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6679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docx

重庆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基础训练

六年级重点小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59分)

1.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10分,每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iānpìshēnqǐngdǐyù páihuái mièshì

() (   ) ( ) (   )( ) 

jīngzhàn liáocǎo chúchuāng línglìshǎnshuò 

(  ) ( ) ( )(  ) (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调动(diào)薄烟(báo)纤弱(xiān)

B.猜度(dù)下载(zǎi)削足适履(xuē)

C.露骨(lòu)相称(chèng)群雄角逐(jué)

D.惬意(qiè)歼灭(qiān)一着棋(zhāo)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

B.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

C.伫立苍穹慷慨甘败下风

D.铿锵懒惰防碍世外桃园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 协 采 副

B.以致 胁 彩 付

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也

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

7.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D.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D.今年夏天的常熟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季节。

9.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3分)

A.春到鸟能言B.云傍马头生C.山高月上迟D.千树落花红

10.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3分)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

”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

“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

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12.下列诗句中有一句不是送别诗,是()(3分)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3分)()

①花坛中间有十多种奇花异草。

②走进学校大门,迎面便是美丽的大花坛。

③花坛外圈摆着十几盆盛开的月季花,招人喜爱。

④这花坛有一米多高,有半间教室那么大。

⑤花坛最后面是两行高大的大丽花,绿叶茂盛,把花坛衬托得更美了。

A.④③①⑤②B.②③①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②④③①⑤

14.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3分)()

A.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B.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5.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复习)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烦)

C.鲜为人知(少)

D.快走踏清秋(奔驰,跑)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6.在文中找出三个带“名”的词语,再根据意思选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6分)

名声(  ) 美好的名声(  ) 名气和钱财(  )

17.“盛名”是名声很大,在居里夫人的一生中,盛名主要体现在哪?

(3分)

18.用“  ”在文中画出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的句子。

(2分)

19.有时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你认为“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是指什么?

(3分)

(二)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

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

“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

“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⑨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20.第④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2分)

21.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8分)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

()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

()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

22.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3分)

23.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4分)

24.“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分)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59分)

1.(每题2分)①留连戏蝶时时舞②门前流水尚能西③白日放歌须纵酒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我劝天公重抖擞

2.(每题1分)偏僻申请抵御徘徊蔑视

精湛潦草橱窗伶俐闪烁

(选择题每题3分)

3.A4.B5.C6.C7.D8.C9.A10.B11.C12.D13.D14.A15.B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14分)

16、名誉,美名,名利(每格2分,共6分)

17、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3分)

18、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2分)

19、美丽是指的居里夫人在盛名环绕中依旧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

(3分)

(二)《人生无乞丐》(27分)

20、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或:

希望人们给他一些钱)(2分)

21、(每题2分,共8分)

①√,

②×(“盛情难却”的“却”是推辞的意思),

③×(此处的“我”指作者的朋友),

④√

22、“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3分)

23、①作者流下的泪水,包含着对小男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2分)

②同时也是被小男孩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地和命运抗争的精神而感动。

(2分)

24、①“我”被小男孩的不卑不亢震撼了,在“我”心中小男孩不是乞丐。

(2分)

②“我”相信小男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将会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尊严。

(2分)

③一个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但在精神上却不匮乏,那他始终算不得是乞丐,因为积极向上的人终有崛起的一天。

(意思相近即可)(2分)

25、一个生活艰难的小男孩在车上卖唱时,面对屈辱不屈不挠,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答小男孩在车上卖唱得2分,答维护尊严赢得尊重再得2分)

重点小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基础部分(30分)

1.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

(8分)

神机()算自私自()斗志()扬阴()诡计

滔滔不()()头丧气舍()为人口若()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词和贬义词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2.把题目、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

(6分)

杜甫《鸟的填空》桑娜

安徒生《穷人》诸葛亮

罗贯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武松

列夫·托尔斯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女孩

巴金《景阳冈》作者

施耐庵《草船借箭》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3.默写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课外阅读积累。

(8分)

(1)歇后语填空。

(1分)

①大路上的电杆——()②杨树开花——()

(2)成语填空。

(2分)

①桃李无言,。

②万事俱备,,。

(3)名句填空。

(3分)

①少壮不努力,。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4)文化常识。

(2分)

①“岁寒三友”是指。

②与分别登上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5.按要求写句子。

(2分)

(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缩句)

(2)我即使很想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但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

(修改病句)

二、阅读部分

(一)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原来的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诚实,一样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

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

”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道:

“一、二,加把劲!

”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

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下士又喊:

“一、二,加把劲!

”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眼看就要滚下来了。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眼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

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

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

”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

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

”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

“按军服看,我市上将。

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2.文章仅用了“鼻孔朝天”“背绞双手”二词,下士趾高气扬的神态便跃然纸上,请你也写两个词,形象刻画“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的神态。

(4分)

3.把画线句子改写陈述句。

(3分)

4.短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请把它用直线画出来。

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二)麻雀和燕子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下边的燕子窝。

一对燕子掠过我前面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跳到燕子窝上。

它四面打量一下,拍拍翅膀就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回来了。

它钻进窝,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走了。

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忽然飞来一群燕子。

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好像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也不(hài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们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什么,又飞走了。

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

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儿、一点儿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飞去,燕子窝也越堆越大,小门却越缩越小。

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因为燕子们把麻雀完完全全给封在窝里了。

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轻请为下列词语注音,并根据音节写出词语。

(4分)

屋檐()hàisào()

2.读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写句子。

(4分)

(1)“麻雀一点也不hài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好像在说:

(2)“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好像在说:

3.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分)

4.你觉得燕子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对付麻雀?

(4分)

5.你对文中的小燕子和麻雀分别有什么评价?

(4分)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单?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卿令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分)

3.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三、写作部分(30分)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的人少不了相互帮助,请记叙与同学合作的一件小事,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一、基础部分

1.妙利昂谋绝垂已悬

(1)①褒义词:

神机妙算斗志昂扬滔滔不绝舍己为人口若悬河②贬义词:

自私自利阴谋诡计垂头丧气

(2)自私自利—舍己为人垂头丧气—斗志昂扬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及感情色彩、词语的正确书写,应要平时多加练习、体会。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罗贯中——《草船借箭》——诸葛亮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桑娜

巴金——《鸟的天堂》——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施耐庵——《景阳冈》——武松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平时更要加强识记。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能够有像李广那样的猛将守边,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宁的思想感情。

解析“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指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塞,但其意义悠远,指从古到今,包括了唐王朝。

当时唐王朝也缺少像李广那样的猛将,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唐代人民思想感情的反映。

4.

(1)①靠边站②不结果

(2)①下自成蹊②只欠东风(3)①老大徒伤悲②向阳花木易为春③吾将上下而求索(4)①松、竹、梅②李白杜甫

解析本题考查各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更加识记。

5.

(1)螃蟹挥舞着钳子。

(2)“即使”改成“虽然”。

解析缩句即提取主干,去掉各种修饰语。

该病句属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虽然……但……”。

二、阅读部分

(一)1.华盛顿帮助士兵抬石块并教育光指挥不动手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应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手足无措无地自容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积累能力,平时在表达时应多加运用。

3.你应该看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运用句式的能力,要懂得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4.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理解:

华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会像下士那样恃权自傲,搞特殊化。

而是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以身作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意思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二)1.wūyán害臊

解析语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要注意字词积累。

2.

(1)“我就是要占你们的窝,看你们怎么办!

(2)“这就是不劳而获抢占别人房屋的下场。

解析作答本题必须理解语境,根据语境加以想象。

3.不事劳动、懒惰、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解析对故事寄寓的道理的探究,必须从故事入手,了解其过程和结局,加以思考。

4.略

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有理即可,如:

用嘴啄、轮番攻击等。

5.①对小燕子:

勤劳、聪明伶俐。

②对麻雀:

懒惰,厚颜无耻,妄想不劳而获。

解析根据情节加以思考。

(三)1.

(1)掌管

(2)推托(3)难道(4)只,只是

解析要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吕蒙才开始学习。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对“乃”的解释,这里“乃”的意思是“才”。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解析本题考查按要求筛选语句的能力。

三、写作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