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欲除去KCl溶液中的KOH杂质,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氯化钡B.硝酸铜C.氯化铁D.稀硫酸
2.下列物质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硝酸银B.氧化铜C.石灰水D.锌
3.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NO3、H2C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
4.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A.纯碱NaOHB.酒精C2H5OH
C.生石灰Ca(OH)2D.草木灰Na2CO3
5.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0.9%的生理盐水:
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6.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若改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
7.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ZnSO4、NaClB.CaCl2、Na2SO4、NaOH
C.K2SO4、NaNO3、NH4ClD.CaCl2、K2CO3、NaNO3
8.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B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加入稀盐酸至pH等于7
C
氮气
二氧化碳
将气体缓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D
氯化钾溶液
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9.小明用pH试纸测定洗发液(显碱性)的酸碱性强弱时,他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洗发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洗发液实际的pH比较()
A.相等B.偏低C.偏高D.无法比较
10.已知下列食品的pH如下表:
食品
①苹果
②香蕉
③鸡蛋
④玉米粥
⑤西瓜
⑥茶叶
pH
3.1
4.6
7.8
7.6
6.3
5.0
以上能用来缓解胃酸过多的一组物质是()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⑤⑥
11.有一包粉末,已知由BaSO4、FeCl3、Ba(NO3)2、Na2SO4、NaOH、NaCl中的几种组成。
为了确定其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步骤一:
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有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
步骤二:
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
步骤三:
将步骤一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FeCl3、Na2SO4、NaOH、Ba(NO3)2
B.有色沉淀甲可能是Fe(OH)3和BaSO4的混合物
C.若将步骤二中的盐酸换成硝酸,则可确定原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
D.原白色粉末中FeCl3和NaOH的质量比为65:
48
12.下列物质都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假设所加的量都能使硫酸完全反应,则反应结束后,不能使溶液的酸性明显变弱的是()
A、锌B、氯化钡C、氧化镁D、氢氧化钠
13.下列四组物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铜和稀硫酸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D.氧化铜和水
14.下列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 )
A.
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
向MgC12和HC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
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
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
二、填空题
16.小浩同学在整理“家庭化学日志”,请你帮助他完成:
(1)紫卷心菜的汁液有类似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
将紫卷心菜汁滴入食醋中,可显
出色,证明食醋的pH7(选填>、<或=)。
(2)桌上摆放的竹炭雕屏可以起到静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竹炭具有性。
(3)妈妈给盆花施用了碳酸氢铵(NH4HCO3),这是一种(选填氮肥,或磷肥,
或复合肥),它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请回答:
①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性;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是;
③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④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⑤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物质是;
⑥生石灰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小芳同学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的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
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
(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见下表)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
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9.西江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河。
某同学对西江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西江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以采用_________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填字母);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pH试纸
(3)为了检验西江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_,搅拌;
(4)为了防止水污染,请你给出一个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水中在正极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
20.小军在一次实验中,将带有铁锈的铁片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细心观察,发现下列现象:
①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橙黄色;②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橙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现象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现象②中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弄清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请你帮助小军设计出探究方案(简略写出实验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4)某气体可用F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2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小白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人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___________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3)实验3中,小白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小白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________(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__________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溶液。
四、推断题
23.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
(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已知C为氢氧化钠溶液,则A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B为_____,D为_____。
(2)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4.A、B、C、D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B→NaO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一种用途是_____。
五、计算题
25.在实验室中,小明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钙粉末试剂瓶盖有破损,取部分粉末作为样品对其变质情况进行分析,实验室温度20℃查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并进行如下实验。
氢氧化钙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0.138
0.116
0.106
(1)取1g样品溶于100g水中,出现浑浊现象。
小明认为该固体己经变质。
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______。
(2)小明另取2g样品于大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850g溶液,并通入CO2.溶液的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3)配制的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______。
26.将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待反应后过滤,称量烧杯中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
(2)固体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A、KOH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硝酸铜能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OH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稀硫酸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C
【解析】A、硝酸银属于盐,与盐酸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属于金属单质,与盐酸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点睛: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H₂O)。
3.A
【解析】
【详解】
A、H2CO3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HNO3、H2CO3、H2SO4 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都属于酸,故正确;
C、NaOH、Ca(OH)2、Fe(OH)2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都属于碱,故正确;
D、NaCl、Na2CO3、NaHCO3 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试题分析:
纯碱Na2CO3A错误;生石灰CaO,B错误;草木灰K2CO3,D错误。
考点:
俗名、化学式。
5.A
【解析】
【详解】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A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与氢离子的结合,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KOH小,故等质量的NaOH和KOH,NaOH的分子更多氢氧根离子较多,故用改用等质量的KOH不会完全中和掉这一强酸,反应后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故选B。
点睛:
欲正确解答本题,需根据NaOH和KOH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两者分子数的多少,进而分析反应的情况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7.C
【解析】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B、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D、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K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2与K2CO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8.B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的铜粉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无法除掉杂质;B中的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其中PH等于7,说明加入的酸恰好,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杂质,所以B正确;C中的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氮气不能反应,所以C正确;D中的氯化铜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是同时产生氯化钠,使得物质中又带来新的杂质,所以D错误。
故选BC.
考点:
物质的除杂
9.B
【解析】分析:
碱性溶液碱性越小pH值越小,反之亦然,加入蒸馏水溶液浓度减低碱性变弱,据此分析。
解答:
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会减低洗发液的碱溶液浓度,使其碱性减弱,因为碱性溶液碱性越小pH值越小。
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来缓解胃酸过多的物质应该是碱性的物质,其PH值大于7,故选C.
考点:
PH值中和反应的应用
11.D
【解析】硫酸钡难溶于水,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硝酸钡和硫酸钠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的黄色溶液,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有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所以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一定不含硫酸钡,将步骤一得到的无色溶液A中加入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钡,无色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铁中含有氯离子,所以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所以:
A、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因此没有硫酸钡,原有氯化钠是否存在对本题的现象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
FeCl3、Na2SO4、NaOH,故A错误;B、根据“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固体全部消失”,说明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铁,而不含有BaSO4,故B错误;C、若将步骤二中的盐酸换成硝酸,也不能确定原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因为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氯化铁会引入氯离子,故C错误;
D、FeCl3+3NaOH═Fe(OH)3↓+3NaCl
162.5120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FeCl3和NaOH的质量比是65:
48,所以粉末中的FeCl3和NaOH的质量比为65:
48,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金属锌、氧化镁、氢氧化钠在与硫酸反应时只消耗硫酸没有酸性物质生成,故酸性明显减弱,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所以答案选择B.
考点:
硫酸的性质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铜和稀硫酸,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二者不反应;B.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二者不反应;D.氧化铜和水不反应;故答案选择B
考点:
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判断
14.C
【解析】
【详解】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所以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因为有一部分水和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多,不符合题意;C、向MgC12和HC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HC1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因为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C
【解析】A、氧化钙、碳酸钙都能盐酸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反应;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后溶液中溶质只有硝酸铜;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要求;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6.⑴红 < ⑵吸附 ⑶氮肥 盐
【解析】
试题分析:
(1)紫卷心菜的汁液有类似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那么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和石蕊试液一样;
(2)竹炭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分子;(3)由其化学式知,属于铵态氮肥,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铵离子构成,物质类别属于盐。
考点:
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点评: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平时对化学现象的积累和总结,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17.①吸附性②21%③CH4④SO2⑤Ca(OH)2⑥CaO+H2O→Ca(OH)2
【解析】
试题分析: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志:
0.0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⑤改良酸性土壤要使用碱性物质,常用Ca(OH)2;⑥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生石灰吸水生成氢氧化钙,起到干燥作用。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1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氧气的性质。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知收集前水占的体积越多,也就是说收集的氧气的浓度越大,木条越容易燃烧,根据题意,编号4的集气瓶内氧气的浓度比编号5中氧气的浓度低,木条能够复燃,所以编号5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检验方法、收集后的放置方法可知: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取出正立放好,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21%=40%+(1-40%)×21%=52.6%;
(4)小李想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应验证所含氧气的更少的体积分数的气体能否使木条复燃,故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9.混合物C肥皂水工业三废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气
【解析】
(1)江水中除水的成份外,还含有许多矿物质成份,故是混合物;
(2)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
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3)根据软水、硬水的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丰富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
(4)根据水体的污染情况分析,不用含磷洗衣粉;不过量使用洗沽精、洗衣粉、洁厕灵、洗发精;“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应先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均可以防止水污染;
(5)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20.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配制Fe2(SO4)3(或FeCl3)溶液,并取该溶液少许分别注入两支试管中。
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振荡,观察橙黄色溶液是否变为浅绿色;另一支试管中通足量氢气,观察橙黄色溶液是否变为浅绿色。
【解析】带有铁锈的铁片与硫酸反应,首先与铁锈反应,再与铁反应。
(1)现象①是硫酸与铁锈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现象②硫酸与铁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点睛∶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21.锥形瓶2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