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2225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docx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

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

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

病:

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

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

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

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

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

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

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

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

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

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

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

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阳中有阴。

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

4、阴阳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阴阳转化:

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

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A、阴阳偏胜(盛)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

阳偏胜

阳胜则阴病一一口渴、尿短赤

阴胜则寒一一实寒、畏寒肢冷

阴偏盛

阴生则阳病一一溲稀便溏

B、阴阳偏胜

阴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偏衰:

阳虚则寒一一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

C、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

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

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阳:

表、实、热

两纲六要

阴:

里、虚、寒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A、确立治则治法

a.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一一“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寒、凉阴

酸、苦、咸——阴

 

B、归纳药物的性能

升、浮一一阳

升降浮沉分阴阳■

沉、降一一阴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

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升发、柔和、调达、舒畅一一肝主疏泄

火曰炎上:

温热、上升一一心阳温运血脉

土爰稼穡:

生长、化育、承载一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金曰从革:

清肃敛降一一肺主肃降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一一肾主水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取象比类——类比

推演络绎一一类推

细目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a五行相生:

概念:

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

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

b五行相克:

概念:

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

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概念:

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

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相乘概念: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

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相侮概念: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相侮次序:

木一金一火一水一土一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A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治疗。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

为阳脏而主通明。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

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

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

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

主疏泄;主藏血;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

主蛰守位。

细目二: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气与血的方面。

生-[[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肺气虚一一宗气生成不足一一心血瘀阻(心力衰竭:

端坐呼吸)

理心血运行不畅一一肺气输布不利:

气喘,胸闷。

2、心与脾的关系: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彳心血亏虚: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脾失健运:

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心与肝的关系:

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血液: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情志: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心肝血虚:

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心肝火旺:

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心与肾的关系:

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生・

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

使心火不亢。

病-

一心肾阴虚(水亏火旺):

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肺与脾的关系:

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I宗气的生成:

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理水液代谢:

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病〔肺脾气虚:

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理水液障碍:

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的关系:

气的升降和平衡方面

生I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理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病一肝火犯肺:

胁痛,咯痰带血。

理肺病及肝:

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

呼吸和水液方面

呼吸: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水液:

肺主通调水道。

金水相生:

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

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水液障碍:

痰饮,水肿。

肺肾阴虚:

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咯痰带血。

(百合固金汤)

8、肝与脾的关系:

消化和血液运行方面

生I消化: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的运化。

理血液:

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

病〔肝脾不和(木旺乘土):

胁痛、腹胀、纳呆、便溏。

理脾病及肝(土壅侮木):

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9、肝与肾的关系: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藏泻互用,“乙癸同源”

生I精血同源:

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精血互生。

理藏泻互用:

肾主封藏,肝主疏泄。

病理:

肝肾阳虚: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滋水涵木)

10、脾与肾的关系:

先后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一.先后天:

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弃养肾精。

理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一脾肾阳虚:

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理水液代谢障碍:

痰饮水肿。

细目三: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第六单元六腑

细目一:

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调节情志。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

(1)胃气通降。

(2)喜润恶燥。

3、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与化物受盛。

(2)泌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

(2)主津。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5、膀胱的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

(2)运行水液。

.“上焦如雾”一一水谷精微的布散。

生理特点:

L

“中焦如沤”饮食水谷的消化。

“下焦如渎”一一饮食糟粕的排泄。

细目二:

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肠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于小肠,相为表里。

生•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

理小肠分别清浊,清者可转化为心血。

病〔心火炽盛:

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

理小肠实热:

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2、肺与大肠的关系:

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理大肠传导,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肺失清肃:

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大便干结难下。

理大肠腑气不通:

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3、脾与胃的关系:

同居中焦,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脾与胃在

五行中皆属土:

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生〔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

理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

病•.脾失健运:

纳呆,腹胀,便溏。

理胃失和降:

恶心,呕吐,暧气,呃逆。

4、肝与胆的关系:

肝与胆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汁生成,排泄正常。

T消化方面

生理—胆汁可涵敛肝阳,有利于肝的疏泄。

精神情志方面: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

病〔肝失疏泄,胆汁排泄障碍:

口苦,纳呆,腹胀,胁助胀痛,黄疸。

理肝胆病变,情志异常:

多疑善虑,胆小易惊。

5、肾与膀胱的关系:

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

肾主摄纳,司膀胱开合。

病〔肾失摄纳,膀胱开合无度:

尿频,小便清长,遗尿。

理肾阳虚衰,气化不利:

小便不利,癃闭。

第七单元奇恒之腑

细目一:

1、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3)主司感觉运动。

2、脑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六腑之精充盛,充养肾精,则肾精充盈。

肾精充盈,则脑髓充满

故脑能正常发挥其各种生理机能。

细目二:

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肾中精气的作用;

(2)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3)冲任二脉的作用;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

细目一:

1、人体之气的概念: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2、人体之气的生成:

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肾精所化之气。

3、人体之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一一气机运动形式一一升、降、出、入

a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着人的呼吸,推动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推动着人的生

长发育和生殖,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b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失调: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4、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

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作用

肾气推动人的生长发育。

(2)温煦

:

卫气温阳皮毛脏腑。

作用

阳气温通血脉,温化水液。

(3)防御作用

脾气固摄血液,固摄脏器。

(4)固摄作用■肺气,胃气固摄汗液。

肾气固摄尿液。

(5)气化广义:

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作用狭义:

特指水液代谢的过程。

(6)营养作用:

水谷精微之气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5、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真气)

一肾中精气所化生_激发推动生长发育

组成与分布主要功能

通过三焦布达全身激发推动生命活动

(2)宗气(大气胸中之气)

"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组成与分布

伏于胸中上至喉咙,下蓄丹田,贯注于心肺经脉。

贯心脉以行气血,出喉咙以司呼吸。

主要功能

为全身的动力,与言、听、视、动等均有关。

(3)营气(荣气)

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一一“清者为营”

组成与分布

与血液共行于经络之中——“营行脉中”

生理功能:

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4)卫气

:

水谷精微中的强悍部分一一“浊者为卫”

组成与分布

行于脉外,布达全身一一“卫行脉外”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生理功能温养脏腑,皮毛。

调节汗孔开合。

细目二:

1、血的基本概念:

指运行在经脉内,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营气化血、津液化血、精血互生。

3、血的功能:

(1)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

血的运行和五脏有关,与心、肝、脾关系密切,与心关第最为密切。

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肺朝百脉。

细目三:

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代谢:

与五脏六腑均有关,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肺主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液

■肾主水

肝主疏泄促进水液代谢

膀胱贮尿排尿

大肠为水液代谢的通道

3、津液的功能:

滋养脏腑、皮毛;化生血液;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细目四: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能T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

生血血液的生成依赖于气化

意义:

血虚——补血为主,兼宜补气。

(2)气能行血:

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

意义:

瘀血——活血化瘀,兼宜调气(或补气、行气)

(3)气能摄血:

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意义:

气虚一一气不摄血:

便血、尿血、崩漏一一治以补气摄血。

(4)血为彳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气母血为气的载体

2、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津液来源于水谷精气

生津津液的生成来自于气化

(2)气能行津:

津液的运行也依赖于气的推动。

(3)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

津液也是气的载体。

意义:

汗出过多一一大汗亡阳卜气随津脱

吐泄太过一一阳气暴脱“吐血之余,定无完气”

3、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理论意义: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失血过多者慎用发汗的方法,汗出过多者慎用温燥活血之方,以防止进一步损伤津液。

第九单元经络

细目一:

经络学说

1、经络的基本概念:

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系统。

2、经络系统的组成:

(附图1)

经络系统简表图1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奇经八脉一一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

任脉、冲脉、带脉、阴

足太阳膀胱经

 

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一一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

间联系的作用。

别络一一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

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脉浮络一一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外连.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的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部分

内属一一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细目二:

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

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M阳明经:

面部、额部(前)

(1)头面部少阳经:

头侧部(中)

太阳经:

面颊、头顶、头后(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躯干部:

手三阴一-

-腋下

手三阳一一肩胛

足三阴一一胸腹部

厂足阳明一

胸腹部(前)

足三阳

足少阳一

—身侧(中)

足太阳一

—背部(后)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循行于四肢部的阴阳表里两极,内外相对称。

循行于内脏的阴阳表里两极,相属络。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手阳明大

肠经

手少阳三

信经

手太阳小

肠经

足阳明胃

足少阳胆

足太阳膀

胱经

手太阴肺

手厥阴心

包经

手少阴心

足太阴脾

足厥阴肝

足少阴肾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P162)

细目三:

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布没有十二经规则

(2)一般与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3)一般无表里配属关系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与奇恒之腑以及肾脏。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维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功能:

“阳脉之海”

“总督一身之阳经”

任脉功能:

“阴脉之海”

“总督一身之阴经”;主胞胎一-

女子胞胎儿的孕育。

冲脉功能:

“十二经之海”

,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

女子胞月经的排泄。

带脉功能:

约束纵仃的经脉;主女子带下。

跷脉功能:

主司下肢运动;

司眼睑开合;

维脉功能:

维系全身经脉。

细目四: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的概念:

十二经别,指别行的经脉,是十二经脉最重要的支脉。

2、别络的概念:

十五别络,指从经脉分出的最重要的络脉。

3、经筋的概念: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

4、皮部的概念:

指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

细目五: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2)输送气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平衡作用。

2、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2)指导临床诊断;

(3)指导疾病治疗;

第十单元病因

细目一:

六淫

1、六淫的概念: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淫:

太过,侵犯)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8、火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细目二:

疠气

1、疠气的概念:

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细目三:

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

喜、怒、忧、思、悲、恐、惊。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五脏。

(2)影响脏腑气机。

细目四:

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

2、饮食不洁:

胃肠疾病、寄生虫

3、饮食偏嗜:

多食某,损伤所克之脏之五体。

味过于某,一般先伤本脏,继伤所克之脏。

细目五:

劳逸失度

1、过度劳累:

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

细目六:

痰饮

1、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广

T清稀者为饮,较稠厚者为痰

痰与饮的区别V得阳气煎熬则为痰

痰热而饮寒

得阴气凝聚则为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