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及翻译.docx
《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及翻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一、山东泰安市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
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
民,百姓。
③寻常:
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
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
有钱有势的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济:
③有顷,益怠怠:
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
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
26.【答案】①咸:
都。
②济:
渡,渡河。
③怠:
疲惫。
④遂:
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
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
他的同伴们说:
“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他说:
“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
“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
“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他又摇摇他的头。
于是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
如果象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二、广东省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
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释】1.武阳君:
苏轼的母亲。
2.鷇kou:
初生的小鸟。
3.忮zhi:
凶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信于异类也()
(2)去人太远()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分)
附加题
1.
(1)使…信任
(2)距离,离
2.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3.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或:
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4.例:
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
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
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说:
“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
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三、山东潍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
“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
“此是女婿家牛也。
非我所知。
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
“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
允济谓母曰:
“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
“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
①牸(zì])牛:
母牛。
②庵:
小草屋。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牛孳产至十余头孳: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左右:
(3)将之诣妻家村中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分)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3分)
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13.
(1)孽:
繁殖(生育)。
(2)左右:
下属(身边的人)。
(3)诣:
到……去(前往)。
(3分,每小题1分)
14.C15.
(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呢?
(2分,“尔”“何与为”各1分)
(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
(3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16.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2分,每空1分)
译文:
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
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予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很怀念他。
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
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过问题。
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
“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
”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
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
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
“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
“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
”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
元武县主管官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
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小草房在那里看葱,允济对老妇人说:
“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
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
”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
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
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允济,他便把葱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
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
“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
”。
正如先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
远近的人都称赞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著。
四、【德州市】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融亦深爱其才。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
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
(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
“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
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①于衡曰:
“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
”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
衡更熟视曰:
“死公!
云等道?
”祖大怒,令五百②将出,欲加棰。
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射徒跣来救,不及。
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卮:
酒器。
②五百:
执杖行刑之人。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数称述于曹操()②射徒跣来救()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18.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
(3分)
16.答案示例:
①屡次②光脚每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
(黄射)曾经与称衡一同游玩,一起诵读蔡岂所写的碑文,黄射非常喜欢他的文辞,回来后后悔没有抄写碑文。
意思对即可,共3分。
18.答案示例:
我欣赏他的为人。
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共3分。
译文:
祢衡只和鲁国人孔融及弘农杨修交好。
常说: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其余的儿子都碌碌无才,不算什么。
”孔融也十分爱惜祢衡的才华。
祢衡才二十岁,而孔融已四十岁,与他交为朋友。
孔融赞赏祢衡的才华,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祢衡。
曹操因而想见见祢衡。
但祢衡平日看不起曹操,自称有狂病,不肯去,又多次说一些狂妄的语。
黄祖的大儿子黄射,更与祢衡相好。
曾经与祢衡一同去游玩,一起诵读蔡邕所作的碑文,黄射非常喜爱蔡邕的文辞,回来后后悔没有抄写碑文。
祢衡说:
“我虽然只看一遍,还能记得,只是碑石上缺了两个字,不明白罢了。
于是就写了出来,黄射派人抄写碑文,回来校对,完全如祢衡所写,没有不叹服的。
黄射这时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给黄射,黄射举杯对祢衡说:
“请先生作赋,让众宾客娱乐。
”祢衡就操笔作文,文章没有删改,辞采很是华丽。
后来黄祖在蒙冲船(一种战船)上,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宾客,祢衡出言不敬,黄祖感到羞愧,于是呵斥他,祢衡怒视他,说:
“死老头,你在说什么呢?
”黄祖大怒,命令侍从把他押出去,打算施杖刑。
祢衡依然大骂,黄祖非常恼怒,于是就命令把他杀了。
黄射光着脚来救,已经来不及了。
黄祖也后悔不该杀他,于是厚加棺殓。
祢衡这时二十六岁,他的文章大多散失了。
五、【舟山市】
钱缪(12分)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
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
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
“吾岂失一孙仲谋耶!
”遂
受之。
是年,省茔垄①,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②。
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
“钱婆留,喜汝长成。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为牛酒③大陈,以饮乡人。
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
时将筑宫殿,望气者④言:
“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
”武肃⑤笑曰:
“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⑥者乎?
奈何困吾民为!
”遂弗改造。
【注释】①省茔垄:
祭扫祖墓。
②亟拜:
急忙下拜。
③牛酒:
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
④望气者:
观测云气占卜的人。
⑤武肃:
即钱镠。
⑥真主:
贤明的君主。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3分)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有讽镠拒梁命者
(2)延故老(3)为牛酒大陈(4)因故府大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22.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概括回答。
(3分)
(三)(12分)
19.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20.
(1)劝说
(2)邀请(3)陈列、摆放(4)凭借
21.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
22.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动顺应)
译文:
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
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
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
“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
”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
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
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
“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
”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
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
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
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
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
“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
”钱镠笑着说:
“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
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
”于是不再改造宫殿。
六、【扬州市】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题)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
“敢笞我!
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
”先生益大怒
,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
“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
“此真好御史矣!
”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
屐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
筇(qiǒng):
竹杖。
屐:
登山用的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
(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
B.巡城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其车其真无马耶(《马说》)
D.乃遍游江浙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2.翻译句子。
(6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13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
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译文:
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
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
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
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这个奴仆说道:
“敢鞭打我!
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
”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
谢先生说:
“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
”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
“这真是好御史啊!
”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
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
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七、【上海市】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
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午前午后?
东风西风?
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
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
册历:
记事簿。
失风:
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
随便。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人初不知其故()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1
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
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
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译文:
听说周忱有一本本子,从记日子到行为处事,没有丝毫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细地记录。
例如说某天中午之前是晴天,中午之后是阴天。
某天刮东风,某天刮西风。
某天的白夜和晚上下雨。
人们刚开始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
一天,有人报告装粮食的船被风吹走找不到了。
周忱盘问他丢失船是哪天?
中午前还是中午后?
刮东风还是刮西风?
那人不知道而胡乱回答。
周忱一一告诉他实情。
那人吃惊且佩服,欺诈于是不能成功。
在这时知道了周忱的风、雨的纪录,原来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写的。
八、【雅安市】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
(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
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
①颍上:
地名。
②游:
交游,交往。
③小白:
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
之一。
④纠:
小白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
被赶走。
2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
(1分)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
(1分)
29.C(2分)
30.(2分)
①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②经商或做买卖;③以⋯⋯为耻
(“羞耻”不得分);④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
(每个0.5分)
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
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
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
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
“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
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
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
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
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
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
九、广西南宁市
(二)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
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
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
“吾待相公③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
”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
“予欲不言,尔则怨我。
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
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
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
,安敢荐盗贼为官乎?
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
”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
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
乘着空闲。
③相公:
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④进退:
任免。
激浊扬清:
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
(2)念汝事我久念: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奴震骇,泣拜而去。
译文: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
(2分)
17.
(1)为:
担任(1分)
(2)念:
考虑,想到(1分)
18.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
(2分)(1句1分)
19.示例一:
“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
示例二:
“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表现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
示例三:
“吾待相公久矣”表明该奴仆只是偶尔犯错,但是张齐贤最后还是让他“去吾门下,自择所安”,表现张齐贤铁石心肠,缺乏同情心。
示例四:
“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表现张齐贤没有及时指出仆人的错误,不与人为善。
(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
)
译文:
北宋的张齐贤,曾经任江南转运使。
一天家中设宴,一名奴仆偷了好几件银器,齐贤在帘后仔细地看但(他)不问那人(为什么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