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成语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4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成语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言语成语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言语成语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言语成语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言语成语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言语成语集.docx

《言语成语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语成语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言语成语集.docx

言语成语集

一、常考成语

 

1.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2.       浮光掠影: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       蜻蜓点水:

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4.      走马观花:

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以上四词都含贬义。

浅尝辄止侧重结果,即没有深入;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侧重过程,即不深入;浮光掠影一般用作定语、状语。

 

5.      高谈阔论: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6.      轻描淡写:

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含贬义。

7.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8.      语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9.       振聋发聩: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

10.     掷地有声:

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1.     抑扬顿挫: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2.     铿锵有力: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13.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只强调声音大。

14.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5.     举一反三: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6.     触类旁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指学习。

 

17.     天壤之别:

指事物差别极大。

18.     天差地别:

比喻差别极大。

19.     大相径庭: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0.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21.     截然相反:

完全相反。

22.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3.     不尽相同:

不完全一样。

24.     相去甚远:

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天壤之别”和“天差地别”都说明差别很大,不必过多区分;“截然不同”强调完全不一样,而“截然相反”则更有“相反”的意思;“大相径庭”比喻差别大,经常用来形容说法不一致,与其他词的区别是,“大相径庭”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即不但不一样,而且是有矛盾的。

 

25.     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26.     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7.     取长补短:

吸取长处,弥补不足。

28.     削足适履:

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9.     因噎废食: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30.     因小失大: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31.     得不偿失: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32.     投鼠忌器:

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33.    寅吃卯粮:

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中性词。

34.    捉襟见肘: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35.     随心所欲: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中性词。

 

36.     意犹未尽:

指还没有尽兴。

 

37.     囫囵吞枣:

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38.     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39.     耳濡目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40.     养尊处优:

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贬义。

41.     无所事事:

闲着什么也不干。

贬义。

42.     无所作为:

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43.     丰衣足食:

形容生活富裕。

褒义。

44.     锦衣玉食:

精美的衣食。

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45.    锦上添花:

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46.    雪中送炭: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47.    落井下石: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48.     无出其右:

没有能超过他的。

多用来说人。

49.     无与伦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50.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51.     别开生面:

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52.     别具一格: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53.     独树一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54.     别出心裁:

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侧重观念、思路与众不同。

55.     独辟蹊径:

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独辟蹊径强调过程,独树一帜强调结果。

56.     标新立异:

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

贬义。

57.     推陈出新:

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58.     破旧立新: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褒义。

59.     革故鼎新: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

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60.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61.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改弦易辙”和“改弦更张”的意思总体一致,区别在于前者的程度更重,一般是指事物的路线、方向、计划等比较大的问题从根本上的改变。

62.     除旧布新:

清除旧的,建立新的。

以新的代替旧的。

63.     吐故纳新:

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侧重于吸收、接纳新的。

 

64.     独具匠心:

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

多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65.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带一点贬义色彩,但也多有中性用法。

66.     一板一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也是贬义或中性。

67.     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中性词,但需要注意,现多有贬义用法。

68.     墨守成规:

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

贬义词。

69.     抱残守缺: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

贬义词。

70.     因循守旧:

死守老一套,不图更新。

贬义。

71.     固步自封: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72.     闭门造车:

 比喻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只凭主观,自作主张。

贬义。

73.     画地为牢: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74.     冥顽不灵:

形容愚昧无知。

侧重于说明一个人脑子笨,不知变通,难以开化。

75.     吹毛求疵: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76.     无与伦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搭配对象一般是事物。

77.     出类拔萃:

超出同类之上。

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用于人时,多指才干、实力、品行超群。

78.     卓尔不群:

才干、德行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一般用来修饰人。

79.     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褒义词。

80.     超凡脱俗: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指与众不同。

侧重于思想、品格,

81.     超尘拔俗:

与“超凡脱俗”相近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82.     阳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83.     曲高和寡:

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曲高和寡”侧重于因为东西高深不通俗,了解的人少;“阳春白雪”只强调高深不通俗。

84.     孤芳自赏:

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贬义词。

 

85.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86.    同日而语: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一般用作否定句或反问句。

87.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88.    等量齐观: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一般用作否定句。

89.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90.    并驾齐驱: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混为一谈”侧重于说明事物是不同的,不能相混;“相提并论”侧重于把不同人或物放在一起这一动作,通常含有否定义;“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意思相近,但它通常还包含把不同时间的人或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意思;“等量齐观”重点在于无差别的看待,有“一视同仁”的一味,但“等量齐观”一般只修饰事物,而不用于人,“一视同仁”则只用来修饰人。

 

91.     罪大恶极:

罪恶大到了极点。

强调罪恶很大。

92.     罄竹难书:

指罪行极多。

93.     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程度比“罪大恶极”重,含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94.     怙恶不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95.     青眼有加:

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

96.     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7.     另眼相看:

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

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98.     顺理成章:

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99.     瓜熟蒂落:

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100.  水到渠成:

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和“瓜熟蒂落”相近。

101.  应运而生:

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102.  无人问津:

没有人过问、探问、尝试或购买。

103.  门可罗雀:

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

程度比“门庭冷落”要重。

104.  门庭冷落:

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105.  人迹罕至: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侧重来的人少,比如人少偏僻的地方,或者原始、偏远的地方。

106.  荒无人烟:

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侧重于“荒凉”,没有人居住生活。

如一些惨败破落的地方,或者自然条件差、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107.  人烟稀少:

人家、住户很少的地方,形容地方荒凉。

程度比“荒无人烟”轻。

108.  渺无人迹:

形容空旷寂静。

 

109.  应接不暇: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10.  琳琅满目: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如书籍、工艺品很多。

现在多用来说明产品、展品、商品多而丰富。

111.  林林总总:

形容众多。

112.  五花八门:

比喻事物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113.  纷繁芜杂:

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或者是事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

 

114.  大行其道:

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一般含贬义,也可用作中性词。

115.  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褒义词。

 

116.  屡见不鲜: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通常指不好的现象。

117.  司空见惯:

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118.  习以为常: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意思相近。

但前者更侧重于客观描述,即确实此事物很常见;后者则偏向于主观判断,夹杂有个人感情色彩,即认为这个事已经让人感到习惯,认为很正常。

119.  老生常谈:

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120.  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

121.  妇孺皆知: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侧重于非常浅显、简单明了的事物。

“众所周知”和“妇孺皆知”都强调大家普遍知道,但“众所周知”一般是对事实的陈述,说明明显的事实或道理;而“妇孺皆知”强调事情浅显、简单,人们理应知道,它也可以用来说一个人的名气特别大。

122.  家常便饭:

比喻常见的事情。

当作名词用。

侧重于人们经常接触、感受到,已经熟悉的事物。

123.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