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53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docx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44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五年的品德学习,学生已能得到很多知识,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学会正确地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学生。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开展学习和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与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六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为《好的一个家》、第二单元为《壮丽的山河》、第三单元为《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第四单元为《各族人民一家亲》、第五单元为《自然灾害与救助》、第六单元为《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

我会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祖国,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域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2.通过了解祖国壮丽的山山水水,中国主要的河流及其分布,感染学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和水,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祖国山河的知识。

3.了解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明白地区的差异是造成各地环境和生活差异的重要原因,了解环境差异带来的风土人情,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

4.中国是56个民族汇聚一体的大家庭,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认识每个民族服饰等的差异,了解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住房的特点和有趣的节日,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学生知道,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关键。

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好思想,好风尚。

5.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自然灾害的救护措施,联系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灾害,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些词语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心,积极加入到慈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生命,关爱社会。

6.了解生命的诞生及艰辛的成长过程,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分辨哪些是不良习惯,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民族,热爱祖国,关爱生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从实际出发,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教材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迄月日

教学内容

课时

1

3月2日至

3月6日

1、祖国有多大

2、首都北京

2

2

3月9日至

3月13日

3、香港和澳门

4、宝岛台湾

2

3

3月16日至

3月1日

5、我们的母亲河

2

4

3月18日至

3月22日

6、祖国名山知多少

2

5

3月25日至

3月29日

7、走上黄土高坡

2

6

4月1日至

4月5日

8、登上世界屋脊

2

7

4月8日至

4月12日

9、走进东北黑土地

2

8

4月15日至

4月19日

10、享受热带风光

2

9

4月22日至

4月26日

期中复习

2

10

4月29日至

5月3日

期中检测

2

11

5月6日至

5月10日

11、大家庭里的成员

2

12

5月13日至

5月17日

12、多彩的民族风情

2

13

5月20日至

5月24日

13、各族人民大团结

2

14

5月27日至

5月31日

14、自然灾害得到威力

2

15

6月3日至

6月7日

15、灾难之中的救护

2

16

6月10日至

6月14日

16、生命只有一次

17、拒绝不良习惯

2

17

6月17日至

6月21日

18、远离毒品

19、快乐的生活

2

18

6月24日至

6月28日

复习

19

7月1日至

7月4日

复习

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

1.祖国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教学难点:

由温差和时差来感受祖国的广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祖国有多大》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南方的小朋友穿着彩裙跳舞,北方的雪花,东海的太阳,西方的星辰。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

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

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三、计算比较,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例,认识国界线,再用课件展示国界线。

2.课件显示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

3.开始旅行

我们就从大城市上海出发吧,沿着海岸线往南走,到达海南岛,我国的最南端是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

同学们找一找曾母暗沙在什么地方?

来到了广西,这时候我们走到了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

(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

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

我们现在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同学们看着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

(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

  师:

继续走,我们来到了祖国的最东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

  再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

走到这里呀,大家猜一猜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呢?

(板书:

国界线20000多千米!

  接着,我们又要沿着大陆海岸线走了,那你们知道我们走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吗?

(板书:

大陆海岸线有18000多千米。

  计算:

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这一圈,我们至少要用多少天?

大家计算一下看看?

(11875天)

师:

我们至少要用11875天!

一年有365天,要多少年走完这一圈呢?

(三年多)

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

(祖国大真的呀),对!

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师再用粗粉笔在原“大”上板书:

大)

四、通过温差和时差的比较,感受祖国真大

1.课前啊,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收看天气预报,看一看海南和哈尔滨的每天气温相差多少,谁来说说看。

(学生的回答)

师:

同在一个国家,在相同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的景象呢?

(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

2.同学们对“西边的星辰还在天上挂,东边的朝霞已经满地撒”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科学课上,你们了解到新疆的时间和北京相比怎样?

(新疆天亮时间比北京晚了2个小时)我们早上7点钟上学的时候,那里的天还没有亮呢,相当于我们这里的5点钟,小朋友还在睡觉呢。

也就是说当东海之滨的太阳升起的时候,西域新疆依然夜色深沉。

为什么?

(东西相距5200千米)。

五、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师:

如果把我们的祖国看成一个大家庭,那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小小家庭了。

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又分出了不同的年级、班级,祖国这个大家庭也和我们学校一样,为了便于管理,分成了这样一块一块的区域,为省市自治区,这就是我们的行政区划(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一找每个行政区域所在位置。

2.师:

谁能告诉大家:

我国现在设置了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

(34个: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祖国的这个家太大了,要分成区域进行管理。

六.总结:

(略)

 

2.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

3.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通过上网、看报、听新闻和看电视等方式,收看近期有哪些重要会议正在召开,北京还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最近,首都北京有哪些国际友人来访,有哪些国际性重大活动等。

2.广泛搜集反映北京古城与新貌的照片、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

2.提问: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

3.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分别阅读教材第10页至12页,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

从哪些方面能看出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

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办公。

党和国家许多重要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举行。

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

高校,中央电视台和春节联欢晚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图书馆,北京军事博物馆。

为什么说首都的国际交往中心?

各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国家元首来访,国际间友好合作。

5.引导学生探究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

提问:

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反映了哪些丰富的历史?

北京有哪些具有现代大都市的时代特色?

让学生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政治中心

2.首都北京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3.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