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032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到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

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并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

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器材

课件,焦距不同的凸透镜2个,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大小相同,焦距不同的透镜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

(1)

(1)让学生观察投影仪上的凸透镜。

师:

教室里的这台投影仪经常为我们上课服务,但谁知道为什么在玻璃板的

,投影片上很小的几个字,投影在墙上却变

得这么大?

(2)谁又知道要想让投影仪投影出来的字更大些,投影仪上的凸透镜该向上调还是向下调?

(3)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放大镜,你用放大镜放大书上字的时候,是否离书越远像越大?

(4)看来同学们的心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问题的奥妙。

2.引入(

2)

动画:

会有什么规律。

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利用凸透镜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成的像,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猜想

和假设,经历提出问题和猜想的过程。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师: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凸透镜成像,你还有哪些想法和问题?

①什么情况下放大?

什么情况下缩小?

有没有什么规律?

②是否一直都能成像?

……

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板书,提出物距和像距的定义:

物距(u):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提炼学生提出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节课探究的题目:

像的大小、正倒跟物距间的关系。

(2)提出猜想

板书学生猜想的各种可能:

             

(3)设计实验(实验用具及表格)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表格,并投影出部分学生设计的表格,指出优点和缺点,统一思路。

 指导学生对实验器具摆放,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一直线,应注意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的中心“等高、共线”等问题。

为实验方便快捷,可以指定物距的具体数据,若实验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数据如

下表: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倒正

38

 

 

 

30

 

 

 

20

 

 

 

16

 

 

 

13

 

 

 

8

 

 

 

5

 

 

 

 

 

 

 

 

 

 

 

 

(4)进行实验、收

集数据

在实验期间,巡视指导,当学生得出数据和各自结论后组织同学归纳总结。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将刚才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规律。

①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③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④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光屏

上得不到像,只能

从光屏这一侧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巩固结论:

教师展示课件,利用课件将整个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像的倒正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与物体的位置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u=f

 

不成像

u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6)交流与合作

①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②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③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④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⑤让学生讨论投影仪(幻灯机或电影机)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的不同。

三、课堂小结

1.知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u)

像距 (v)

像的倒正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主要应用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不  成  像

u

v<0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2.方法与技能

实验法;图表归纳法。

老师利用flash课件(蜡烛从2倍焦距以外向凸透镜靠近,利用平行于主光轴和通过光心的两条特殊光线,将它的像做出来,让他所成的像也随之连续变化)进一步深化结论。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中蜡烛与它的像的位置、大小、虚实变化,完整连贯地说出当蜡烛由无穷远逐渐靠近凸透镜过程中蜡烛与它的像的位置、大小、虚实变化。

(该

演示是对实验的有力和必要的补充,对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连贯、系统的物像变化“模型”,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问题和选择

1.某小组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的一些对应数据,并依次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线段。

请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分析线段,由此可确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2.一根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移向凸透镜的焦点,关于其像的大小及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

A)

3.让我们一起来

看看凸透镜的杰作——美丽的瞬间,你能发现其中的成像规律吗?

五、板书设计

1.虚实像的区别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

(1)能成在光屏上

(2)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1)不能成在光屏上

(2)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像距 (v)

像的倒正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主要应用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不  成  像

u

v<0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六、课后作业

我们的眼睛也是一个凸透镜,他让我们看到了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那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呢?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调查——神奇的眼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

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

大致模式为:

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

在课堂中分小组体验式教学,学生经过体验自制投影仪模型,照相机模型,生活的中放大镜等环节,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找到实验结论,并进行探究形成对影响成像的因素的感性认识。

课堂采用了体验式,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模式,而不是讲解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要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又不能说明,因此任务的设置,活动的安排尤为重要。

学生的行动力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力。

在本节课中,大量器材的使用,任务逐级设置,教师巧妙引导,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在“做中学,玩中学”

看似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一直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

体验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达到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