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942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docx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命题范围: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6分)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2分)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请作简析。

(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渚:

水中小洲。

佩玉:

一种玉饰物,通常悬挂腰间。

鸣鸾:

车上鸾的鸣声。

罢:

停止。

物换星移:

物象变幻,星辰移动,指时间流逝。

(1)这首诗的颔联有什么写作特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4分)

(2)简析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怀。

(4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孙楚:

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龙泉剑:

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5分)

(2)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6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

(6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

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

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4分)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

请简要分析。

(2分)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分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

缄恨在雕笼。

【注】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

金衣: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栖栖(xx):

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4分)

(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宿广惠寺

黄庭坚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

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

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

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1)本诗首、颔两联同为写景,但侧重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2)尾联是诗人的言情之语,请分析诗人是如何言情的。

(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注:

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

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

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3分)

(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是如何写雨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1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西江晚泊

赵嘏

茫茫霭镭欠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注】西江:

指长江的九江至南京段。

赵嘏: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唐诗人,曾官渭南尉。

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作简要赏析。

(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5分)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

决明:

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

(5分)

(2)结合全文看,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6分)

海棠春

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以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注】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

昊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

锦江头:

代蜀地。

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上阕能体现海棠花开之快、观赏者惊喜之情的两个词分别是

(2分)

(2)指出这首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的情感。

(4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

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1)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3分)

(2)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

(4分)

(3)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3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4分)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请作简析。

(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以钱穆父:

苏轼的友人,使被谪出知瀛洲。

改火:

一年。

筠:

竹。

(1)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5分)

(2)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6分)

19.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秋发庾岭注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

(4分)

2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

欲开时。

未开时。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

[注]

是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

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

冷澹:

清冷淡泊。

(1)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3分)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处世态度?

(4分)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部。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

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招馆职,不就。

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牧判官,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

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堤堰,决陂塘

决:

疏浚

B.后安石当国

当:

掌管

C.众不能诎

诎:

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

恤:

体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

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记忆力超,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3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因善书,令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行幸河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後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才,擢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会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

久之,天子下诏曰: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明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征立昌邑王。

王行淫乱,光复与安世谋,废王、尊立宣帝。

帝初即位,褒赏大臣,下诏曰:

夫褒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

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

安世子千秋、延寿、彭祖,皆中郎将侍中。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

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

国家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籓国。

毋空大位,以塞争权,所以安社稷绝未萌也。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指,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

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

君言泰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

绝井复为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

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薄朕忘故,非所望也!

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

子延寿嗣。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

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

通:

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

安世大恨

恨:

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

殖:

增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而不可,尚准可者

秦人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B.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选以轻车介士

以其无札于晋,且贰于楚也

(3)以下万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

君之功奇,明主所知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

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扑吏

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

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上蔬归侯,乞骸骨

A.

B.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

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拨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

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稠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特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4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

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

秦琼传》,有删改)

【注】襚:

向死者赠衣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

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

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

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

使……走,击退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

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

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

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

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

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5分)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5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

祖愍祖,宋广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

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

五岁丧母,哀若成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注】;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

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

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

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

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

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

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

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俭从之。

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

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

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

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

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

高祖曰:

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

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