(5)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6)最好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调度人员先挂电话后再挂断电话。

2.当目击儿童发生心搏骤停后应如何进行呼救?

答:

在患者心搏骤停的情况下,应抓住“救命的黄金时刻”,进行心肺复苏,然后迅速地拨打急救电话。

如有手机在身,则在进行1~2分钟心肺复苏后,利用抢救间隙拨打急救电话。

项目二现场评估

1.院前现场评估主要有哪些评估方法?

答:

(1)可见的危险:

灾难或事故现场的环境一般较差,如地震、洪灾、火灾、倒塌、爆炸、车祸等。

因此,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的前提条件是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2)无形的危险:

当发生毒气泄漏、生物伤害、核辐射等情况时,救援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或携氧呼吸面具)等,站在上风口,快进快出,尽量缩短停留时间。

(3)复杂的潜在危险:

若是存在潜在危险,如事故现场处于高速公路上、化学物资失火、成群燃烧汽车等,救援人员不可盲目进入和久留,同时禁止吸烟,关闭手机,不使用对讲机,不穿带有钉掌的鞋,不拉动电源开关,禁止一切能够产生静电和火花的行为。

(4)脱离危险现场:

进入灾难现场后,应迅速察看具体环境,帮助伤员尽快转移到现场周围相对安全的地方,再进行抢救,但动作要轻稳,尽量避免拖、拉、拽,以免造成继发损伤。

对于毒气泄漏等造成无形危险的灾难,即使是危重患者,也不能就地抢救,必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上风向位置,解除可以造成继发损伤的因素后,才可进行抢救。

2.ABCDE和DRCAB评估法的内容和实施方法是什么?

答:

ABCDE评估按照A、B、C、D、E程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

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和暴露患者/环境控制,可简单记忆为ABCDE。

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项不稳定,均应立即进行抢救。

(1)气道及颈椎(A):

检查患者能否说话、发音是否正常以及发音与年龄是否相符合,判断气道是否通畅。

观察有无可能造成气道阻塞的原因。

(2)呼吸功能(B):

检查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呼吸是否正常、胸廓有无起伏、两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

查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皮肤颜色、是否应用辅助呼吸、气管位置和胸骨完整程度等。

听诊呼吸音是否存在或减弱。

对于外伤患者应注意张力性气胸、连枷胸合并肺挫伤及开放性气胸所造成的换气功能障碍。

(3)循环功能(C):

检查有无脉搏、脉搏是否正常、每分钟脉搏次数、脉搏强弱、节律(规则/不规则)、外出血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颜色(红润/苍白/黄/青紫)和湿度(干/湿)以及温度(冷/暖/热)。

(4)神志状况(D):

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最初的神经系统检查应该包括瞳孔(大小、对称性、对光反应)和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评估可采用“清、声、痛、否”简单快速评估其清醒程度,或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需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神志状况。

对于不清醒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密切观察病情;对于情绪不稳定者,应注意患者、自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5)暴露患者/环境控制(E):

评估时可移除患者的衣物以评估和识别任何潜在的疾病或损伤症状,注意患者保暖和保护其隐私。

DRCAB评估流程强调只进行必要的基本检查,只对可能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给予最简单、有效的处置,旨在保证伤员的基本生命安全。

(1)现场评估(D:

danger):

救护者、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安全是第一重要的。

(2)意识状态评估(R:

response):

迅速判断伤员是否清醒,有无反应。

最好根据Glasgow评分对伤员进行意识状态评估。

对于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的伤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循环评估(C:

circulation):

评估内容包括脉搏、外周循环,以判断出血情况,同时应迅速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可见活动性出血,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这是在创伤早期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4)气道评估(A:

airway):

溺水、火灾、泥石流等通常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

此外,有些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也常因大量呕吐导致吸入性气道梗阻。

作为院前急救人员,不仅要对各种伤员的气道条件进行准确评估,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的发展趋势,以便在创伤早期对患者气道提前给予适当保护。

(5)呼吸评估(B:

breathing):

评估内容包括呼吸频率、节律以及双侧的呼吸音是否对称,需要用听诊器听诊双侧胸壁的肺尖、肺底4个听诊区。

项目三检伤分类

1.院前检伤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初级分类

①简单分类、快速救治分类法,START分类法由美国学者提出,用作院前识别伤病员轻重缓急的工具,特别适用于灾难现场分类,是灾难现场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该方法根据对伤病员的通气、循环和意识状态进行快速判断,将伤病员分为4组,分别用红、黄、绿和黑色进行标识。

②JumpSTART分类法,JumpSTART分类法是对START修正后用于灾难现场受伤儿童(1~8岁)检伤分类的方法。

分组方法和分类依据与START分类法相似。

③TriageSieve分类法,TriageSieve分类法是指将伤病员分为优先级1(immediate)、优先级2(urgent)、优先级3(delayed)和无优先级(deceased)4组。

(2)二次分类

①SAVE分类法,SAVE最早用于地震发生后现场大批伤病员的检伤分类,现一般用于重大灾难后条件有限、大量伤病员被迫滞留在灾区且时间较长的情况。

②TriageSort分类法,TriageSort分类法是一种基于修正的创伤评分法的生理评分,主要分类依据为格拉斯哥评分、呼吸频率和收缩压。

2.院前检伤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答:

(1)优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

(2)分类时不要在单个伤病员身上停留时间过长。

(3)分类时只做简单稳定伤情,但不过多消耗人力的急救处理。

(4)对没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放弃治疗。

(5)有明显感染征象的伤病员要及时隔离。

(6)在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进行动态评估和再次分类。

3.简述START分类法的评估要点。

答:

START分类法根据对伤病员的通气、循环和意识状态进行快速判断,将伤病员分为4组,分别用红、黄、绿和黑色进行标识。

(1)红色代表危重伤,第1优先。

伤情非常紧急,危及生命,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并在1小时内转运到确定性医疗单位救治。

(2)黄色代表中重伤,第2优先。

生命体征稳定的严重损伤,有潜在危险。

此类伤病员应急救后优先后送,在4~6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

(3)绿(或蓝)色代表轻伤,第3优先。

不紧急,能行走的伤病员,较小的损伤,可能不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4)黑色代表致命伤。

指已死亡、没有生还可能性、治疗为时已晚的伤病员。

项目四现场救护

1.简述休克、发热、腹痛及昏迷等院前常见症状和体征的现场处理方法。

答:

休克的现场处理方法有:

(1)一般紧急救护:

①监护生命体征。

②管理气道。

③建立静脉通道。

④管理体位与体温。

2)不同类型休克的处理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

估计体液流失情况后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升压,并针对出血原因予以纠正。

②感染性休克:

积极使用抗感染药物静脉注射或滴入,进行治疗。

③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时会引起剧痛,宜使用吗啡、哌替啶(度冷丁)等止痛,同时用镇静剂以减缓患者恐惧的情绪,其次保持冠脉血流量和氧的供应。

④过敏性休克:

脱离过敏原,使用肾上腺素0.5~1.0mg皮下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补充血容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升压。

⑤神经源性休克:

给予吗啡、哌替啶(度冷丁)等药物止痛,补充血容量。

发热的现场处理方法有:

(1)物理降温:

发热的病因很多,未明确具体疾病前应该谨慎使用各类解热药,以免延误病情判断,加重病情。

发现伤病员高热后应首先将其搬至低温凉爽的环境内并首选物理方法对其降温。

(2)药物疗法:

对于高热惊厥者可进行肌内注射适量的镇静剂或冬眠疗法,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降低体温、减轻脑水肿有益。

急性腹痛的现场处理方法有:

(1)伤病员选择舒适的体位安静休息,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呕吐时应注意防止误吸。

(2)尽早明确疾病,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使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进行解痉,使用止痛药缓解剧痛。

(3)具体疾病未明确时,应严密监护,不可轻易使用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以免掩盖病情。

(4)对病因不明确的腹痛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以防止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且控制感染。

(5)如有明显腹膜刺激征,疑有胃肠道穿孔者腹痛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应立即转送医院进行手术。

昏迷的现场处理方法有: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通气、充分供氧:

昏迷者由于肌张力降低、软腭松弛、舌下坠可导致气道阻塞。

呼吸道分泌物易滞留,使得通气障碍进一步加剧。

如病变累及呼吸中枢时,更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呼吸完全停止,所以必须进行急救和对症处理。

(2)维持循环和脑灌注压:

①建立静脉通路,立即输液以保证入量和给药途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②低血压者应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在适当范围,血压过高者应用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水平或不低于原血压值的2/3水平。

③若伤病员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心力衰竭时可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同时应用利尿剂。

④纠正休克,出血性休克主要补充血容量,心源性休克以升压、强心、适当增加心肌收缩力为主,感染性休克用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

⑤降低颅内压。

(3)对症治疗:

因中毒昏迷者应去除污染衣物,使用拮抗药物;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止血、缝合、包扎。

(4)防治感染、控制高热:

早期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使用冰帽、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法降温,或使用人工冬眠疗法。

2.写出创伤、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现场救护要点。

答:

创伤的现场救护要点有:

(1)保护自身和伤员的安全,帮助伤员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

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

(2)先抢救生命,处理危及生命的急症,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及是否有大出血。

如发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

(3)依次判断头部、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四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

(4)在现场救护时做到“五不”,即不对伤口上药、不触摸伤口、不取伤口中的异物、不回纳外露的内脏组织和不冲洗伤口。

(5)优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6)先固定颈部,后固定四肢。

(7)操作迅速、准确,动作轻巧,防止损伤加重,关心体贴伤员。

(8)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医用手套或用几层纱布、干净的毛巾、手帕、塑料袋等替代。

(9)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伤员。

缺血性脑卒中的现场救护要点有:

(1)询问家属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及癫发作史。

因低血糖的症状与脑卒中有相似之处,应尽快对患者采指尖血,进行血糖分析,以排除低血糖。

(2)对患者进行院前卒中评估。

(3)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包括误吸导致呼吸窘迫、上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急救人员应检查患者呼吸道,如出现呼吸道不通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对有低氧血症,即氧饱和度不到94%,或氧饱和度值未知的患者应给氧治疗。

(4)确立患者发病的时间(零点时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3~4.5小时的溶栓窗口期,急救人员应在确立患者发病时间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使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5)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脏有无异常。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现场救护要点有:

(1)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和心律,对血氧饱和度<94%的患者应给予吸氧。

(2)若患者尚未使用阿司匹林,且无阿司匹林过敏史及近期无胃肠道出血时,可给予患者160~325g非肠溶性阿司匹林嚼服。

(3)迅速获取12导联心电图,根据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使用前应确认无硝酸甘油禁忌证,如严重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等,同时确认患者在过去24~48小时内未使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若出现右心室梗死,则禁用所有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为3~5分钟给予一次片剂舌下含服或喷雾剂,最多3次,每次用药后均要监测患者血压。

(5)若患者接受硝酸甘油治疗后疼痛未缓解,急救人员可考虑给予吗啡,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呼吸频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慎用吗啡。

(6)做好基本生命支持的准备,包括心肺复苏和除颤。

项目五伤病员转运

1.阐述《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规定的院前转运原则是什么。

答: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规定:

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急救医院应迅速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急救。

针对灾害进行转运时应注意:

(1)遵从灾难救援的基本规律,根据就近、就急、就能力的原则转送伤病员。

(2)优先运送重伤病员。

(3)根据伤情和医院的救治能力确定转运的先后及送往的医院。

(4)如果运输工具不够,应先运送有存活希望的重伤病员。

2.写出成批伤的转运前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答:

成批伤的转运前准备包括:

(1)准确评估病情,迅速检伤分类。

准确评估有无致命因素的存在,目前的检伤分类工作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根据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以此确定转运的顺序。

(2)给予初步救治。

对心搏骤停的伤病员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有效进行CPR;对气道不通畅的伤病员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可适当固定,避免滑脱;创伤骨折患者须经过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等妥善处理;对其他危重病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初步治疗措施。

对于轻伤员,可鼓励伤员进行自救和互救行动,配合急救人员做好初步包扎、固定和镇痛治疗。

(3)确定转运时机和顺序。

伤员转运的最佳时机和如何确定伤员转运顺序等在目前尚无统一规定。

伤员转运顺序目前仍遵从“先重症,后轻症”的原则。

(4)确定转运方式。

由于灾害种类各不相同,转运距离长短不一致,转运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转运所需时间是选择转运方式的关键。

具体的转运工具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伤员距离医院车程2小时以内者仍以救护车为主。

(5)急救人员的要求和配置。

灾害伤员伤情复杂、变化快,因此要求承担转运任务的急救人员具备各种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全面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及丰富的经验能够对顺利完成转运起到帮助。

通常救护车内包括司机1~2名、护士1名、医生1名。

(6)确定接收医院并给予伤员病情信息。

已明确的伤情接收标准为:

伤情较重者,向就近的市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伤情较轻者,向就近的二级医院或社区内医院转送;部分轻微伤害者,如擦伤、挫伤等送往社区。

急救人员应该在转运前与接收医院进行联系和确认。

项目六途中救护

1.写出途中救护中一般救护包括的内容。

答:

(1)伤病员体位:

合理放置伤病员体位,脑出血、颅脑损伤、昏迷等伤病员取头偏向一侧的平卧位;胸部创伤、呼吸困难的伤员取半卧位;下肢骨折的伤员进行牢固固定,适当抬高患肢15°~20°,颈椎损伤的伤员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将身体固定于脊椎板上搬运,防止因途中摩擦造成血管、神经再损伤。

(2)心电监护:

应用除颤监护仪,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

(3)开放气道及给氧:

颅脑损伤、昏迷伤病员使其头转向一侧,根据伤病员血氧饱和度调节吸氧流量。

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4)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这是帮助对重症患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措施,原则上越早建立越好。

为抢救患者使用的静脉穿刺针管径要大,目的是保证在短时间快速输入液体或药物。

静脉通路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人员技术而定,一般选用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尤其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上肢静脉穿刺的选择明显优于下肢静脉。

(5)院前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不使已灭菌的物品再被污染,使之持续保持无菌状态的技术。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导尿术、伤口无菌敷料覆盖、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均属无菌操作范围。

2.阐述心理护理在途中救护中的作用。

答:

与伤病员及家属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疾病、创伤使伤病员在精神上、肉体上均承受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并可能产生紧张恐惧、无助不安的情绪。

家属因目睹亲人忍受疾病或创伤折磨会有焦虑、慌张无措等表现。

急救人员在转运途中通过询问病情,与伤病员、家属进行沟通,解答:

疑惑,逐步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伤病员与家属接受进一步治疗的信心,缓解紧张的情绪,尽量帮助伤病员保持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