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答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3419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政治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政治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政治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政治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答题.docx

《考研政治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答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答题.docx

考研政治答题

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1.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的。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发展的永恒性与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

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②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种把握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3)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1)区别: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即共性存在于个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主要表现为: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6.矛盾分析方法

①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③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

④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⑤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二)质变量变规律

1.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的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③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是党制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理论依据。

2)是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指导意义。

3)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把远大目标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不能奢望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困难和曲折,经得起考验,迎难而上。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区别:

①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2.联系: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③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四、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认识论

一、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两次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1.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应,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②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运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

①唯理论:

只承认理性,在实际工作中变现为教条主义。

②经验论:

只承认感性,在实际工作中变现为经验主义。

(4)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①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2.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重要性在于:

①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归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是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需具备的条件: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世界。

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③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结合起来。

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二)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反复性: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人们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三)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

②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三、真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观上的唯物论)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原因是: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性(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论)

1.二者是有区别的:

1)真理的绝对性: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任何相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②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

(四)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的绝对性是指:

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②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

③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

3.实践的相对性是指:

①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②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四、价值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其他知识点:

①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04)

②真理的具体性(06)

③真理与谬误(10)

 

近代史要点总结,在零碎的时间可以拿出来背背,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

方向一: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侵略

考点1:

帝国主义侵华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1、通过四种手段,控制了中国,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组织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2、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引发了近代中国革命。

考点2:

中国并未被瓜分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P2)

1、原因在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2、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考点3:

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在侵华的过程中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P2)

1、它在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受到极大屈辱。

2、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3、它主观上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4:

近代但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看主观因素)(P2):

1、客观:

敌强我弱,落后的封建主义难敌新兴资本主义列强。

2、主观: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方向二:

如何评价旧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1:

如何看待近代农民斗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

近代社会中,首先奋起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是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其统治,显示了革命主力军的伟大力量。

2、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比较: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的斗争能够不断走向胜利?

1、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蕴藏着极大的革命性;

2、有了无产阶级,即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克服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目光和自身弱点,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具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考点2:

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

(P6)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突出表现有:

1、有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的领导;

2、提出了革命纲领;

3、产生了一位大历史人物——孙中山;

4、实现了一次历史性巨变。

考点3: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失败

它虽然带来巨大变化,但未能改变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考点4: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P6)

1、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史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连同官僚资本主义一起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方面来说,在于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弱点和错误,主要是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稳固的革命政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这些弱点和错误来自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

方向三:

三种建国方案及其历史结局。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P6)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官僚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其主张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行军事独裁;

2、民资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中国共产党,其主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考点2:

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具有现实性,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可以有,而中国不能有?

(P7段1、段2)

1、帝国主义不允许;

2、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决定其不肯能成功;

3、中国反动统治者拒绝任何民主改革。

考点3: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倡导者于何时因何故放弃此方案?

注:

见“方向八——考点1”,谢谢。

方向四: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考点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迅速复兴?

1、基本社会原因: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蒋介石建立的是地主买办阶级的统治;

2、党的主观努力:

大革命给党以深刻教训,认识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正确的方针。

3、广大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4、根本原因在于党仅仅依靠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制度。

考点2:

大革命失败后,党为什么要退出城市,进军农村?

1、党的主干力量遭到严重挫折,已无法攻占城市,需要寻找保存和发展革命的新道路。

2、城市被反动势力占据,农村是其薄弱环节;

3、农民是广大的革命力量,反帝反封的主力军。

考点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P10)

1、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结合起来,成功的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

2、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为全党的斗争树立了榜样,并为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方向五:

抗日战争

考点1: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

1、历史地位:

近代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促进了民族团结,弘扬了民族精神。

2、国际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主战场;最早抗击了法西斯;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和南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创造了战略反攻的条件。

考点2: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见P15略)和原因:

1、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两次胜利指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土地革命的兴起,两次失败指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抗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3、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经验有了深入理解。

考点3:

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P16)

1、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2、中共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的方针;

4、中共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坚力量;

5、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考点4:

党为什么在抗战前夕实行政治策略的转变(主要指开始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日本要变中国为其独立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抗战胜利的需要。

考点5:

党为何在抗战时期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P14)

1、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2、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他们是我们同顽固势力作斗争取得胜利的砝码;

3、顽固势力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

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摧残进步势力。

方向六:

重庆谈判

考点1:

为什么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

(P16)

1、战后总的国际政治形势有利于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

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力量有了新发展;

2、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高度团结;

3、为建立新中国,使中国走上和平发展新阶段。

考点2:

为什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P17)

1、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2、国民党军队完成内战部署尚需时日;

3、国际上苏美希望中国能和平建国。

目的:

一是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内战准备;二是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以期不战而消灭革命力量;三是谈不成即内战,将责任转嫁中央。

考点3:

为什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P17)

1、中共是真诚为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欲和平建国;

2、中共“七大”,毛泽东指出,对蒋介石以“洗脸”政策代替“杀头”政策;

3、全国人民有强烈和平建国要求;人民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形势有利于朝着人民的方向发展。

考点4:

为什么美国支持中共和谈?

(P17)

1、诱使或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

2、从经济、政治、军备等方面援助蒋介石,给予其内战支持。

方向七:

党的土地政策方面

考点1:

党在三个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过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恢复到没收地主土地,概括为两种政策,两次调整。

考点2:

土地政策的实质:

没收的政策,即“打土豪,分田地”,其实质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减租减息”政策是对地主的让步,实质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

考点3:

第一次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

抗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为挽救民族危亡,集中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团结地主共同抗日。

考点4:

解放战争时期恢复没收地主土地原因:

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地主阶级导向蒋介石,农民群众有强烈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的愿望,为满足其要求,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实行“没收”。

考点5:

土地改革的作用。

(P18)

1、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翻身,农民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2、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方向八:

民主党派的立场变化(参考P18相关部分)

考点1、同重庆谈判期间相比,民主党派的立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立场有何变化,为什么?

变化:

立场有了根本转变,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接受了共产党领导,宣告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破产,表明他们自愿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原因:

1、蒋介石倒行逆施,对民族资产阶级排斥和打击;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具有现实性;

3、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带动作用。

方向九:

农业合作化角度。

考点1:

为什么要肯定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

1、它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为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转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