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9082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docx

作文范文之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第五单元

【篇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初一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匿笑(偷偷地)笑柄(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

b、瘦得不堪(不能忍受)至爱(最)

c、诀别(分别)各得其所(处所)

d、妄弃(胡乱)可鄙(轻视,看不起和)

3、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意要求填入适当的空格。

瑟缩惊惶傲然绝望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____走出,留他____地站在小屋里

(2)、他便很___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着。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鲁迅对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是他的散文名篇。

(2)、《羚羊木雕》一文揭示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批判了重才轻义的观点,告诫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

(3)、《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世说新语》中的文章,该书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

(4)、《金色花》和《纸船》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5、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起她

b、可是,这全怪我吗?

c、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坠下去了。

d、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6、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主题班会一开始,(a)晓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他说:

“(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我决心向张啸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

?

”(d)晓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7、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2分)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

上联:

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一、文言文阅读与品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

9、选段中的“尊君”“家君”“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10、根据原文的意思,用原句回答问题。

(1)、陈太丘“相委而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元方对客人的批评主要突出了两点:

______、______(原文的四个字概括)

11、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樵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12、文题“风筝”的象征意义是()

a童心b儿童的天性c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d人生的遗憾13、文中写“我”对放风筝的态度是__________;我保持这种态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4、“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从全文看,“只得”两字表明小兄弟认为哥哥不许放是______,其实这

正是鲁迅先生________的原因所在。

15、选文的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6、“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

(二)、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母亲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这是一笔巨款!

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

“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

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7、文中写了三件事,用“‖”划分层次,并各用一句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层意。

18、文中两次写母亲的眼泪,试简要分析。

(1)、母亲把我送出门去为什么“含着泪”?

(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中“一串串的眼泪”饱含着怎样的深意?

19、文中用街市的“拥挤不堪”和家中的“清炉冷灶”相对比有什么作用?

20、简要写出母亲的表情、动作所表达的内心活动。

(1)“母亲笑了”表现:

(2)“她愣住了”表现:

(3)“她才叹出一口气来”表现:

(4)“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表现:

21、以下几件事中,能够表现母亲性格的一项是()

a疼爱儿女,有远见,坚强。

b深明大义,替儿女着想,坚强。

c毫无私心,一心为公。

d疼爱女儿,深明大义,坚强,朴实。

22、请给文章再续一个结尾,且采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用上“风筝、船舶”两个词语。

(三)、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信鸽

阿苇

(1)二十多年来,信鸽一直是我的爱物。

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些温顺美丽的小生灵,也和人一样,受不了“丑”的伤害!

(2)那天黄昏,邻居的小男孩活蹦乱跳地钻进阳台,来帮我喂食。

当他踮起脚尖,把玉米送入鸽房时,惊讶得大叫起来:

(3)“阿姨,你看那只白鸽子,眼皮上那么多疙瘩,多丑啊!

不要给它喂食嘛!

(4)“瞧你说的,白鸽子以前可美丽呢。

都怪那该死的痘瘤长在它眼皮上,才弄成这又丑又瞎的模样。

(5)“嗐,太难看了。

把它丢掉吧,行么?

(6)正欲回话的我,却无意发现白鸽已退到鸽房的旮旯里。

耷拉着脑袋在瑟瑟发抖。

其神态犹如《巴黎圣母院》里那个敲钟的卡西摩多一般猥琐、可怜。

我不免滋生要把白鸽抱在怀里轻轻抚摩的念头。

这时,邻居在隔壁呼唤小男孩回去吃饭。

然而,就在我送小男孩回家的那一瞬,白鸽子失踪了!

(7)第三天,我喂养的另一只名叫“将军”的灰鸽子,在摘下“千鸽之冠”返家时,被一群无聊的气枪手当赌注给打成重伤,翅膀断了,头顶上闪着很光的皮毛全掀了起来,血淋淋地掉在草丛中。

我费了好五大的力气才找到它。

当我把灰鸽子抱到医院时,医生看着小说冷冷地说:

(8)“我看你这人是有病还咋的?

抱着这个残兵败将来敷药。

哼,趁它还没死,杀了当下酒菜吧,这么丑陋的鸽子即便治好,又能有啥用呢?

?

(9)这阴阳怪气的话真叫我愤怒。

我瞪了医生一眼,气得扭头就走。

一口气跑到朋友那儿弄来万花油、伤痛止血膏和纱布,好不易容把鸽子的伤口包扎完毕。

然而,我离天鸽房不到半小时,那灰鸽子又不见了!

(10)两只曾经很美丽、很有本领的信鸽,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先后出走,这难道是偶然?

我犯什么错误了?

鸽子犯什么错误了?

医生和小男孩犯什么错误了?

严格说,全没有错。

思前想后,不就是一个“丑”字,不幸在压在它们头上吗?

(11)我怦然心动,动物的自尊心竟也如此之敏感!

(12)几回回,我徒步到山野,林子里寻觅,呼唤,然而,并没有赢得它们受伤的心。

回屋再看剩在鸽房的两只失去情侣的鸽子,更生伤感:

它们总是不吃不喝地伫立在各自的鸽房顶上,对着空旷的苍天哀鸣着,等待着。

那种凄凄惨惨的神情,叫人直想淌泪。

(13)凝视天穹如絮的云彩,我的思维像刚点了油的转椅,旋动了起来。

一叠叠

的反诘在瞳孔放映。

啊,难道人的审美天性与鸽子的灵气会产生同感?

难道动物也和人一样惧怕戴上“丑”的镣铐?

(14)连梦中都企盼鸽子重返家园的我,失望中,开始诅咒一切制造“丑”的原因。

我甚至想,任何善良与灵性,一旦涂抹上“丑”的色彩,都可能酝酿出各种无辜的悲剧。

(15)落日,恰似一粒血红血红的安眠丸,缓缓地融解给了地平线。

一个空落落的日子又过去了。

呵,我心爱的鸽子,今晚,你在哪里安宿呢?

没有视力、没有翅膀的你,除了葬身于野外荒郊,还能有什么别的结局呢?

(16)踩着月光的足迹,我跨进了黑夜的门槛。

一阵寒风拂来,浑身凉丝丝的。

原来,站在袅袅腾腾的夜雾中的我,此刻,已沉默得如同一尊流泪的雕像?

?

23、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踮脚()猥琐()怦然()伫立()

天穹()反诘()诅咒()袅袅()

24、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5、两只鸽子失踪有共同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个共同的原因。

26、动物的灵性不仅表现在一白一灰两只鸽子的失踪上,行文中还有体现,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27、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主旨?

28、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给出下面的图画,根据神情,揣摩鸽子的心理语言。

abc

a图片鸽子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片鸽子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片鸽子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与提高

29、妈妈的唠叨,得意时是善意的提醒;失意时是一种精神的抚慰;当不该出现的毛病再犯时,又何尝不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

请以“母亲的唠叨”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

2、b

3、傲然、绝望、惊惶、瑟缩

5、d6、d

7、鞠躬尽瘁孔明兴汉室

二、8、

(1)才

(2)通否(3)丢下(4)拉

9、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君:

对别人的尊称

10、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无信,无礼

1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篇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动,在苦难面前始终昂首挺胸,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誉。

....

b.海枯石烂,时光的大手在化石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描画出了生命的档案。

c.登楼而望,视野开阔,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遥遥在望,令人心旷神怡。

....

d.它们(蝈蝈们)对(蝉)这道菜吃得头头是道,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

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

3.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看云识天气》一文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天空中的云彩与阴晴风雨的关系,教给读

者实用的生活知识。

b.《绿色蝈蝈》以诗的语言介绍了蝈蝈的各种生活习性,文章选自《昆虫的故事》,作

者是法布尔。

c.《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纪实性的报道,重点介绍了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成功后的故事。

d.《水中石兽》通过叙述该去哪里找沉入水中的石兽阐述了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4.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4分)

①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正在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

然而,一些地区的

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

②如昆明的一条小江,因河水呈乳白色被媒体戏称为“牛奶河”。

直接用该江水浇灌西瓜会导致减产,当地村民也过着守着河流没水喝。

(1)第__处,

(2)第__处,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3分)

①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③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

农事。

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_③②④①_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5个字)。

(3分)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中的两

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

登月舱发动机

启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

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去那里

等候的“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

的指令舱里紧紧地握手。

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

于是,

它被甩在太空。

登月舱与飞船成功对接。

7.古诗文默写。

(5分)

(1)争渡,争渡,__。

(李清照《如梦令》)

(2)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借下山来比喻人生中一个困难接一个困难的诗句是:

_正入万山圈子里_,_一山放过一山拦_。

(3)阅读量的增加,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_水来_。

”(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填空)孩子的阅读视野开阔了,下笔自然“言之有物”。

8.综合性学习。

(9分)

近日,班级开展“重温笔顺,写好汉字”语文活动。

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以下任务。

(1)我和同学一起做调查。

(3分)

下面是我和同学们对50名学生书写情况的调查。

“火”“方”“忆”三个字笔画顺序很容易写错,特别是“忆”字

(2)我和老师一起欣赏书法作品。

(3分)

老师:

“户”字运笔意趣在于“曳”,最后一笔是撇,有飘逸之感,真可谓笔势送足。

我:

“草”字运笔意趣在于“垂”,_最后一笔是竖_,_有下垂之意(有下垂之感)_。

真可谓精神外露。

老师:

很不错!

你用了老师的示例,也说到点子上。

(3)我和家人一起交流写字经验。

(3分)“义”字先写点,再写撇和捺,手机笔画输入也是这样的?

?

这种写法更符合中国书法的习惯。

——爸爸

有的小孩写“长”字,先写横,再写撇,然后写其他笔画,看着就觉得很别扭。

——妈妈

“为”字的笔顺小学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啊,先写点,再写撇。

最后一笔是点,这么写确实好看。

——姐姐

我综合家人的看法后得出一个结论:

示例一:

按照规范的笔顺书写汉字,写出来会很好看;笔顺混乱,写出来的字就不好看。

示例二:

笔顺规范对于写好汉字很重要。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经过,过了).

(2)湮于沙上(埋没).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侵蚀,冲刷).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只).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不能推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涨起的河水冲走?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中一方面,不知其中另一方面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凭主观猜测去判断吗?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3分)

a.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分)

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14分)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

①尘埃就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土。

这小小的幽灵栖身在大气中,凭借着空气的浮力,悄然飘来,又无声地离去。

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

②尘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运动等等。

③目前,全球的降尘量每年已在千万吨以上。

在中国,仅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就在100吨以上。

④尘埃污染了空气,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就是靠着它到处旅游,到处传播疾病。

工业粉尘还能使人患上各种难治的疾病。

医院的手术室里,需要无菌操作,尘埃的存在,往往会带来意外。

面粉厂里许多的粉尘,又有引起爆炸的可能?

?

⑤尘埃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⑥——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其他生物,也都会被“烤干”。

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

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同时,尘埃还可以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气温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急剧下降。

⑦——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

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水晶组成。

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

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与云雨的形成直接相关。

⑧实验证明:

在没有凝结核(尘埃)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即使空气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

但只要加上一些吸湿性的微粒(如烟灰、灰土等),水汽便会立即凝结:

这些微粒能将水汽吸附在自己的表面上,形成水滴的胚胎,故被称为“凝结核”。

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7微米。

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

水汽分子愈容易在它的表面上聚集。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层,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

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⑨——没有尘埃,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都将会毫无阻挡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产生致命的威胁?

?

⑩尘埃,令人讨厌,但人类又离不开它。

因此空气中不能没有尘埃。

1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分)列数字、举例子。

14.第④段中“尘埃的存在,往往会带来意外”中的“意外”指的是什么?

(2分)手术意外

15.如果空气中没有了尘埃,地球将会怎样?

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回答。

(3分)

①地球表面将会变得酷热难耐;②天上将不会形成云雨;③宇宙中的有害射线会直接进入地球表面,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

16.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不能,因为“主要”的意思是表示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说明尘埃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运动等,但它的产生还有其他的原因,去掉就太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

17.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也离不开尘埃。

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通过想象,写出人类可能利用尘埃为自身服务的一种方法,并用简明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4分)

示例一:

可以利用尘埃微粒进行人工降雨,从而解决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旱灾。

示例二:

可以利用尘埃吸收一部分辐射热,以此控制气温升高或降低给人类带来的不适。

(只要是运用文中提供的知识并有一定的可行性即可)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2分)

奇妙的蚂蚁世界

余心言

①蚂蚁的家是地下宫殿,通风良好,没有积水,内部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房间各有专司。

蚁后住在中央,房间最宽敞,产下蚁卵马上有工蚁搬到育卵室排列整齐。

孵出的幼虫被搬到育婴室,由工蚁定时喂食。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库房,保鲜工作也做得很好。

不同的蚂蚁有不同的房间,又由统一的信息号令指挥,大家忙忙碌碌,分工合作,忙而不乱。

兵蚁则在四周巡视,保卫着家园。

那里完全是个秩序井然的社会。

②蚂蚁力气大,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能拖动超过自身体重1700倍的物体。

加上团结协作,所以它们能轻易地把比它们大得多的昆虫尸体和其他食物搬回家去。

到洞里做培养基种蘑菇,而且会精心保存菌种。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的“农民”。

有一种臭蚁..

可以收集粉蚧放牧,它们把粉蚧搬到树叶最茂盛的地方,让粉蚧吃到最好的叶汁,分泌最好的蜜露。

这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畜牧业、最早的游牧民族。

....

④最厉害的是行军蚁,所到之处,什么都吃,有的哺乳动物,也可以被它们吃掉。

有人用四边点火来包围行军蚁,成千上万只行军蚁迅速抱成大球向前滚动,压过火线,外层的蚂蚁不断被烧死,蚁球自然继续向前滚,终于越过火海。

无数不怕牺牲的个体,换来了族群的生存。

⑤小家蚁可能因偷食而传播疾病,河堤上的蚁穴可能造成堤防溃决。

但蚂蚁又能捕食害虫。

著于公元304年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人们买黄猄蚁用于柑橘园的害虫防治。

这是生物治虫最早的先例。

台湾和福建利用红蚂蚁防治甘蔗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