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844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4.docx

届二轮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适用全国4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单选题

1.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D.MS培养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于细菌培养,A项错误;酵母菌属于真菌,发酵葡萄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碳氮比较高,而且含糖量高,更适合酵母菌习性,所以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B项正确,C项错误;MS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划线结束后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用已冷却的接种环蘸取菌液

C.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D.划线结束后平板应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平板划线法中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要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3.下列坐标曲线中,a、b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点酶的结构、功能相同

B.图乙中,a、b点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相同

C.图丙中,a、b点细胞的代射强度相同

D.图丁中a、b点细菌的增长速率相同

【答案】B

【解析】

4.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擦拭双手

B.用氯气消毒水源

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化学药剂消毒,A正确;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化学药剂消毒,B正确;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因为高温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等应用干热灭菌,酒精擦拭属于消毒,不能杀灭所有微生物,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涉及无菌操作的技术,关键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

5.下列是某种培养基的组成:

蛋白胨10g、乳糖5g、蔗糖5g、K2HPO42g、蒸馏水100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化学成分看,属于天然培养基

B.含有三类营养成分

C.适合于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D.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蛋白胨的化学成分不清楚,因此属于天然培养基,A正确;该配方含有N源,C源,无机盐和水,含有4类营养成分,B错误;该配方加有机物,适合了培养异养型微生物,C错误;该培养基没有加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微生物,D错误。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6.下列关于发酵过程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配制天然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配制天然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C.配制合成培养基,按种,高压蒸气

灭菌,培养

D.配制合成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答案】B

【解析】

7.人们常用菌类含量来检测水质污染的程度,这种菌类是

A.乳酸菌B.大肠杆菌C.根瘤菌D.结核菌

【答案】B

【解析】

8.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

A.制备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

B.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C.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

D.接种后在适宜温度和充足氧条件下培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牛的瘤胃中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因此培养基需要富含纤维素,A正确。

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B正确。

需要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C正确。

牛的瘤胃中氧气含量低,生活在牛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型微生物,需要在无氧环境中培养,D错误。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

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

C.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与应用有关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进行判断.

解: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错;

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B正确;

C、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能够满足该种微生物的需要,C错;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D错.

故选:

B.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0.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控制好发酵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下列关于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处理,正确的是()

A.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谷氨酸的合成速度

B.发酵过程中只要通入大量的无菌空气,就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C.培养基的碳、氮比例为3∶1,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

D.在发酵过程中应保持温度的恒定,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大量合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酵工程的有关内容。

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谷氨酸的合成速度,A正确;发酵过程中只要通入大量的无菌空气,并不一定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B错;培养基的碳、氮比例为4∶1,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C错;在发酵过程中应根据微生物的活动,及时调节温度,才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大量合成,D错。

故本题选A。

11.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

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A.①②B.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

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将不再存在,因此在培养基上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据此可判断图示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位于③,所以B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2.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

烧的次数为(  )

A.2B.4C.5D.6

【答案】D

【解析】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因此按照图中划线顺序(1→2→3→4→5),一共划了5次线,所以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6次,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平板划线操作划线前后的灭菌及目的,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预期,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板划线法的掌握程度。

13.平板冷却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意义是()

A.利于大肠杆菌的接种

B.防止杂菌污染

C.利于培养基的冷却

D.防止皿盖冷却水倒流入培养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平板冷却凝后要将平板倒置,主要意义是防止皿盖冷却水倒流入培养基,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2011年6月,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EHEC”引起的疫情在德国爆发并在欧洲蔓延,下列对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其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该细菌的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所以为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凡是有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EHEC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B错误;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不遵循,C正确;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为二分裂法,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因此在解答选项时即可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的角度解答,如: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等

15.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

(E、F、G、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培养基成分

A、B、C

A、B、C

I、M

A、B、C

H、K

A、B、C

M、J

A、B、C

I、K

A、B、C

H、J

A、B、C

K、M

生长

状态

-

-

+

-

+

-

+

A.HB.IC.KD.M

【答案】C

【解析】在缺K物质的培养基中细菌都不能生长和,而在有K物质的培养基中细菌都能生长,说明细菌不能合成K物质。

16.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应用

A.灼烧灭菌B.高压蒸汽灭菌C.干热灭菌D.煮沸灭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对培养基灭菌最好用高压蒸汽灭菌,选B。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

【名师点睛】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煮沸消毒法

日常用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法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

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17.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尿素分解菌时,尿素是选择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唯一的碳源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C.用平板划线法来纯化大肠杆菌时,只有在第五区域内才能找到单菌落

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答案】B

【解析】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A错误;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B正确;用平板划线法来纯化大肠杆菌时,不一定在第五区域内才能找到单菌落,C错误;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名师点睛】

(1)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杂菌污染,故实验室培养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用干热灭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实验者的双手用酒精擦拭消毒处理.

(2)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3)要分离某种微生物,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1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B、含RNA的病毒较含DNA的病毒更易发生变异

C、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灭活的病毒不具有抗原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

它的衣壳有抗原决定簇,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DNA是双螺旋结构,所以含RNA的病毒较含DNA的病毒更易发生变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的系统,营寄生生活,它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故A、B、C正确。

灭活的病毒不具有繁殖能力,但仍具有抗原性。

故D不正确。

19.下列细胞中培养过程中存在细胞分化的是()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B.紫草细胞培养获得紫草素

C.培养皮肤细胞D.乳酸发酵

【答案】D

【解析】乳酸发酵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分化。

20.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A.用的培养基不同B.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C.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都需要在火焰旁迸行接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都用相同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平板划线法需用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需用接种钩,B错误;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C错误;为了防止杂菌感染,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都需要在火焰旁迸行接种,D正确。

考点:

【名师点睛】比较解读两种分离纯化方法

方法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注意事项

(1)接种环的灼烧:

①第一次划线前:

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②每次划线前:

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③划线结束后:

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1)稀释操作时:

每支试管及其中的9mL水、移液管等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

(2)涂布平板时:

①涂布器用体积分数为70%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②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③酒精灯与培养皿距离要合适,移液管管头不要接触任何物体。

目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由单个菌种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培养

平板冷凝后倒置培养,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防止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二、非选择题

21.(15分)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和,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培养基。

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是方法。

(2)右上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

运用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原因: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答案】

(1)碳源氮源选择溶化后高压蒸汽灭菌法

(2)平板划线法低部分菌落重叠

(3)酚红指示剂CO(NH2)2+H2O-脲酶-→CO2+2NH3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从土壤中分离提纯该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碳源和氮源。

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溶化后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右上图中,A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若稀释倍数不足,容易出现部分菌落重叠,导致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3)鉴定细菌能够分解尿素的培养基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酚红指示剂,原理是CO(NH2)2+H2O-脲酶-→CO2+2NH3。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土壤中,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C1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____。

(3)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______处理。

(添“消毒”或者“灭菌”)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

【答案】富含纤维素Cx酶葡萄糖苷酶选择碳源刚果红透明圈灭菌酵母菌重铬酸钾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考查对培养基成分、种类、灭菌方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与识记。

(1)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纤维素酶一般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三种成分。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碳源。

(3)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含有特殊染料是刚果红,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灭菌处理。

(4)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可以使用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

【点睛】灭菌和消毒的区别:

(1)灭菌: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2)消毒: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23.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物乙醇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将木屑、废纸(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转化为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筛选微生物X菌种的培养基中,应以为唯一碳源,在培养基中加入,并根据水解圈的大小来筛选微生物X。

(2)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从油料作物中提取植物油与甲醇在脂肪酶的催化下生成生物柴油,从微生物中提取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为降低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技术使脂肪酶能重复使用。

(3)野生资源减少,可以通过人工栽培增加产量。

某农科院借助微型繁殖技术扩大了明党参的种植面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____,而且可以_____________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栽培过程中,可对某优良变异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处理。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育种取材的关键是选取__________期的花粉。

【答案】

(1)纤维素刚果红

(2)酶活性;固定化酶

(3)遗传特性高效快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核(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将木屑、废纸转化为乙醇的原理,是分离培养纤维素分解菌,获得纤维素酶,然后分解纤维素产生糖,再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乙醇。

分离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在培养基中加刚果红入,并根据水解圈的大小来筛选。

(2)从微生物中提取脂肪酶需要检测酶活性,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使脂肪酶能重复使用,降低柴油生产成本。

(3)微型繁殖主要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属于无性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对优良变异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处理,取材的关键是选取单核期的花粉,经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正常的纯合子,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及酶的利用与组织培养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4.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10分)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下的系列实验。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___。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D.葡萄糖、蛋白胨

2.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

根据表2的实验数据,选择理想的碳源为______。

3.补全表3中的实验方案,以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

4.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碳源的最佳浓度,在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

以a和b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a1>a2>a3;b2>b3>b4,据此形成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_______。

方案一:

a1和b2组合。

方案二:

将每一种a的浓度分别与b2、b3、b4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

a1和b2组合,a2和b3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

a1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2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5.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则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固定化工艺。

.

【答案】

1.B

2.蔗糖

3.参考答案见表3。

酶活性

0.6%

0.8%

1.0%

1.2%

1.4%

第1组

/

/

/

/

/

第2组

/

/

/

/

/

第3组

/

/

/

/

/

平均值

/

/

/

/

/

4.方案二

5.C

【解析】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必须采用脂肪作为唯一碳源,分析四个选项,B正确。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当碳源为蔗糖时,酶活性最高,因此理想碳源为蔗糖。

3.要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由于所给浓度为1.0%,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可以设置为0.6%、0.8%、1.0%、1.2%、1.4%五个浓度梯度。

4.虽然a1酶活性最高,b2酶活性最高,但是a1和b2组合,酶活性不一定最高,最佳方案为方案二,将每一种a的浓度分别与b2、b3、b4组合,这样才可以选出最佳组合。

5.分析题图中的三个选项,A选项会造成酶失活,B选项会造成酶损失,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酶的活性实验和固定化酶技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5.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处理。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

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的环境中采集。

(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培养基(按用途分类),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

(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1)高压蒸汽灭菌无菌

(2)富含纤维素

(3)选择 碳源

(4)刚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