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549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

具、要;

(2)古今异义: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

舍、寻;(4)辨析同义词:

悉、并、具、咸、皆;(5)句式:

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

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

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

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

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

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

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

“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

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

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

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歼陌交通,鸡犬相闻。

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

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

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

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

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

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

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

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

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

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

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

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

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确:

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

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

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

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

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四)随堂练习

    一、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  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四、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潜、元亮、东晋、归园田居

  二、渔人的行踪(渔人进出桃花林),时间先后,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三、1.房屋 2.丢弃 3.交错相通 4.到…………去(拜访)

    5.都 6.都 7.做标记 8.做好的标记

    9.寻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儿女 12.更不必说

  四、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

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

“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

“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