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88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单元(章)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月日——月日

单元(章)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

总课时数

6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及时“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公倍数;2、教学公因数;3、实践与综合应用。

 

(1)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知道2、5、3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素数和合数。

(2)教材想学生提供了圈数的活动。

从中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这一活动中,鼓励学生探索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3)这部分知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

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课型

新授  

第几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

时间

 

教具

学具

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三维)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

方法

与手段

 方法:

设疑引导,归纳总结

手段:

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使用

教材

的构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探索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练一练通过学生在2和5的倍数的基础上找出2和5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四的1-4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

1、操作活动。

提问: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

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

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

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

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2、想像延伸。

提问:

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3、揭示概念。

讲述:

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

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

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自主探索。

提问:

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可能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提问:

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

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② 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引导:

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2、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

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后,引导:

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

为什么?

27呢?

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4、完成“练一练”

交流:

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提问:

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

为什么?

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2、练习四第2题。

引导:

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

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

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

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

四、全课小结

提问: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什么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怎样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游戏活动

练习四第4题。

提问:

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和4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

8不是2和3的公倍数,因为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

 

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

个位上是0的数

 

学生: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结

 

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达

1、填空

1)在3×5=15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2)3的倍数有();4的倍数有();

3和4的公倍数有);3和4的最小公倍数有()。

2、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3和76和9

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

6的倍数有:

6、12、18、24、30、36、42、48…

9的倍数有:

9、18、27、36、45、54、63…

6和9的公倍数有:

18、36、54…最小公倍数是18

 

完成练习四的3题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

课型

练习 

第几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

时间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三维)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方法求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

方法

与手段

方法:

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手段:

通过填表找公倍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公倍数。

使用

教材

的构

 结合教材,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以及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最小公倍数的实用价值。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练习四的5~8题。

1、完成练习四第5题

⑴ 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比较和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的那个较大数。

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小结: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2、完成练习四第6题   

3、完成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完成练习四第8题

师:

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思考题

提示:

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观察:

每组数中的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发现:

较大数是最小公倍数。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比较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明确:

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谈收获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达

 

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

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的那个较大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完成练习四6、8题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一)

课型

新授  

第几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

时间

 

教具

学具

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三维)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100以内两个自然是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

方法

与手段

 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点拨

手段: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使用

教材

的构

 结合现实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

1、操作活动。

⑴先让学生用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再提问:

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

⑵交流: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⑶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⑷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

揭示: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自主探索。

提问:

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

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