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学前儿童心理学2.docx
《09学前儿童心理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学前儿童心理学2.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学前儿童心理学2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学习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心理学理论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研究和阐述人的心理。
简单地说,心理过程就是指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学术界倾向于从认知、情感和社会化这三个方面阐述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而个性是认知、情感和社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
第一节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认知的概述
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
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都有认知的成分。
因此,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具有普遍性,它的形成标志着一种获得新知识的可能性。
信息加工理论则认为儿童加工信息的容量和能力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核心。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切信息加工的资料来源,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二、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在心理学中,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一)触觉、味觉和嗅觉
1、触觉——新生儿对身体接触,特别是对手心和脚心的接触非常敏感。
出生后,婴儿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而且这种表现的特点是怕冷不怕热,以人的体温为界,新生儿对低于体温的温度比高于体温的温度更敏感。
新生儿对疼痛也非常敏感。
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
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和成人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婴儿身体的发育,这种接触对情绪发展也非常重要。
对学前儿童来说,触觉在其认知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任何其他感觉都代替不了它。
皮亚杰认为,这种对物体的触觉和视觉相配合完成对物体的操控是早期认知发展的基本要素。
2、味觉和嗅觉——婴儿呱呱坠地时,就以一种对味道的偏爱与养育者进行沟通。
新生儿对食物气味的反应和对味道的反应一样,与成人非常相似,这表明对气味的偏好也是与生俱来的。
嗅觉对很多种哺乳动物来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觅食,帮助母亲保护幼仔免受天敌的捕食,还可以帮助母亲和幼仔互相辨认。
人类的嗅觉没有哺乳动物发达,但它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生存价值。
综上所述,新生儿具有天生的辨别气味和味道的能力,出生以后,这两种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二)视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
在婴儿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而视觉却是新生儿身上最不成熟的感觉。
1、视觉集中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婴儿的成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逐渐延长,3-5周的婴儿能对1-1.5米处的物体注视5秒钟,3个月的婴儿能对4-7米处的物体注视7-10分钟。
5-6个月的婴儿则能注视天上的飞鸟、飞机这些远距离的客体。
2、视敏度
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新生儿眼里一个距离20英尺(6米左右)的物体,相当于成人从600英尺(约200米)远处看这个物体。
在他们眼里,一个东西不管距离1米还是距离10米,他们都看不清楚。
这是因为,他们的晶状体不能聚集,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身边有东西需要留意。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3个月时,婴儿已经能像成人那样对物体聚集;6个月婴儿的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此外,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婴儿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视觉
一般认为,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视敏度的发展,能够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这和我们成人的红、绿、蓝三原色已经相当接近。
一般说来,女孩颜色辨别能力比男孩强。
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色盲有许多种类,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患者不能辨别红色和绿色。
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一般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色盲患者约占总人口的3%-4%。
(三)听觉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是新生儿有听觉,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都有听觉。
妊娠20周的胎儿已经具备听觉能力。
25周的胎儿对声音刺激能作出身体运动的反应,并伴随生理指标的变化。
28周的胎儿对声音刺激表现出惊跳反射,紧紧地闭起眼睑。
研究者发现,胎儿的这些反应还具有预测性。
凡不能作出这类反应的胎儿出生后往往有听觉问题。
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新生儿的心理行为与胎儿期的心理行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听觉敏度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听觉期限(即引起听觉反应的最低刺激量)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比成人的阈限高10-20分贝,最差时要比成人高40-50分贝。
听觉除了要求“听见”声音,还要求能辨别声音的差异。
差异包括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定时。
婴儿对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最典型的反应是低频声音对婴儿的安抚作用。
2、听觉定位
听觉定位表现出了令人费解的U形发展。
起初,婴儿声音定位能力水平较高,然后下降,最后再上升。
3、听觉偏好
有研究表明,12小时的新生儿能区别与言语有关的输入和其他非言语的听觉输入。
婴儿特别注意人的嗓音,尤其是女性的嗓音,对自己母亲的声音更是敏感。
婴儿的这种反应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它能鼓励母亲与自己交谈、提供更多的关注和爱,有助于发展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
4、听觉辨别
婴儿识别和区分差异极小的声音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2-3个月的婴儿能区分极其相似的语言,如ba和pa、ma和na,以及s和z。
这种精细的分辨能力是先天的。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对语言的辨别得到经常的使用,因而这种能力得到保持。
婴儿对声音的回应,有助于他们对环境作视觉性、触觉性的探索,有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
儿童的听觉影响着语言的获得、思维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开展。
对于婴儿的听力来说,孕妇或婴儿滥用药物,如链霉素等是一个危险因素。
此外,复发性中耳炎也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
(四)多通道知觉
当我们感知周围世界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单靠眼睛看,或单靠耳朵听,而是边看、边听、边接触、边闻味道,也许还要用嘴尝尝,这种多感觉通道相结合的知觉就是多通道知觉。
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婴儿出生时已经具有多通道感知的能力。
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1、视觉-听觉联合
研究发现,3-4个月的婴儿能将成人口型和运动节奏与听到的说话声音相对应。
婴儿对口型与播出声音相匹配的说话者注视时间长。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婴儿具有利用时间同步性将视觉与听觉经验联系起来的能力。
2、视觉-触觉联合
研究表明更大的婴儿已经清楚能够以许多适应性的方式将触觉和视觉信息聚合在一起。
3、视觉-动觉联合
梅尔佐夫认为,新生儿的模仿和我们成人的模仿在很多地方是一样的,他们努力做出他们所“理解”的自身动作来模仿他们所“感觉到”的别人的动作。
新生儿的模仿是一种有意的、综合性的能力,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此外,新生儿天生就有平衡感,并且转动头部以适应视觉动感,说明视觉-动觉的联合机能是很完善的。
由此可见,婴儿通过多感觉通道组合信息的能力是很强的。
(五)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一种由视、听、触和动觉联合活动整合而成的复杂的知觉,它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包括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人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认识,是视觉、动觉和触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研究者发现,复杂程度越高的图形,婴儿注视的时间越长。
研究表明,甚至出生5天的新生儿也同样表现出对模式的偏好,对社会性的刺激比非社会性的刺激注视时间长。
研究者认为,婴儿注意面部图形,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6-7个月的婴儿就开始学到了完全根据面部特征辨别不同人的本领。
以后,婴儿会以合乎成人面部表情的方式对人脸作出反应。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喜欢比较复杂的形状。
此外,物体轮廓对比度也是引起婴儿视觉偏好的有效刺激。
根据吉布森知觉理论的观点,婴儿之所以只注意局部特征,表明婴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寻找那些保持稳定性的不变特征,而图形的边缘特征恰恰是最稳定、最容易区分的部位。
儿童对图形的视知觉的特性,在儿童的形状知觉发展中要持续好多年。
有人报告,这一特性甚至延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这一发现对如何指导儿童学习,如识字和自述运算中对符号的准确辨认,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深度(距离)知觉——深度知觉是人判定自身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它对我们理解环境的布局很重要,对引导我们的运动性活动也很重要。
深度知觉如果不是天生的话,至少也是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就发展起来的。
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与其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尤其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3、方位知觉——方位知觉即方向定位,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觉。
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一般说来,3岁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到了11-12岁,左右概念才比较清楚。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等的研究表明,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有规律地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儿童能比较固定地认识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
第二阶段,儿童能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
第三阶段,儿童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
(六)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变化后人对知觉对象的感知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所谓大小恒常性,是指对远处的一个物体尽管它的成像明显地变小,但在知觉中仍然保持原有的大小。
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形状恒常性是指对一个物体的常见形状的知觉,并不因距离远近引起的透视差异而变化。
鲍尔的一个研究证明,50-60天的婴儿具有形状恒常性。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概述
记忆是头脑中保存个体经验和加工、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司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传统的记忆理论注重研究记忆的内容和态度,如,从内容上看,记忆可分为符号记忆和形象记忆。
从对识记的态度上看,记忆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标,也不使用特定方法的识记。
有意识记指有明确目的并使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人的记忆包括对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进行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录或瞬时记忆),通过复述再进入短时记忆,然后通过复述和编码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的一系列复杂过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的三类模式。
刺激信息作用于感觉器官,使得到暂时的存储,通常为0.25-2秒,称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被加工后能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往往带有操作性,是工作中的记忆,因此又称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被加工能保持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平均的,在一定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元记忆就是记忆者本人所具有的由与记忆有关的知识信念、记忆监测和记忆控制构成的认知系统。
(二)婴儿的记忆
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一般认为,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是没有这种认识的。
延迟模仿则不同,它不是指直接模仿眼前的事物(动作原型),而是指在原型消失后进行的模仿。
(三)幼儿的记忆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
此时幼儿的识记往往取决于事物本身是否具有鲜明、生动、新奇的特征。
凡是直观形象又有趣味,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和物大多数都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记住。
此外,无意识记还取决于活动的方式,即对所要掌握的内容的认知方式。
在幼儿期,有意识记也在不断发展,它的效果要受到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任务的性质的制约。
一般说来,学前期无意识记的效果好于有意识记,而到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时,有意识记的效果赶上并最终超过无意识记的效果。
材料难度越大,随年龄增长的两种记忆效果的差别就越小。
这是因为识记材料难度提高后,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要相应提高,使无意识记的成绩显著提高以接近有意记忆的成绩,因而两种记忆的效果相应接近。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相对于成人,幼儿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因为幼儿的知识经验相对贫乏,理解能力较差,缺少可以利用的已有经验去“同化”新材料,也不善于发现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
事实上,幼儿在识记与自己经验有关的事物时,就常常运用意义识记,而且效果要比机械识记好得多。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发现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很容易记住那些并不理解的甚至无意义的材料。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首先是因为这些孩子虽然不理解材料的内容,但他们知道这些材料是有意义的。
他们按自身的理解来领会这些材料,把那些已知的容易理解的东西突出出来,从而引起特别的注意。
此外,儿童常常对材料的音律或其他方面的特征产生特殊的情绪态度,或者是因为这些材料与游戏组织在一起,激起了他们对这些材料的兴趣,在一定的活动中,他们便记住了这些材料。
3、再认和回忆(再现)
一般来说,提取记忆中的信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再认和回忆(再现)。
一般来说,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比中间部位的好。
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4、自传体记忆
像这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研究发现儿童的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一般成人的提示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详述的方式,父母向儿童提许多的问题,给儿童的回忆增添信息,为儿童收集必要的事件信息和评价。
另一种是重复的方式,父母提供较少的信息,但重复地向儿童提出有启示性的问题,让儿童描述事件,培养他们的描述能力。
对话、交流对儿童自传体记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对话交流往往是由父母来完成的,因此亲子活动的质量影响儿童的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研究证实善于对孩子的话语作精细化加工的母亲有利于儿童自传体记忆的精细化。
此外,与形成安全依恋的女孩相比,形成不安全依恋的女孩的亲子交谈,更倾向于讨论消极情绪。
通常女孩表现得比男孩好,西方文化中的儿童比东方文化中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
5、记忆恢复现象
所谓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四)儿童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1、视觉复述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是幼儿在记忆过程中使用的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将自己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事物上,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2、特征定位策略
研究发现,5岁以上的儿童具有这种特征定位的策略。
3、复述策略
这种儿童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来记住这些信息的记忆策略就是复述。
有研究发现,10%的幼儿园儿童已经掌握了复述策略,而小学五年级85%的学生能自觉地运用复述策略。
4、组织性策略
人们在记忆过程中,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组织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它们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进行改组,以便于记忆的方法称为组织性策略。
5、提取策略
个体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上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利用。
对于儿童来说,记忆刺激出现的实地情景对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的线索意义。
“触景”不仅可以“生情”,而且还能“助忆”。
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首先,思维的发生不仅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而且思维的发生、发展引起了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其次,思维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认知领域,它还渗透到情感、社会性以及个性的各个方面。
(一)思维的概述
一般认为,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虽然思维与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思维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二者密不可分。
人只有在获得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种种推论,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露感知觉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同时,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这些直观形象便是思维活动的感性支柱。
形象地鲜明、生动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正确的思想不但没有脱离客观事物,反而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获得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
反之,感性认识的材料,如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此,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一般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重要特征。
所谓间接性,就是通过其他事物的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及预见和推知事物发展的进程。
所谓概括性就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无论从个体发展来讲,还是从种族发展来看,都是随着言语的发展、经验的丰富、知识的增加,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一般地说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借助于词来实现的。
同时,有学者认为,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
所谓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直觉行动思维一直可延续到幼儿期的早期(幼儿园小班)。
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直观性与行动性。
第二,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但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和直觉性质的,而不是概念的。
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行动的思维”、“手的思维”。
第三,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当前直接感知和相互作用的事物,因此思维表现出了范围的狭隘性和内容的表面性。
事实上,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另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
皮亚杰说,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抽象思维)的一个基础。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
在整个幼儿期中,思维的特点又有所变化。
在早期还包含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成分,后期(幼儿园大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初步出现。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具体性和形象性。
由于幼儿还不善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论证复杂的事物,对于抽象问题往往困惑不解,因此他们往往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柱,对于脱离形象的抽象概念较难处理,因而思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具体形象往往会产生干扰作用。
第二,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他们掌握的所谓概念,往往只与具体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与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感知的具体情景密切相关,还不能反映该类对象的一般特性。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借助人脑的最高产物——概念来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尚不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但在学前儿童晚期,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总的来说,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
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儿童智慧与成人的不同之处,使我们认识到从新生儿到成人,他们的认识发展不是个简单的数量的增加,而是一个有着质的差异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皮亚杰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将这一阶段划分为六个子阶段。
(1)反对练习时期(0-1个月)。
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抓握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
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
(2)习惯动作时期(1-4个月)。
行为的重复和模式化表明动作正在同化作用中,并开始形成动作的结构,反射运动在向智慧行动过渡,但还不能算作智慧行动。
这时婴儿的行动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
(3)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10个月)。
这一阶段目的与手段的分化尚不完全、不明确。
(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时期(10-12个月)。
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
这一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格式中已有的动作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
(5)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2-18个月)。
这一时期的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以达到目的。
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现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
(6)智力的综合时期(18-24个月)。
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即在头脑中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
2、前运算阶段(2-7岁)
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及初步完善,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与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
前运算阶段,儿童动作内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而内化事物和动作并不是把事物和动作简单地全部接受下来而形成一个摄影或副本。
内化事实上是把感觉运动所经历的东西在自己大脑中再建构,舍弃无关的细节,形成表象。
内化的动作是思想上的动作而不是具体的躯体动作。
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
皮亚杰将前运算阶段又划出两个分阶段: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的产生标志是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
这时期的儿童语词只是语言符号附加上一些具体词,缺少一般性的概念,因而儿童常把某种个别现象生搬硬套到另一种现象之上,他们只能作特殊到特殊传导推断,而不能做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常常表现出泛灵论倾向。
自己有意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