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5 STP配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852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5 STP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05 STP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05 STP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05 STP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05 STP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05 STP配置.docx

《实验05 STP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5 STP配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05 STP配置.docx

实验05STP配置

目录

实验05STP配置2

5.1实验目的2

5.2生成树计算过程2

5.2.1实验目的2

5.2.2实验环境2

5.2.3实验组网图3

5.2.4实验步骤3

实验5STP配置

4.1实验目的

●掌握STP协议基本原理

●掌握端口状态切换

●掌握RSTP协议实现的两种工作模式

4.2生成树计算过程

4.2.1实验目的

●帮助读者理解STP的基本原理和生成树的生成过程

●验证STP端口状态的切换

●验证RSTP协议两种工作模式的互通性

4.2.2实验环境

●Quidway系列S6506交换机1台,SwitchA为S6506,VRP版本为:

VRP(R)Software,Version3.10(NA),RELEASE0011;

●Quidway系列S3026交换机3台,VRP版本为:

VRP(R)Software,Version3.10(NA),RELEASE0009;

●PC一台,网线5根、配置电缆一根;

4.2.3实验组网图

4.2.4实验步骤

1、配置网络运行RSTP协议,分析生成树的形成过程

如上图所示,4台QuidwayS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环形互连,2台PC分别连接到SwitchA和SwitchB上。

4台交换机MAC地址分别为:

SwitchA:

00e0-fc07-7089

SwicthB:

00e0-fc06-2380

SwitchC:

00e0-fc07-7085

SwitchD:

00e0-fc06-8200

完成连接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交换机指示灯快速闪烁,说明4台交换机之间转发数据报文,存在环路,可以配置STP协议避免环路。

STP(SpanningTree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Quidway以太网交换机所实现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RapidSpanningTree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优化版。

其“快速”体现在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进入转发状态的延时在某种条件下大大缩短,从而缩短了网络拓扑稳定需要的时间。

在Quidway以太网交换机上启动STP协议,命令如下:

[SwitchA]stpenable

[SwitchB]stpenable

[SwitchC]stpenable

[SwitchD]stpenable

全网配置RSTP协议之后,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启用了RSTP协议。

配置完成后,可以看到交换机指示灯不再快速闪烁,说明交换机已经建立了无环路的转发生成树。

那么,这颗树到底什么样子呢?

我们可以先从理论上来分析,然后我们通过交换机的状态信息来验证我们的理论分析结果。

生成树协议算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状态

各台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在初始时会生成以自己为根的配置消息,根路径开销为0,指定交换机ID为自身交换机ID,指定端口为本端口。

SwitchA:

端口Ethernet2/0/1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7-7089,0,32768.00e0-fc07-7089,e2/0/1}

端口Ethernet2/0/3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7-7089,0,32768.00e0-fc07-7089,e2/0/3}

SwitchB:

端口Ethernet0/1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6-2380,0,32768.00e0-fc06-2380,e0/1}

端口Ethernet0/3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6-2380,0,32768.00e0-fc06-2380,e0/3}

SwitchC:

端口Ethernet0/1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7-7085,0,32768.00e0-fc07-7085,e0/1}

端口Ethernet0/3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7-7085,0,32768.00e0-fc07-7085,e0/3}

SwitchD:

端口Ethernet0/1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6-8200,0,32768.00e0-fc06-8200,e0/1}

端口Ethernet0/3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6-8200,0,32768.00e0-fc06-8200,e0/3}

2)选出最优配置消息,确定根交换机

各台交换机都向外发送自己的配置消息。

当某个端口收到比自身的配置消息优先级低的配置消息时,交换机会将接收到的配置消息丢弃,对该端口的配置消息不作任何处理。

当端口收到比本端口配置消息优先级高的配置消息的时候,交换机就用接收到的配置消息中的内容替换该端口的配置消息中的内容。

然后以太网交换机将该端口的配置消息和交换机上的其它端口的配置消息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配置消息。

配置消息的比较原则是:

a、树根ID较小的配置消息优先级高;

b、若树根ID相同,则比较根路径开销,比较方法为:

用配置消息中的根路径开销加上本端口对应的路径开销之和(设为S),则S较小的配置消息优先级较高;

c、若根路径开销也相同,则依次比较指定交换机ID、指定端口ID、接收该配置消息的端口ID等。

根据比较原则,首先比较各交换机的ID,由于交换机的ID由交换机的优先级(缺省值:

32768)和交换机的MAC地址共同组成。

起初交换机的优先级都是缺省值。

所以,谁的MAC值最小,谁就是根。

很显然,根交换机应该是SwitchB。

可以用以下命令查看配置后的STP信息:

[SwitchA]displaystp

Protocolmode:

IEEERSTP

The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7-7089

Thebridgetimes:

HelloTime2sec,MaxAge20sec,ForwardDelay15sec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Rootpathcost:

200

Bridgebpdu-protection:

disabled

……

[SwitchB]displaystp

Protocolmode:

IEEERSTP

The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Thebridgetimes:

HelloTime2sec,MaxAge20sec,ForwardDelay15sec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Rootpathcost:

0

Bridgebpdu-protection:

disabled

……

[SwitchC]displaystp

Protocolmode:

IEEERSTP

The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7-7085

Thebridgetimes:

HelloTime2sec,MaxAge20sec,ForwardDelay15sec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Rootpathcost:

200

Bridgebpdu-protection:

disabled

……

[SwitchD]displaystp

Protocolmode:

IEEERSTP

The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8200

Thebridgetimes:

HelloTime2sec,MaxAge20sec,ForwardDelay15sec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Rootpathcost:

400

Bridgebpdu-protection:

disabled

……

我们可以看到,4台交换机都有下面信息: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6-2380。

所以,根交换机为00e0.fc06.2380,也就是SwitchB,根交换机默认优先级为32768(默认值,可以配置)。

3)确定根端口,并阻塞冗余链路,然后更新指定端口的配置消息

交换机接收最优配置消息的那个端口定为根端口,端口配置消息不作改变;其它端口中,如果某端口的配置消息在过程“选出最优配置消息”中更新过,则交换机将此端口阻塞,端口配置消息不变,此端口将不再转发数据,并且只接收但不发送配置消息;如果某端口的配置消息在过程“选出最优配置消息”中没有更新,则交换机就将其定为指定端口,配置消息要作如下改变:

树根ID替换为根端口的配置消息的树根ID;根路径开销替换为根端口的配置消息的根路径开销加上根端口对应的路径开销;指定交换机ID替换为自身交换机的ID;指定端口ID替换为自身端口ID。

本例中各台交换机的比较过程如下:

SwitchA:

端口Ethernet2/0/1收到SwitchB的配置消息,SwitchA发现本端口的配置消息优先级低于接收到的配置消息的优先级,于是更新本端口Ethernet2/0/1的配置消息。

端口Ethernet2/0/3收到SwitchD的配置消息,SwitchA发现本端口的配置消息优先级高于接收到的配置消息的优先级,就把接收到的配置消息丢弃。

则此时各个端口的配置消息如下:

端口Ethernet2/0/1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6-2380,200,32768.00e0-fc06-2380,e2/0/1}

端口Ethernet2/0/3配置消息:

{32768.00e0-fc07-7089,0,32768.00e0-fc07-7089,e2/0/3}

SwitchA对各个端口的配置消息进行比较,选出端口Ethernet2/0/1的配置消息为最优配置消息,然后将端口Ethernet2/0/1定为根端口,整台交换机各个端口的配置消息都进行如下更新:

根端口Ethernet2/0/1配置消息不作改变:

{32768.00e0-fc06-2380,200,32768.00e0-fc06-2380,e2/0/1}。

端口Ethernet2/0/3配置消息中,树根ID更新为最优配置消息中的树根ID,根路径开销更新为200,指定交换机ID更新为本交换机ID,指定端口ID更新为本端口ID,配置消息变为:

{32768.00e0-fc06-2380,200,32768.00e0-fc07-7089,e2/0/3}。

然后SwitchA各个指定端口周期性向外发送自己的配置消息。

[SwitchA]displaystpinterfaceethernet2/0/1ethernet2/0/3

Protocolmode:

IEEERSTP

ThebridgeID(Pri.MAC):

32768.00e0-fc07-7089

Thebridgetimes:

HelloTime2sec,MaxAge20sec,ForwardDelay15sec

RootbridgeID(Pri.MAC):

32768.00e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