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0569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股票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股票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股票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股票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票基础.docx

《股票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基础.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票基础.docx

股票基础

  

第十二篇

炒股须知

基本因素

  基本因素主要指在较长趋势中,来自股票市场以外的能够影响股价变化的经济、政治因素等,其中,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经济因素

1.经营状况。

经营状况即指发行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概况包括经营特征,如公司属于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性质,内销还是外销,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批量生产还是个别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市场上有无替代产品,产品的竞争力、销售力和销售网等。

此外,公司的经济状况还包括员工的构成以及管理结构、管理水平等。

上述因素既可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亦可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向,进而影响股价变化。

  2.财务状况。

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亦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

依照各国法规,凡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都必须公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还需定期向社会公开。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资产净值。

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

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2)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

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

(3)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B总资产×100%)。

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

(4)每股纯资产,即每股帐面价值(资产净值B发行数量)。

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

(5)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B总资本)等等。

  在上述指标中,公司盈利(利润)对股价的影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

公司盈利是影响股价变化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因为股票价值是未来各期股息收益的折现值,而股息又来自于公司盈利,由此,盈利的增减变化就成为影响股票价值以及股票价格的最本质因素;公司盈利与股价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公司盈利增加就预示着股价上升,反之亦然,此外,股价与盈利的变动也不一定同步,股价往往先于盈利的增加而上涨,且上涨的幅度往往会超过盈利增加的幅度。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公司盈利与股价变化总是脱节的,因而上述假定是错误的。

持这种意见的人还举出某些具体实例来说明。

如美国在1923年至1929年间,股价与公司盈利的变化完全是相悖的,又如构成美国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的30种股票为例,1938年至1941年间,利润大幅度上升,股价反而下跌,而1941年至1946年间,利润下跌,股价却反而上升。

1946年至1950年间,利润倍增,而股价却保持相对平稳。

1950年至1960年,利润的增长率不足10%,而股价却大幅度地上涨3倍以上。

这些数字均表明股价变化与公司盈利并无必然的相关性。

持这种意见的人还指出,根据经验,经济处在繁荣时期,股价不是根据现有公司的盈利来评估,而是根据将来的收益加以评估。

  第三种意见是前两种意见的折衷,认为利润的变动与股价的变化并非无关,只是利润因素对股价的影响,要依据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对强度,当各种因素相对强度大甚至同时发挥影响作用时,利润因素则被淡化;当利润因素的影响强度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时,两者的关系才显露得较为明显彻底。

  3.股利派发。

对于大部分股东而言,其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为获得较高的股息、红利,因此,发行公司的股利派发率亦是影响股价极为重要的原因。

公司的盈利增加,为投资者增加股息提供了可能性。

但股利的增加与否,还需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

因为增加的盈利除了可能被用于派发股利外,还可能用于再投资。

股利政策不同对股价影响则很大,有时甚至比公司盈利的影响更为直接、迅速。

一般的情况是,当公司宣布发放股利的短期内,股价马上出现升势,而取消股利则股价即刻下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行公司对股利派发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

一般说来,股利的种类包括现金股利、财产股利(实物股利)以及股票股利三种。

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种类的股利派发则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如在股价看涨的情况下,按同样的股利率,以股票股利(俗称“红股”)形式派发则明显影响股价,其原因在于:

在上述情况下,股票股利可比现金或财产股利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举例来说,某股票面值10元,市价60元,股息50%。

如果以现金股利形式支付,将得到现金5元;如果以股票股利形式支付,将得到0.5股股票,市价高达30元。

  当然,支付股票股利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可以防止资本外流,有利于扩大公司资本总额。

但是,由于增加了股份,也加重了股利派发的负担,尤其在公司经营状况与利润不能同资本额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将导致股价下跌。

  4.新股上市。

公司新上市的股票,其价格往往会上升。

  原因在于:

一方面新上市的股票价格偏低,另一方面也由于投资者易于持续地高估股票价值。

此外,某公司的新厂开工以及合并其他公司,说明此公司的未来业绩有所变动,因而股价也易于随之变化。

另外,已上市股票增资(增股)发行亦会影响股价。

如1990年9月,上海延中股票实行溢价增股,老股东有权每2股认购1股,每股96元,而同期挂牌价即为142元1股,场外交易则股价飞涨,最高达到600元1股。

  必须看到,新上市的股票对其他已上市股票的股价也会有不利的影响,新上市股票的种类、数量过大,则对整个股市的价格亦会有所冲击,进而降低平均股价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股价的差距。

  5.股票分割。

一般大面额股票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运动后,都会经历一个分割的过程。

一般在公司进行决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

由于进行股票分割往往意味着该股票行情看涨,其市价已远远脱离了它的面值;也由于分割后易于投资者购买,便于市场流通,因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此外,由于投资者认为股票分割后可能得到更多的股利和无偿取得更多的配售股权,因而增加购买并过户,使股市上该种股票数量减少,欲购买的人更多,造成股价上涨。

  6.利率水平。

从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中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与股价呈反比关系,实际表现也往往如此。

当利率上升时,会引起几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股价下降;一是公司借款成本增加,相应使利润减少;二是资金从股市流入银行,需求减少;三是投资者评估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

反之则股价会上升。

  美国在1978年也曾出现过利率和股价同时上升的反常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二:

当时许多金融机构对美国政府维护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抱有信心;当时股票价格已经跌到最底点,远远偏离了股票的实际价值,从而使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美国股票市场。

  利率水平对股价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反应也比较迅速。

  而要把握股价走势,首先要对利率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掌握。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贴现率、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贴现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意在放松银根,利率显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7.汇率变动。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总的说来,如果汇率调整对未来经济发展和外贸收支平衡利多弊少,人们对前景乐观,股价就会上升;反之,股价就会下跌。

  具体看,汇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那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股份公司,它通过对营利状况的影响,进而反映到股价上。

一般说,本国货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却有利于进口,而贬值却正好相反。

这种影响也表现在:

如果公司产品出口,当汇率提高,则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公司盈利状况下降,如果公司的某些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当汇率提高,使公司原材料成本降低,盈利上升。

此外,如果预测到某国汇率将要上涨,那么货币相对贬值国的资金就会向上升国转移,而其中部分资金进入股市,股市行情可能上涨。

  8.国际收支。

现代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化,因而,国际收支状况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况,对外赤字增加,进口大于出口,此时,政府为扭转这类状况,会控制进口,鼓励出口,并相应地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政策,或降低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从而造成股价看跌;反之,股价将看涨。

  9.物价因素。

商品的价格是货币购买力的表现,所以物价水平被视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上升时,公司的产品能够以较高的价格水平售出,盈利相应增加,股价亦会上升。

但是,这也要根据情况而定。

如物价上升时,那些拥有较大库存产品的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按原来的物价计算的,因而,可导致直接的盈利上升;对于需大量依赖新购原材料的企业而言,则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物价上涨,股票也有一定的保值作用,也由于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银根松弛,也会使社会游资进入股票市场,增大需求,导致股价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物价与股价的关系并非完全是正相关,即物价上涨股价亦上升。

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由于经济过热又会推动利率上升,则股价亦可能下降;此外,如物价上涨所导致的上升成本无法通过销售转嫁出去;物价上涨的程度引起投资者对股票价值所用折现率的估计提高而造成股票价值降低;物价上涨的程度使股票的保值作用降低,投资者把资金从股市抽出,投到其他保值物品方面时,等等,股价亦会相应下降。

  物价与股价的关系最为微妙、复杂。

总的说来,物价的上升对股价走势既有刺激作用又有压抑作用。

当其刺激作用大时,其趋势与股价走势一致,当其压抑作用大时,其趋势则可能与股价走势正好相反。

  10.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与股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股价总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升降。

在经济复苏阶段,投资逐步回升,资本周转开始加速,利润逐渐增加,股价呈上升趋势。

在繁荣阶段,生产继续增加,设备的扩充、更新加速,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工资持续上升并引起消费上涨;同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投资活动趋于活跃,股价进入大幅度上升。

在危机阶段,由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造成整个社会的生产过剩,企业经营规模缩小,产量下降,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急剧下降,股价随之下跌;同时,由于危机到来,企业倒闭增加,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股价亦急剧下跌。

在萧条阶段,生产严重过剩并处于停滞状态,商品价格低落且销售困难,而在危机阶段中残存的资本流入股票市场,股价不再继续下跌并渐趋于稳定状态。

  不难看出,股价不仅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而起伏的,而且,其变动往往在经济循环变化之前出现。

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为:

复苏阶段--股价回升;繁荣阶段--股价上升;危机阶段--股价下跌;萧条阶段--股价稳定。

  11.经济指标。

社会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与股价的变化也有重要的关系。

较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指数、经济成长率、货币供应量、对外贸易额等。

因为这些指标都是综合指标,指标下降则表明国家经济不景气,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不会好,其发行的股票的价格也会下降;反之,指标上升,股价则容易上涨。

  12.经济政策。

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会影响股价变动。

  就财政收支政策看,当国家对某类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那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盈利将相应增加,而这些企业公司发行的股票亦会受到重视,其价格容易上升。

从财政支出政策看,当国家对某些行业或某类企业增加投入,就意味着这些行业、企业的生产将发展,亦会同样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此外,如产业政策的执行,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限价会导致相应股票价格下跌;税收制度的改变,如调高个人所得税,则会影响社会消费水平下降,引起商品滞销,乃至于影响公司盈利及股价下跌,等等。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指能对经济因素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政治事件、外交关系、执政党的更替、领导人的更换等都会对股价产生巨大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于股价的影响,较为复杂,需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定。

例如战争通常被视为政治因素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其对股价的影响也不一定。

以1990年8月,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的伊拉克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争而言,其影响程度则不一样。

  市场指数(1990年10月1日)与战争开始前夕相比与今年最高指数相比:

美国2407.92-16.9%-20.4%,日本23495.11-23.8%-39.6%,四小龙香港地区3872.41-17.2%-27.3%,新加坡1090.14-30%-32.2%,中国台湾2746.25-52.4%-78.3%,南朝鲜617.12-10.6%-38.8%,东盟印尼433.77-29.3%-36.4%,马来西亚470.09-25.6%-25.6%,菲律宾552.34-41%-60.4%,泰国655.55-42.6%-42.7%。

折现评估法

  股票投资报酬与其风险具有正相关,风险大,报酬亦大,反之亦然。

鉴于此,分析某种股票的价格,还须将两者综合考虑。

  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便是物价上涨与之相关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同样的10元钱在两年前可以买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换句话说,即“现有的10元钱要比将有的10元钱更有价值”。

一般说来,情况的确如此。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均表明,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正是基于这一事实,现代财务学便产生了一个新名词--“现值”,它是除了利润(报酬)与风险折平以外的又一个重要概念。

这一概念对于股票投资评估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上述的本益比、本利比、获利率等分析。

实际上,采用上述比率分析时,除了考虑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也必须重视“现值”的分析。

  所谓“现值”,是指人们把未来可能实现的利益或亏损折算成目前的价值,以便于比较,从而作出合理化的决策。

举例来说,假设甲、乙两人同样以2000元为本金投资股票。

A种股票是新发行的股票,而且须待两年以后才能上市。

B种股票已上市,市价高于面值(50元A股)1倍,为每股100元,甲觉得新股以面值发行便宜,故买进40股A种股票;乙却认为A企业为新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其股票2年后才可能上市,在此期间仅能领取股利,而无差价收益,所以决定买进20股B种股票,以谋取差价利润。

在这里,甲显然着眼于长期投资,等候发展。

而乙却觉得未来不可测,况且两年后即使A种股票上市并且价格上涨,但其时物价早已高涨,谁知股价上升幅度能否超过通货膨胀率?

不如投资已上市股票,一来2年内还有机会谋取差价,二来老企业股利较为稳定,有可能相对较高(因留存收益缘故)。

上述两位投资者,如果从现值的概念分析,乙的投资决策较为全面。

如果我们作如下假定则更为明显。

甲乙两种股票,市价都是120元A股,购买甲股票,三年内每年可得股息15元;如购买乙股票,则第三年才可一次领取45元股息。

抛开复利计算,仅从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三年后的45元显然不能与三年中每年15元等值,必然小于三年中每年15元现值的总合。

这就是说,评估某种股票的价格时,还必须加入现值的概念;不然,投资者评估的高报酬(高收益)很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已补贴给高物价了。

  所谓折现法,就是利用某一折现率,将公司未来各期盈利或股东未来各期可收到的现金股利折现为现值,这一现值即为股票的价格。

  运用折现法实际上并不好把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究竟是用公司盈利或股东股利来作为折现的对象?

一部分股票价值分析理论持前一种看法,因为股票的价值(帐面价值或内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而并非股利派发;而大多数股票价值分析理论则持后一种看法,原因在于,投资者投资股票,如果不是投机性质,则主要期望的收益便是股利。

实际上,这也涉及到前述的本益比和本利比在投资者看来谁更重要的问题。

这里仅介绍以股利为折现对象的方法。

  其次,在运用折现法时如何确定折现率?

一般认为,折现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某种股票风险的大小以及预期报酬率的高低。

风险越大,预期报酬率越高,折现率就应越高;反之,风险越小,预期报酬率越低,现金股利的折现率也就越低。

换句话说,折现率应等于类似风险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预期报酬率可通过证券市场线求得。

  设某公司每一普通股的折现价为V0,t期末的价值为Vt,t期末股东收到的每股现金股利为dt,折现率为k,则每一普通股价值的折现公式为:

V0=d11+k+d2(1+k)2+…+dH(1+k)H=∑Ht=1dt(1+k)t即是说,普通股价值等于每一普通股的折现价,等于各期股利折现值的总和。

根据这一公式,无论投资者持有普通股的时间是一年,还是数年,以至无限期地持有股票,都可以计算出该普通股的折现价值。

  由于上述公式的折现对象是未来预期的现金股利,所以这一折现方式又称为股利模式。

净资产倍率

  一般投资者往往注重股价的市盈率,而忽略对净资产倍率的关注。

实际上,净资产倍率也是股票估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重要的风险指标。

  净资产倍率的计算公式为N=每股市价A每股净资产。

其分母(每股净资产)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小。

世界著名的王安电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宣布破产保护。

但由于其多年经营,网点遍布全球,净资产值甚高,所以破产后经过资产评估,又东山再起,投资人并未受到多大损失,真可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强”。

再以我国上海股市为例,上海指数1992年跌至400点时,“电真空”的股价仅4元多,而当时其净资产每股据中期财务报表测得为3.75元。

精于投资的深圳股民得出:

“就是它今天破产也亏不到哪里去”的结论,大胆刮盘,带动大势反转。

  股市历来有“市盈率是朝上看发展,净资产倍率是朝下·看保底”之说。

当然,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上市公司,无论其盈利能力与净资产的增长都是很快的,但对于一个发展趋于饱和的公司,关于其净资产倍率显得尤为重要。

  从某种意义看,在市道低迷时,净资产倍率应当是股价评估的最重要指标。

由于股价接近甚至跌进净资产值,即N≤1时,该股票也才真正进入投资与投机两相宜的境地。

从投资角度看,股东权益的价值就是净资产值,财务数据上已是保盈不亏。

从投机角度看,一般净资产值都低于发行价,一旦大势回升,冲破发行价则更为容易。

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是反映股票投资者从实际投资中所得到的报酬比率,亦是评估股票价格,进行投资决策所应参考的重要指标。

投资报酬率的公式如下:

投资报酬率=股票终值-原始投资额+股利收入原始投资额在上述公式中,股票终值即现值,指某种股票目前的市价;原始投资额即股票原值,指购买股票时投入的资金额;股利收入则统指股息、红利的收入。

例如,某股东原购买某种股票为100元,现值升为105元,股息(或红利)收入30元,从上述公式得知,目前,该种股票的投资报酬率为0.35,即35%。

  投资报酬率在计算投资报酬及评估股价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例如,某位投资者去年投资1万元于某种股票,今年卖出仅收回金额9500元。

这位投资者可能认为蚀本了,因为损失了500元本金。

但由于考虑到还应加上股利收入如750元,不考虑税金、佣金等,实际上还得到了250元的利润,因此,从总体上看,投资于该种股票还是有收益的。

用上述公式计算,该种股票的投资报酬率为0.25,即25%。

股利报酬率

  股利报酬率亦称股息盈利率、获利率,也是通常被广泛采用来衡量股价的方法。

所谓获利率并不是指发行公司的获利能力,而是指投资者用以评估投入的资金,所能得到利益的百分比率,即按市价计算,投资人实际可获得的盈利率。

获利率的公式如下:

股利报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根据上述公司,股票市价上涨,获利率偏低,因为股价已经上涨,再升高的幅度毕竟有限;而在低档时计算,其获利率则较高。

  获利率的计算,也只能作为参考,因为衡量股价的方法很多,而且股价是受各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正常的投资环境中,计算获利率作为投资的参考是很有必要的。

但在不正常的投资环境下例如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等情况下,获利率的计算反而显得没有意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股价不断上涨是自然的趋势。

  稍有经验的投资者,都会利用这一公式,去计算其可能获得的投资利益。

价格股利率

  价格股利率亦称本利比。

价格盈利率(本益比)是以目前每股市价除每股盈利得到的结果。

然而一般投资者对每股盈利一方面不易得到该项资料,另一方面是因为更关心于每股股利,因此,本益比的计算,倒不如本利比的计算更实际。

  本利比的公式如下:

价格股利率=每股市价A每股股利本利比与本益比的不同点在于:

本益比的重点在每股盈余,本利比的重点在每股股利。

经常参考发行公司财务报告的投资人,总会发现每股盈利比每股股利大。

这是因为在盈利即税后利润中还需按照规定提取公积金(包括法定公积或特别公积等),有的公司还从中提出一部分作为特别奖金,然后以余额分配给股东作为股息、红利(股利)。

因此,每股股利数额总是较每股盈利少。

  从本利比来衡量股价,仍然离不开利率环境的关系,而利率环境的标准通常是以银行存放款利率及政府发行的公债利率为依据的。

根据美国、日本等专家计算,股票的本利比在8倍与10倍应是很正常的,但必须是在经济正常的环境下为限,而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本利比的倍数必然提高。

美国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股票涨价,股票的本利比有高达80倍以上的。

因此,计算本利比也如同计算本益比一样,只能作为衡量股票价格的一种参考。

价格盈利率

  价格盈利率又称市价盈利率、股价盈利比率、市盈率、价盈比、盈利比、本益比,亦简称PAE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价格盈利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其中,每股市价指某一期间的平均市价或上市股票每股当日成交加权平均价及每股当日收盘价;每股盈利则指平均每股上一年的税后利润额或预期的每股税后利润。

这一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比率越高,越表现出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越乐观,反之则不然。

其原因在于,正因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大,股价才会上升,这一比率才相应地增加。

一般说来,那些快速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比较高,而平稳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则相应低。

  根据这一比率,投资者也可预期公司盈利的增长状况。

  另外,这一比率亦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工具。

比率越低,即表示投资价值越高。

例如,假设某种股票目前每股市价为120元,平均每股税后利润为20元,代上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为6倍。

换句话说,投资于此种股票,必须投资6元,才能获得盈利1元。

反过来,如果上例比率为3倍,每股税后利润不变,则投资者只需投资60元。

当然,这种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并无绝对意义,因为其中还涉及投机与投资的区别,以及公司经营的发展状况等。

  计算这一比率时必须与当前的利率标准相比较,然后才能确定是否属于有利的投资。

此外,运用这一比率衡量股价时,应将各种不同的股票分别考虑,而且随时注意究竟多少倍率才是合理的投资。

美国证券投资专家指出:

若干年前,10比1是公认的标准比率,但最近则认为这个倍率太高,不是健全的投资。

目前美国金融界认为,这一倍率越低越好。

  由于用此比率乘以每股盈利即得每股市价,就可由此求出股票应有的价格。

股票估价原理

  如何评估某种股票的价值?

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难以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股票的票面价值来表示,但票面价值往往与股票实际的市场价格相去甚远。

  股票的理论市场价值同样如此。

  股市运作中,人们常用以下比率作为股票估价的指标。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叫趋势分析法,它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的数字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是将一个时期的报表同另一个或几个时期的比较,以判断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演变趋势以及在同行业中地位的变化情况。

比较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比较分析法从总体上看属于动态分析,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亦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

比较分析法大致有以下四类:

(一)纵向比较

1.绝对数值的纵向比较绝对数值的纵向比较,就是直接以财务报表上各科目绝对数值的大小加以比较,达到了解各科目之间关系的目的。

  请见下表,表中数字均为假定。

A公司1988年度、1989年度、1990年度损益表(单位:

万元)

┌──────────────────────┐

│    1988年度198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