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4671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铎(dé)  桀溺(jié)耦耕(ǒu) 接舆(yǔ)

B.荷蓧(tiáo)黍米(shǔ)奚自(xī)反见(jiàn)

C.芸草(yún)殆而(dài)怃然(wǔ)耰而(yōu)

D.长沮(jù)桀溺(nì)不辍(chuò)食之(sh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植其杖而芸

B.止子路宿

C.不仕无义

D.欲洁其身

3.下列句子中的“易”字,与例句中的“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以乱易整,不武。

B.移风易俗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些追蜂逐蜜的养蜂人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这里,安营扎寨在百花丛中,______,编织着春天的童话,收获着春天的甜蜜。

②当你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于人生路上______、艰难前行时,别忘了给心灵觅一处休憩的港湾,开一剂温润的药方。

③86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和荣耀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______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依然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A.风餐露宿 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B.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跋山涉水

C.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D.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母婴平安公益基金通过在当地建立妇幼保健站、添置基本医疗设备、培训医护人员、推广科学生育方法等手段,大大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

B.根据河北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地原煤散烧和直燃直排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非常明显,河北生活用散煤排放量占全省燃煤排放总量的五成以上。

C.集团制定了全面的互联战略和全新的产品规划,加强电气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力争把集团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工业巨头。

D.未来,以“三个一批”和“三量调整”为特征,以重组和资产注入为措施,以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为目的的国企改革将会点燃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已是傍晚时分,苍茫的暮色,正从天东的大海那边升腾起来,_____________。

①每当江风吹来,秧苗就轻轻摆动着,把一层一层的轻浪,向天边远远地传送开去。

②现在,沟洫纵横的洲渚上,已经垦出了一片一片的稻田,

③但西方的地平线上,那一轮即将隐没的夕阳,还在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余晖。

④这时,河汊上、田塍里的水面便荡漾起来,晚霞的倒影被搅乱了,于是又平添了几许变幻,几许缤纷

⑤这一带,本是孤立于江心的一个沙洲,

⑥在夕阳的映照下,稻田里的簇簇秧苗,仿佛展开了一片墨绿色的、闪着金光的地毡,显得那样宁静,那样旷远。

A.⑤②①④③⑥  B.③⑤②⑥①④    

C.①④⑤②⑥③    D.③⑥①④⑤②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①,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②  ?

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着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日益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③  。

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等。

8.下面是传统节日春节的形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主体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杖荷蓧     荷:

背负。

B.植其杖而芸芸:

除草。

C.明日,子路行以告明日:

第二天

D.行其义也义:

正义。

10.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拱而立 

②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③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是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

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自认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

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出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

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邪?

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

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

“有是乎,由?

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

孔子曰:

“回,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

“有是哉,颜氏之子!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楚令尹子西曰:

“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

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

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祇回留之不能去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孔丘得据土壤土壤:

土地。

B.今之从政者殆而殆:

懈怠。

C.景行行止景行:

大路。

D.学者宗之宗:

尊奉。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B.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C.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D.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

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16.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是哉,颜氏之子!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或:

动身),粮食也断绝了。

跟从(或:

随行)的弟子饿坏(或:

饿病)了,人都站不起来(或:

许多人爬不起来/没有人能够站起来)。

(2)有这样的道理啊(或:

是这样啊),颜家的小伙子(或:

好小子)!

假使你有很多财产(要是你成了大富翁),我就当你的管家。

 

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A项,“木铎”的“铎”,应读“duó”。

B项,“荷蓧”的“蓧”,应读“diào”。

D项,“食之”的“食”,应读“食”。

2.C【解析】C项,名词用作动词。

A、B、D三项均是使动用法。

3.B【解析】例句和B项都当“改变”讲,A项,替代。

C项,交换。

D项,容易。

4.A【解析】第①句说的是养蜂人在野外安营扎寨的生活状况,用“风餐露宿”比较恰当;第②句说的人生路上历尽辛苦,强调行进的艰难,用“跋山涉水”比较恰当;第③句说的是袁隆平不耽于取得的辉煌成绩,依然奔波祖国各地调查研究,侧重忙碌,用“风尘仆仆”比较恰当。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

5.C【解析】A项,搭配不当。

问题出在后半句“大大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句子中的“死亡率”不能与“减少”搭配,正确的说法应是“大大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

B项,句式杂糅。

“根据河北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是由“根据河北省相关部门的统计”和“河北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两个句式杂糅而成,正确的修改方法是删除“根据”或者“显示”。

D项,语序不当,“以‘三个一批’和‘三量调整’为特征,以重组和资产注入为措施,”这个并列成分排序不合理,应该“目的”在前,“措施”在后,所以该句要调整语序,把“以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为目的”放到“以‘三个一批’和‘三量调整’为特征”的前面。

6.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分析题面所给各句的语意以及相互之间的语意关系。

文段首句写傍晚时分,东面的天空暮色升腾,句⑥中的“但”承接首句暮色苍茫,话锋一转,描写西天夕阳散发的余晖,开启下文对夕阳下稻田的描写,因此接首句最为恰当。

接下来介绍“这一带”沙洲的变迁,“现在”与“本”照应,自然⑤②相连。

①④⑥描写稻田,①④是动景,⑥是静景,而④句中“又平添”照应⑥句中的“显得那样宁静,那样旷远”,可知对稻田的描写顺序是先静景,再动景;④句中“这时”又照应①句中的“江风吹来”,当在①之后,所以这三句的合理排序应为⑥①④。

整个语段从东面的暮色写起,着重描写西天夕阳下洲渚上的稻田。

叙描对象依次为沙洲、稻田、秧苗和水面。

7.示例:

①就实践观点说  ②人对自然为什么要加工改造呢  ③它要有人的条件和物的条件

【解析】文段有三个意思,首先是说艺术的对象是自然,然后交代人从事劳动生产的原因,最后说艺术产生的两个条件。

要依据这三层意思进行补写。

8.示例:

该标志主体部分是由灯笼、图章和汉字“春”组成。

汉字“春”点明春节,蕴含中国墨迹风格韵味的灯笼、图章,象征着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寓意吉祥、喜庆,祝愿新春生活红火美好。

【解析】第一步是看图。

这是一个可大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图,上面部分是主体部分,是一个圆形灯笼,圆形灯笼里面有一个汉字“春”和一枚图章。

下面部分是两行文字。

分别是“春节”的汉语拼音和汉字“春节”。

第二步是结合题干用文字简明表达。

题干只要求写该标志的主体部分。

在写构图要素时,可简明写出“该标志是由灯笼、图章和汉字“春”组成”;在写该标志寓意时,应注意到灯笼和图章这两个中国元素所折射的传统文化,而生活中的灯笼都是火红的,再结合汉字“春”,寓意就不难理解了。

答案

9.D【解析】D项,义:

道术或主张。

10.B【解析】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③助词,的;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B【解析】B项,“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不正确。

12.

(1)他便留子路住下来,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

(2)孔子说:

“他是个隐士啊。

”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

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解析】第

(1)题要准确译出“宿”“食”“见”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

(2)题要准确译出“隐者”“反”“见”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

13.B【解析】殆:

危险。

14.B【解析】根据画线句句意及重要字词的提示断句。

这部分的标点为: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15.B【解析】颜回认为因为老师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采纳它,对此并没有表示遗憾。

16.

(1)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或:

动身),粮食也断绝了。

跟从(或:

随行)的弟子饿坏(或:

饿病)了,人都站不起来(或:

许多人爬不起来/没有人能够站起来)。

(2)有这样的道理啊(或:

是这样啊),颜家的小伙子(或:

好小子)!

假使你有很多财产(要是你成了大富翁),我就当你的管家。

【解析】第

(1)题要准确译出“行”“从”“兴”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

(2)题要准确译出“是”“使”“宰”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

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

“孔子是位贤人,如今长久地停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措施和作为都不合仲尼的想法。

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

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

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

随行的弟子饿坏了,没人能站起来。

孔子却还在给大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没有停下来。

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

“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

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子路说:

“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

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

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

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

“有这样的说法吗,仲由?

假使达到仁的人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被饿死)?

假使达到智的人就一定能推行学说,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

颜回进来见孔子。

孔子说:

“回啊,我们的学说有什么错误吗?

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颜回说:

“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

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

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

不被容纳怕什么?

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听了高兴地笑着说:

“有这样的道理啊,颜家的好小子(孩子)!

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管家。

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想把有户籍的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

楚国的令尹子西劝阻说:

“我们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

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

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

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

”昭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唱道:

“凤凰呀,凤凰呀,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

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啊!

罢了,罢了,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话。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

“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

”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

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

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不愿意离开。

天下的君王达到贤人的很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

上起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孔子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