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58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活动

  

(一)心理活动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

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内容是指每个人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本身,而心理形式是指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如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形式,情感、意志、需要与动机形式,个性特征中的能力、气质、性格形式等。

  心理学科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

  (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四)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三、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

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

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三)格式塔心理学

  其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

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

  质和意义。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这种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七)现代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六、遗忘:

  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1.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于1879年至1884年对遗忘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以及“先快后慢”的特点。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的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进程。

  3.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4.记忆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5.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七、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一)想象的种类

  想象的种类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以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八、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过程。

  

(二)言语的种类:

对话言语、独自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九、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反映。

  1.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

  2.思维的类型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

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

集中求同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

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思维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十、情绪: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一)情绪的分类:

  1.心境:

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情绪的功能:

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十一、意志:

  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一)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3.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的四类:

双趋式动机斗争、双避式动机斗争、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三)意志品质的特征:

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十二、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一)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程度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

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十三、动机:

  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的功能:

动机的引发功能、动机的维持功能、动机的激励功能。

  十四、能力概述

  

(一)能力、才能和天才

  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做能力。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和结合,能创造性地完成某一领域的多种活动任务,通常被称为天才。

天才是高度发展的才能。

  

(二)能力的分类

  1.-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则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

它是顺利完成某一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则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十五、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

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十六、气质:

  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十七、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人格特征。

  十八、社会态度:

  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十九、印象形成:

  是指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

  

(一)印象形成的效应:

  1.社会刻板现象

  2.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

  4.近因效应

  5.投射效应

  二十、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需要有三类:

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二十一、人际吸引:

  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个人品质

  3.接近性与熟悉性

  二十二、群体心理:

  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一)群体规范

  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广义的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不遵循规范就要受到谴责或惩罚。

  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的一个特殊形式,其规范没有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它是每个成员的行为准则。

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形成是群体成员在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内化的过程,是群体成员相互模仿、受到暗示,在顺从的基础上形成的规范。

这种规范所形成的压力,可能不被意识到。

而如果群体成员对这种群体压力承受不住,就可能向其他群体逃避,或者采取偏离行为。

  二十三、社会助长行为:

  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二十四、社会惰化:

  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二十五、利他行为:

  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等;

  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的;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却不为此而计较。

利他者往往不仅勇于奉献,而且乐于奉献,帮助他人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十六、侵犯行为:

  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二十七、社会影响

  

(一)从众:

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1.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不从众

  2.影响从众的因素

  

(1)个体的特点

  

(2)群体因素

  (3)刺激物因素

  

(二)服从:

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1.影响服从的因素

  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命令发出者。

命令发出者的权威性、对执行命令者关心、爱护、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

  

(2)命令的执行者。

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会影响执行者对命令的服从。

  (3)情境因素。

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如何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

心理学常考知识

  1、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头——尾梯度,近末梢梯度。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综合的分化:

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分化了的特殊动作既可以彼此独立的进行,同时又可按照个体的目的在种种行为中得到整合和系统化;

(2)平衡化:

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以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3)概念化:

随着不断的发展,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够概括、抽象的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4)社会化:

逐渐能将个体从其他事物中区分开来;(5)个性化:

新生儿接触的东西不同,逐渐显现出个性差异。

  3、简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环境;

(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主观能动因素。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每个年龄阶段中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年龄的稳定性: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5、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不同而相继的阶段,各阶段各具特点,这些特点是在儿童成长中对环境里各种经验进行组织和改编的方式中表现出来的。

(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特征:

从被动的反应到积极而有意的反应;从不见即无知,进而到随运动中的物体,以至了解物体长存;藉操纵物体的本身以了解物体的属性;从注意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外界环境;能发现达到目的之新手段;缺乏以语言或抽象符号为物体命名或分类的能力;

(2)思维准备阶段(二至七岁):

逐渐能从记忆过去的经验到想象未来;每一儿童所使用的文字有其个人的私自意义;儿童分不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以其直觉与感觉解释其所见所同;不易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万物皆有生命,常与玩具交谈;专心于他所一时注意的事物而忽略其余;由于集中,儿童对质量的保存异常困难;思考有不可逆性,思维只能前行,不能倒退;(3)思维阶段(七至十一岁):

思维具有相当的弹性;思考可以逆转、矫正,甚至重新开始;儿童已能对一个以上的因素同时注意;对同一问题,接受不同的观点;虽能了解原则与规则,但对于应用原则时经常“咬文嚼字”;(4)抽象思维阶段(11至15岁):

思考为假设的与演绎的,将可能性转化为假设并予以求证;思考为命题的思维,以句子代表命题,并发现命题间的关系;思考为组合性分析,将因素个别分析后予以综合以解决问题。

  6、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7、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

  

(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1岁:

新生儿要学习的基本态度在于他们能够信任他周围的世界;

(2)自主对羞怯、怀疑,从2岁到3岁;(3)主动对内疚,从4到5岁;(4)勤奋对自卑,从6到11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从12到18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8、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阶段:

惩罚与服从的定向;操作与关系倾向;

(2)习俗阶段:

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后习俗阶段:

社会契约方法定向;普通的道德原则倾向。

他认为,每一阶段各有其特质;其程序不能先后倒置;不能重拾已度过的某一阶段。

  9、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的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他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也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体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

  2、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正式学生群体:

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体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非正式学生群体:

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自学小组、团伙。

  3、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

  莫雷若提出,步骤:

(1)填写调查表;

(2)根据结果制作矩阵表;(3)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2)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3)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5、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6、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2)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3)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7、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

  合格教师:

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

  优秀教师:

理解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

  8、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9、你认为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课堂交往是一种人际沟通,具有正式交往、代际交往和一对多交往的特点。

师生交往中

(1)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的偏见;

(2)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3)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1、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性。

  2、试分析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1)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发生;

(2)学习就是获得和吸收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得愈多;(3)凡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4)掌握最好的就是练习最多的;(5)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6)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7)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3、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准备律;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

  4、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1)有一个能够可靠进行指定反应的刺激,它叫无条件刺激(US),US引起的反应叫无条件反射(UR);

(2)引起一个刺激,它不能引起上述的无条件反射,这个刺激叫条件刺激(CS)。

(3)CS的呈现,应同时或略为提前于引起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

(4)经过这两种刺激的反复结合,也即经过强化,CS就成为有效的引起类似或相同于无条件反射的那种反射,这种反射就叫做条件反射。

  5、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