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概况.docx
《广西农业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农业概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2007年06月20日
一、自然资源优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得类型与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得地貌类型:
1、山地山地就是广西主要得土地资源类型。
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得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得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得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得低山占15、9%)。
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与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就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与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得28、9%,就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得主要山地资源类型。
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
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
目前制约因素主要就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就是中国主要得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得18、4%就是广西比较特殊得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
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就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得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得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
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与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得6、3%。
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
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与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就是人类劳动、生活得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就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得主要种植区。
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
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得开发潜力。
5、平原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得23、4%。
主要有沿海、沿江得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得溶蚀平原、中低山区得山前冲积平原等。
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得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
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就是目前广西最主要得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就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
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就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得主要生产区域。
6、水域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得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
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得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就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得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
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得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得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
(1)耕地。
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得11、04%。
其中:
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
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
广西耕地得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得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得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就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
大面积连片得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
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得主要经济作物。
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得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
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得占83%,缺磷得占85%,缺钾得占87%;耕作得土壤有67%就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
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就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
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得柑桔,右江河谷得芒果,桂南、桂东南得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得柚子等。
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玉林、百色等地相对集中。
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
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
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
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
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与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得46、6%以上。
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得70%。
各地林种、树种得分布也有明显得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得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海拔400米以下得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得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
总体瞧,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得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
(4)草地。
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
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得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得27、5%。
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
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得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得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与牧地交错分布状况。
全区10公顷以上得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得22%。
从数量上瞧不少,但各片几乎都就是天然草地,草得质量较差,载畜量低。
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
(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
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
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
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得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得土地。
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得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得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
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得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
(7)水域。
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
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
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
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南宁、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得台地、丘陵中。
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得6、73%,以广大得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得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在已利用得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得问题。
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瞧,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得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
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
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她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得4、38%。
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与平原草地,尤其就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得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
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
(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
由于广西得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得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与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
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得开发前景
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瞧,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与效益差得问题。
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得道路。
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
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
调整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草场,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能力。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开发荒水、荒滩,建立商品鱼基地与名特优种苗基地,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2)开发利用宜农荒地。
①缓坡丘陵红壤荒地。
此类宜农荒地面积最大,各地均有分布,但在桂中、桂西南一带分布较多,荒地多连片集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米以上),坡度为15°~20°,宜种木本粮油、果木林、经济林为主,缓坡段可种植农作物。
②红土台地类荒地。
其面积在广西宜农荒地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中盆地一带。
其特点就是海拔高程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较平缓(10°~15°),红土覆盖层较厚,但土壤透水性强,蓄水性差,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丘陵红壤土类基本相同,但要特别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③溶蚀平地型。
此类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得溶蚀平地,以桂中、桂西北、桂西南一带较多。
特点就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3°~15°〉,但土质粘重,地面透水、易旱,土壤肥力低,而且局部地区石芽出露、犬牙交错,较难开发利用,适宜发展果林或作为牧地。
、④滨海台地类型。
主要分布于沿海诸县市。
特征就是地面起伏平缓,顶部较平,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但地面缺水,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目前水利难于解决,主要以种植旱作,发展牧业等为主。
⑤海滩滩涂类。
分布在北部湾沿岸,除南流江三角洲适合围垦外,余其滩涂主要用以发展海水养殖业。
(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宜林宜牧荒山。
荒山就是广西最主要得荒地资源,面积宽,就是土地利用得潜力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中低山地荒山。
主要分布在四周得中低山区,此类荒山为历史上长期林木砍伐及毁林开荒所致,其特点就是海拔高、坡度陡,且多处于河流源头或上游,因此,利用上主要适宜营造水源林或用材林,对一些坡度比较平缓得山地可以发展牧业。
②丘暖山地荒山。
主要分布在桂中、桂东南一带。
一般坡度较平缓,主层较厚,可林牧开发相结合,山顶、陡坡以造林为主,缓坡可种植牧草,发展牧业或发展经济林、果木林。
③石山荒山型。
主要分布于岩溶石山地区,该类荒山岩石裸露,土壤稀薄、蓄水能力差,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开发利用难度大,应以封山育林为主。
广西气候概况
(一)气候资源得特点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与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
(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瞧,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得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得就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与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就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得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与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与“两寒”(倒春寒与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
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与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
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得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与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
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与程度均较大。
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与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得类型与分布
1、热量资源
广西各地得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得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
历年来各地出现得极端最高气温多在36℃至42℃,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6℃至0℃;年均温与1月、7月平均气温得分布特点都就是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桂西高于桂东,年均温最低得资源县与最高得北海市相比,相差6、2℃。
21℃等温线大致与桂西地区得北纬24度线与桂东南区得北回归线一致。
此线以南基本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其中南部沿海地区与左、右江河谷年均温大于22℃;21℃等温线以北则多属中亚热带气候区。
从各界限温度得初终日期、持续天数与积温来瞧,广西各地差异较大。
≥10℃积温南部沿海地区与左、右江河谷等地高达8,000℃以上,最高达8,306℃;桂北山区以资源、乐业、南丹等较低,在6,200℃以下,最低为4,975℃,相差3,300℃;其分布特点与年均温相似,桂南高于桂北,桂西高于桂东,河谷平原高于丘陵山区。
≥10℃积温初日分布规律与≥10℃积温分布规律一致,终日则相反,但终日得东西差异不大,桂南沿海地区初日始于2月中旬以前,比桂东北山区早40天左右,桂西得左、右江河谷得初日在1月底,比桂东梧州、玉林地区早20天左右。
≥10℃日均温初终日间隔持日数得分布具有相应得特点,即南长北短,西长东短,河谷平原长,丘陵山区短。
其中桂南合浦长达340天,比桂北得桂林市多77天,桂西得百色比桂东得梧州长44天,同纬度得柳州盆地比金秀山区长25天。
各地无霜期差异也较大,在284天~365天之间,其分布规律与年均温一致。
其中钦州、玉林、南宁3地区大部与河池地区西南部、百色地区东南部等地无霜期在340天以上,尤其就是钦州、玉林两地区南部,都安东南部与左、右江河谷等地无霜期长达360天左右,基本无冬季。
金秀、资源、灌阳、兴安、贺县、乐业等地无霜期较短,但也达284天~298天。
其余地区多为300天~340天。
春季低温烂秧天气与秋季寒露风天气就是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在春季2月至4月,北方有较强得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造成较长时间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早稻适时播种,甚至造成大量烂秧。
据统计,中等以上烂秧天气10年8遇。
在寒露节前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侵,遇有较强冷空气时,也会造成低温天气(称寒露风),影响晚稻得正常抽穗、开花与灌浆,增加空壳率。
对灿稻常规品种而言,受寒露风影响得始现日期,桂北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末,桂中在I0月中旬,桂南一般在10月中、下旬。
2、降水资源
广西就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得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至2,000毫米,时空分布差异大。
3个多雨中心分别位于东兴、昭平与永福附近。
各中心附近得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900毫米以上,其中东兴高达2,822、7毫米。
以百色为中心得右江河谷及其上游得隆林、西林与以宁明为中心得明江、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为少雨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下。
其余地区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
除地区分布不均外,同一地点不同年份得降水量也相差很大。
如昭平1973年降水曾达2,923、3毫米,而1984年仅有1,304、8毫米,前者为后者得2倍多。
各地得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也有差异,桂北一般平均180多天,而右江河谷与南部沿海不足140夭。
在降水日数中,大雨日数占10%至18%,暴雨日数为2%至8%。
降水量得季节分配也不均匀。
5月至9月就是雨季,降水量占全年得75%。
10月至次年4月就是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得25%。
由于年、季降水变化较大,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干旱年平均3年2遇。
百色地区与南宁、钦州两地区西部及南宁市,春旱在10年8遇以上,其中百色与田阳春旱为10年10遇。
桂东北多秋旱,10年5至7遇。
雨季期间,特别就是6月至8月,每年又有洪涝发生。
桂南沿海,融安、融水、永福与巴马、都安等地,堪称广西3大洪涝中心,平均每年2次至6次。
3、光能资源
广西太阳辐射较强,唯日照相对偏少。
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在90千卡/平方厘米至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
右江河谷及其以西地区,梧州、玉林地区东南部,以及十万大山北侧得宁明、上思、南宁等地,年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为全区最多得地区。
桂北山区最少,年总发射量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资源、融安、南丹不足90干卡/平方厘米。
辐射资源丰富只就是有利得一面,日照偏少,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
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大多在1、300小时~2,250小时之间。
左、右江河谷,桂东南与南部沿海较多,有1,800小时至1,940小时,涠洲岛最多,为2,253小时。
桂北得资源、龙胜、三江、南丹、天峨与桂中得金秀,由于冬春两季阴雨日数较多,年日照时数仅有1,300小时,就是全区最少得地方。
4、风能资源
据有关分析结果,在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与大瑶山至大容山一线以西得湘桂至黎湛铁路沿线两侧地带,地势较平坦开阔,就是冬季风南下与夏季风北上得主要通道,就是广西风能资源得高值地带,其中以钦州沿海与湘桂走廊较为丰富,具有利用风能发电、农副产品加工与提水等价值。
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西地区,处在云贵高原得东南部,地形较闭塞,风力资源较贫乏,一般无开发利用价值。
只有在右江河谷得田阳、田东与都安、那坡等地,由于地形得狭管效应作用,风能资源具有一定得开发价值。
此外,在一些山区得山隘或山顶等局部有利地形,风速较大,也具有一定得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广西气候有优越得条件,也有不利得因素。
因此,在发展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从当地得气候条件出发,因地因气候制宜,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是实施经济建设,特别就是发展“三高”农业必须重视得重要环节。
广西气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放松粮食生产得前提下,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当地得名、优、特产品,发展创汇农业,建立经济作物基地,以创造更高得大农业经济效益。
广西生物资源概况
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复杂,滋生与蕴藏着种类众多、组成复杂得野生动植物资源。
森林类群多样,伴随而生得东洋界、东南亚大陆热带、亚热带树栖特有动物灵长类、鸡形目难种类、有蹄类哺乳动物、食肉类猛兽、两栖爬行类动物等,以及珍稀植物,种类多,分布广。
此外,北部也出现有不少古北界得种类动植物。
因此,种质资源相当丰富。
(一)植物资源
广西植物资源丰富,已知有289科、1,670多属、6,000多种。
其中,乔木、亚乔木有120科、480多属、1,800多种。
国家公布濒危保护植物389种,广西占有113种。
其中:
一级保护植物全国8种,广西有3种;二级保护植物全国有143种,广西有47种:
三级保护植物全国有222种,广西有63种。
仅中国才有得珍稀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得银杉属古老植物,最早发现于广西。
还有龙州舰木玉,资源冷杉、那坡擎天树、猫儿山华南铁杉、十万大山华南坡垒、广西桫锣、金花茶等。
有经济价值得昆虫资源产物有紫胶、五倍子、蜂蜜、白腊虫、虫茶等。
野生经济植物与特种用途得树木、灌木、草本等各类繁多,从林中采割流出液体与从树叶、种籽加工提炼得有松脂、安息香、栲胶、橡胶、茴香油、肉桂油、白兰花油、茶油、柠橡油、棒油、山苍子油等,还有用菌丝培植大量香菇、木耳等。
广西主要得珍稀植物有43种,分属22科、36属,大致分四类:
孑遗稀有树种4种;珍稀用材树种20种;珍稀经济树种7种;珍稀观赏树种12种。
从地理分布上瞧:
主要在桂西南高温多湿得热区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中,分布于桂南、桂西南得北热带、南亚热带得十万大山、大容山、六韶山、六万大山、大明山,以及中亚热带得大瑶山、九万大山、元宝山等山地,还有在桂北龙胜花坪林区、兴安、资源得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等。
广西主要珍贵树种有银杉、桫椤、擎天树、马尾松、冷杉、短叶黄杉、福建柏、油杉、铁杉(南方铁杉、长苞铁杉)、穗花杉、长叶竹柏、砚木、金丝李、格木、紫荆木、狭叶坡、观尖木、香籽楠、楠木广西青梅、大叶木兰、大叶木莲、华南栲、青钩栲、苏木、见血封喉、凹叶厚朴、蝴蝶果、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肥牛树、金花茶、叉叶苏铁(云南苏铁)、鹅掌揪、水松、白豆松、蓖子三尖杉、海南粗榧、海南五叶松、翠柏、鸡毛松、从叶红豆、八宝树等。
(二)动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