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465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2.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01、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02、人本位: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社会本位:

把社会价值看成高于人的价值,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03、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04、教育本体功能:

即教育的个体功能,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05、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06、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07、教学: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主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08、教育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09、教育派生功能:

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

10、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1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14、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15、学生评价: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16、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7、教学设计:

我国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实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18、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志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19、教育功能:

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0、总结性评价:

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

21、师生关系:

是指较适合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22、教育要素: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包括参与教育过程的教育者、学习者,及其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23、课程目标: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4、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压实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25、诊断性评价:

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已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地信息资源,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6、全面发展教育:

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27、学生:

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28、课程评价:

准确无误地界定“课程评价”是困难的,因为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常见的定义有:

课程评价就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

课程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

课程评价就是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课程决策的方案

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29、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0、教育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31、课程标准:

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32、教育功能的实现:

是指教育的功能通过教育选择、教育功能取向、教育功能行动发生、教育功能结果的直接产生等环节得到及哦啊与功能结果的释放的过程。

33、品德评价: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心理机构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备份,因此,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施状况来看,品德评价也主要以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评价而展开。

34、形成性评价:

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二、其他各类题

第一章

1、简述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答: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或称:

教育学的形成时期)

(3)教育学的分化阶段

3、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哪几个观点?

答: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4、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答:

1.通过学习教育学,我们可以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2.教育学可以科学得解释教育问题。

3.教育学可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5、简述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有哪些?

答: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

6、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7、简述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有哪些?

答: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学校目的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需要;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学校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等等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的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8、教育的三要素是什么?

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答:

教育的三要素为教育者、学习者及教育影响

1.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2.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上得到有效的指导;

3.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第二章

1、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答: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是文化化的过程。

人类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得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在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选择的过程,已经暗含教育以“善”的标准对现实文化的批判,实现了对文化发展的正确引导。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使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

2、举例说明,教育对个体发展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

答:

(1)教育的正向功能

1.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②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③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例如“狼孩”和在被隔离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一样,因为脱离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有健全的身体,却不能有人的思维,意识,行为方式,这充分说明社会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教育促使个体个性化的功能,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或因材施教的方式,鼓励他们创新和个性张扬,为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

2.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

①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②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③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例如,注重学生自我发展,为他们提供选修课程,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或因材施教的方式,鼓励他们创新和个性张扬,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

(2)教育的负向功能

1.应试教育的影响

2.教育价值观的转轨

我们时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老师让学生口含粉笔;某老师让学生互扇耳光……太多诸如此类的“教育惩罚”显示着现实中教育并非都是“善”的,它造成了学生的心灵伤害,人性的伤害和生命的摧残

3、举例说明,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

答:

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具体表现在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例学生通过在校的校规校级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等

4.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哪几个?

答: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5、教育功能的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答:

教育功能的形成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它的起点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发展的期待和要求,终点是教育结果的出现。

它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2.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3.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6、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第三章

1、简述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答: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能对社会、对人产生多方面影响,又受多方面制约。

要使教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清楚的认识和考虑以下根据。

1.社会依据,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2.人的依据,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根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哪几个?

答: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对教育的定向功能,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解、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

3、试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4、为什么终身教育会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

答:

1.社会发展的特点: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快会被新的知识所替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

2.人自身的发展特点:

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就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5、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答:

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多,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还包括“怎样培养”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而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为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第四章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哪几个?

有什么变革的特征?

答: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变革特征:

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重大变化

2、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答: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客观性

(2)取向性

(3)历史性

(4)强制性

第五章

1、试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和途径?

答:

(1)过程:

1.一个持续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

2.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达到成熟的时间有长有短,少则3年、5年,多则10年、20年。

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来看,专业发展有成熟期,也有保守期和衰退期。

(2)途径:

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师范教育:

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服务人才。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措施。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有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

教师在职培训:

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辅之以计算机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功能。

自我教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构建,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2、举例说明,良好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

教师职业角色是指教师再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1)教师职业角色的表现:

1.学习者和学者。

教师必须是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相关信息,向学生讨教,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

2.知识的传授者。

除了讲解教学的科学性外,还必须讲解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4.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教师全面把握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等要素;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

5.学生学习的榜样。

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差的教师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造成行为上的缺陷。

6.学生的朋友。

教师把学生当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教师,教师也可以更完全的了解学生。

(2)教师的职业形象:

1.教师的道德形象:

公平、正义、合理。

2.文化形象:

教师自觉地,主动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将经验认识提升到理论层次,称为新文化的创造者。

3.人格形象:

教师对学生的陶都,教师的性格,气质和兴趣等。

3、试述学生发展的内涵和一般规律?

答:

(1)内涵:

学生的发展指学生在遗产、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矛盾运动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所发生的量、质、结构发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所谓的身体发展指的是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展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的、由量到质变的过程

2.稳定性和可变性。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某个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3.不均衡性。

学生的身体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有差异。

5.整体性。

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者这种教学生生活。

4、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你认为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哪些转变?

答:

(1)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养者

4.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转变:

我认为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仅是组织学生游戏、身体锻炼,而是在于和同学一同进行身体练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朋友。

体育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并组织简单、轻松的体育课程,不是单纯的以课本为主,要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角色由照本宣科的课本代言人,转变成随机应变,有自己风格的体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6、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

良好师生关系构造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都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7、简述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答:

1.特征:

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2.关系:

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8、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

2.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9、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10、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答: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角色表现: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形象表现:

1.教师的道德形象

2.教师的文化形象

3.教师的人格形象

12、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4.专业自我的形成

第六章

1、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答:

(1)区别:

1.从目的来看,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精华,而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2.从编排方式看,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而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从教育方式来看,学科课程主要以教师的知道去认识人类的种族经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

4.在评价方面,学科性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结果;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2)联系: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二者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2、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答:

(1)优点:

1.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2.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3.通过积极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2)缺点:

1.课程范围和顺序无明确规定,学习内容可能会凌乱、琐碎。

2.学习单元可能会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3.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有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3、简述校本课程的优缺点?

答:

优点:

校本课程有助于最大程度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缺点:

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

4、学生发展因素对课程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

1.课程变革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课程变革满足学生需要

3.课程变革要以最近发展区为着眼点

5、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

答:

(1)优点:

1.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

2.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3.综合课程不仅是科学发展、学习方法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2)缺点: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1.教材编写有难度

2.师资匮乏

第七章

1、举例说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答: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的用可观测的行为变化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