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449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38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docx

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五年级上册

主编:

郁波

本册执笔:

陈维礼盛晶晶常瑞祥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生物与环境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第4课蚯蚓的选择

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

第7课改变生态瓶

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光和影

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

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第4课光的反射

第5课光与热

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第7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第8课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地球外表及其变化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地球外表的地形

第2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第3课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第4课土壤中有什么

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第8课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运动和力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

第2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第3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第4课测量力的大小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第6课滑动与滚动

第7课运动与设计

第8课设计小赛车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现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

本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外表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局部:

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局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局部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外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地球外表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局部。

第一局部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局部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局部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局部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由于本单元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比方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

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主要材料清单

“生物与环境〞单元

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种植盒〔杯〕、塑料调羹、纸巾、水桶、滴管、大头针或剪刀,蚯蚓、土壤、长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做生态瓶的容器〔每组一个,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铲、漏网等工具,大玻璃水箱〔每班一个〕、小鱼假设干,水草假设干。

“光〞单元

手电筒、小长方体、纸屏,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空心弯管和直管,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小镜子、凹面镜、凸透镜,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纸袋,温度计。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短一点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

“地球外表及其变化〞单元

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

小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石膏粉、豌豆种子、小碗或盘子,塑料瓶、碎砖块。

新鲜湿润的土壤及枯燥的土壤、牙签、放大镜、去掉上半部的饮料瓶。

小铲子、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盖的土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大盘子、建造家园房屋的材料。

“运动和力〞单元

小车及配件一套〔包括装配气球小车的车架附件〕。

小钩、铁垫圈,车轴套、橡皮筋圈。

气球、气球喷嘴、连接小车部件的螺丝钉、安装小车用的螺丝刀、纸盒子〔装钩码用,在桌面测摩擦力也用这个盒子〕、胶带〔粘小车轮子用〕。

测力计、钩码,做“滚珠轴承〞的玻璃珠、瓶盖。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生物与环境

一、单元概述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着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

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

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稳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比照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同时,他们还将学习使用图式〔包括肢解图式和箭头关系图式等〕。

此外,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这些都将促进学生们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更加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局部:

第一局部〔第1~3课〕:

通过对种子发芽和种子生长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第二局部〔第4课〕:

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

第三局部〔第5课〕:

通过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将植物和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第四局部〔第6~8课〕:

通过建造生态瓶和模拟实验,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将是一个有趣的单元。

他们将通过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需要、动物对环境的需要,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起初步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过程与方法

●进行种子发芽的比照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

●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

●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

●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

●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背景和目标

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开始关注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

所以这节课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实验开始研究。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学生将第一次接触比照实验,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讨论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学生还要交流实验设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良自己的缺乏,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比拟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

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按要求制订自己的实验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

一个放大镜、4颗绿豆种子、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盒〔杯〕、四张标签、一个塑料勺、一块纸巾。

为每组准备:

一个盛有潮湿土壤的桶、两支滴管、一些水。

为全班准备:

一个废物桶、大头针或剪刀、纸巾。

特别提示:

教师自己需要先种些绿豆种子,待它们发芽后,要做第三课中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的实验〔可以做两至三组,也可以保证每小组都有〕。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这个实验的结果学生要在第三课课上观察,所以要提前做准备。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共3页,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

提出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在三年级种过凤仙花,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有所了解。

卡通图中三个学生的对话,表达的是由问题引起的讨论,“天气太冷也会影响发芽。

〞“需要种到土里吗?

〞“需要浇水吗?

〞指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的条件。

教科书接着提出“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让学生做出思考和猜测。

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