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规划.docx
《旅游目的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目的地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的内容和成果
一、总体规划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overalltourplan),又称旅游目的地综合规划,是以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的旅游开发项目和设施建设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旅游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目标的策划过程。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与旅游产品的具体形式和旅游目的地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
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旅游目的地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1、规划时限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对于旅游目的地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等为依据,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旅游发展条件,分析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确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确定旅游目的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目的地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统筹安排旅游目的地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目的地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
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收集资料
必要的旅游目的地内详细的二手资料,包括基础图件(1:
5000—1:
50000地形图、行政区图、外部交通图等专业图)、历史沿革资料、地方志、基本地理资料(自然资源、土壤、水文、地质、动植物、气候、地貌、人口等文字与图件)、各项其他规划资料(国土、城镇、农、林工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料(交通、管线等)、原有的旅游规划文件、旅游文学作品(诗词、游记、散文)、政策法规等等
对二手资料进行补充修正的一手资料应包括自然环境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两大部分,其中自然环境包括
(1)有关地震、断层、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资料;
(2)有关水位、水温、水量、潮汐、泥沙量、凌汛、水质污染等水文资料;(3)有关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冰冻、季节期、有害气体等气象资料(4)有关土壤、植被、水质、大气污染情况及污染源的状况等污染资料;(5)有关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地方病、有害动植物等灾害资料;(6)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仓库堆积、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排污、放射性、易燃易爆、电磁辐射等状况
社会经济条件大致包括
(1)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包括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物资供应、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等;
(2)内外交通情况;(3)服务设施状况,包括游览、食宿、购物、文娱、医疗、邮政、银行、厕所等;(4)基础设施状况,包括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卫、污水处理、防灾安全设施等;(5)管理工作状况,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立法工作等
4、主要内容
1)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和发展战略
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的主题,是体现一定规划时段内总目标的一种设想;
规划依据主要指上级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以及为本区开发所制定的政策法规;
发展战略是指对未来事物的发展目标以及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手段。
2)对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如旅游的接待规模、创汇指数、国民生产增加值、环境指标等。
3)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旅游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区域范围,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
划定旅游区的范围包括确定旅游区的范围界线,划定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进行旅游区内用地规划等。
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对旅游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说明,重点介绍本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容量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并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
4)确定旅游目的地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对旅游目的地性质的确定是确定旅游区开发与保护方向的前提,也是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依据。
旅游目的地的性质,一般指资源的构成和特色、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旅游目的地的主体以及该旅游目的地在一定的旅游区域中的地位、分工等所决定的功能、作用和地位。
对旅游目的地性质的确定和描述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功能、旅游目的地的等级类型三部分内容组成。
5)确定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主要依据不同的旅游功能和开发密度进行分区。
分区的多少和每个区面积的大小,依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并要考虑各功能区的相容性,一般以其主要发展形式作为划定区界和制定区内功能的基本依据。
划分功能分区对于明确用地发展方向、合理组织景区建设和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6)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目的地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7)规划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8)规划旅游目的地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9)规划旅游目的地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10)研究并确定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该部分规划内容包括各级保护区及影响保护地带的界线、面积,同时还要研究并确定旅游目的地资源的等级、位置、保护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1)规划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12)提出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对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规划,确定优先开发的目标和建设项目的细则
13)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针对旅游目的地开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控制措施,确保旅游目的地与所在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14)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对旅游开发投资的引导要从旅游规划的目标人手,紧紧把握规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宏观格局,研究该地区旅游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的合理结构,确定未来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
引导旅游投资工作的立脚点是转变观念,确立服务意识,尤其是为海外客商投资中国旅游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多重途径建立投资者与投资项目之间的联系,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创造机会,提供选择,将社会资金吸引到旅游行业中来。
5、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
内容一般要包含《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所规定的内容,尤其是准备申报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但其他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说明书的内容可视旅游区的不同而不同,如城镇型旅游目的地规划,其中的住宿、饮食、购物、文娱、对外交通、邮电、银行、医疗等内容可以简单些,有的甚至可以不要;乡村型旅游目的地则要包含全部内容。
2)图件。
包括旅游目的地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保护区级别规划图、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图、旅游设施规划布局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3)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
为了便于了解总体规划,还可以附录一些与旅游区有关的图片和历史资料。
为了便于直观分析,有条件的可以按比例制作总体规划模型。
4)图纸比例。
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
对于较大的旅游区,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1/10000;对于较小的旅游区,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0—1/5000;区位图的比例可根据需要确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tourplan),是指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并指导旅游目的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规划是一个管理型的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于较大型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增编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规划,小型旅游目的地可以跳过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制性规划。
1、规划时限
景区控制性主要为景区近、中期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10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
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目的地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活动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指导。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控制依据,它首先代表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表明了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管理由终极形态走上法制化过程,表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是一个向着预定的规划目标不断渐进的决策程序。
其次,与其下一层的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后者更注重形体和视觉形象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更加强调管理和引导,所以控制性规划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规划管理和建设开发控制的一大进步。
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相当特殊的地位。
在它之上有旅游总体规划,在它之下有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由于其面向未来跨越时空,面临的不可预测因素很多,因此,旅游总体规划具有很大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是一种粗线条的框架规划,需要下一层次的规划将其深入,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旅游区小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总平面布局和空间形体组织,需要上一层次的规划对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对开发模式和景观设计进行引导。
因此,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旅游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者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从而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
2)政策载体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包含诸如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游客和管理人员空间分布、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协调开发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及实施政策的内容。
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政策的载体。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传达旅游发展政策方面的信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3)依据、引导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和其提供的依据将保证规划的公平和长期执行,使旅游目的地内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的、协调的整体规划思路,从而有利于旅游开发整体过程的持续发展。
3、收集资料
(1)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对本地块控规的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2)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3)旅游目的地内人口分布现状;
(4)拟规划区块内建筑的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5)旅游目的地内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分布;
(6)旅游目的地内工程管线网分布现状;
(7)旅游目的地内土地经济分析的资料,包括土地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现状地价变化、开发方式等;
(8)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建筑特色、风土人情等。
4、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内容上
1)控制性指标
用地控制指标:
用地住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
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
绿地率、人口容量。
建筑形态控制指标:
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建筑物靠临街面的界限),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建筑规定。
交通控制内容:
外来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内部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道路用地界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2)引导性指标如:
具体设计引导及控制:
对旅游目的地内重点地块的建筑形式、尺度、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配套设施体制:
旅游目的地生活服务设施布置。
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管理要求。
5、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
包括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以条文形式重点反映规划地段各类用地控制和管理原则及技术规定,经批准后纳入规划管理法规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1)总则:
制定规划目的、依据及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各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3)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适建、不适建、有条件适建的建筑类型);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5)建筑物与红线距离的规定;
(6)相邻地块的建筑规定;
(7)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配置和管理要求;
(8)奖励和惩罚。
2)图件。
(1)用地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分布现状、景观资分布现状(必要时可分别绘制);
(2)用地规划图:
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布局、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各种游乐项目分布等;
(3)地块指标控制图:
用表格的形式标出地块编号、地块面积、用地性质、主要出入口位置、建筑密度及地块内有特殊需要的控制指标;
(4)道路交通规划图:
确定旅游区内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各道路交叉坐标、标高、停车场及其他交通设施位置及用地界线,各地块规划标高等;
(5)工程网规划图:
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网、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必要时可分为给排水、电力电讯、煤气、管线综合等;
(6)地块划分图:
标明地块划分具体界线和地块编号(和文本控制指标相对应)。
3)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
4)图纸比例。
一般为1/1000/~1/2000。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
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tourplan),是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和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安排和布置。
与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者是控制性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形体(建筑、景观)设计、空间布局。
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将为接下来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直接指导和具体方案。
体量较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直接做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旅游目的地则要在策划、总体规划后才做修建性详细规划。
1、规划时限
主要为旅游目的地近期开发建设作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3、收集资料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除了收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块的具体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和各类建设工程造价等资料。
4、主要内容
1)综合现状,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用地布局,布置总平面图
3)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5)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6)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7)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8)竖向规划设计
9)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10)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效益投资等。
5、规划成果
1)规划设计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的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类旅游项目具体设施的规划。
(7)各项工程管线及专业工程规划和管网综合。
(8)竖向规划。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包括总用地面积、旅游区建筑设施总面积、建筑平均层数、建筑密度、绿化率等)。
(10)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2)规划主要图件
(1)区位综合现状图
规划地块在整个旅游区的位置以及和周边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块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规划道路、绿化布置以及各类旅游用地的范围和建筑等设施的轮廓线、工程管线的位置等;
(3)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标明规划后地形、地貌、道路位置及标高,各旅游设施的分布和范围。
游览线路等,各类建筑的轮廓、用途、层数等;
(4)道路交通规划图
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断面、交通设施;
(5)竖向规划设计图
用等高线法或标注法表示规划后的地形、地貌等;
(6)综合管网等设施规划图
标明水电等设施走向、容量、位置及相关设施和用地
(7)绿化景观旅游设施规划图
标明植物配置种类、景点名称及各旅游设置的名称设置;
(8)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鸟瞰或透视效果图或模型
3)图纸比例
1/50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