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415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docx

实习总结机械类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要求…………………………………………5

三、实习单位简介……………………………………6

四、实习内容…………………………………………10

五、实习总结…………………………………………35

 

一、实习目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1、通过下厂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学习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贡献精神。

4、通过参观有关工厂,掌握一台机器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5、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明确实习任务,认真学习实习大纲,提高对实习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

2、认真完成实习内容,按规定记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收集相关资料。

3、在实习的过程中,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同工人师傅一样,按照厂里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参加车间的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

4、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甘当小学生。

及时整理实习报告等。

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实习老师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风气。

6、实习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交齐实习报告等。

 

三、实习单位简介

工程训练中心的前身是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成立的校内实习工厂。

在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中心继承和发扬“好学力行”的优良校风,不断改革、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以实践教学为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在省内外高校产生广泛辐射作用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

1909年建校初始,我校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工作。

《焦作路矿学堂规程》规定:

“本校欲兼与学生以经验,特与焦作煤矿公司商定实习采煤法、通风法、排水法、起重法、搬运法及场内矿下布置,俾学生得实验学理以增其作事能力”。

1931年,在“使学理与应用互相证明”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自建了动力厂、试金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1937年,学校利用“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学校的13000元专款,正式成立了私立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实习工厂。

后虽历经抗战期间的多次迁校之苦,但在我国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我校校董)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实习工厂一直得以保留并得到不断发展。

1953年,学校为贯彻“重视实践、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整合了学校机械制造厂和煤矿学校实习工厂的资源,实习工厂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1988年实习工厂占地23亩,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实习设备120多台套。

主要承担了本科生的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

1989年,学校为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征地42亩扩建实习工厂,新建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主要实习设备180多台套。

承担了本科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科技制作等实践教学环节。

2001年,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全面进行新校区建设时,为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实习工厂为依托,整合了机械、材料、电气等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在新校区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

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资金4670万元,扩建后的工程训练中心占地3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仪器、设备1158台件,年接待学生工程训练可达10000多人,面向全校理、工、管、文、经等59个专业,开设常规热加工技术、常规冷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训练课程22门、训练项目81个,成为校属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1)、中心组成

工程训练中心属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学校任命,受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领导。

中心下设3个教学中心(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工程技术实践中心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实训中心设有工程认识部和工程实训部;实践中心设有工程综合部;创新中心设有研究创新部。

每个部又由若干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组成。

(2)、教师队伍

中心共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7人、其它职称3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2.2%、21.6%、23.0%和43.2%;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20人和学士学位1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0.8%、27.0%和16.2%;按年龄分布,35岁以下29.7%,36-45岁41.9%,46-55岁25.7%,55岁以上2.7%,平均年龄40.9岁。

(3)、仪器设备

工程训练中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1158台套,总价值3718.16万元。

主要有CAD/CAM实训室60台计算机;数控技术设备、特种加工技术实践教学设备23台套;数字化专业设计系统、快速成型技术、反求技术、可视化制造技术等先进设备13台套;常规制造技术设备302台套;机械基础实验设备22台套;电工电子实训设备564台套;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实训设备4台套;矿井安全实训装置3台套,其余实训设备若干。

近五年来中心设备完好率达98.7%,更新率达到61.8%。

仪器设备平均每天12小时对学生开放,利用率达95%以上,充分满足了学生课外研究型和创新型以及自主研学型实践的需求。

(4)、中心任务

中心面向全校17个院系所有专业开设了工程认识训练、常规冷、热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可视化加工技术、电工电子工艺训练、安全系统工程等22门实践课程,训练项目81个,其中基础性34个,占42.0%,综合性25个,占30.9%,设计性10个,占12.3%,创新性12个,占14.8%。

参加工程训练的专业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公共安全管理、矿物加工、材料科学等。

中心除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接纳焦作师专等高校学生的工程训练。

每年在中心参加工程训练项目学生达9300多人,年完成72万余人时的教学任务。

 

四、实习内容

(一)、加工中心组成及原理

1、加工中心的分类

•按机床形态及主轴布局形式分类

加工中心常按主轴在空间所处的状态分为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主轴在空间处于垂直状态的称为立式加工中心,主轴在空间处于水平状态的称为卧式加工中心。

•按加工中心运动坐标数和同时控制的坐标数分

有三轴二联动、三轴三联动、四轴三联动、五轴四联动、六轴五联动等。

三轴、四轴是指加工中心具有的运动坐标数,联动是指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运动的坐标数,从而实现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按工作台的数量和功能分

有单工作台加工中心、双工作台加工中心和多工作台加工中心。

•按加工精度分

有普通加工中心和高精度加工中心。

普通加工中心,分辨率为1μm,最大进给速度15~25m/min,定位精度10μm左右。

高精度加工中心,分辨率为0.1μm,最大进给速度为15~100m/min,定位精度2μm左右。

2、加工中心组成及原理

•基础部件

它是加工中心的基础结构,由床身、立柱和工作台等组成,它们主要承受加工中心的静载荷以及在加工时产生的切削负载,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

这些大件可以是铸铁件也可以是焊接而成的钢结构件,它们是加工中心中体积和重量最大的部件。

•主轴部件

由主轴箱、主轴电动机、主轴和主轴轴承等零件组成。

主轴的启、停和变速等动作均由数控系统控制,并且通过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参与切削运动,是切削加工的功率输出部件。

•数控系统

①加工中心的数控部分是由CNC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装置以及操作面板等组成。

它是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完成加工过程的控制中心。

②最常见的是FANUC、西门子、三菱系统,国外的有哈斯、法格数控系统,国产的有广数、华中数控系统。

•自动换刀系统

由刀库、机械手等部件组成。

当需要换刀时,数控系统发出指令,由机械手(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刀具从刀库内取出装入主轴孔中。

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换刀的功能,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从而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辅助装置

包括润滑、冷却、排屑、防护、液压、气动和检测系统等部分。

这些装置虽然不直接参与切削运动,但对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起着保障作用,因此也是加工中心中不对缺少的部分。

3、加工中心的切削运动

铣削要素

铣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吃刀量。

①切削速度VC。

主运动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加工中心的主运动是铣刀的旋转运动,故铣削的切削速度是指铣刀外圆上刀刃运动的线速度。

VC=πdn/1000

其中:

d-----铣刀的直径(mm);

n-----铣刀的转速(r/min)。

在加工过程中,习惯将切削速度转算成机床主轴转速n。

②进给量

进给运动速度的大小称为进给量,它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转进给f(mm/r)和分进给Vf(mm/min)

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Vf=n*f

③吃刀量

铣削时铣刀的吃刀量包括背吃刀量αp和侧吃刀量αe。

4、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孔系,内部有型腔,在长、宽、高方向有一定比例的零件。

这类零件在机床、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用的较多。

◆箱体类零件一般都需要进行多工位孔系及平面加工,公差要求较高,特别是形位公差要求较为严格,通常要经过铣、钻、扩、镗、铰、锪,攻丝等工序,需要刀具较多,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难度大,工装套数多,费用高,加工周期长,需多次装夹、找正,手工测量次数多,加工时必须频繁地更换刀具,工艺难以制定,更重要的是精度难以保证。

◆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加工中心,当加工工位较多,需工作台多次旋转角度才能完成的零件,一般选卧式镗铣类加工中心。

当加工的工位较少,且跨距不大时,可选立式加工中心,从一端进行加工。

◆箱体类零件一般都需要进行多工位孔系及平面加工,公差要求较高,特别是形位公差要求较为严格,通常要经过铣、钻、扩、镗、铰、锪,攻丝等工序,需要刀具较多,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难度大,工装套数多,费用高,加工周期长,需多次装夹、找正,手工测量次数多,加工时必须频繁地更换刀具,工艺难以制定,更重要的是精度难以保证。

◆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加工中心,当加工工位较多,需工作台多次旋转角度才能完成的零件,一般选卧式镗铣类加工中心。

当加工的工位较少,且跨距不大时,可选立式加工中心,从一端进行加工。

5、复杂曲面

复杂曲面在机械制造业,特别是航天航空工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复杂曲面采用普通机加工方法是难以甚至无法完成的。

在我国,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精密铸造,可想而知其精度是比较低的。

复杂曲面类零件如:

各种叶轮,导风轮,球面,各种曲面成形模具,螺旋桨以及水下航行器的推进器,以及一些其它形状的自由曲面。

6、盘、套、板类零件

带有键槽,或径向孔,或端面有分布的孔系,曲面的盘套或轴类零件,如带法兰的轴套,带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