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199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docx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相隔一衣带水,自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交往。

元朝建立时,统治朝鲜半岛的是高丽王朝。

元与高丽之间,有着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便是这种联系的很好的例证。

《老乞大》和《朴通事》,是朝鲜李朝时期流行的两种汉语教科书。

一般认为,《老乞大》中的“乞大”即契丹,老乞大即老契丹。

《朴通事》中的“通事”是翻译的称呼[①a],朴通事即姓朴的翻译。

两种书名可能暗示作者的身分,但其具体情况已不可考[②a]。

《老乞大》总共不到二万字,分上、下卷。

此书以高丽商人来中国经商为线索,用对话的形式,表现道路见闻、住宿饮食、买卖货物等等,中间插入一些宴饮、治病的段落。

《朴通事》的字数约比《老乞大》多三分之一,分成上、中、下三卷。

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宴会、买卖、农业、手工业、词讼、宗教、游艺、景物等多项内容。

两书反映的是中国北方特别是都城的社会生活。

从内容来看,两书显然又兼有旅行指南、经商指南的作用。

着名学者杨联陞教授说:

“《老》、《朴》两书的史料价值,非常之高。

从史学看,有许多难得的关于元、明两代风俗事物的记载。

从语学看,有很多珍贵的元末明初的口语史料。

”[③a]这一评价是很恰当的,只是所说时代需稍加修正。

语言学界已经注意到了两书的价值[①b],相比之下,史学界似乎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于两书反映的时代还可以作一些讨论。

朝鲜李朝世宗五年,为了便于“读者传写诵习”,政府令“铸字所印出”《老乞大》、《朴通事》等书[②b]。

这是官方文献中关于两书的首次记载。

世宗八年八月,司译院在报告中明确说《老乞大》、《朴通事》是“译学”的教材,要“通事”背诵[③b]。

十六世纪初,李朝语言学家崔世珍为《四声通解》一书作序,其中说:

“夫始肆华语者,先读《老乞大》、《朴通事》二书,以为学语之阶梯”[④b]。

可见二书在李朝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这些记载也说明《老》、《朴》成书应在世宗五年以前。

朝鲜李朝成宗十一年十月,侍读官李昌臣向国王启奏道:

“前者承命质正汉语于头目戴敬,敬见《老乞大》、《朴通事》曰:

‘此乃元朝时语也,与今华语顿异。

多有未解处。

’即以时语改数节,皆可解读。

请令能汉语者尽改之”。

成宗当即下令:

“选其能汉语者删改《老乞大》、《朴通事》。

”[⑤b]这条记载说明:

《老》、《朴》二书的语言是“元朝时语,”两者成书应在元代。

十五世纪下半期便已开始对两书从语言角度进行修改。

正是在十五世纪,李朝创制了“训民正音”,也就是谚文,“谚解”事业便发展了起来。

到了十六世纪,崔世珍编写了《朴通事谚解》和《老朴辑览》,后一篇是“汇二者要语而注解者”[⑥b],也就是《老》、《朴》两书的重要词汇注释。

崔氏的《朴通事谚解》后佚。

李朝肃宗三年,司译院正边暹、朴世华等根据《老朴辑览》重作《朴通事谚解》,此书序文说,“而以《辑览》及《单字解》附其后”[⑦b]。

又有《老乞大谚解》,成书情况不详。

这两种《谚解》常见的是汉城《奎章阁丛书》本。

本文论述即以此为据。

但此本《朴通事谚解》后附的是《老乞大集览》和《单字解》,而不是《辑览》。

这是因为原来《老朴辑览》中与《朴通事》有关部分,已作为注文收入《朴通事谚解》一书中,剩下有关《老乞大》部分,自行成篇,便成了《老乞大集览》。

序文所说以《辑览》附其后是不够准确的。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老》、《朴》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不断的加工整理。

现在《朴通事谚解》和《单字解》中,提到“新旧原本”,“旧本”、“今本”,“两书旧本”、“新本”,便反映了两书变化的痕迹。

关于两书的写作年代,太田辰夫先生认为,“大致可以推想它们是在元代产生的”。

但同一篇文章中又说:

“仍可推测该书原本是在元代写成的,或是在去元代不远的明初,或比这再稍迟些。

”[①c]说法比较灵活。

杨联陞先生认为,两书产生于“元、明时代”或“元末明初,”已见前述。

朱德熙先生则“根据书中所记故实及典章制度”,断定是“元代的作品”[②c]。

我很同意朱先生的看法。

如果单从语言学角度考虑,明初和元代很难说有明显的区别,判断两书产生于元末明初亦可说得过去。

但如看重从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方面进行考察,则两书应断定为元代作品。

朱先生已举出一些比较重要的例证,我在这里想再作一些补充。

例如,朱先生提到大明殿月台上四个将军,引证《辍耕录》“大汉”条,注意的显然是镇殿将军。

但“大汉将军”明代尚有,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而大明殿则非元代莫属。

它是元代宫城中的正殿。

明代宫城中的正殿是奉天殿,后改皇极殿。

又如,《朴通事谚解》卷中记买卖人口,文书开头写的是:

“大都某村住人钱小马”。

大都是元代北京的名称,明太祖攻下大都,改名北平,成祖时改北京。

又如,书中多用达达、回回、汉儿人等称呼,这正是元代的特色。

下面还可以举几个明显的例子。

“哥,你听的么,京都驾几时起?

“未里,且早里。

把田禾都收割了,八月初头起。

“今年钱钞艰难,京都也没甚买卖,遭是我不去。

往回二千里田地,到那里住三个月,纳房钱空费了。

“说的是,不去倒快活,省多少盘缠”[③c]。

这段对话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理解。

“京都”“驾”起,前往何处?

为什么要在“八月初头”?

为什么要等“田禾都收割了”?

“往回二千里地”又何所指?

但只要我们了解元代的两都制度,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里的“京都”,指的元代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

在大都与上都之间,有四条交通路线,来回约二千里左右[④c]。

元朝皇帝每年三月前后便由大都出发,前往上都避暑,八、九月间再由上都返回大都。

上都是元朝的夏都。

皇帝一行,动在万人以上,随行马匹及其他牲畜甚多,沿途骚扰极大。

有的皇帝为了表示关心百姓,便下令在秋收以后再返回大都,以免损坏农作物。

如元英宗时,“左右以寒甚,请还京师。

帝曰:

‘兵以牛马为重,民以稼穑为本。

朕迟留,盖欲马得刍牧,民得刈获,一举两得,何计乎寒!

’”[⑤c]这就是为什么“把田禾都收割了,八月初头起”的原因。

皇帝一行到上都,许多商人也随之而往,这段对话实际上是两个大都商人的口气。

《朴通事谚解》卷上记,“午门外”“两个舍人操马”。

其中之一“白绒毡袜上,拴着一付鸦青段子满刺娇护膝。

”注文中说:

“《质问》云:

‘以莲花、荷叶、耦、鸳鸯、蜂、蝶之形,或用五色绒绣,或用彩色画于段帛上,谓之满刺娇。

’今按,新、旧原本皆作‘池’,今详文义作‘刺’是。

‘池’与‘刺’音相近而讹。

”注文作者显然从刺绣来理解,以为应作“满刺娇”,其实不然。

元代中期诗人柯九思曾在宫中任职,他的《宫词一十五首》是脍炙人口之作,其中一首云:

“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

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

”柯氏自注云:

“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

”[①d]天历是元文宗的年号。

时代略晚于柯九思的诗人张昱有《宫中词》,其一是:

“鸳鸯鸂鶒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

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着御大明朝。

”[②d]其意与柯九思诗相同。

由以上二诗可知“满池娇”是一种宫廷中服装图案的名称,描写的是池塘中的花、鸟景色,因而得名。

宫廷中所好必然影响到宫廷之外,首先是上层贵族、官僚。

《朴通事谚解》记述的“操马”“舍人”,无疑是贵族官僚子弟,他们最容易效法宫廷的生活方式。

因此,正确的是“池”不是“刺”,《朴通事》的“原本”是对的,《谚解》本改“池”为“刺”是错的。

《朴通事谚解》卷上记,有人得到“开诏”的差使,旁人问:

“往哪个地面里去?

”回答道:

“往永平、大宁、辽阳、开元、沈阳等处开去。

”这是几个相互毗邻的地区,位于大都的东北方向,元设大宁、辽阳、开元、沈阳诸路,属辽阳行省;设永平路,直属中书省。

永平路治卢龙,明改永平府。

大宁路治大宁,明初一度改大宁府,后废。

辽阳路治辽阳,明初废,改设辽东都司。

开元路治在今吉林农安,明初废。

沈阳路治今辽宁沈阳,明废,改设沈阳中卫。

元代辽阳行省管辖的地区在明代有很大的变化,将永平、大宁、辽阳、开元、沈阳并提,只能是元代的事情。

《朴通事谚解》卷上还有一段文字记“西湖景”。

其中说:

“西湖是从玉泉里流下来,深浅长短不可量。

湖心中有圣旨里盖来的两座琉璃阁,远望高接云霄,近看时远侵碧汉。

”“两阁中间有三叉石桥,栏干都是白玉石,桥上丁字街中间正面上有官里坐的地白玉玲珑龙床,西壁厢有太子坐的地石床,东壁也有石床,前面放一个玉石玲珑卓儿。

北岸上有一座大寺,内外大小佛殿、影堂、串廊,两壁钟楼、金堂、禅堂、斋堂、碑殿。

诸般殿舍且不索说,笔舌难穷”。

这里提到的“玉泉”,就是今天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而位于玉泉山脚的西湖,就是今天昆明湖的前身,只是范围有较大的变化。

西湖北岸上的大寺叫做大承天护圣寺,建成于元文宗至顺三年,由于它位于西湖之畔,民间便称之为西湖寺,这个名称后来亦见之于官方文献。

大承天护圣寺有“二阁在水中坻,东曰园通,有观音大士像;西曰寿仁,上所御也”[①e]。

这二阁就是《朴通事》中所说湖心中的两座琉璃阁,富丽堂皇,为两湖增添了景色。

元顺帝至正年间,“承天护圣寺火,有旨更作,乃上言:

‘水旱频仍,公私俱乏,不宜妄举大役’。

议遂寝。

”[②e]显然,这次火灾使护圣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明代,承天护圣寺改称功德寺,有关文献中,再没有提到湖心双阁。

有的记载说:

“功德寺旧名护圣,前有古台三,相传元主游乐更衣处,或曰:

此看花钓鱼台也。

”[③e]这三处古台无疑就是双阁和双阁中间石桥的遗迹,两阁应毁于元末火灾之中。

《朴通事》中所描写的,是大承天护圣寺落成后、火灾发生前的西湖景致。

从以上所述来看,《朴通事》所载,以元朝史实和典章制度为其内容,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从满池娇出现和大承天护圣寺的完成年代,可以断定此书上限不能早于元文宗至顺三年。

朱德熙先生根据书中所记高丽僧人步虚的事迹,认为“当作于至正六年以后、元亡以前的二十余年之间”。

也是言之成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断定《朴通事》成书于十四世纪中叶。

《老乞大》一书,重点是记载商业活动,此书开头,记述高丽商人来中国,途中有人对他们说:

“从年时天旱田禾不收,饥荒的上头,生出歹人来”。

并举出两个拦路打劫的例子。

同书又记,商人们在一处投宿时,客店主人说:

“如今官司好生严谨,省会人家不得安下面生歹人。

”“新近这里有一个人家,则为教几个客人宿来,那客人去了的后头事发,那人们却是达达人家走出来的。

因此将那人家连累,官司见着落跟寻逃走的。

似这般带累人家,怎么敢留你宿!

”“达达”即蒙古,“达达人家走出来的”指从蒙古人家中逃出来的奴隶。

政府保护使长对奴隶的所有权,逮捕逃奴,“官司见着落跟寻逃走的”即指此。

这正是元代社会特有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足以说明其成书时代。

《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的语法、词汇,也富有时代特色。

概括起来,有两个特点。

一是两书都用口语写成,虽然后来经过修改,但仍保存了许多元代的口语资料。

当然,明代初期的口语,与元代相近,因而也可以如杨联陞先生所说保存了元末明初的白话史料。

杨先生已有精辟的论述,此处从略。

二是蒙古语法的影响。

杨先生指出,两书中常见“根底”、“上头”等字样,“这都像是受了蒙古语法的影响”。

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这些都是蒙古语语法在硬译文体中的表现。

所谓硬译文体,就是不顾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律和用语习惯,直接从蒙古语原文机械地翻译过来的文体,在元代相当流行[①f]。

原来仅限于公牍,后来影响到其他文体和口语。

以“根底”来说,它是硬译文体中的常用词,蒙语后置介词的对译,有“在”、“向”、“从”、“同”、“把”等多种意思。

“上头”是蒙语介词的对译,意思是“因为”、“所以”。

杨先生提到的另两个例子也是很有意思的。

一个是“有”的用法。

《老乞大》中有一段对话:

“你的师傅是什么人?

“是汉儿人有。

“多少年纪?

“三十五岁了。

这段话,如从汉语角度理解,很可能断为“是汉儿人。

”“有多少年纪?

”《老乞大集览》上对此加以说明:

“元时语必于言终用‘有’字,如语助而实非语助,今俗不用。

”在句末出现“有”是元代蒙古语硬译文体的特有现象,《元典章》所载公牍中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