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254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业项目建议书.docx

茶业项目建议书

青龙山茶业有限公司

黄茶良种育繁种一体化项目

 

编制单位:

青龙山茶业有限公司

时间:

年月日

青龙山茶业有限公司

200亩植物非试管高效无性快繁黄茶

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论

项目单位名称:

茶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组建成立于2010年3月,利用灾后重建发展壮大起来的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生态农产品开发及茶树良种选育繁殖,依靠中国文化会议博览园旅游——木门军事会址大环境,打造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现有注册资本500万元。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产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拥有茶叶种植基地3500亩,其中黄茶新品种母本园600亩,绿色食品茶叶基地2300亩,育苖基地15亩。

坚持求真务实、创新、自强的经营理念,做大做强农业专业。

助推茶叶发展,培育农民增收,农民增效为已任的目标。

1.1.2财务状况

公司机构健全,有账务部、加工部、营销部、服务部,注册商标“木龙音”同时加盟“米仓茶”品牌,公司资产总额2857万元。

2012年销售额60万元,2013年可达140万元,亏损80万元,2014销售额200万元亏损40万元。

1.1.3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苟新生,实际控股人苟清生,执行董事,现年44岁,大专文化,助理会计师,中共党员,多年从事企业高管工作,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本着诚信、务实、创新、自强的经营理念,为民办实事、求发展、中遵纪守法,无破产、无信贷款欠资等不良记录。

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

2015年200亩植物非试管高效无性快繁项目。

项目地点:

木门万亩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项目性质:

快繁年产黄茶800万株带1500亩黄茶种植

1.2.2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

在木门万亩茶园内建标准化植物加工厂,占地15亩,带生态观光园(生态餐厅、娱乐茶廊各一个代建),苗床炼苗场185亩,年产黄茶苗800-1000株,可发展种植黄茶基地1500亩以上,解决良种黄茶苗外调紧缺,且成活率不高问题。

产品方案:

(1)利用现有2年投产母本园130亩,实行标准化管护,实现年采优质茶穗条500万株,引用安徽省林业中心高科技育苗手段,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环境,采用黄茶穗条扦插无性繁殖的方法,不但让较难生根的黄茶在80天形成完整的植株。

且成皮孔生根的爆炸形根条系100%的成活率,而且具有更大的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技术依靠安徽省林业服务中心“植物克隆技术”,采用植物的一叶一芽快繁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安徽已成立

此技术繁殖白茶苗上亿株,技术成熟)。

本项目通过生物高科技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十倍、几百倍地克隆出母体完全相同且不含任何病毒的植物,所有植物一年四季都可克隆,具有扩繁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再生苗健壮、后代无变异等优点。

植物利用克隆技术的主要前景有一下几个方面点:

靠传统的方法育苗周期长,投入大,土地浪费效率低,而采用先进的植物克隆技术,可在几十天时间内育苗几百倍甚至上千万倍,大大降低培育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利用自身克隆的技术可建立生态观光园,集科教于一体的自然农业对比,接待游客,增加收入。

设备

植物工厂的建设是个系统而庞大庞大的工程,她所涉及的技术工厂所用的材料之多是常规传统农业所不能比的。

其中就环境控制要涉及到十三大系统。

发电应急电力系统、人工补光系统微喷加灌系统、空气循环流通系统、二氧化碳补充系统、营养液自动调整系统、物理杀菌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立体式栽培系统、视频监控图像传送系统、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废物的循环利用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环境控制技术、物理材料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规划设计技术等。

1.3投资结构及资金筹措

投资结构:

项目投资500万元,其中植物加工厂300元,流动资金140万元。

资金来源:

上述资金以争取各级财政扶贫和企业自筹解决。

建议各种资金支持与企业自筹3:

7投入,附投资表。

内容

金额

 

内容

金额

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

98万元

物理杀菌系统

5万元(待投)

大棚1500㎡

18万

新种植1500亩

投资480万元

生态观光园两层

24万元

温度控制系统

18万元

电磁场系统

9万元

废物的再循环系统

15万元

珍珠岩基质

4.5万元

视频监控系统

20万元

微喷管网

6万元

地坪硬化基础

60万元

营养供液系统

10万元

办公楼、机房

30万元

人工补光系统

3万元

土地流转费

125万元

动力系统

10万元

流动资金

40万元

二氧化碳补充系统

5万元(待投)

合计

1000万元

1.4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该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在农业产业化推广中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仅种苗供应就有很高的潜在利润,如植物非试管快繁车间投资500万元,生产供应苗1500万株计算,企业仅一个车间全年利润可达200万元,但价格确定项技术产业中较敏感的因素。

生态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迅速推动全县茶业产业从:

“新、特、奇”黄茶得到迅速发展,二年后可提种苗栽种面积(600-8000)亩,可提前投产现产值15亿-20亿元(亩产50斤×5000元/×6000亩),实现区域经济突破发展,同时带动3500农民就地就业,增加致富。

其次科技与自然农业结合,将成为很好的教育示范基地。

1.5综合评价

我们队本项目剧本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分析、了解各论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合理真实的依据。

为投资部门提供了认真客观的建议和参考。

我们认为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合适茶业生长的地理、环境、空气、气候条件优势,有较强的技术保障,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有利于调整山区产业结构,项目实施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起积极作用。

通过项目实施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优势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旅游结合产业化发展,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组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方向要求,项目建设条件成熟,项目建设可行。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良好的政策背景我,

近几年来,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把农业、农民增收放在主要地位。

同时,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趋迫切,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旺苍县——茶产业,有资源、环境优势,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农产品茶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多项优惠政策给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机遇和条件。

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综合开发的政策,有力推进山区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根据10月16日省委书记对茶产业调研,结合广元市旺苍县茶产业的现状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珍稀品种黄茶,进一步构筑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实现茶产业突破的发展,加快县城经济转型和农村建设,产旅发展所建设良种茶苗基地项目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

2.1.2具有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

旺苍县青龙山茶业公司基地条件具有优越性

2.1.3良好的市场前景

米仓山茶是我县农业方面一张靓丽的名片,所产茶叶以优质享誉国内外。

根据国内市场调查,对茶叶的需求量极大,仅西北市场年均需叶30万吨以上,而此项目发展黄茶国内稀有,品种新、特、奇,内质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茶饮料的追求日期迫切,对项目的建设实施提高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实现全县茶产业质的飞越,急需黄茶苗上亿株,缓解种苗瓶颈,该项目能短期解决此问题,具为加快农业发展,使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实施该项目具有以下必要性:

2.2.1经济作用

该项目的建设实施,产生适应市场需求产品,满足全县市场短期需求,对企业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对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哦,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项目实施采取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的模式,组织带动农民发展,实行了订单农业,统一生产标准化、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形成产、加、销、旅一体的经营格局。

解决农民生产、加工无技术、产品无标准、销售无市场,良好选育的难题,从而达到最佳解决效益。

2.2.2社会功能

实施该项目,对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茶叶品质,解决农民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起到影响、凝聚作用。

2.2.3生态功能

通过项目实放,对山区经济技术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2.2.4向传统农业扩散新技术

我县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利用山区资源,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木门万亩示范茶园基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使农民通过采用新技术,科学种植实现增加收益,提高山区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科技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这是扶持农民发展的重要途径。

2.2.5实现科研与产业结合,生态观光与旅游共同发展

该项目技术属高科技,对植物无性繁殖,茶苗选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特点,促进产旅发展,提高自然农业和现代高科技农业感性认识,具有很好教育作用。

因此,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进程,安置农民就业。

产旅结合,其综合开发作用明显,融社会、经济、生态、产旅、综合开发功能于一体,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实施条件

3.1项目概况

3.1.1建设地点、条件

选址原则:

基地选址本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环境、土质等条件,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加工;无环境污染的茶叶示范基地内;建植物非试管高效无性快繁车间的原则,该项目选址木门镇万亩有机茶园主体公司附近(青龙村)辐射三合村、800个农户,2000多农民。

土地类型:

系划归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和荒山,采取土地流转。

来源方式:

合同快繁技术方式,采取项目实施原旺苍有到青龙山茶业公司统一安排育种,专业合作社种植,公司收购鲜叶的方式,并由安徽省林业科技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广元科研所指导、市、县农业部门督导方式实施1000亩育种育苗基地。

基地建设面积:

项目基地面积1200亩,基中育种基地200亩,青龙村种植300亩,三合村种植700亩。

3.1.2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周边50公里内无工矿企业、无污染源;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1700毫米,自然条件良好,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

3.1.3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建设地的经济状况,除粮食作物外主要经济收入是茶叶。

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达7560元,农民种植历史悠久、积极性高。

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在项目建设地,青龙山茶业公司已建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2000亩,基中黄茶母本园550亩,标准化种植程序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但黄茶良种面积小、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黄茶种植规模不健全,加工技术有待提高。

该项目实施后,园区内面积迅猛扩大,加工、管护水平能得到提高,矛盾基本得到缓解。

3.2项目实施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

政策:

从党中央到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农要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农业开发项目从资金、政策各方面得到很多优惠,农民积极性高,公司的加工、种植、选育技术得到提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资源:

项目建设地属我县万亩茶叶示范区,土地多、面积广、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良,有丰富的资源可利用。

且新品种母本源150亩长势良好,就近取村创造良好的条件。

市场:

米仓山茶是川内十大名茶,茶叶内质优,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尤其是黄茶全国稀有,市场价值高、营养价值高;严重短缺,市场前景无量。

科技:

茶叶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综合技术强,项目实施单位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外,主要依托技术成熟的安徽省林业厅科技服务中心(此技术安徽发展白茶已成功应用)常年跟踪技术辅导,依靠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科研所的技术人员指导服务,做好栽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

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已培训技术操作人员2名,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

基础设施:

主要是道路建设,排水沟渠建设,防旱池按建设达到茶农方便运输,此项工程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已在逐步改造,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障碍因素:

一是资金短缺,二是技术缺乏,三是茶农科学技术素质不高,四是种苗品种认证(中黄一号、中黄二号)。

解决方案:

通过公司自筹和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扶持等方法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加强与技术部门的技术协作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点;通过科技培训茶农提高茶农科技意识和水科解决茶农科技素质低的问题,政府协调种苗品种认证。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是产茶大国,也是茶叶出口大国,同时,国内茶饮消费市场广阔,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同时发生巨大变化,追求健康、安全食品和饮料,茶叶饮料更加受到消费者青昧,饮茶的人越来越多,就目前来看,真正的质优产品在市场上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

黄茶属近五年所选育新品种,该茶内质高于普通绿茶,尤其氨基酸、胡萝卜素含量极高;色泽金黄透绿、汤色鹅黄隐绿、叶底玉黄含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耐泡、纯天然氨基酸饮品、有益人体健康特点;投放市场后市场竞争力强,具有明显市场优势,同时全国面积不足500亩,故育苗奇缺,良种苗市场更显得供不应求。

青龙山茶业公司从组建以来,其茶叶产品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在客户中建立了较好的信誉,以质优而被西安、北京、内蒙等地的客商采购一空,远远满足不了客需求。

该项目建成,会使项目产品逐步产品优势+品牌优势+营销策略+市场开拓的市场优势。

4.1.2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通过引进的黄茶优良珍稀品种,生产优质鲜叶,加工优质干茶、提升茶叶产品的内在品质,从而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同时本县近五年内良种黄茶苗需上亿株,市场潜力很大。

4.2营销策略方式、模式

充分发挥产品自身的优势、努力拓宽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组织精悍的营销队伍,以绿色、健康、安全、品质独特为突破口,稳定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强化销售,提高项目效益。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良种黄茶苗得到迅猛扩张,母本源充足,传统育苗会抢占市场,可能导致价格下滑,影响经济效益。

(2)随着黄茶产品大量投放,产量增加,高端客户群满足,低端客户群难以接受,整体效益有可能下滑。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把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在育苗快繁、基地建设时做到高起点,科学繁殖、种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采摘,充分发挥项目产品自身的优势,快速成长,抢占先机,使产品具有强的市场竞争力。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精心加工,降低成本,使产品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绿色、健康、安全产品。

(3)以诚信为本,强化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把信誉建立在广大客户群体之中,中高低档结合,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4)加强项目产品的品牌建设,制订计划目标,发挥品牌效益。

第五章项目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植物加工厂年产良好黄茶苗800万株,助推珍稀黄茶品种大面积种植,若全县发展叁万亩需种苗15000万株,实现苗木产值1.65亿元,三年良种茶投产值可达50亿以上。

5.1.2项目规模

在青龙村建植物加工厂一座,在青龙、三会新栽1000亩,提供母本穗条。

5.2建设规划与布局

项目建设期3年,即2013年11月-2015年12月

1、做好选址、定园,落实各农户种植面积。

2、该项目公司已启动,彰显社会效益。

3、项目实施当年年产黄茶800万株满足1500亩新品栽植。

4、从项目启动开始,逐步制定选育繁殖,种植、管理、病虫防治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力争三年后新栽茶园逐步投产。

5.2.2建设布局

在青龙村、三合村两个村2年后新栽1500亩。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基地建设以现代农业园为样板,做好起点高、布局合现,使项目建设面积的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到各环节。

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杜绝无标准生产。

5.4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利用安徽林业厅科技服务中心成功非试管快繁无性茶技术。

第六章组织与管理

6.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项目实施由市、县农业部门,科技服务单位,科研所和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出完善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责任。

特别是在技术指导和服务、资金使用达到规范操作程序。

工作100%到位、层层落实、全面实行责任制管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使项目快速、健康、顺利建成。

运行模式:

植物加工厂实行科研所、科技服务单位相结合的市场机制,栽种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和技持。

6.2劳动定员

项目建设期及建成后,定员1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12人均按《劳动法》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做到依法用工,同时可用150余人作季节性用工。

6.3经营管理措施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承担项目的一切社会责任、经济、市场风险。

(2)强化管理,项目单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接受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直接监督与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职责,统一协调,实行宏观指导,微观监督有序建设。

(3)严格项目责任管理,项目资金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必须始终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项目投资计划的整体性和有序性。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7.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植物加工厂500万元,新建基地1500亩4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7.2资金来源

(1)公司自筹200万元

(2)专业合作社自筹200万元,其中农户投劳150万元,贷款100万元,政府支持300万元。

(3)银行贷款1000万元。

第八章财务评价

8.1财务评价依据

根据项目建设各类价格及成本费用和产品市场情况进行评价。

8.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8.2.1营业收入

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产茶苗800万株,实现收入1000万元;新栽黄茶等四年开始投产,预计每年可产茶叶优质鲜叶27公斤,可生产品段茶干品4.5万公斤,可实现茶业收入3.6亿元。

8.2.2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

根据农副产品免征税金及附加规定,种苗税为0,茶叶精品茶占60%,可实行税收1000万元以上。

8.3总成本及经营本成估算

8.3.1种苗单位产品成本估算

1、成本预算

(1)土地流转费200亩,租金万元÷800万株=0.01元/株

(2)大棚定员15人×3000元/月×12个月÷800万株=0.07元/株

(3)炼苗场200亩土场整理平整1000元/亩×200亩÷800万株=0.025元/株

(4)营养液:

0.01元/株

(5)电费:

0.01元

(6)营养杯:

0.03元

(7)大棚折旧:

300万元÷5年÷800万株=0.075元

(8)扦插苗(含移苗装杯):

0.025元

(9)母本源管护费用度采摘费每亩采10万株:

0.30元/株

(10)影响产量:

10万×8000元/年÷10万株=:

0.50元/株

(11)炼苗管护费:

0.01元

(12)材料费:

0.01元

(13)财务费用:

600×15%÷800万株=0.10元/株

(14)管理费用:

1-12项合计×10%=0.10元

(15)利润:

25%×(1.07+0.10)=0.29

合计:

1.36元/株

说明:

若外购1.5亿株可最低节省采购成本(1.69-1.36)=5000万元。

2、茶生产成本720元/斤+营业成本300元/斤=1020元/斤=204万元/吨

8.3.2项目总成本估算,总成本:

种苗580万元,茶2.8亿元。

8.4财务效益分析

8.4.1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植物加工厂投资500万元,每年可盈利240万元。

投资利润率

(1)种苗回报率25%。

投资回收期:

(1)动态投资回收期

A、种苗2年;B、种植茶需5年;

(2)静态投资回收期

A、种苗2.5年;B、种植茶苗需6年;

(3)财务内部收益率25%

8.4.2银行贷款清债能力分析

贷款500万元,需3年偿还

8.5财务评估

从以上各项指标中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全部投资利润为25%,动态投资回收期长,静态投资回收期长,项目总体可行。

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9.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项目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承担实施的,将对山区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山资源优势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业产品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是县域经济和扶持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9.2农业产业化经营

9.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专业化龙头为载体,尤其是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尤为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有多种多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发展模式已受到肯定。

要推动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必须加强产业化龙头建设,组织广大农民直接参与,进接受益,以此推动产业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壮大企业,致富农民。

本项目实施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带动和推动作用十分显著,同时促进农民形成现代化农业意识。

9.2.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1)可以促进优化农副产品区域局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2)通过项目实施推行科学选育、种植,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效益。

(3)标准化基地建设,产销经营一体化,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园区建设成后,带动旅游,促进产旅结合,带动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作用。

9.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9.2.3.1项目单位与农民联结机制

为了保证基地农户的经济利益,发挥项目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项目单位与基地农户建立合同制关系,以保证基地农民稳定增收为前提。

项目单位通过优质茶叶示范地选育、种植,对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化进程,增强农民科技生产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9.2.3.2辐射带动基地、农民

实施项目后可带动全县发展2万亩,带动农户上万人种植茶叶。

9.3农民增收入,农业增效评价

9.3.1农民增收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大,增收明显,可提高农民人均增收2700元以上,同时在加工季节可带动安置300人就业,每年人平工资在10000元以上。

9.3.2农业增效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土地效率的有效途径。

9.4其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能起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变农民的传统农业观念,增强现代农业意识,给市、县、乡领导提供产业化建设思路,项目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产旅一体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