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120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开学第一考

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

苑广阔

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

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

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争论仍旧在持续,而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解决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这样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

如果真能增加假期长度,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争论了,问题在于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不会突然把春节假期从三天变为四天甚至是五天。

虽然目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七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可毕竟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单位不会要求员工非等到除夕当天正常下班以后再回家过年,而是会放松要求,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

这样一来,如果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这么人性化,同意自己的员工可以在除夕当天提前下班回家;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万一今年换了一个领导或管理者,可能就从去年的允许提前放假变成了不允许提前放假。

更何况,这种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私假”,显得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比如某家政府机关除夕当天提前下班了,但是偏偏有市民前来办事却找不到人,怎么办?

所以在我看来,在春节假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还是统一从除夕开始放假好,笔者持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

春节我们过了千百年了,但是很多人年年过年却从没想过“年”的“核心”在哪里。

实际上,不管是按照过年的传统,还是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春节的“核心”就在从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

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守岁、吃团圆饭、放鞭炮辞旧迎新,这一系列的家庭活动,才是春节最核心的部分,而背后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才是春节最核心的价值。

如果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那么也就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

所以不管是考虑民意为重,还是从春节的“核心价值”出发,春节假期,都应该从除夕开始放才更加合适。

(选自2014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起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安排的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B.“除夕是否放假”是全国假日办“改编”后的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C.“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仍旧在持续,因为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

D.“除夕是否放假”,作者的观点是“放”,因为除夕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

2.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作者支持除夕放假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春节最核心的部分是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守岁、放鞭炮等一系列的家庭活动。

B.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

C.春节假期从除夕开始,是出于对春节的“核心价值”的考虑,是对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的尊重。

D.有关专家提出解决“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分)

A.因为有些单位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所以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

B.有人反对除夕当天的“自由活动”式放假,因为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并且名不正言不顺。

C.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的人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如果明白了这个,争论也就不存在了。

D.作者认为:

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春节的“核心价值”就是春节中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

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

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

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

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出令曰:

“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

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

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众乘锐凡断铁缝攒代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

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

及收军,独失顺。

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

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贵惊曰:

“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复不能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矩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

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

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

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

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

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

“识竹园张乎?

此是也。

”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

文焕斩四卒,以贵袱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列传二百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达郢竟:

最终

B.稍进团山下稍:

稍微

C.洎登舟洎:

等到

D.大兵邀击邀:

拦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B.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C.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D.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贵在龙尾洲被北军围住后,仍然拼命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文焕把他埋葬在张顺墓旁,并立两座庙祭祀他们。

B.襄阳被围困五年,宋军为了给城中的守军以支援,于是造了上百艘特殊的船只,选拔了三千勇士,让他们突围进城。

C.张顺和张贵临危受命,充当三千勇士的将领。

一人被称为“矮张”,一人被称为“竹园张”,二人智勇双全,力能服众。

D.在支援襄阳城的守军时,张贵在前面开路,张顺在后面压阵。

结果攻破防线进入城中,发现张顺失踪了。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4分)

⑵复不能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矩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6分) 

(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赠内人①

张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

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

宫门。

③窠:

巢穴。

④红焰:

指灯芯。

8.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9.细读第一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                ,           ”,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君臣际遇关系的肯定与憧憬。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诗中“        ,     ” 

两句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25分)

为生存辍学走上写作之路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前行着,拥挤的人群,熙熙攘攘。

有的人是只负责观看风景的普通乘客,命运的方向不由他过问;有的人扮演的是列车员的角色,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先锋,引领着这辆列车的前进。

爱玲,便是后者。

1942年,爱玲和炎樱回到了上海,仿佛在上海,也只有上海,才是她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

对于在港大没有毕业,爱玲一直耿耿于怀,只能转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为的是“至少拿张毕业文凭”。

弟弟张子静很高兴,因为他也准备报考,姐弟俩终于可以在同一所学校碰面了。

可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学费无从着落,子静记得姐姐“叹了一口气”。

回到上海,爱玲投奔了姑姑,住在郝德路192号的爱丁顿公寓。

姑姑虽然继承了不少遗产,一度生活阔绰,可是因为投资股票,恰逢时局动荡,一下破产了。

即便是在洋行、电台里打几份工,也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

于是,便告诉爱玲,当时她的父母协议离婚的时候,约定她以后的教育费用由父亲承担,而爱玲港大三年的学费全部由母亲出,现在应该由父亲承担了。

可是,爱玲始终觉得拉不下面子,那个父亲,以及他的家,自己曾经发誓是不打算再理会了的,4年期间,父女情分已然了断,如今放下自尊突然管父亲拿钱,仿佛是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里找到一个出口那么艰难。

张子静回到家后,趁后母不在家的机会,向父亲简要介绍了姐姐的窘境,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毕竟对于女儿离家出走之事他始终耿耿于怀。

不过,考虑片刻,他还是对儿子说:

“你叫她来吧。

”过了几日,爱玲终于见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父亲,不过不再是那幢逃走的别墅,而是在另外一幢小洋房。

爱玲后来在小说《怨女》中对于衰落的父亲,做了更为生动的描绘:

“到底清朝亡了国了,说得上家仇国恨,托庇在外国租界上,二十年来内地老不太平,亲戚见了面就抱怨田上的钱来不了,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又不像做官一本万利,总觉得不值得。

政界当然不行,成了投降资本,败坏家声……守着两个死钱过日子,只有出没有进。

爱玲与父亲在相隔4年后重新见面了,双方有些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彼此都有些陌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向父亲说了说,便无二话。

父亲也没多说什么。

“学费我叫你弟弟送去。

”十分钟的短短会面,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以至于横亘在父女心中的那份心结,始终没有机会打开。

张子静回忆说:

“那是姐姐最后一次走进家门。

此后她和我父亲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不过,学费总算拿到手了,爱玲转学进入了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习,子静也进入了经济系一年级。

不久,炎樱也转学到了这里,两人继续着港大时期的友谊,形影不离。

然而,这份简单的快乐,没有延续多长时日,便宣告结束了。

虽然学费已经解决了,可是母亲自1939年去新加坡后,杳无音讯。

倔强的爱玲,又不想成为姑姑的负担,哪怕她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想让姑姑的生活雪上加霜。

实际上,从父亲家里逃出的那一天开始,爱玲就放弃了继承张家的财产,或者嫁入豪门依靠一个自己或许根本不爱的男人过着体面光鲜生活的机会,似乎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

于是,坚持了两个月不到,爱玲又辍学了。

子静跑去劝说姐姐去当老师或者编辑,都被爱玲否决了,她觉得自己性格内向,孤傲不群,不善于表达,反正,她早有自己的安排,宽慰弟弟说:

“我替报馆写稿就好。

这阵子我写稿也赚了些稿费。

1942年,窘迫的境遇并没有把爱玲推向生活的地狱,反而为她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新世纪,前途无限光明的大门。

两年之后,上海最璀璨的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了。

    (摘自潘飞《永远的张爱玲》,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其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摘自《搜狗百科》)

②张爱玲的教育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虽然她日后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凭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但她的家除了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外,还可以说是一个书香门第。

她的祖父是科举出身,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她母亲则是“知识女性”。

(摘自余斌《张爱玲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张爱玲在港大没有毕业,回到了上海,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

B.张爱玲投奔自己的姑姑,生活阔绰的姑姑却因为投资股票而破产,失去了生活的“支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

C.张爱玲的父亲对女儿的出走耿耿于怀,当儿子说出姐姐张爱玲的窘境后,张父因为疼钱而沉默,最终还是答应给张爱玲学费。

D.张爱玲能够成为上海最璀璨的文学新星,并在文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既有她本身勤奋的因素,也有她父母对她的影响。

E.文章写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非常关心姐姐张爱玲,并引用了一些张子静的话语,这样写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张爱玲在求学道路上辍学的原因有哪些?

文中可以看出她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材料简析。

(6分)

                                                                   

(4)为了生计辍学而走上写作道路,你对此持什么态度?

请结合文本及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中央电视台2015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B.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

C.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D.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l5年后将会灭绝。

1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用软软的毛笔蘸着浓浓的墨,在树皮和竹麻做成的纸上写中国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具象的视觉:

比如排布的美,错落的美,缠绕的美,飞白的美,图章的美,沧桑的美,厚重的美,以及由岁月流逝而沉淀出的古色的美。

      ,      。

     。

      ,      ,      。

张怀瓘说:

“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

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不是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内之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

① 书法之美重在内涵

② 然而这些绝不是书法美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表象

③ 这犹如人的外表和内涵一样

④ 这种色彩的绝美,实在是让人难以抗拒

⑤ 有内涵凸显出的神采才是书法的真美

⑥ 以致使当代一些书法家沉溺其中,整天在装裱上下功夫

A.④⑥②①⑤③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⑤②④⑥ D.④②①⑤③⑥

14.《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

100个“最中国”汉字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戒”“悟”“道”,还有体现中国情怀的“和”“九”“国”“诚”。

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5分)

【例句】和,是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它像一首温馨的乐曲,充满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妙音;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诗句)  ”的奇效。

 

5、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60分)

(1)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

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开学第一考

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A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项A对应的原文“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第二段“争论仍旧在持续”,没有说明争论的起源,选项无中生有。

2【答案】D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选项D和题干“作者支持除夕放假”,没有关系,强加因果。

3【答案】C考点:

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想象。

C对应的原文“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是那些人支持从春节放假的原因,他们主张的从初一放假实际也是从除夕放,选项“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曲解文意。

4.B(稍:

逐渐)

5.D

6.A(“战死沙场”说法错误。

7.①他们两人都有智有勇,向来被众将佩服,让他们做都统。

(“俱”、“为…所”、“素”、“俾”各1分)

②又不能隐藏行踪,就开炮叫喊着开了船,趁着夜晚砍断绳索突破包围冒险前进,敌众都被惊退。

(“隐迹”、“乃”、“鼓噪”、“乘夜”、“冒进”“辟易”各1分)

8.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

(2分)“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1分)身在禁宫,与世隔绝。

“唯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

(2分)“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

(1分)

【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

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

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拔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命运的哀怜。

本题可据此回答。

9.借景抒情:

借守备森严的宫门,种植在宫中的树木,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

(2分)借“月”,点明时间,烘托了暗淡朦胧之感。

(1分)抒发了在月下伫立凝望之人的百无聊赖,寂寞凄冷。

又从“月痕过”暗示了光阴的流逝,青春的虚度。

(2分)

【解析】“禁门宫树”,点明地点,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

月痕”,点明时间,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过”字,则暗示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

本题可据此回答。

10.(共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本句不得分)

(1)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答案解析】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A“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错,这是作者的观点,并非张爱玲认为。

C“因为疼钱”错,与原文“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不符。

E“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欠妥,没有“新颖性”。

(2)①内容:

文章第一段运用形象的比喻,表面上写了乘客与列车员的不同,实际上是表现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有不同,性格命运各异,只有善于把握自己人生的人生命才有光彩。

②结构:

引出张爱玲是生命的先锋者这一内容,引发后文对张爱玲生平的探究,包含着对张爱玲的高度肯定赞扬。

(每点3分)

(3)①原因:

母亲到新加坡杳无音信,没有了母亲的学费支持;姑姑因为投资失败,而生活拮据,无法供给她的生活费和学费;与父亲闹僵,发誓离开父亲,自尊使她难以向父亲开口。

②性格:

自尊心极强,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倔强内向孤傲不群,勇于选择自己的人生,敢于做新的知识女性

(4)只要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言之有理,道理充分,即可得分。

(看法可以不拘一格)

11.C

12.D A项的?

°歌手?

±与?

°润色?

±搭配不当。

B项不合逻辑:

应把?

°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

±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