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2907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卷01学年八年级下册检测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卷01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2)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老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他悲惨境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

(1)只有香如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蒹葭、贱、愿、抟、宦、知己、涯”等字词不要写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只定期qiānxĭ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

(2)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cāngjìng的老柏树。

(3)花香鸟语,căozhăngyīngfēi,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shŏupángguān。

【答案】

(1)迁徙

(2)苍劲(3)草长莺飞(4)袖手旁观

【解析】

(1)迁徙:

为了觅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地区或气候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或气候区。

注意“徙”的正确书写。

(2)苍劲:

老练刚劲。

注意“劲”的正确书写。

(3)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注意“莺”的正确书写。

(4)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注意“袖”不要写成“礻”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5月11日,珠海市初高中全面复学,校园里又喧腾起来。

B.她踏上了赴武汉抗疫的征程,父亲的叮咛还萦绕在耳畔。

C.杨教授为人谦逊,不慕名利,目空一切,深受学生爱戴。

D.香山湖公园二期于“五一”期间开放,游览的人纷至沓来。

【答案】C

【解析】A.喧腾:

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萦绕:

意思是盘旋往复;往复缠绕。

常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目空一切: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褒贬不当,使用错误。

D.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多用于来指人。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大海外青年积极投身所在国的防疫抗疫工作,向世界表现了无私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将“表现”改为“展现”)

B.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出现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肌肉无力等。

(在“等”后面加上“症状”)

C.钟南山说:

学好语文是最关键的。

学好了语文,你就懂得如何对事情进行总结并分析。

(“总结”和“分析”调换)

D.珠海来魅力壁画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3D题材壁画村,其壁画墙体面积大约6000平米左右。

(在“3D题材壁画村”后加上“之一”)。

【答案】D

【解析】D.用词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我国古来就很重视立夏,有很多民俗保留下来:

立夏这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

在民间,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有的地方,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还有的地方,立夏日小孩子在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zhù)夏。

故民间有言:

“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陇亩雨过日长蒸翠麦园林熟黄梅

【答案】

(1)示例:

立夏有很多民俗保留至今。

(2)示例: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解析】

(1)这段材料的中心句是“我国古来就很重视立夏,有很多民俗保留下来”,然后列举了立夏这天古代帝王举行迎夏仪式;民间称人的习俗,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烹食嫩蚕豆的习俗;小孩子在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的习俗。

所以材料围绕“立夏”“习俗”组织语言即可,如“重视立夏,保留民俗”。

(2)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本题中“陇亩”和“园林”均为名词;“雨过”和“日长”均为主谓结构;“蒸翠麦”和“熟黄梅”均为动宾结构,“麦”为仄声,“梅”是平声。

根据对联的要求,可组合为“日长陇亩蒸翠麦,雨过园林熟黄梅。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挑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足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________)

(2)便扶向路(________)

(3)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写桃树多而纯、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表现了桃林之美,为引出桃花源作铺垫。

B.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从中可见他们淳朴热情,不希望外人来破坏他们的生活。

C.本文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空间顺序是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时间顺序是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D.本文语言自然平淡、朴素简约,内容却十分丰富,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亦真亦幻的故事。

【答案】

6.

(1)交错相通

(2)沿着、顺着(3)渡口

7.

(1)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8.B

【解析】

6.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扶”是古今异义词,“沿着、顺着”的意思;“交通”是古今异义词,“交错相通”的意思。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甚(很,非常)异、(感到诧异)、复(再,又)、穷(穷尽)”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延(邀请)、皆(全,都)”两个词是重点词语。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B项,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只体现了桃花源中人淳朴热情的特点,从中并不能看出他们不希望外人来破坏自己的生活。

故选B。

(二)(9分)

王安石择邻

询仁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

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①也。

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

询仁问:

“尊君何久召不赴?

”答曰:

“家君久病,非有他也。

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

雱不惟赴省试,盖家君先遣来京寻宅子尔。

”询仁云尊君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

元泽答曰:

“家君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②相近者。

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

(选自《默记》;有删改)

(注释)①王元泽:

王雱(pāng),王安石之子。

②司马君实:

司马光,字君实,排行十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近以朝廷恩数至重/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及下马,去毛衫/及鲁肃过寻阳

C.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此人居家,事事可法/不可久居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询仁云尊君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

11.王安石是如何择邻的?

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答案】

9.B

10.询仁云/尊君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

11.示例一:

王安石选择居家事事可学的司马光为邻,以便让他的孩子有观察、学习的榜样。

我认为王安石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极为重视榜样对孩子的正面影响。

示例二:

王安石选择居家事事可学的司马光为邻,以便让他的孩子有观察、学习的榜样。

我认为王安石的做法是对的,说明居住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解析】

9.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至:

极/到;B.及:

等到;C.观:

观察/观赏;D.居:

居住/停留;故选B。

10.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语句“询仁云尊君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

”的意思是:

询仁说:

“您父亲来到京城,谁会不愿意租给他宅第,何必预先寻找呢?

”据此,正确的句读是:

询仁云/尊君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

11.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家君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

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这句话来概括王安石选择邻居的要求。

(2)主观性试题。

王安石选择邻居,既考虑了“榜样对子女的影响”,也考虑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本题先对王安石选择邻居的作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再从“榜样”和“环境”对子女影响的角度阐述理由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询仁到京城参加礼部考试,在相国寺遇到一个风神俊逸的少年。

等到下马脱去皮毛外衣,发现这人是王元泽。

这时正值隆冬,于是二人在一个小院里烤火。

阎询问:

“您父亲早就被征召,为什么一直不赴任呢?

”(王元泽)回答说:

“我父亲一直在生病,没有其他原因。

近来朝廷的恩泽极重,所以他不久就要来了。

我来京城不只是参加礼部考试,也是父亲派我先来京城寻找宅第的。

”询仁说:

“您父亲来到京城,谁会不愿意租给他宅第,何必预先寻找呢?

”王元泽回答说:

“我父亲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他一定要找与司马光家邻近的宅第。

在家的时候他就常说:

‘选择邻居就要找司马光这样的,这个人居住在家里,事事都值得学习,我要让儿辈有观察和效法的榜样。

’”

(三)(10分)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2.选文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过程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

B.新的热核反应释放更大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

C.太阳不断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

D.地球不会被太阳吞噬,但一定会被太阳烤焦。

1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引出说明对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恒星”演变的说明。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用真实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威力之强。

C.太阳是地球上生物的生命之光,阳光为地球生物圈的存在、繁衍、发展与循环提供了能量;没有太阳,地球生态循环系统将会崩溃。

D.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逻辑顺序说明“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既有科学分析,也有实例佐证,其说明语言既准确又平实。

14.李明与同学讨论“怎样写科幻故事”,他说:

“写科幻故事最重要的是幻想,只要敢于幻想,就能写好。

”对他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请根据本文的相关信息,以《流浪地球》为例,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

12.D

13.B

14.示例:

我不赞同李明的看法。

科幻故事不能等同于幻想故事,不是仅靠大胆的幻想就能写好的。

科幻故事的内容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根据已有科学发现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推定。

就如《流浪地球》中“地球不得不流浪”的情节,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根据恒星暮年会演变成红巨星吞噬行星的科学发现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推定后才创作的。

【解析】

12.D.错误,与原文“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不符。

故选D。

13.B.错误,第③段画线句子没有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故选B。

14.考查观点的表达。

李明说的“只要敢于幻想,就能写好”太绝对,是错误的,我不赞同李明的看法。

科幻故事就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大胆的想象,具体地展开故事情节。

科幻需要新奇大胆的想象,但是单纯依靠幻想,是不能写好科幻故事的。

例如《流浪地球》中“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介绍,“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而不是凭空幻想出来的。

(四)(17分)

品味时尚

丁立梅

①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②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

旁有文字介绍,说城里人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③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④得了启示,休息日里,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农家游可好?

⑤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

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⑤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

话说完,脸暗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⑦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似的,绕了我们的脚跟嗅。

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琥珀色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

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

母亲说,这是村上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聪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从田里回来,它都老远跑过去接。

前些天,它吃了下过露水的草,泻肚子了,再给它湿草,它怎么也不肯吃了。

⑧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

暗喜不已,这样的“明星人物”,到哪里找?

六岁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当了活玩具,喜欢得不肯松手了。

⑨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

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笼得不能再葱茏。

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

蔬菜多的是,韭菜一垄一垄地绿着。

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

黄豆英也饱满得刚刚好。

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⑩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⑪要,当然要。

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

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

⑫心里满溢着的都是好。

乡下人家就是实诚,在他们,给予是幸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

因为你的接受,意味着没拿他们当外人。

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⑬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烧出正宗的土菜,父亲还宰了一只草鸡。

一桌子的好吃好喝。

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

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⑭真好什么呢?

在他们,子女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

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笑开颜啊。

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

人生会因此更为丰满。

15.“我们”回到乡下老家后,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请简洁概括。

(至少答出两件,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

16.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1)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

(2)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

17.第⑦段中说,母亲介绍小羊“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

请联系上下文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

18.仔细体会结尾段画线句,并结合全文,说一说这一趟农家游让作者得到哪些体验或感悟,使她的人生更加丰满?

(至少答出3点)

【答案】

15.示例:

①与温柔天真的小羊拍照(围着小羊拍照);②提篮去地里摘蔬菜;③受邀摘邻居的紫茄子;④一家团聚吃农家菜。

16.

(1)“扑”的意思是猛力向前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前往乡下老家“农家游”时的欢快、迫切与期待。

(2)“比赛着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瓜果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季节地里瓜果种类多、数量多、一派丰收的景象,衬托出我们摘菜时的快乐心情。

17.示例:

①因为小羊可爱、聪明,会老远就跑去接主人回家;②因为儿孙(我们)不在身边,小羊填补了父母的孤独(寂寞)。

18.示例:

①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②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收获了平静、喜乐;③补上了忽略乡下父母的遗憾,给父母带去快乐和满足;④再次感受到乡邻乡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实诚,感悟到“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⑤体会到“农家游”给家人带来了团聚和幸福,特别是带给孩子的喜悦;⑥感悟到身为子女要常回家看看,让父母笑开颜;⑦感悟到“与亲情相约”也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让人生少些遗憾。

【解析】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我们”回到乡下老家后,这个提示,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作出概括性的回答即可。

仔细阅读第⑦-⑬段的内容,第⑧段写“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第⑨段写“我们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第⑩⑪段“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要,当然要”,写邻居们热情邀请我们摘紫茄子;第⑬段“父亲还宰了一只草鸡。

一桌子的好吃好喝。

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写我们一家人团聚吃农家菜。

16.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

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①“扑”本义指猛力向前冲。

这里是指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赶着去农家游,突出人物心里的欢快,老家的吸引力巨大,“我们”农家游心情之急切。

②“比赛着结”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瓜果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行为,结合“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可知,突出了地里的瓜果种类之多、数量之多,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侧面衬托出“我们”提篮去地里摘蔬菜时心里的欢快、舒畅、惬意。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根据上文“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说明“我们”回家看望父母的日子不多,甚至很少,母亲平日里和小羊走的比较近,是小羊填补了父母的寂寞日子,慰藉了母亲的心,母亲自然就把小羊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小羊因母亲的亲近,所以“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接主人回家,表现小羊的聪明可爱。

18.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用凝练的语言来作答。

结合“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可知,可以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从“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可知,因“我们”回老家带给父母喜悦,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从“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

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笼得不能再葱茏……”可知,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摘菜时的快乐、惬意、自在;从“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要,当然要。

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

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可知,邻居们热情邀请我们摘紫茄子,感受到乡邻乡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实诚,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从“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

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可知,感悟到身为子女要常回家看看,让父母笑开颜,就是最大的满足,感悟到“与亲情相约”能够给父母带来快乐幸福,而让人生变得丰满。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

第一个徒弟回答:

“置之不理。

”第二个徒弟回答:

“把它遮掩起来。

”只有第三个徒弟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

“将它补好!

”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领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个小窟窿就像是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

请以“改正错误”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立意指津】

题目是一篇命题作文。

1.审题。

人的一生中难兔会犯错误,但能及时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