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283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

(2)一词多义

【其】

①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

②人不堪其忧(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

③回也不改其乐(代词,代“颜回的”)

【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替)

②可以为师矣(做)

(3)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能够)

(4)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⑤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3.主题解说

课文《〈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4.重点突破

课文所选12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提示:

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包括第1、2、4、5章。

学习方法有:

复习法、反省法、学思结合法。

二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包括第7、9、10章。

学习态度包括:

要以学为乐、诚实谦虚、善于取长补短、珍惜时间。

三是关于修身做人的,包括第1、2、3、6、8、9、11、12章。

在这几章里,孔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那就是要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择善而从、坚守志向、博学仁德。

5.结构图解

学习勤于复习

方法学思结合学习

以学为乐是为

《论语》十二章学习态度诚实谦虚了更

珍惜时间好地

修身宽厚仁义做人

做人坚贞守节

6.学法点津

文言字词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与重点实词的意思是文言文阅读必考的知识。

【典型例题】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四十而不惑

(2)不亦说乎(3)吾日三省吾身

【参考答案】

(1)迷惑,疑惑

(2)通“悦”,愉快(3)每天

【技法点睛】文言字词理解的方法有:

(1)扩词法。

即结合语境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例

(1)。

(2)积累法。

即把课内所学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背下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如例

(2)。

(3)注意词类活用。

有些文言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其意义与用法都会发生改变。

如例(3)。

(4)专用词语不译,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不译。

7.拓展延伸

出自《论语》的成语积累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择善而从:

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箪食瓢饮:

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4)温故而知新新: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

舍:

(7)曲肱而枕之肱:

(8)博学而笃志笃: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的弱点,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填空。

(1)《论语》是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裁)著作。

它与《》《》《》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度的一句:

(3)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6.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

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7.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

(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8.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

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

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

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所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摘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1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1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子曰: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诲女知之乎()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则不复也()

(4)是以谓之文也()

15.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6.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7.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

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8.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

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文言文对照翻译

子曰:

“学而①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说:

“学习(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②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实词]子:

先生,指孔子。

学:

主要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的典籍。

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习,复习或温习。

说:

通“悦”,愉快。

朋:

古代以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人:

人家,别人。

知:

知道,了解。

愠:

生气,发怒。

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虚词]而:

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这里是“然后”“之后”的意思。

乎: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吗”。

自:

介词,从。

而:

②连词,表转折关系。

之: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技能。

[句式]不亦……乎?

不也是……吗?

固定句式。

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chuán)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习乎?

”(《学而》)

是不是复习过呢?

[实词]曾子:

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Zēnɡ),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日:

每天。

三:

泛指多次。

省:

自我检查,反省。

谋:

谋事,办事。

交:

交往,往来。

信:

真诚,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虚词]吾:

代词,我。

为:

介词,替。

而:

连词,均表转折关系,却。

与:

介词,跟,和。

乎:

句尾语气词,表疑问。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

[实词]有:

通“又”。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

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惑:

迷惑,疑惑。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从:

顺从。

逾:

越过,超过。

矩:

规矩,规范。

[虚词]而:

承接连词。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实词]温:

温习。

故:

学过的知识。

新:

新的发现,新的知识。

[虚词]而:

表承接的连词,就。

可以:

可,可以,表示可能和能够;以,介词,表凭借。

为:

这里用做动词,做,成为。

矣:

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孔子说: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实词]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有害。

[虚词]而:

连词,表转折。

则:

连词,表示结果,相当于“就”。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①忧,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

回也不改其②乐。

贤哉,回也!

”(《雍也》)

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实词]贤:

有道德。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巷:

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

乐于学。

堪:

忍受。

[虚词]其:

①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

②代词,代“颜回的”。

哉:

语气词。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实词]好:

喜欢,爱好。

乐:

以……为乐趣。

[虚词]之:

代词,它。

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

代词,……的人。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如浮云。

”(《述而》)

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实词]饭:

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疏食:

粗粮。

曲肱:

弯着胳膊。

肱,胳膊。

[虚词]而:

承接连词。

之:

代词,代弯着的胳膊。

于:

对,对于。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择其①善者①而从之①,其②不善

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

者②而改之②。

”(《述而》)

(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实词]行:

走路。

择:

选择。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从:

跟从,学习。

改:

改正。

[虚词]焉:

兼词“于是(这)”,在这之中。

者:

①②助词,……的地方。

而:

表承接的连词,就。

其:

①②代词,他们的。

之:

①代词,代“善者”;②代词,代“不善者”。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实词]川:

河,河流。

逝:

流逝,消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放弃。

[虚词]夫:

句末语气词。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孔子说: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实词]三军:

军队的通称。

古制,12500人为一军。

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子夏曰:

“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实词]笃:

忠实,坚守。

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

仁德。

【参考答案】

1.lúnyuèyùnxǐngwǎngdàidānɡōnɡdǔ

2.

(1)通“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真诚,诚实(4)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5)迷惑有害(6)这,指河水舍弃,放弃(7)胳膊(8)忠实,坚守

3.D

4.C

5.

(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时期思想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示例:

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原谅我好吗?

7.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

(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8.

(1)示例:

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分坚强。

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经历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4)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12.C

13.示例:

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14.

(1)通“汝”,你,你们

(2)什么(3)再次,重复(4)因此

15.

(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6.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3)不能举一反三。

17.第一、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

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

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18.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

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惜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