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docx
《第三节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
第三节 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
一、新闻选材的含义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一是指选材的范围。
首先,要区分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
承认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这是从哲学角度强调意识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但在具体实践中,并非所有事实均能构成新闻,只有当某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时候才会转化为新闻事实,因而新闻价值是区分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的试金石。
新闻选材的范围,只能限定在新闻事实的材料之中。
其次,要区分新闻素材与新闻题材。
素材,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是指记者在采访和查阅有关材料时收集的可能对报道新闻事件有用的种种材料,包括人证材料、物证材料、口头材料、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字材料等等。
新闻素材虽然都和新闻事实有关,但因受到新闻主题、新闻体裁和记者个人写作习惯的制约,决不可能兼收并蓄,全部写进新闻作品里去。
换句话说,它只是一堆供人筛选的原材料,而不是准备组装的零部件。
题材,对于新闻写作来说,则是指记者经过反复思考,根据报道规律,围绕写作目的,确定新闻主题,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而选出来的准备写进新闻作品里去的材料。
只有新闻题材,才能构成新闻作品的实际内容。
二是指选材的过程。
选材的过程,就是记者对已占有的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再鉴别,从而确定取舍及其使用的过程。
一般说来,从采访到定稿必然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提炼主题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对素材的筛选,经过筛选,决定取舍。
筛选,通常是把新闻主体事实、重要数据、典型细节或事例、必不可少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的具体材料选做新闻题材。
筛选,还要认定入选材料的使用价值,价值大的重点描述,次之则一般记叙,再次一点的便点到为止或一笔带过。
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
因为选材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到社会传播的过程。
只有准确、真实、生动、深刻地反映事实,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如果需参才失实,或是不能主动、深刻地反映事实真相,传播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
另一方面,新闻事实乃至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
再一方面,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的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会有一个目的性问题。
所以从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材料,到选择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要求,都有一个认真选材的问题。
华山同志曾谈过这样的情况,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的记者一过江就跟上穿插作战部队,一连三个战役,都是插到敌人中间猛追猛打,耳闻目睹的莫不是敌人狼狈逃窜的情景,于是她就说美国军队“不堪一击”、“比国民党军队还好打”、“打美国佬好比吃烧饼”,诸如此类的报道都出现了。
也有的记者,在朝鲜总是跟在狙击部队,俘虏见得不多,炸弹却挨得不少,于是有人对胜利前途怀疑起来,说:
“美国是纸老虎?
我看还是钢的哩!
”两者各执己见,似乎都是亲身经历的事,但因只看局部,不看全面,则都有局限性。
须知新闻事实是由多方面材料组成的,不从全局看,常会出现围观真实而宏观失实的问题。
正像瞎子摸象,各执一端,必将以偏概全。
所以选材,不可不慎!
二、希望嫩选材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讲求报道效果,这是新闻选材的指导思想,并具体体现于下列选材原则:
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前已述及,事实材料决定主题。
这里要讲的是,主题制约事实材料。
新闻构思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主题的确定和提炼,主题在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
新闻主题一经确定,就该围绕主题,从严选用能够说明主题的材料,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则应一概舍弃。
《“迟到”的勇气仍可嘉》是1994年3月3日一家晚报发表的通讯标题,也是通讯的主题,报道一普通女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终于鼓起勇气上交了一年前拾到的金项链。
通讯围绕这一主题思想,在选材方面就下了一番功夫。
当时拾金过程、环境以及拾金者的平时表现等等,记者都割舍了或者一笔带过,而着力选用的是紧扣和深化主题的材料。
如描述拾金未交时的心理压力:
“戴在王求兰脖子上的这条金项链,如同枷锁一样沉重”,“她说:
‘越戴越感到心里不安,毕竟是别人的东西。
’”如刻画“迟到”的勇气:
“看到报上、电视里精神文明事迹一幕又一幕……她与丈夫商量,一定要把这桩‘心事’了结,学雷锋题词纪念日又到了,她鼓起勇气付诸行动。
”“昨日,记者在武林浴室了解到……一位一年前在该浴室洗澡时捡到一条金项链的年轻妇女,一年后的今天,鼓足勇气将这条”越戴越不安心“的金项链交到了浴室经历沈荣宝的手里。
”
二要区别主次,反应实质
事实的各种素材,总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新闻选材,必须提出表面化和枝节性的东西,而把反映事物实质的主要材料抓住,这样才能揭示不同新闻事实的内在特性,准确、鲜明、深刻地表现新闻主题。
实践证明,对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不是一种随意性行为,更不能“拾到蓝里都是菜”,必须择其要者而取之。
有时候,只能截取其中的“闪光”部分,即最突出、最有特点和新意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片段。
如会议新闻常截取其最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一点,速写、特写则取材于一个场面或几个镜头。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只选择与此有关的题材,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主要部分,其他与此无关的素材均应删去。
例如1986年5月13日,北京召开“‘六·五’国家科技公关成果总结表彰大会”,许多记者参加了会议并写了会议消息。
《文汇报》一位记者慧眼独具,从中捉住了大会上的一个新消息,即国家计委主任在讲话中提到,“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将改变过去的合同制,采取招标、投标制,项目研究资金将投放给中标的单位作为资金。
他敏锐地感到当时这个消息的重要新闻价值,于是舍弃了其余的新闻素材,将这个材料单独“曝光”,写了一条非常引人注目的新闻。
又如有一年,在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会上,曾经出现这样一个镜头,泰国队的一只巨型风筝放飞时窜落,在场的上百名观众却依然秩序井然,目光毫无嘲笑之意,而是充满友好和善意的安慰;泰国队队员开始沮丧不安,继而吃惊和感动,他们把风筝拼命撑开,露出由中国万里长城和泰国金庙组成的巨幅画面,画面联结处是六个中文大字:
“中泰友谊永固。
”人们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记者抓住这个重要情节,舍弃了其他素材,写出《中泰友谊永固》的特写,以显示中泰人民之间的友好情感,使这篇新闻作品拥有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和一组新颖的题材。
新闻选材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要求对掌握的事实材料做一番鉴别和分析,该取的取,该舍的舍。
《新华日报》发表的《大火无情人有情》,报道大火毁了许其均一家,并夺去了两个女儿的生命,当地干部和群众在党支部带动下,伸出热情的手,帮助许其均重建家园。
在这则新闻中,记者没有引用诸如接受教训、加强防火一类的材料,而是深刻表现新形势下农民新的时代精神。
正如一位农民说的:
“现在大家都开始富起来了,我们不能让许其均一家掉队。
”新闻以生动的令人信服的事实,驳斥了当时所谓“农村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社员心散了,风格低了”这种论调。
又如《工人日报》曾报道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沉,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事情。
此事并不是给死者加上“英雄”桂冠和开个追悼会就能开脱责任的,因为事件发生绝非偶然,是有关领导长期不重视安全生产,不尊重科学,不严格执行规章的必然结果;加上时候又不如实报告情况,欺上瞒下,强行统一思想,企图掩盖矛盾,并给事故调查设置障碍。
这种情况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极大。
因此,选材角度应从事实的根本原因方面去挖掘,以抓住读者最关系和政策必须回答的问题,而这篇报道正是这样作的。
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记者在采访时,素材越多越好,以便留有余地。
写作时相反,取材少而精,要选用能说清问题的典型材料,事例也不再多,力求以一当十。
新闻的内容充实、丰富,并不是单纯指事实材料多、例子多,而是指选用的事例能够充分地深刻地说明新闻的主题。
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用一个例子能够说明问题,就不要引用第二、第三个例子,类似的例子多了反而显得累赘,关键在于事例要生动、典型、有代表性。
前面讲到过的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尽管某些“合理想象”成分不适用于新闻写作,但作为一篇很有影响的作品,又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其中就包括事例的精选。
全文仅用三个事例,却能分别代表志愿军战士的个体与群体、深爱与深恨、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这三队不同层次的矛盾统一体,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得到生动而深刻的表现。
新闻写作,实际上是一种选择与表现新闻事实的艺术。
有较高业务能力的记者,透视社会的视角往往是“立体状”的。
他们可以根据新闻事实的各种材料,按报道需要,依照各种材料的性质和价值,进行多层次排列,从中选择最适宜的材料,使材料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意见重大的新闻事实发生后,记者可以立即写出动态新闻,告知人们发生了什么大事;接着又可根据采访掌握的目击性现场实况材料写出速写、特写等形象性新闻,使人们得到现场实况的了解;随着新闻事实的发展,真相逐渐暴露,记者又可写解释性新闻、典型新闻、背景新闻、新闻述评等深度报道,反映事实产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但有一条原则是共同的,即必须选择该新闻最能说明问题、最有价值的材料,选择最有意义的事例。
三、新闻选材的要求
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并善于运用新闻规律,有效地进行新闻宣传。
新闻选材有四方面具体要求。
1.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新闻选材要选新鲜生动的,即新近发生又富有新意的事实材料。
所以就选材而言,应当喜新厌旧,舍远求近。
同时,要求材料生动,引人入胜。
《江西日报》关于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的报道,在选材上就很注意新鲜生动的要求。
国际鹤类基金会经 《江西日报》关于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的报道,在选材上就很注意新鲜生动的要求。
国际鹤类基金会经过调查宣称:
当前世界只有3200只白鹤,它们已被列为时间诶濒临灭绝的重要珍禽之一;江西鄱阳湖突然出现庞大的白鹤群,其中最大的一群达到409只,其信息质量之高异乎寻常,所以消息已发表 《江西日报》关于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的报道,在选材上就很注意新鲜生动的要求。
国际鹤类基金会经过调查宣称:
当前世界只有3200只白鹤,它们已被列为时间诶濒临灭绝的重要珍禽之一;江西鄱阳湖突然出现庞大的白鹤群,其中最大的一群达到409只,其信息质量之高异乎寻常,所以消息已发表时间诶濒临灭绝的重要珍禽之一;江西鄱阳湖突然出现庞大的白鹤群,其中最大的一群达到409只,其信息质量之高异乎寻常,所以消息已发表,立即引起全世界的追,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来鄱阳湖观看难得一见的白鹤群。
《新民晚报》报道《郁达夫北海真相大白》,新闻中选用的也是新发现的事实材料。
中国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杀害于印度尼西亚。
但是怎样被杀害的一直是个谜。
1985年9月17日在浙江富阳召开的郁达夫烈士殉难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日本横滨大学教授铃木正夫当中公布了经过多年调查而获得的郁达夫被害真相,自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2.选用积极作用的材料
我们强调选用具有积极作用的新闻事实材料,目的是使受众可以得到有益的启发。
《北京日报》刊载的《京郊出现“科学热”》,报道北京郊区农民迫切要求科学种田,纷纷邀请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粮食作物栽培教研室教师培训农村科技人员,应用推广新技术。
这篇报道选用的事实材料,对于启发人们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起到积极作用的材料,往往也是有重大影响的材料。
怎样才能抓到具有积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材料呢?
一般说来,需要经常注意三方面的动向:
一是政治动向。
主要是党和政府在一个时期的政治主张和政策意图,一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问题。
记者要善于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形式,分析社会各界的各种反映,衡量客观事物的真正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抓到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材料。
如关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很快分析了当时的全国形势,认识到这是一场拨乱反正的重大政治讨论,便及时进行报道,终于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
二是思想动向。
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一个热点问题的出现,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也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思乡情绪。
记者应从中发现和分析人们思想的症结所在,从中作出积极的引导。
例如1978年第四季度,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一些“大字报”,国内不少群众担心又会乱起来,国际上对我国局势也有种种猜测。
记者正是根据这些思想动向,及时报道了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和日本朋友时发表谈话的两条消息,对促进安定团结,澄清模糊认识,消除群众疑虑,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三是经济动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伟大战略方针。
作为记者要熟悉和掌握全国的地方的经济形势,了解有关工农业经济、金融、贸易各方面的主要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各项经济改革政策的出台。
在抓经济动向方面,材料是很多的。
诸如抓住成功经验加以推广;派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狠抓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以及怎样从宏观和围观两个方面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运行情况和成效,等等。
3、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新闻事实材料的选用,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该尽可能多取那些独具特色的材料,注意从“一般”中抓“不一般”,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
前几千推行厂长负责制,似乎工厂只要一承包,厂长一负责,工厂所有问题立即解决,生产上去了,经济效益也好了;农村搞多种经营,农民富裕了,于是“万元户”满天飞。
这种现象反映了新闻报道“一窝蜂”、“一刀切”的倾向,也说明新闻选材缺乏特色。
一窝蜂报道的倾向为什么会产生?
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记者虽然等得新闻选材要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关键问题(主要矛盾),但是却没有懂得必须同时重视事物的特殊性,即要抓住新闻事物的个性特点。
这样,新闻就会公式化、概念化,千篇一律,就会概念加例子,反映不出事物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性。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报纸上登载了一些重要的新闻后,同类型的稿件就会大量涌向报社,往往主题雷同、事例类似、角度相仿。
这样的稿件内容大同小异,毫无特色。
以往跑农村的记者在报道农业生产方面,常常是题材内容雷同,只不过时间和数字变动了,有人讥之为“四季歌”:
“春季里来春耕忙,夏季里来快双抢,秋季到来闹三秋,冬季分配喜洋洋。
”
因此,新闻选材要独具特色,就要突破旧的思维框架,选用新颖的材料,包括新的动向、成就、经验和问题等等。
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和不曾采用过的表达方式。
如前几年我国强调植树造林,一般都满足于泛泛介绍XXX单位如何搞好植树造林,或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如何。
新华社一位记者则写了《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南京市是绿化的先进典型,他突破框框,直截了当抓住这个典型存在的问题,就别具特色,不同凡响了。
4.选别人没用过的材料
新闻的选择,还应当选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包括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
这是因为“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结果将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应反而成为负数,也不符合新闻姓“新”的要求。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求新求异,这是受众的普遍心理。
一般说来,凡是欲知而未知的材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阅读或收听(收看)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而别人已经用过(报道)的材料,读者(观众、听众)已经见(听)给偶,如果重复引用,就显得老套、陈旧,降低甚至失去信息含量。
如飞机喷药、播种的材料,屡见不鲜,就不要再滥用、套用。
新华社的一则电讯报道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刘庄花了1.9万元向北京航空学院定购了一架“蜜蜂3号”超轻型飞机,用于本村即周围村庄粮、棉田的喷药、施肥和飞播树种等。
因为这是我国农民购买的第一架农用飞机,机组人员由村里选派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到航空学院培训,这样的新闻事实材料别人从未用过,这就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而且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赖给农村带来的经济发展景象。
由此,我们而就不难理解国外报纸常常爱用“独家新闻”吸引读者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刊有“独家新闻”的报纸也多起来了。
第四节新闻结构和结构规律
一、新闻的结构及其构成
所谓“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和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本章以上三届已经述及,新闻的主题犹如人之“灵魂”,新闻的材料犹如人之“血肉”。
但是,灵魂也罢,血肉也罢,都需要一副骨骼作为它们的依托,否则,血肉固无所依附,灵魂亦无处寄托。
正如一个人,若无完整匀称的骨骼,或畸形变态,或缺手断腿,那也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新闻结构犹如人的骨骼,是一种组“局部”为“整体”的营造艺术,当代西方写作学称之为“建构艺术”,是新闻写作中又一个必须反复推敲,细心斟酌的重要课题。
我国古代文论对文章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有序”,就是文章要有条理,结构要清晰严谨。
古代文章家都很重视文章的章法,主张动笔之前,先要进行整体的构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李渔:
《闲情偶寄·词典部·结构第一》),胸有全局,才能使文章“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文章纲领》)。
新闻写作也应该借鉴古人的这些见解和技法,特别要注意写得“有序”,避免杂乱无章。
当然,文章结构必须与内容相适应,不同的内容就不可能只按某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法炮制。
即使像应用文、消息等在写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某些约定俗成的格式,但那也只是一个大框框,就单篇写作而言,仍然存在布局谋篇的问题。
每篇文章(包括新闻作品)在写作之前,都要根据特定的写作目的和具体的思想内容,精心构思,合理安排,以求为文章的材料和主题找到一种最佳的表现形式。
新闻结构如何,将会或字节影响报道的效果。
讲究新闻结构,不仅仅是把事实材料组织成篇,而且要有步骤、有重点,使之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更好地反映事实并发挥新闻宣传的功能。
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层次,主要是指文章内容表达的次序,体现作者思路进展的步骤。
人们常把文章的层次叫做“意义段”、“结构段”,或称之为“部分”。
“段落”,则指行文中的最小意义单位,以换行、提头空格为标志,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人们通常把它叫做“自然段”。
文体不同,划分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层次安排方式,即结构方式,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为顺序,或以事实发生的时间、空间为顺序,也可以问题或材料的分类为顺序,还可以几种顺序结合运用,岁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定。
分段要注意单一性,避免把几层相对独立的意思挤在一个自然段里;分段又要注意完整性,每一段应该把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集中说完;分段还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合乎逻辑,使每个段落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到“分之为段,合则为篇”。
此外,分段需要注意整体匀称、粗细适当,不宜某一段过长或过短。
当然,不分段的短消息另作别论。
段落中各个句子之间也有各自的逻辑关系,组织段落时要考虑一群句子的聚合排列、衔接连贯。
几个聚合的句子,有的是“总”和“分”的关系或“分”和“总”的关系,有的是承接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有的是转折关系等。
恰当地组织段落,是清晰地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
过渡,是指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连接和转换。
在新闻作品中,通讯、特写常用“过渡段”、“过渡句”,消息常用“过渡性词语”来表示。
新闻作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一种情况,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
如写消息,在插入背景介绍时,为了使读者跟上作者的思路,往往需要过渡;又如写通讯、特写,在地点转换、时间转换或时间转换时,为了同样目的,也常需要过渡。
另一种情况,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
如由记叙转为议论,或由议论转为记叙,由描写转为抒情,或由抒情转为描写时需要过渡;由概括说明转为具体描述时需要过渡;记叙事件采用倒叙、插叙的交接处需要过渡。
照应,则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也就是说,新闻写作,应该瞻前顾后、首尾圆和。
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说道的内容,前面要有所交代或暗示。
具体的照应方法通常有3种:
一种是正文与标题照应。
有的新闻作品在正文里多次照应标题,目的是为了点明主题、突出中心。
也有的是因为标题含义比较深刻、含蓄,读者一下子了解不透,需要在作品中逐步交代和照应。
如上面举过的实例,《谁是最可爱的人》、《追求》等等,都十分注意提问照应。
一种是前后内容照应。
即在行文当中,根据主题的需要,围绕一个事件或一个问题,自然而仍然地加以照应。
这种照应绝非重复,而是通过多次照应,使内容层层深入,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
如著名作家峻青所写的散文式通讯《鹤兮归来》的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
“看一看那已逝去的仙鹤可曾重新归来?
”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为后文设下伏笔——因为作者在后面通过老人之口说出“就是有这种不讲道德的人拿气枪达仙鹤”、“仙鹤这种鸟儿,它不但喜欢幽静安全的环境,也喜欢清净洁净的空气”之类呼应前文的话。
再一种是首尾照应。
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常在开头点名本文主题或交代写作动机,中间层层展开,收尾小结全文。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往往兼具首尾照应的功能。
如报道残疾青年马文仲和妻子矢志办学的人物通讯《躺着的人生 站立的事业》,开头教导:
“10年前马文仲拖着残疾的双腿办起了小学差生补习班,至今已让1000余名儿童复学,并把800名小学生送进了中学。
”结尾写道:
“马文仲的人生是躺着的,但他的事业是站立的,他的精神是高达的。
”这样的首尾照应、问题照应,不仅说明了主题,而且深化了主题,显示了结构的严谨。
过渡和照应,是一种促进新闻作品气脉贯通、衔接自然、浑然一体的重要手段。
但是,又不能滥用,对那些自然明白、无需过渡或照应的地方,如果硬要使用,反而会影响行文的简洁和通篇的和谐。
开头和结尾,是很多新闻作品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一居篇首,给人以第一印象;一居篇末,予人以最有印象。
两者位置突出,功用特殊,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头尾的起结技巧,消息写作尤其要重视“开头”。
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开篇点题法”和“形象导入法”两盅。
前者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等等。
后者或描写环境,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或回忆联想,导入正文的展开;或借用诗词,作为叙事的开端等等。
常见的结尾方法则有:
或总结全文,揭示主题;或戛然而止,干净利索;或指明方向,鼓舞斗志;或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对于新闻写作来说,开篇贵在“先声夺人”,让读者看一眼就被抓住,引发一种急于读完的期待心理;结尾好在“清音有余”,要使读者感到饶有余味,读后印象深刻。
二、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
新闻结构有其自身规律,总的要从体现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其传播价值考虑。
具体要求是:
1.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
新闻报道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愿望要求和传播各种重要信息的特殊职责。
传媒性质的特殊性,规定了新闻作品必须正确体现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自身发展规律。
如以“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为例,发生了什么事?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和谁有关系?
产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这件事发生的情况和结局如何?
都要区别主次轻重逐层回答,尽管可以按其重要程度的递减顺序安排结构,但必须反映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
至于其他方式的结构,有的故事性较强,则按时间顺序、按时间发展过程来写;有的涉及面广,则以矛盾为线索,突出相互关系,围绕矛盾,逐层剖析;有的矛盾复杂,则抓住主要矛盾,概括主要情况,逐层分解,达到一目了然;有些新闻趣味性强,则先扫描片段或场景,然后呈现新闻事实。
总之,结构要因时而异,因需要而异。
但归根到底,都要能真实、生动地反映客观事实,使若干事实材料性策划那个一个有机的整体,按事实本来面目反映事实,并使事实的各个部分脉络贯通。
2.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