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819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x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考点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复习重点

1.通过对水的电离、离子积、pH定义等重要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的练习,提高认知能力;

2.灵活解答水的电离平衡的相关问题;

3.掌握混合溶液pH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些有关pH计算的综合问题

4.培养学习过程中探究、总结的习惯。

2.难点聚焦

(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值

溶液呈的酸碱性何性,取决于溶液中[H+]、[OH—]的相对大小:

pH值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大小

pH=-lg[H+],pOH=-lgKw=pKw

溶液酸碱性

[H+]与[OH—]关系

任意湿度

室温(mol/L)

pH值(室温)

酸性

[H+]>[OH—]

[H+]>1×10—7

<7

中性

[H+]=[OH—]

[H+]=[OH—]=1×10—7

=7

碱性

[H+]<[OH—]

[H+]>1×与10—7

>7

(1)酸性越强,pH值越小,碱性越强,pH值越大,pH值减小一个单位,[H+]就增大到原来的10倍,pH值减小n个单位,[H+]的增大到原来的10n倍.

(2)任意水溶液中[H+]≠0,但pH可为0,此时[H+]=1mol/L,一般[H+]>1mol/L时,pH<0,故直接用[H+]表示.

(3)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为:

[H0]=[OH—]或pH=pOH=pKw

只有当室温时,Kw=1×10—14

[H+]=[OH—]=10—7mol/L

溶液呈中性

pH=pOH=pKw=7

分析原因:

H2OH++OH-Q

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湿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kw越大.

中性:

pH=pOH=pKw

T↗→Kw↗→pH+pOH↘

T↘→Kw↘→pH=pOH↗

如:

100℃,KW=1×10—12..pKw=12.

中性时Ph=pKw=6<7.

图示:

不同湿度(T1>T2)时溶液中[H+]与[OH—],pH与pOH关系

 

图一图二

想一想:

图一与图二有哪些不同?

为何不同?

提示:

(①形状②T1、T2相对位置)

③简平分钱划分的两个区域酸碱性不同。

建议以[H+]、[OH—]=Kw,和pH+pOH=pKw两个关系或考虑,并注意湿度不同时Kw的影响。

(4)溶液pH的测定方法:

①酸碱指示剂②pH试纸③pH计其中①只传判定pH范围

②pH试纸也只能确定在某个值左右(对照标准比色卡),无法精确到小数点后1倍。

另外使用时不能预先润湿试纸。

否则相当于又稀释了待测液,测定结果误差大。

③pH计测定较精确.

(二)酸碱溶液的稀释前后pH值的变化。

由于强酸或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后不会有溶质进一步电离,故仅仅是体积增大的因素导致酸溶液中的[H+]或碱溶液中的[OH—]减小.

弱酸或弱碱由于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同时,能促使其分子进一步电离,故导致相应[H+]或[OH—]减小的幅度降低。

例如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氢氧化钠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

溶液的pH值变化,图示如下:

 

②若把上述问题,换成等pH值,图示又怎样呢?

 

强酸弱酸稀释强、弱碱稀释

前后前后

pH=apH(HCl)=a+n<7pH=bPh(NaOH)=b-n>7

pH(HAC)<a+n<7pH(NH3·H2C)>b-n>7

△pH(HCl)=n△pH(NaOH)=n

△pH(HAC)<n△pH(NH3·H2O)<n

△pH(HCl)>△pH(HAC)△pH(NaOH)>△pH(NH3·H2O)

注意:

①酸无论怎样稀释,不可能成为碱性;若无限稀释,则pH只能无限接近7且小于7.

②碱无论怎样稀释,不可能成为酸性;若无限稀释,则pH只能无限接近7且大于7

③当起始强酸、弱酸的pH相同,稀释后为达仍相同,则稀释倍数一定是弱酸大小强酸(强碱、弱碱类同)

(三)有关pH的计算

1.溶液简单混合(不发生反应,忽略混合时体积变化)

强酸:

pH=pH小+0.3

若等体积混合,且△pH≥2

强碱:

pH=pH大-0.3

若不等体积混合,物质的量浓度强酸[H+]总=

分别为M1、M2体积分别为强碱[OH—]总=

V1、V2的一元强酸或强碱

注意:

强酸直接由[H+]总求pH值

强碱由[OH—]总求pOH,后再求pH值.

2.强酸和强碱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忽略体积变化)可能情况有三种:

①若酸和碱恰好中和.即nH+=nOH—,pH=7.

②若酸过量,求出过量的[H+],再求pH值.

③若碱过量,求出过量的[OH—],求出pOH后求pH值.

特例:

若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

①若pH酸+pH碱=14,则完全中和pH=7.

②若pH酸+pH碱>14,则碱过量pH≈pH碱-0.3

③若pH酸+pH碱<14,则酸过量pH≈pH酸+0.3

讨论:

pH=a的HCl溶液和pH=b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V1:

V2混合.当混合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时,且V1:

V2=10n时,a+b分别为多少?

分析①呈中性:

即pH=7.

nH+=nOH—

10—a·V1=10—(14-b)·V2

V1:

V2=10—14+a+b

10n=10a+b-14

n=a+b-14

a+b=14+n

②若呈酸性.即pH<7

nH+>nOH—

10—a·V1>10—(14-b)·V2

V1:

V2>10—14+a+b

10n>10-14+a+b

a+b<14+n 

         ③若呈碱性,即pH>7,同理可知

a+b>14+n

想一想:

若V1:

V2=1:

10n=10—n,三种情况的结果又如何呢?

3.关于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常温)

酸与碱混合时发生中和反应,但不一定恰好完呈中和。

即使恰好完全中和,也不一定溶液呈中性,由生成的盐能否水解及水解情况而定,另外酸碱的强弱不同,提供反应物的量不同也影响着反应后溶液的性质。

一般酸或碱过量化生成的盐水解对溶液的酸碱性影响大。

下面把常见的几种情况分列出来.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弱酸一元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由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水解决定)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由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水解决定)

③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与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因生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想一想:

若酸或碱之一是多元,情况又怎样?

④当pH=pOH的强酸与强碱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pH=7(与酸、碱的几元性无尖)

⑤当pH=3的某一元酸溶液与pH=11的一元强碱以等体积混合后pH≤7。

(考虑酸有强弱之分,若分弱酸,制反应后酸过量)

⑥当pH=3的某一元强酸pH=11的一元碱溶液的以等体积混合后pH≥7(同理⑤,弱碱过量)

⑦将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无法确定.

再想一想:

⑤⑥⑦与酸、碱的几元性有无关系?

 

3.例题精讲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

【例1】

(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

2NH3NH4++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

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4+)=C(NH2-)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

(2)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

②NaNH2溶于水的反应——————————————————————————————————

③类似于“H++OH—=H2O”的反应————————————————————————————

解析:

此题要求掌握水自偶的实质(水分子电离产生的H+与H2O结合形成H3O+)以及水的电离平衡,并能迁移应用于对于NH3电离的认识:

NH3分子电离产生H+和NH2—,H+与NH3结合生成NH4+,液氨电离产生等量的NH2—与NH4+,一定温度下离子浓度乘积为一常数;NH4+类似于H+,NH2—类似于OH—。

具备上述知识后,就可顺利完成解题。

答案:

(1)C

(2)①2Na+2NH3=H2↑+2NaNH2

②NaNH2+H2O=NaOH+NH3↑或NH2—+H2O=OH—+NH3↑

③NH2—+NH4+=2NH3↑或NH4Cl+NaNH2=2NH3↑+NaCl

知识点二:

水的离子积

【例2】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

解析:

由水电离产生的H+与OH-量始终相等,知纯水中C(H+)=C(OH-)。

根据纯水中C(H+)与C(OH-)可求出此温度下水的Kw的值,由Kw的性质(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若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仍为此值,利用此值可求出盐酸中的C(OH-)。

答案:

纯水中C(OH-)=C(H+)=2×10-7mol/L

Kw=C(H+)·C(OH-)=2×10-7×2×10-7=4×10-14

稀盐酸中C(OH-)=Kw/C(H+)=(4×10-14)/(5×10-6)=8×10-9mol/L

【例3】.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

AgCl(s)Ag++Cl—,Ag2CrO4(s)2Ag++CrO4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用Ksp表示。

已知:

Ksp(AgCl)=[Ag+][Cl-]=1.8×10-10

Ksp(Ag2CrO4)=[Ag+]2[CrO42-]=1.9×10-12

现有0.001摩/升AgNO3溶液滴定0.001摩/升KCl和0.001摩/升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

(1)Cl-和CrO42-中哪种先沉淀?

(2)当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时,溶液中的Cl-离子浓度是多少?

CrO42-与Cl-能否达到有效的分离?

(设当一种离子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则认为可以达到有效分离)

解析:

(1)当溶液中某物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Ksp时,会形成沉淀。

几种离子共同沉淀某种离子时,根据各离子积计算出所需的离子浓度越小越容易沉淀。

(2)由Ag2CrO4沉淀时所需Ag+浓度求出此时溶液中Cl—的浓度可判断是否达到有效分离。

解答:

(1)AgCl饱和所需Ag+浓度[Ag+]1=1.8×10-7摩/升

Ag2CrO4饱和所需Ag+浓度[Ag+]2==4.36×10-5摩/升

[Ag+]1<[Ag+]2,Cl-先沉淀。

(2)Ag2CrO4开始沉淀时[Cl-]==4.13×10-6<10-5,所以能有效地分离。

知识点三:

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例4】: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A、HClB、NaOHC、NH4ClD、H2SO4

解析:

由水电离反应式知:

此溶液水电离产生的C(H+)=C(OH—)=10-12mol/L,若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则此溶液显碱性,是因溶有碱类物质所致,若溶液中的H+不仅为水电离所产生,则此溶液显酸性,为酸性物质电离所致。

NH4Cl不可能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