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带答案.docx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带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带答案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带答案)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梅香
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
“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
“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
”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
穷人也会赏梅花吗?
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
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
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
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
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热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
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最心爱的满怀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特别( ) 酷热( )闪烁( )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波浪线。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______________,马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后,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是一个反问句。
(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
(3)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群光头男孩
张瑶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liú)。
他在接受化学治疗。
结果,他那一头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布莱恩难过极了。
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好的朋友也不见了。
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
“我想把头发全剃(tì)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清晨,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的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
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
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
1.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柔软 柔嫩)________的金发 (发现 出现)________了一群光头男孩
2.请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
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明亮;④一点儿不剩;⑤只,单。
Ⅰ他那一头漂亮的金发都掉光了。
________
Ⅱ郎平教授带领女排姑娘勇夺里约奥运会排球金牌,为国争光。
________
Ⅲ这块石头很有光泽。
________
Ⅳ光靠两个人是收拾不了这烂摊子的。
________
Ⅴ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洒在小草身上。
________
3.选择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我就是最酷的孩子
B.布莱恩就不会认为自己很特殊,就不会自卑了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的“这情景”指的是________。
5.这一群剃光头的男孩都是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 )金色的,( )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再造一个句子。
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
“谢谢你们!
”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写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语。
(1)陶罐的神态(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的神态(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表示引文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C.表示话没说完被打断
3.选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____和____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陶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铁罐的特点是________。
4.最后铁罐去哪里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小蝴蝶花
①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清香。
它看看左右,不过是些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
它骄傲地说: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呀!
”
②不久,小蝴蝶花被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
初到这里,它有些头昏目眩。
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
数不尽的名花在争艳斗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小蝴蝶花一下子变得自馁(něi)了: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
③小蝴蝶花正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批孩子观看了牡丹、碧桃之后,又来访问它了。
有一个孩子大嚷:
“来看哪,这是什么花呀?
”
④“它叫小蝴蝶花。
”另一个孩子答。
⑤“多么好看的小蝴蝶花呀!
”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
⑥小蝴蝶花心情平静了。
它这才知道,过去自己在小花、小草中间骄傲起来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碧桃中间感到自馁也是没有理由的。
⑦骄傲和自馁是亲生兄弟,都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
1.用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小花、小草中间时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牡丹、碧桃中间时的想法。
2.读第⑥段,说说小蝴蝶花的心态变化:
在小花、小草中间—________;在牡丹、碧桃中间—________;听了孩子们的话后—________。
3.骄傲和自馁是相反的两个方面,为什么结尾说它们是“亲生兄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快乐阅读。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
小家伙!
在看什么呢?
”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
他们真有趣!
”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
走!
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
”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
”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
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鸭子走路(AABB式),花猫走路(ABB式),我走路(ABB式)……各有特色哦!
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
小螃蟹!
”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
很美!
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
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A.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C.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它是那么纯洁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文章按______顺序描写的。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文中分别描写了漓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它们的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鸟趣
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
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
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
写在下面短横线上。
(1)含有鸟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鸟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新寡到乞丐
——选自鲁迅的《祝福》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
有一年冬初,四叔家里更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个寡妇。
但看她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试工期间,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頰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沦为一个乞丐了。
1.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节选自他的作品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鲁迅原名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动、形象。
鲁迅在写祥林嫂的外貌时精雕细琢突显了人物形象。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时的外貌,先是写______________,再写她的_____________,写出了特色。
4.卫老婆子带祥林嫂进来了,头上___________,乌裙,________,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___________,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5.到了鲁镇,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外貌没多大变化,只是两颊上_______________,顺着眼,眼角上____________,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的外貌描写用“________”划出。
7.从哪里表现出她是个乞丐的模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了这篇短文,在写人时你有什么收获呢?
哪些地方值得你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婶为什么留下了祥林嫂?
请用“﹏﹏”划出。
10.鲁迅雕刻的祥林嫂的外貌形象给人以心灵的触动,用生动的外貌形象来展现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你读了这些短文有什么感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kànɡ),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
”旅客想。
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
“来人呀!
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
”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
怎么往地上倒水?
”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
“上面住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
”“哦!
贝多芬!
难怪弹得这么好!
”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
“不,不!
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
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
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
他感叹道:
“真努力呀!
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
1.滴在旅客脸上的水是()。
A.汗水B.茶水
C.矿泉水D.水盆里的水
2.短文写的是()在旅店里弹琴。
A.旅客B.作者
C.贝多芬D.服务员
3.旅客轻步走上楼,是因为()
A.他本身走路很轻。
B.服务员叫他走路轻些。
C.贝多芬不喜欢他打扰。
D.他不想打扰贝多芬弹琴。
4.文中“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代替最恰当。
A.情不自禁B.身不由己
C.大惊失色D.慌慌张张
5.“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
‘来人呀!
来人呀!
’”这句话朗读时应用()的语气。
A.高兴B.生气C.哀愁D.失落
6.“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
7.从短文的描写中,你还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
8.你看到贝多芬这么努力练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
9.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
请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课内阅读。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
”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