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9104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分析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3.蒸发

教学目标:

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蒸发的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几幅相关的图片或者影片。

2、提前布置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蒸发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大自然景色图,让学生观看,请同学们谈谈有什么想法,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

认识蒸发现象

1、思考:

水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湿毛巾擦拭小镜子、学生把水抹在手掌上观察现象、室外晾衣服等现象。

3、让学生说一说水跑到哪里去了?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学生在做一做中体会蒸发现象。

5、讲解蒸发的概念:

“不慢慢变甩水蒸气发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6、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活动二:

探究水蒸发进会吸收热

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

2、汇报实验情况。

室温下棉纱中的水蒸发时温度计的液柱在不断下降,水蒸发会使温度下降。

3、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4、相互交流,师生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5、学生感悟运用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科学现象的道理。

活动三:

研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教师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

2、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提自己的假设。

3、学生对比实验

4、提示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水量要相同,认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

自由活动:

1、制作“天气预报器”

2、学生动手制作

拓展活动:

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课余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

1、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人们是怎样利用蒸发原理进行生产的?

课后反思:

学生自己设计不出实验,需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4、沸腾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3、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4、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启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实验材料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个自行选择实验材料的空间,体现活动准备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略)

二、讲授新课

1、猜想

同学们,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继续上升吗?

指生回答。

2、做实验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分组制定实验计划。

(2)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开始做实验,组长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与交流

(4)得出结论:

水沸腾时达到一定的温度,继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再升高。

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个点,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师小结:

根据大气压力的不同,因地区差异、器材差异等,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做实验的同学,所测的水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的沸点不会超过100摄氏度。

3、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学生能自己设计出实验,但实验的效果不够好。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5.凝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了解对比实验的特点。

2.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水珠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水蒸气的凝结。

2.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

3.用“对比实验”探究水蒸气转变成水的条件。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

相同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火柴、小瓷盘等。

2.演示实验材料:

带盖杯子3个,冷水、热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

盛饭时每当我们打开锅盖,可以看到年锅盖上有什么?

学生:

有水滴滴下来

教师:

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

教师:

老师这里有3个杯子,一个里面装有冷水,一个里面装有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3个杯子的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

装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装冷水和没装水的杯盖内没有小水珠。

教师:

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小水珠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

与热水有关系。

教师:

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

学生讨论:

教师启发他们推想:

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教师小结:

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2.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

教师:

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

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上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

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

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

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一块玻璃冷、一块玻璃热。

教师:

列表比较

甲杯:

温热水、热玻璃片,无小水珠

乙杯:

温热水、冷玻璃片,有小水珠

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

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热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板书课题:

凝结

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

水蒸气受冷水

教师: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

学生举例:

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等。

三、总结、巩固:

教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水蒸气的凝结,什么叫凝结?

四、布置作业:

思考: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让我们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6、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1、能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水在甚么情况下能变成水蒸气、变成冰。

3、知道水在4摄氏度开始膨胀,在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教学重点难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在不同的冷热条件下形成的。

教学准备:

水、烧杯、冰、温度计

提前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准备好凉水、冰块。

让学生先测量水的温度,再测量冰块的温度。

做好记录。

讨论水温度高,冰块的温度低。

总结出: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水----------(受冷)---------结冰

活动二:

问题:

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冰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哪里去了?

讨论研究:

衣服里的水结了冰被太阳照射温度升高,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在空气中。

冰----------(受热)---------------水蒸气

如一杯开水正冒着热气,盖上一块玻璃,我们透过玻璃就能看到附着在玻璃上的小水珠。

水蒸气--------(受冷)--------水(联系人工降雨)

活动三、水的三态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冷藏车间、冬季自来水管破裂、冬季窗户上出现窗花晒盐等等。

拓展活动:

地球上的南北两级到处都是厚厚的冰层。

地球气温逐渐升高,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行调查了解

网上查阅搜集图片搜集资料察自然现象做好记录。

课后反思:

教师通过自然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同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7、小水滴的旅行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揭示自然现象;将探究结果与当前所承认的科学知识相比较,修正自己的结论。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探究云、雾、雪、露、霜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特刊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云、雾、雪、露、霜等的成因,

难点:

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资料(雨和雪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对动植物的影响等)

2、必要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了解露和霜的形成

1、学生对自己的猜想。

2、制造露和霜。

3、实验发现:

找出结论。

二、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1、出示课前调查的内容进行交流。

2、想办法制造雾。

3、实验:

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的道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制造雾。

4、小结: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三、雨是怎样形成的

(一)1、学生自己的猜想。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结论: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

4、讨论:

雨和雪有什么不同?

下雪时和下雨时气温不什么不同?

5、学生表达、交流自己的推想。

(二)1、学生回顾与雨雪有关的生活体验。

(课前搜集的次料)(雨能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雨水可以使禾苗茁壮成长……)

2、播放相关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感知、体验,加深学生认识。

3、学生阅读课本提供的资料。

(三)1、看书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

2、提示学生绘制循环图表示水的循环变化。

3、学生交流探究结果真如此

(四)1、学生交流有关水循环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水循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播放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

通过资料发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讨论达成共识:

水在自然界里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树立科学改造自然的观念。

4、讨论:

水在自然界中不停的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

5、汇报:

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节约用水。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自由活动:

1、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知谈一谈小水滴的秘密

2、交流自己的认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

拓展活动:

举办一期主题为:

“不水滴的循环旅行”的班报。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8、航海家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2.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难点:

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

教师准备:

古人对地球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混天说及麦哲伦、哥伦布航海史等资料、一些有关地球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

你认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根据小组内的整理集体交流

并填写下表:

我们的发现

信息来源

如:

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百科全书》

生:

根据整理的资料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活动二:

1、师生谈话:

科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大小,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他们认为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获得的信息,并在班内展示突图片资料。

3、师出示图片:

认识古人对地球的猜想,并通过观察。

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猜想。

小结:

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凭借视觉去观察认识,所能看到的只是头顶的蓝天,脚下的平地。

活动三:

1、师生同讲关于历史上人们证实大地是球体的故事。

2、集体交流: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活动:

展示交流科幻故事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19、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目标:

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难点:

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的概况;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2、提出问题:

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并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图片或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

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1、整体感知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情况。

(1)、出示课件:

转动的地球模型。

(2)、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从这个地球模型上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

蓝色的表示海洋,黄褐色的表示陆地;

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2、交流地球表面陆地形态方面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地形、地貌是多姿多彩的。

(1)、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填写记录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辽阔的大草原的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畅想交流,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壮美。

]

(2)、全班交流地球陆地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的情况。

①交流珠穆朗玛峰、张家界的山、华山、泰山、阿尔卑斯山、阿空加瓜山等不同形态山地的图片与文字。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山的特点。

[使学生知道山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形态各异;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

②交流平原的资料,讨论平原的特点。

③交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的图片与文字。

[使学生知道高原的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有的高原沟壑纵横,有的地势平缓。

]……

3、师生共同交流地球上有关海洋、河流、湖泊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

4、引导学生交流地球上的生物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A、学生交流搜集的动、植物的图片及文字。

B、多媒体出示:

地球上的各个地方的动、植物的图片;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约有30多万种。

C、讨论:

看到这些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

D、学生汇报并小结:

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植物都是地球村的一个村民,我们应该和动、植物和谐相处。

活动三、分类整理资料

1、学生讨论怎样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讨论:

我们搜集的关于“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

3、每个小组选择一至两类内容办手抄报。

(把课前制作的资料卡直接贴在相应的位置。

)[直接贴资料卡可以节省时间。

]

4、展示与评价。

[将各小组办好的手抄报按一定的顺序张贴在教室一定的位置长期展出,可以充分发挥所搜集资料的作用,还可以给尚未交流的资料提供交流的机会。

]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20、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许多的奥秘,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地球内部有些什么;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及特点

4、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地球内部有些什么,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及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对“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

学生准备: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一个熟鸡蛋。

熟鸡蛋或桂圆或荔枝,小刀,(第一课时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第二课时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表面的特点了,那么地球的内部会有什么呢?

二、活动一:

我们来猜测一下地球的内部有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书后的活动记录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3、全班交流

4、看教师搜集的相关资料,谈感受认识

三、活动二:

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谈从资料中的收获

3、总体描述“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四、活动三: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地球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

2、出示一只熟鸡蛋,讨论:

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

3、读书64页的资料卡,你知道了什么?

五、活动四:

我们来做个地球模型吧

1、谈话:

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

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

2.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

4.分组制作。

5.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序号:

2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搜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够通过游戏对物体的平衡现象进行研究。

科学知识:

1.认识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所引起的。

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和支撑点是否在重心的作用线上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到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原因

难点: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方向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引力的资料、搜集有关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学生准备:

每组一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抛向天空的球会落到地上,树上的叶子会飘落地面,熟透的苹果会自然落地,这些都是大家常常见到的现象,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

他们为什么地落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二、活动一:

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

1、教师随手将桌上的一本本子碰掉到地上,说:

“同学们看,这本本子被我一碰落到了地上,它为什么是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空中呢?

2、分小组进行研究

三、活动二:

我们来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1、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2、小组代表发言,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3、引导看资料卡,看教师搜集的资料,释疑解难,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人们是怎样利用和克服地球引力的。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