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docx
《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
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
摘要:
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当今世界越来越看重软实力的影响。
而哲学又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软实力的灵魂部分。
而中国和德国这两个往日东西方的霸主在哲学上都有过巨大的成就,影响深远,源远流长。
本文着重从中德两国哲学方面的发展、代表人物来分析两国的软实力。
关键词:
哲学中国德国软实力
1.软实力
1.1什么是软实力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
【1】
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Schoolof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
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
就企业和品牌而言,同样有软实力和硬实力。
【1】
软实力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软实力中,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因素是各国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文化底蕴是一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在文化中,哲学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的底蕴。
1.2软实力的特征
1.2.1软实力是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性的力量
软实力重在一个“软”字,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决不可因为它的内在形式而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把软实力当作“软指标”而视为可有可无。
【1】
1.2.2软实力是一种终极竞争力,而且是居于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核心竞争力
硬实力虽然是相当重要的,也许在一定时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那只是阶段性的作用,而不能居于核心竞争力的位置。
软实力产生的效力是缓慢的、长久的,而且更具有弥漫扩散性,更决定长远的未来。
【1】
1.2.3软实力资源难于控制
软实力需要长期的艰苦建设,绝对不会像有些硬实力项目那样可以一蹴而就。
软实力主要依靠自己独立建设,不可以模仿或依靠外援,也不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而硬实力却可以依靠外力完成,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
软实力建设比硬实力更缓慢,绝对不具有速效特性。
因此,软实力的建设比硬实力的建设更艰难。
【1】
2.德国—“德意志”的现在式
2.1重建辉煌的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
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拿破仑扫荡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在英国在全世界致力于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时候,没有人会预料到,德意志——这个在当时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会在以后的世界格局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以哲学为代表的文化是复苏的基石。
【2】
2.2德国哲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有人说,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是那些哲学家。
而一个国家思想是否深厚,一个民族是否是有思想的民族,数一数它历史上的哲学家就可以了。
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er,意思是“爱智慧”。
而德意志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民族,世界哲学的历史到了近代,就不能忽视德国,德国的哲学家非常多,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直到叔本华、马克思、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
这些都是被认为是头等重要的哲学家。
而他们的思想在经历了如此长的岁月洗礼之后,仍然散发着理性的光芒。
在西方乃至世界哲学史上,德国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自近代哲学以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哲学的时代,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主的德国古典哲学站在哲学的最前沿。
此后德国哲学就始终活跃在世界哲学舞台上。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哲学,通常分为英美哲学和大陆哲学两大块。
英美哲学是分析哲学或者语言哲学的领地,而大陆哲学主要是德法哲学,而德国哲学在20世纪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0世纪西方哲学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果让我们在这些哲学家中再作选择,最终确定天皇巨星级的明星哲学家,虽然不同的人可能会列出不同的名单,但无论是哪的名单,其中必定有两位哲学家名列其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
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亦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2.3德国哲学代表人物
2.3.1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那个运动的顶峰;虽然他对康德时常有所批评,假使原来没有康德的学说体系,决不会产生他的体系。
黑格尔的影响固然现在渐渐衰退了,但已往一向是很大的,而且不仅限于德国。
十九世纪末年,在美国和英国,一流的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5】。
他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
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理论的终结,它深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政治要求,他的整体国家观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自由主义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3.2马克思
而对我们中国来说,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人。
即使西方没有接受他的政治理论,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马克思都是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毋容置疑。
德意志有马克思,就有了影响世界的资本。
德意志的优秀哲学家还有很多很多。
2.4哲学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而哲学对德国软实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类比说,如果是艺术和宗教繁荣了意大利、文学和启蒙浪漫了法兰西、科学和工业革命振兴了大不列颠—英国;那么19世纪的德国哲学之于德国就有这样的意义。
伴随德国哲学的发展,是德国走向强大。
从普法战争的胜利到德国的统一,德意志已经在欧洲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了。
——这也是奥巴马胜选前到柏林讲的“新欧洲、新德国”。
【2】
当时的德国有了最好的教育、文化、科技和经济。
但似乎希特勒把这一切都毁了。
当然你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希特勒那近乎于疯狂的举动,或许现在的德国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或许当今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回重回欧洲了。
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
无论怎样,德国哲学那种思辨风气、形而上学的思考、反省和辩证,不独影响了哲学,而是影响了从哲学到所有学术、文化、思想、到全部人类的精神生活方方面面。
而德国的哲学对外辐射力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可以的大完全的体现。
3.中国—正在苏醒的“东方巨人”
3.1“五千年”的中国
在亚洲大陆的最东边,有一个大国。
它曾是四大发明的孕育之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而这块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祖国。
“中华文明五千年”,我想这句话连小学生都知道。
没错,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不仅孕育了炎黄子孙,还孕育了属于我们的中华文明。
而在近代衰落的年代里,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炮火在这个曾经繁荣昌盛的“东方巨无霸”的土地上肆虐。
但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个巨人又站起来了,凭借其强大的意志力,当然还有“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以哲学为代表的文化从软实力上加强。
3.2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在哲学上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文化高峰时期,后期哲学发展再无出其右者。
先秦哲学不仅对群体有着鲜明的阐释,更对个体生命有着深入的探讨。
第二阶段:
封建哲学从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到洋务运动以来,中国陷入五百年一大乱,三百年一乱当中。
哲学的横向发展停滞,停留在对儒学框架内的探讨与研究。
第三个阶段:
中西哲学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五四运动文化改革,中国的哲学受到西方哲学的巨大颠覆,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哲学的缺陷,并试图通过“器物引用”(以洋务运动为代表)、“体制改革”(以戊戌变法试图模仿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的代表)、“文化引进”(以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抨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为代表)来改写中国哲学。
第四个阶段:
混沌哲学从五四运动至十年文革,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彻底摧毁。
第五个阶段:
唯物哲学十年文革后至今,由于五四运动及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原本已经饱受质疑的中国传统哲学渐趋颓势,而十年文革更是进一步摧毁了传统哲学世界观。
中国哲学发展成以借用西方社会、经济、科学、制度为内在,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包装的唯物哲学阶段。
【3】
3.3中国哲学代表人物
3.3.1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亦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亦即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4】
孔子所处的东周王朝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
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3.4哲学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而哲学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比较明显的。
从先秦到当下。
伴随我国哲学的发展,使我国逐渐变回那个曾经的文化大国。
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再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果,数千年来在文化上的积淀支撑我们的强国之路。
我们有过盛唐之时和康乾盛世。
但是闭关锁国似乎把我们之前取得的东西都毁了,但是唯一没有毁的是我们的文化。
你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中本来就有固步自封的糟粕之物。
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一如我们当今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
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
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
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容,围绕这些范畴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哲学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传播到周围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
综合来讲,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相当之强的。
我国的文化史博大精深的,毕竟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无它国可及。
而中华的文化中的哲学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周边及其全世界。
一如树立在联合国总部的孔子塑像一样。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可以背诵我们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句,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
“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潘基文说,“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
”他说,他一直在努力从《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处理个人私事,这些伟大的思想都使他获益良多。
潘基文说,他不敢保证自己的行为与孔子的思想完全一致,但一直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6】
此时,规定的采访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潘基文似乎依然有很多感触。
他用中文写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解释说,一个人必须先使家庭和睦,才能管理好国家乃至天下。
【6】
采访结束前,潘基文余兴未消,又提笔在纸上写下“中庸之道”4个汉字,笑称自己便是一个“走中间道路的人”,从来不走极端。
他说:
“这(中庸之道)便是我的个人哲学。
”【6】
可见即使是身为韩国人的潘基文秘书长,也会从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有所收获,可见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之深远。
4.总结
中国和德国的哲学都在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
中国尤其在古代时,哲学发展十分迅猛,各家各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而德国哲学在近的一百多年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在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哲学发展之标杆。
而在近代我们的哲学发展却缺乏闪亮之处。
导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我们与德国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但是,了解了人家的长处之后,我们就应该向别人学习。
中国现在正在崛起,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发挥文化的反作用力,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正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方面,德国,显然是我们借鉴的榜样。
我们不是没有资本,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资本。
这就好比坐吃山空。
我们要做的不是学会如何去守护我们的传统哲学,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融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并且转化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来源于外国的优秀文化。
同样,当我们的文化、哲学观也同样为其他人或国家所使用时,那么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就更上一层楼了。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胜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间文化力的较量。
今天的文化即明天的政治,当一种文化被世界普遍接受的时候,代表这种文化的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将变得更加顺畅。
这也正是当前这场激烈的全球文化竞争背后的真正的动力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在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不过一个真正的强国还更应该增加其软实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国。
参考文献:
1.XX百科—“软实力”词条
2.XX文库—德国软实力--教育与思想的力量
3.XX百科—请简述中国哲学的五大发展阶段
4.XX百科—“孔子”词条
5.XX百科—“黑格尔”词条
6.网易新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孔子的教诲为我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