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029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docx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

ThefinalrevisionwasonNovember23,2020

 

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五封信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

你有选择的权利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

“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

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

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当我为这位中国留学生终于理解他“有选择的权利”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

在“开复学生网”我每天都看到:

“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的被动思维。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事事要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帮助,这很容易养成被动的习惯。

因此,许多中国年轻人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路线,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资源,使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迈上更高的阶梯。

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习惯于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性格和兴趣,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多半会发现,自己早已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了。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意识,大力推崇“从上”、“从众”等行为方式,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至于许多年轻人觉得,“自主”这两个字是那么陌生和遥远。

所以,消极到积极之路是充满荆棘的。

虽然在我的前四封信都有提到积极主动的重要性,我决定特别写一封有关积极主动的信。

为了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为了在信息时代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中国青年都应该努力迫使自己从被动转向主动,大家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于管理你的人生和事业,只有积极主动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永远快乐!

什么是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

积极主动的人

自己和环境

自己受环境的左右

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人和事

事情主导人

人可以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遇到问题时

寻求帮助

独立思考

环境不好时

怨天尤人

积极进取

自常说的话

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

我必须服从环境的安排。

谁可以告诉我该选什么专业

怎么都没有人注意到我

我总是没时间做某事。

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

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会得。

一切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有选择的权利。

我要制定一个计划,以选择最适合我的专业。

我要去学习如何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该放弃哪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做最重要的事

只有我自己才有权利和责任决定我该怎么做。

虽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注意锻炼,注意饮食,就能降低得病的几率。

消极被动(Reactive)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受环境和他人的左右,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

碰到问题的时候,消极被动的人总会找人帮着决定,环境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怨天尤人。

他们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

对一件事情,他们总认为是事情找上他们,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积极主动(Pro-active)的人认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总有选择的权利。

所以,他们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因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而自己并不是环境或他人的附庸。

对一件事情,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发展。

为什么要积极主动

三十年前,在工业社会里,每位员工是企业的机器里的一个齿轮。

虽然机器需要齿轮,但是齿轮是可替换的。

最好的齿轮是耐用的,不是卓越的。

因此这些公司最喜欢的人才是:

一个有专业知识的、能够埋头苦干的人。

斗转星移,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有更多的人享有决策的权利,有更多的人必须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也更多的人有足够的空间来决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过程。

着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Druker)曾指出:

“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

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所以,今天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对的人才的期望是:

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要想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

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培养推销自己的能力,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

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一代,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被动消极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

只要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其实,许多年轻人并不是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出自己的决定,而是不习惯在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决定。

如果我问一位中国的大学生:

“你最常做的决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决定买什么样的电脑,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等等。

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决定,但是,许多更重要的决定更需要由你自己做出。

例如,像读什么专业,读什么学校,考研还是出国等决定,大家可能习惯于听父母的安排,或参考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殊不知,在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上,只有你自己的决定才能帮助你迈向真正的成功。

自己做无关紧要的决定,但是对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却听他人的。

这是多么不合逻辑呀!

此外,就算你自己做出了决定,也不见得你事先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调查和研究。

鲁莽或草率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当G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SergeyBrin)和拉里佩奇(LarryPage)在电视上被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没有任一消极输入的方式。

在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你必须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

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里所写的那样:

“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

积极主动的七个步骤

要达到积极主动的境界,我建议大家按照下面图中所示的七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习惯,学习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的方法,并在积极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步鄹一:

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

一个人被击败,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阻碍,而是取决于他对环境如何反应。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意思。

埋怨不会改变现实,但是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可能改变一切。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

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消极的人允许或期望环境控制自己,喜欢一切听别人安排,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拥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厄运;相反的,积极的人总是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他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积极的人总是使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消极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是处在过去的种种失败与困惑的阴影里。

有了积极的态度,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

积极的态度肯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但并不能保证他每件事都心想事成;可是,坚持消极的态度却必败无疑,我从来没见过哪个持有消极态度的人能够取得可持续的、真正的成功。

当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必须由自己来选择,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由自己来主导。

所以,在选择积极态度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

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步鄹二:

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消极被动的习惯是积极主动最大障碍,如果你从小就在消极、被动的环境下长大,你就更应该努力剔除自身所拥有的那些消极因素。

例如,消极被动的人总是迷信宿命论,把不如意的事情纷纷归罪于基因遗传、星座、血型等因素,并由此变得自怨自艾,总是怪罪别人的不是,指摘环境的恶劣——如果这样的想法成为习惯,他就会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年轻人该如何远离消极被动我想向大家提出五个建议:

一、不要盲目听信人言,应冷静辨析,积极求证

现在,网上经常流传着各种谣言。

如果盲目轻信这些谣言,你就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左右。

例如,有同学发信来说:

“自己想读一个民办学校的课程,因为它可以发‘英国剑桥大学的学位’。

”冷静辨析应该会告诉你:

在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里总会暗藏着什么圈套。

然后只要到搜索引擎积极求证,马上就可辨其真伪。

此外,有许多同学不懂得主动搜寻和验证信息的方法或重要性。

有不少同学请我帮他找某某大学的信息,甚至,还有的同学向我询问某个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实际上,这些信息在网上只要简单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因此,当我每次查出答案后,总是告诫这些同学说: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自己到网上去找,不要急着去问别人;如果你听到了什么,不要盲目信从,应当自己主动去网上求证。

二、不要让事情找上你,应主动对事情施加影响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因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的,而不应该是因为你无所作为才变成现实的。

有位同学告诉我说:

“我申请了两个工作,其中,我比较喜欢的那份竞争激烈的工作,但同学们也都在争取那份工作。

我现在只好选择等待,如果那家公司不聘请我,我就到另一家公司去。

我很惊讶地问他:

“既然你很喜欢第一份工作,为什么你这么被动,只知道等待而不去主动争取呢”

不要忘了,被动就是弃权,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珑、年轻活泼的女孩。

见她第一眼你可能很惊讶她是微软最资深的华人经理之一。

但是如果你和她交谈一分钟,你就会一点也不惊讶了。

她讲的每一句话流露了自信和积极乐观的领导力,和严谨的逻辑和战略思想。

她曾告诉我她积极主动的一个故事:

“我十六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

我到美国后六个月就必须参加SAT考试。

那时我英语口语已经不差,但是文法、字汇、作文都很不行。

虽然我的SAT数学考了780分(接近满分800分),但是英语只考了280分。

如果交白卷也有200分,你就可以想象280分是多么糟糕!

但是我依然满怀希望地申请了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

“由于我的英语SAT分数太低,我的申请表很可能没有被阅读就被直接被拒绝了。

但是我不服输,我深信如果我被录取,我会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师。

于是,我决定‘上诉’。

“我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加州大学的工学院长。

在信里,我做了自我介绍,我自豪地描述了我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释了我刚到美国六个月的英语问题,强调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

最后,我说:

‘院长女士,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的财产。

’”

“两天后,院长约谈了我。

我和她面谈时,她看出我的英语其实已经进步很快。

我对她当面保证我的英语会学的和美国同学一样好。

一星期后,加州大学收回成命,决定录取我。

三、不要习惯性地同意或追随别人,应当学会“有主见”

年轻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而不应当随波逐流。

许多同学有很强的“从众”心态,自己有想法不表达,时间久了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了。

他们每次都会习惯性地先问别人:

“你怎么想”而从不会问问自己:

“我怎么看”

要改掉这个习惯,你就需要下定决心,每一件小事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就算你不是很在乎。

例如,自己决定在餐馆点什么菜,自己决定自己的衣着打扮,周末时自己决定要去哪里玩,等等。

你应该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而不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

当自己感觉“无所谓”,想依从别人的意见时,记得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选择展现出来。

甚至在自己不是很在乎或不是很确定时,也要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让“无所谓”这个词从你的字汇里消失。

不要被别人影响,也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从众”。

如果和朋友出去吃饭,大家都不要甜点,但是你想吃,那么,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决定而影响你自己意见的表达。

有没有什么人总是喜欢告诉你该做什么如果有,下定决心,要求他们不要再这么做。

如果他们不听,那就不要和他们在一起。

也就是说,大家要设法让自己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不要从众,避免盲目听从父母、老师、名人……答应自己,当你认为必须说“No”的时候,千万不要说“Yes”。

从小事到大事,你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日子久了,你就会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四、不要说“我办不到”,应当积极去尝试

遇到困难时,不要找借口,应该多想一想,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能不能将问题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加以解决或者,是否需要先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然后再回头来处理这个难题不要因为逃避而说自己没有选择或没有时间——没有人缺少时间,只不过,每个人分配时间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五、使用语言下意识地训练自己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他提出:

我们的语言会下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思想,也会真切地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

例如,他们在生气时会抱怨说:

“他使我怒不可遏!

”——他们想说的其实是:

责任不在我,是外力左右了我的情绪。

他们总是抱怨:

“我没时间。

”——这表明:

又是外力控制了我,让我没有选择的机会。

他们还喜欢说:

“我不得不如此。

”——这其实意味着:

迫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力,我只好选择服从。

他们在自我表白的时候说:

“的人。

”——这其实是在宣称:

我已经无法改进或提高自己了。

相反,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在言语中赋予自己决定的权利,他们喜欢说的话包括: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也许我可以换个思路。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想出更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的感觉是……”“我选择……”“我要……”“我情愿……”“我打算……”“我决定……”等等。

所以,我们要多学习积极主动者的讲话方式,在说话时多用“我……”的句式,多给自己决定的权利,少推卸责任,少埋怨。

步鄹三:

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

有位学生问我:

“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公平的”这个问题在“开复学生网”上引起了一场大讨论。

有些同学认为世界公平,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碍;也有些同学认为世界级端不公平,因为无论是财富、天赋还是运气,老天爷好像总是青睐别人。

对此,我的回答是:

一切都靠命运(宿命论)和一切都靠自己(人定胜天)都是不合适的。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都有机会,但是,先天和环境因素造成每个人的机会多少不同。

所以,这个世界不是完全公平的。

但如果你因为世界不公平而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和选择,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就不能怪世界不公平了。

举一个比喻。

有些人出生时就因为遗传的原因,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患上较严重的疾病。

但这并不表明他一定会患病。

如果他能把握机会,做正确的选择,安排好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他很可能比谁都健康;但是,如果他就因为‘基因不好’就自暴自弃,那么他得病的几率几乎一定会成倍增加。

所以,凡事都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而必须接受的,什么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什么是自己必须勇敢挑战的。

当你碰到不可改变的事情时,要勇敢地接受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悔恨、羡慕和嫉妒上。

你应该做的事是积极主动地抓住命运中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可以最大化你的影响力的部分。

还有,就算在最艰苦的时候,当你感觉命运已抛你而去时,你总是有选择的。

就像弗兰克说的:

“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积极主动”的含义不仅限于主动决定并推动事情的进展,还意味着人必须为自己负责。

责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

他们在待人接物时,总会根据自身的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负责任的抉择,而非完全屈从于外界环境的压力。

对自己负责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

大家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

比方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时,自己就不学英语;或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锻炼沟通能力,但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消极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前的机会丧失殆尽,你终有一天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同学问我:

“不确定时,该如何负责”其实,就算你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你至少应该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算你不能积极争取你最想要的,至少也应积极避免你最不想要的。

如果你想做一个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我建议你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以一整天时间,倾听自己以及四周人们的语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办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现。

依据过去的经验,设想一下,自己近期内是否会遭遇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情况这种情况处在你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

从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令你备感挫折的事情。

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还是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锻炼自己积极主动的意识。

在下30天内,专注于自己影响范围内的事物,对自己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做一支照亮他人的蜡烛,而非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不要只顾批评;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问题;不必怪罪别人或为自己文过饰非,不怨天,不尤人;别活在父母、同事或社会的荫庇之下,善用天赋的独立意志,为自己的行为与幸福负责。

试行积极主动的三十天训练法,观察一下,自己的影响范围在训练之后是否有所变化

步鄹四:

积极尝试,邂逅机遇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一些挫折就丧失了奋斗的勇气。

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在大学中延续而后悔念大学,有些学生因为专业不合适就虚度时光,还有的学生因为在研究生期间遇到种种学术上难题而感到气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可以直面的挫折,它们都需要你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生命中随处是机遇,许多机遇就藏在一个又一个挫折之中,如果你在挫折面前气馁,你很可能会与自己的机遇擦肩而过。

积极尝试是学习最好的方法。

在一个先进的公司,你不需要担心失败。

在一项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的员工。

无论是否能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要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积极上进,而且会从中学习。

对于那些正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事情。

在美国,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所以,我建议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门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邂逅更多的机遇。

我的积极主动的习惯是五岁开始的。

记得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太简单了,于是就主动跟父母说:

“我想跳级读小学。

”父母建议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大胆地提出: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父母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于是我努力读书,最后以高分考进了私立小学。

事过三十多年,当时母亲带我去看“放榜”时,看到“李开复”三字排在榜首的那份兴奋,今天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这件事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我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

这也为我日后的自信和积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一个例子来自于我的年轻朋友郭去疾。

他的人生之学是:

每一扇机遇之门,都有一个守门人。

收获机遇的临门一脚,在于主动执着地去找这个守门人。

当他1999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时,受到了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一律没有奖学金。

于是,他开始给这些大学的教授们写信,希望他们能接受我作为研究助理从而资助。

一个月中,他写了两百封信,虽然有很多教授感兴趣,却都因为他研究经验不足而拒绝了。

他还尝试写信给中国科大的海外校友,希望得到推荐,也没有结果。

一天夜里,面对电脑里一封封挽拒的邮件,他一个人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失声痛哭。

然而第二天醒来,他决定继续去敲击这扇机遇之门。

几天之后,他收到伊利诺大学的一位教授的回信,欣然答应资助。

那位教授说,当他到系里索取郭去疾的材料的时候,发现系里正在准备给郭寄拒信。

郭去疾最后说:

“我的‘叩门之旅’在继续着,绝大多时候,都无功而返。

然而,石沉大海却不代表徒劳无功,因为一次一次,机会之门这样被我敲开。

一步一步,我得以到微软总部工作,到斯坦福大学读MBA,到Mckinsey到Amazon和Google工作的机会”。

美国人很喜欢尝试不同的工作,他们一生中平均要换四次工作。

在长期计划经济的思想影响下,更多的中国人不愿意换工作,而更倾向于终生做一件事。

其实,换工作岗位的意义在于,你一开始做的决定并不一定是你的终生决定,你仍然有机会去尝试更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所以,不要因为暂时不了解自已的长处而犹疑不决,积极行动起来吧!

你会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天赋。

大家要珍惜每一次尝试,因为机遇往往不可复制。

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免机遇到来时错失良机,同时也应学会从每一个失去的机遇中吸取教训。

此外,只有敢于挑战自我,你才能充分地开发自身的潜力。

我建议大家经常给自己设立一些极具挑战性、但绝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步鄹五:

充分准备、把握机遇

不要坐等机遇上门,因为那是消极的做法。

屠格涅夫说:

“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情向前推动。

”也就是说,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力。

如果被苦难或挫折阻挡,我们应该学习把挫折转换成动力,而不要一遇到困境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怨天尤人,更不要在需要立即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

人生不能用这种消极的方式度过。

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做出最好的抉择,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一旦机遇到来,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握机遇。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洪小文的帮助),把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以前的40%提高到了80%,学术界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时,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把已有的结果加工好,写好论文,几个月之内我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是,我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给我提供的只是一个机遇,而不是一个答案,因为80%的识别率决不是最后的最佳结果,因为我用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

而且,我已经公开发表了我的研究成果,每一个研究机构都会学习、使用我的方法,所以,如果我此时放松下来,不再做实验,埋头写论文以求尽快毕业的话,别的学校或公司很快就会超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