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812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5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

四则运算,观察物体

(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单元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提高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学习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揭示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页例1,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2.例1

(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1,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自学检测

745+()=987763-()=254()-236=712

五、后教

1、理解加法的意义。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小结: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六、当堂训练

和=()+加数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差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还有问题吗?

(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课后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

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三、出示自学指导

1.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2.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3.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2,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24-()=24()×23=00+()=190()÷47+18=18

五、后教

1、乘法的意义: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3、(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小结: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

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当堂训练做一做

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呢?

课后反思:

 

0的运算

学习目标:

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学习难点: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0的运算

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

0作被除数时,商是0;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

100+0=0+568=0×78=0÷23=99-0=49-49=

128-128=0÷76=235+0=0+319=0×29=

二、展示学习目标

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出示自学指导

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举例说明。

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3,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1、口算。

0+12=48-0=67×0=0÷23=42-42=

2、填空。

24-()=24()×23=00+()=190()÷47+18=18

3、45-45×20(45-45)×20

五、后教

1、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2、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六、当堂训练

1、计算

(1)36+0=

(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9=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后反思: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学习目标:

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

中括号与小括号的关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例4:

96÷12+4×296÷(12+4)×296÷[(12+4)×2]

=8+8=96÷16×2=96÷[16×2]

=16=6×2=96÷32

=12=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说说例4的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4,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1、填空

47-()=472×56-()=00+()=190()÷47+18=18

2、45-45×20(45-45)÷20(75-8)×(56+4)(240+18)÷3

五、后教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阅读“你知道吗?

六、当堂训练

1、做一做14+25×(20-18)28÷(12+16)×5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注意什么?

课后反思:

 

租船问题

学习目标: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展示学习目标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三、出示自学指导

1.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2.怎样租最实惠

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5,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五、后教

1、解决问题

分析:

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

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

20×6=120(元)1条大船:

35元。

共花:

120+35=155(元)

回顾与反思: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先假设,再调整)

六、当堂训练

巩固练习P11第5题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还有问题吗?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二)

单元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单元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1

学习目标:

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习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等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

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

(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

观察物体

二、展示学习目标

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四、先学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1。

,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拿出你的数学书,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五、后教

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

(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

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

相同吗?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六、当堂训练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2

学习目标:

通过认识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学习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等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

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

你能摆出来吗?

二、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认识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四、先学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2。

,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

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五、当堂训练

练习四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单元难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0+56=9656+40=9688+104+9688+(104+96)

40+56=56+4088+104+96=88+(104+96)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

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二、展示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解决例1的问题。

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

得数怎样?

○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把这一现象用文字表述一下。

(2)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四、先学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教材例2。

,并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自学检测

根据加法交换律:

25+65=______78+64=______

用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五、后教

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

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六、当堂训练

“做一做”1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验算: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教材练习五

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课后反思: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难点:

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等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15+132+118+85

=115+9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

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二、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

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四、先学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五、后教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六、当堂训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