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392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1分)

 A.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1分)

 A.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B.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3.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1分)

 A.A()

 B.怎样理解抽象与具体及其关系?

()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1分)

 A.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1分)

 A.实践——认识——实践()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道德是:

()(1分)

 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

 C.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D.上层建筑的核心()

7.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

()(1分)

 A.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典型()

 B.人民群众的生活寓于文艺作品()

 C.人民群众的生活等于文艺作品()

 D.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8.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1分)

 A.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C.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9.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1分)

 A.价值构成的()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D.货币构成的()

10.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1分)

 A.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B.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C.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D.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

()(1分)

 A.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12.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1分)

 A.总统()

 B.最高检察院()

 C.最高法院()

 D.国会()

13.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

()(1分)

 A.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B.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C.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形成()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1分)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D.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15.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1分)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C.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16.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

()(1分)

 A.社会主义不断的同资本主义做斗争()

 B.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C.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D.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行()

17.3.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1分)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人民当家作主()

 C.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D.生产资料公有制()

18.6.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

()(1分)

 A.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B.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

 D.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1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1分)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阶级性和先进性()

 C.先进性和科学性()

 D.先进性和革命性()

2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1分)

 A.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1分)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表达离不开语言()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形式有:

()(1分)

 A.集团主体()

 B.社会主体()

 C.个人主体()

 D.人类主体()

3.中国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其表现是:

()(1分)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凡物莫不有两()

 D.礼之用,和为贵()

4.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

()(1分)

 A.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B.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五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C.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D.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5.生产关系客观性的表现:

()(1分)

 A.生产关系的诸方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C.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D.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6.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

()(1分)

 A.操纵选举()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D.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1分)

 A.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B.经济基础不同()

 C.阶级实质不同()

 D.宗旨不同()

8.全球经济的主要国际性协调组织有:

()(1分)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跨国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分)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C.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包括:

()(1分)

 A.终身雇佣制度()

 B.职工控股计划()

 C.职工持股计划()

 D.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5分)

2.简述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5分)

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分)

4.马克思恩格斯怎样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5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5分)

2.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

(15分)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朝三暮四《庄子?

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个喜欢养猴的人,他常常省下自己的口粮喂猴子,不久家里粮食所剩无几,他试图减少给猴子的粮食供应,便与猴子商量道:

“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不好?

”猴子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十分生气。

过了一会他改口说:

“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吗?

”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原理分析这个故事。

(10分)

2.材料1: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材料2: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材料3: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请回答:

(1)材料1的中心思想。

(2)材料2的中心思想。

(3)材料3的中心思想。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1分)

 A.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1分)

 A.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B.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3.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1分)

 A.A(√)

 B.怎样理解抽象与具体及其关系?

()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1分)

 A.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1分)

 A.实践——认识——实践(√)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道德是:

()(1分)

 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

 C.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D.上层建筑的核心()

7.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

()(1分)

 A.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典型()

 B.人民群众的生活寓于文艺作品()

 C.人民群众的生活等于文艺作品()

 D.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8.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1分)

 A.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C.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9.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1分)

 A.价值构成的()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D.货币构成的()

10.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1分)

 A.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B.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C.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D.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

()(1分)

 A.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12.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1分)

 A.总统()

 B.最高检察院()

 C.最高法院()

 D.国会(√)

13.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

()(1分)

 A.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B.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C.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形成()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1分)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D.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15.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1分)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C.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16.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

()(1分)

 A.社会主义不断的同资本主义做斗争()

 B.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C.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D.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行()

17.3.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1分)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人民当家作主()

 C.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D.生产资料公有制(√)

18.6.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

()(1分)

 A.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B.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

 D.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1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1分)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阶级性和先进性(√)

 C.先进性和科学性()

 D.先进性和革命性()

2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1分)

 A.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二.多选题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1分)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表达离不开语言(√)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形式有:

()(1分)

 A.集团主体(√)

 B.社会主体(√)

 C.个人主体(√)

 D.人类主体(√)

3.中国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其表现是:

()(1分)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凡物莫不有两()

 D.礼之用,和为贵(√)

4.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

()(1分)

 A.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B.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五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C.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D.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5.生产关系客观性的表现:

()(1分)

 A.生产关系的诸方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C.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D.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6.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

()(1分)

 A.操纵选举(√)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D.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1分)

 A.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B.经济基础不同()

 C.阶级实质不同(√)

 D.宗旨不同(√)

8.全球经济的主要国际性协调组织有:

()(1分)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跨国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分)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C.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包括:

()(1分)

 A.终身雇佣制度(√)

 B.职工控股计划()

 C.职工持股计划(√)

 D.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5分)

 答案:

(1)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如,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是由此引起的。

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都说明这一原理。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简述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5分)

 答案: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下,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使得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从而产生了相互间交换产品的必要。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这—条件决定了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各个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产品,即根据产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这样,产品就必然表现为商品,从而产生了商品经济。

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分)

 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即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有目的地生产出使用价值,这是劳动过程。

生产使用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而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这是因为一般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不发生价值增殖,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则是要追逐价值的增殖,即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借助于工人的劳动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同时,又创造了相当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并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而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这又是价值增殖过程。

4.马克思恩格斯怎样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5分)

 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的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们的书桌里去寻找一切谜底,而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马克思明确指出: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四.论述题

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5分)

 答案: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着自己的发展史,有着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特殊性和特殊性规律,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