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8463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docx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编制单位: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一月

第一章前言

目前重庆市“三环”高速公路东半环中,长寿至涪陵、綦江至万盛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渝湘高速公路南川至双河口段(三环共线段)已建成通车;南川至万盛、南川至涪陵段、铜梁至合川、永川至江津段已开工建设,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快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的建设,尽快建成三环公路,对于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010年12月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委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第二章工程分析

2.1工程特点和工程建设必要性

2.1.1工程的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路线起点与江津环线的南环对接,起于江合路的江津立交附近,距离江津立交约2公里。

经过江津的金泉、青泊、贾嗣、五福、夏坝、广兴,綦江的北渡、永新等场镇,路线终点位于綦江县城南侧与渝黔路相交,距离綦万公路母家湾立交约4公里。

路线全长47.679公里。

地理位置见下图。

2.2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远景交通流量及沿线地形条件,推荐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度24.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表2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

单位

江津至綦江段

路线长度

公里

47.679

设计速度

Km/h

80

停车视距

m

210

路基宽度

m

24.5

行车道宽度

m

2×2×3.75

硬路肩

m

2×2.5

土路肩

m

2×0.75

中央分隔带宽度

m

2

平曲线最小半径

m/处

1000/5

最大纵坡

%/处

4/3

车辆荷载

公路-Ⅰ级

桥涵净宽

m

与路基同宽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涵洞、路基1/100

綦江河航道等级

七级

隧道限界

m

10.25×5

表3主要工程规模表

路段

项目

江津至綦江

K1+900~K49+790.97(设有断链)

路线长度

公里

47.679

路基宽度

24.5

土石方

立方

4332700

排水防护

立方

499639

路面

平米

564502

大中桥梁

米/座

11338/27

涵洞

76

隧道长度

米/座

9920/4

桥隧比例

44.59

互通

6

分离式

28

天桥

12

通道

22

占地面积

4710.2

2.5工期安排

根据重庆市交通建设安排,结合本项目推荐方案的建设规模、标准及建设条件等具体情况,工程计划2011年底开工,2014年底竣工通车,施工工期3年。

2.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长为47.679Km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工程估算总投资465537万元,上级交通部门、重庆市交委及相关区(市)投资占总投资的25%,其余申请国内贷款。

2.7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概述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营运期。

施工准备期突出问题是征地与拆迁,主要环境影响是社会环境。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期,主要是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改变地形地貌,破环植被,造成原地表裸露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等,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沿线声环境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夜间路侧声环境敏感点的超标。

第三章公路沿线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状况

3.1.1地理位置

路线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和綦江县。

路线起点与江津环线的南环对接,起于江合路的江津立交附近,距离江津立交约2公里,经过江津的金泉、青泊、贾嗣、五福、夏坝、广兴,綦江的北渡、永新等场镇,路线终点位于綦江县城南侧与渝黔路相交,距离綦万高速公路母家湾立交约4公里。

3.3社会环境

3.3.1社会经济资源现状

根据本项目的路线走向及对周边地区影响,确定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重庆市江津区、綦江县。

3.3.2城镇规划

拟建项目途径的主要大城镇都是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因此,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镇是制约公路走向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选择路线时,考虑到城镇规划,以“近城镇而不进城镇”的原则,公路进出口(互通式立交)既照顾近期使用,又与远期规划相适应,便于城镇对外交通衔接,减少废气和噪音对城镇环境的污染,更好地为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3.3.3占地拆迁

项目所在地区基本为山地,土地资源较为贫乏,耕地面积较少,以坡耕地为主。

少有的浑圆低丘及平坝地段,多为村镇及良田,以水田为主,种植稻谷。

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3.4.1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按照《四川植被》分区,评价区植被区划属于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区,川东平行岭谷植被小区。

评价区植被的分布特点有:

水平方向上,以农作物植被为主,局部分布柏木林、马尾松林、柏木马尾松混交林,麻栎林、慈竹林、枫杨林面积相对较小;此外有黄荆灌丛、黄荆、马桑灌丛和多种灌草丛。

垂直方向上,针叶林与阔叶林中的麻栎林多分布于山坡中上部,枫杨林、慈竹林多分布于山脚或居民点周围,灌丛和灌草丛多分布于林窗、林缘、路旁或摞荒草地,栽培植被多位于地势较平缓的谷地,同时沿线部分路段的山坡上也均被开垦为农业用地。

经样方调查及沿线评价范围调查本高速公路沿线未见珍稀的原生保护性树种、古树和珍稀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拟建铁路沿线属于渝中西部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区中的渝中平行岭谷水田(稻麦)水旱轮作一年两熟、栲类、大头茶林小区。

项目区域现有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3.4.7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名胜区概况

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名胜区是2009年10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

根据《重庆市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9年)》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古南街道、永新镇,由古剑山片区、长田片区、清溪河片区组成,风景区规划总用地面积73.5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用地面积25.97平方公里。

核心景区主要分布在古剑山片区的东北部、长田片区的北部及清溪河片区中峰景区北部,面积为6.65平方公里。

风景区呈“一带两片”结构,“一带”包括清溪河片区的中坝景区、三元桥景区和中峰景区,“两片”分别是古剑山景区和长田景区。

根据工可路线,拟建高速公路路线将从綦江县古南镇北渡街道以清溪河大桥跨越清溪河后在k39+000-k39+300经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其中k39+300-k39+500经景区的外围保护带,位于景区清溪河片区的中坝景区,未经核心景区及景点,处于景区的三级保护区。

所占用土地利用类型为旱地,占地面积0.86公顷,且采用梁清溪河特大桥跨越,景区内未设置临时占地。

3.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拟建高速公路沿线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

因此拟建高速公路的修建应该尽量不增加噪声、使该地区居住能安静、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公路建设既有利于重庆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又不加大对声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现状声环境质量情况有所改善。

3.6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公路跨越綦江河、清溪河、笋溪河处的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要求。

3.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公路沿线其他地区为农村地区,附近无污染源,所以公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II类标准要求。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社会环境预测与评价

4.1.1工程与相关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根据重庆2020年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规划情况(具体见图4-1-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三环、十射、三联线”中的“三环”中的一段。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总体符合重庆市整体路网规划。

4.1.2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分析

拟建高速公路路线在k38+050-k42+700共4.65Km路段经綦江北渡铝加工产业园规划区,上跨企业铁路站场及园区道路,与改建綦四路并行,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制约,线路改建的可行性很小。

綦江县人民政府及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同意路段经铝业园区的的方案,建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加强对园区设施的保护措施,同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尽量减轻对园区的影响。

拟建高速公路路线终点k49+100-k49+790.97涉及綦江城镇规划区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地等。

綦江县人民政府同意路段经城镇规划区的的方案,在下一阶段的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将纳入本高速公路路线,并调整相应的城市建设规划用地布局及用地规模,总体来看,本项目的建设与沿线城市规划未发生大的冲突,在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符合总体规划。

4.1.3生态规划及生态功能区划的相符性分析

4.1.3.1与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本工程的建设在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符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的要求。

4.1.3.2与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对沿线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如占用林地、路基开挖、弃土堆放等,但只要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减缓措施,其对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4.1.4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相关说明,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类,所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与相关通知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本次环评针对工程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和要求,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1.5土地资源和居民生活的损失分析

从我国80年代中后期至今已经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看,都能保持地区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受影响。

为避免过多丧失宝贵的耕地资源,建议土地管理部门加强对公路沿线各种建设用地的审批和管理。

4.1.6征地、拆迁和再安置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

一、工程永久征地被征地用户的影响分析

其中农民的土地部分被征用后,其责任制承包地,将由所在县和乡镇负责重新调整,减少了承包土地后的农民,其劳动力一般就地安置。

因为是公路经过的地方,一般流动人口较多,商品流动活跃,新的产业也将兴起,增加就业机会。

另外,有些临时用地、弃渣场可复垦,可得到部分补偿。

因此,农民虽失去了部分土地,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安排就业,生活可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因耕地减少对区域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可从公路修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中得到补偿。

二、工程拆迁影响分析

由于被拆迁居民的住房条件、人口构成等情况不一,所以在搬迁安置过程中所受到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要做好这些被征地拆迁受影响户和居民的重新安置工作。

4.1.7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一、对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项目沿线的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需要及时销往重庆及其他周边市区,本项目的建设,为农副水产品的及时集散无疑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二、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线位走向,尽量避开矿区,如确实无法避让,下一阶段应进行工程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核查评估,并根据矿场资源法对拟建公路压覆矿产资源进行赔偿。

三、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根据收集文物、旅游部门的资料并结合现场踏勘结果,路线所经区域的陆上部分未涉及到文物古迹。

4.1.8对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对风景区内的景点没有影响;项目修建对整个风景区的结构完整性影响较小;项目修建不会对风景区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建设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设计中提出的各项方案,认真执行提出的减免对风景区不利影响的各项对策措施和建议,可使项目建设对风景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项目建设对风景区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将占用部分林地耕地,造成区域生物量的损失,水土流失增加,使沿线土地使用类型发生变化,对动物活动空间造成一定影响,但项目不会阻断动物通道,不会造成物种的消失和生态环境结构的重大变化,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通过采取环评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4.2.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直接影响

当公路从田野穿过的时候,把本来生活在此地域的动物分隔开来,如果这些动物的数量太少,它们就会从该地区逐渐消失。

隔离还会限制某些动物进入它们习惯的繁殖区或季节性觅食区,在交通繁忙的公路地段,两栖动物或其它行动缓慢的动物穿过越公路时,其死亡率会增加。

但工程设置了大量的桥梁、隧道、涵洞、天桥等通行设施,对动物的迁徙路径基本不会造成阻隔。

2、间接影响

动植物受到地表水流和地下水位的影响,个别地段数量和种类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就本线而言变化极小。

通车后,汽车排出的尾气会对公路两侧的动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多数种类能够适应,但个别敏感种会迁徙它处。

但随着无铅汽油及环保型燃料(如天然气)的广泛使用,这种影响范围将很小,汽车产生的噪声也会对个别动物产生影响。

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3.1施工期

公路施工噪声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短期污染行为,一般的居民能够理解和接受。

但是作为建设施工单位为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休息,应采取必要的噪声防护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3.2运营期

本公路建成后的营运各期,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会产生影响,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建议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以减少公路营运对沿线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些敏感点具体情况,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4.4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述

公路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桥梁建设时对水体的搅混和油污染。

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物被雨水冲刷进入沿线水域对水体造成污染。

4.4.1施工期

由于项目沿线水环境现状良好,项目施工会对沿线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期主要可能通过加强管理来减缓公路建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尤其是桥梁建设点、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和筑路材料运输的管理。

在采取合理有效的各项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4.4.2营运期

建议服务区采用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大部分回用,用于冲厕站区绿化或附近路段的绿化养护用水,底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服务区实际每年排放的CODcr仅0.086t;收费站和养护监控中心设施设置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不外排。

所以,服务设施的废水排放对项目所在地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没有影响,对周围水环境也基本没有影响。

4.5环境风险评价

从以上的预测分析可以看出,危险品运输事故一旦发生,其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所以公路的建设,既要从设计上考虑,也要在运营管理方面加强认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把发生事故的几率降低至最小,同时也要做好应急预案,把事故发生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4.6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拟建道路建成后初期和中期车流量相对较少,预测各敏感点不会出现超标现象。

本评价的汽车源强按目前的状况计算,因此,在营运中期和远期由于公路车况变好,以及环保型高清洁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其实际排放情况可能会大量下降,因此其影响也将会进一步降低。

4.7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应做好运营期公路附属设施,如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等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剩余污泥的收集,及时清运工作。

服务区和收费站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附近的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置。

第五章隧道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总体而言,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其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较地表工程小,如噪声污染远比地表工程小。

1、隧道边仰坡开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隧道边仰坡的开挖改变了原有自然山坡的形态,破坏自然植被,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隧道设计、施工必须注意对边仰坡的防护和绿化,建议尽量对边仰坡植草绿化。

2、隧道开挖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隧道开挖会导致局部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部分井泉疏干,灰岩地区地表沉陷,给周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困难,并直接影响洞顶生态环境;另外隧道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也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3、隧道爆破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浅埋地段隧道开挖爆破时所产生的震动对地表建筑物有一定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建筑物开裂倒塌。

因此隧道轴线选择时尽量远离地表建筑物密集地段,开挖施工时采用小药量控制爆破,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爆破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4、汽车尾气集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隧道采用机械通风,汽车尾气集中与洞口或竖井口排放,对周围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环保对汽车尾气排放的严格控制,这种不良影响会越来越小。

第六章水土保持

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了较多的水土保持措施,结合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治因项目建设而产生的水土流失,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拟建工程无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项目可行。

第七章公众参与

高速公路路线较长、工程量大,会给沿线地方经济、居民、生活诸多方面带来影响。

特别是征地、拆迁等与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

对于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综合考虑并加以采纳。

同时在地方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宣传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公众对本项目更多的理解与支持、综合沿线居民对本公路建设的意见。

第八章方案比选

从环保角度认为,工可推荐方案相对于比较线方案有优势,建议在施工图设计中进一步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优化设计,尽量使推荐的路线方案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第九章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根据对沿线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7]184号文《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环境特点,本次调查对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措施。

9.1设计阶段对环保的考虑

1、公路设计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本项目在路线规划及方案选择过程中,对于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以尽可能减少对城市规划的干扰,方便城市的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路线通过合理选线,避开大型城市基建设施。

2、认真贯彻国务院[2004]1号《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交公路发[2004]164号文《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要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少占耕地、力争不占基本农田。

3、路基排水防护

4、通道的合理设计解决阻隔问题

5、熟土保护及土地复垦

6、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弃渣场的选择

8、对弃渣场进行环保设计

9、景观影响减缓措施

10、水质保护措施

11、对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措施

9.2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

9.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2.1.1土地利用影响的减缓措施

1、工程措施

2、管理措施

(1)重新分配耕地

由于公路征地集中在狭长地带内,沿线村庄人均耕地将会减少较多,当地应按有关规定,给征用土地的农户及时重新分配耕地。

(2)征地补偿

(3)耕地保护和土地复垦植树造林绿化开发

拟建公路建设填、挖方量大,耕地紧张,存在耕地保护问题,土地复垦开发共分三大类:

荒地开发、废弃地复垦、其它开发。

9.2.1.2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根据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7号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

依据有关行政法规编制有关征地税费,包括土地补偿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费、青苗费以及劳动力安置费等相关费用。

同时,由当地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调整工作,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上述补偿费用开垦新的耕地、改造中低产田,补偿占用的基本农田数量,保证当地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变。

9.2.1.3施工期植被破坏减缓措施

1、植被保护措施

2、坡面植草措施

3、复垦绿化措施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本项目通过栽种树木、播撒草籽、抚育幼林等方式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绿化,这些植被不仅可使因公路修筑而受到影响的植物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而且可以减轻路域内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交通噪声和美化环境等。

9.2.1.4野生动物保护减缓措施

1、陆生动物通行减缓措施

2、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9.2.1.5景观保护减缓措施

1、公路景观规划总体风格应与沿线自然、人文景观特色相呼应,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

2、结合沿线环境特点,做到“宜绿则绿、重点突出”,适于绿化的路段进行全面绿化美化。

9.2.1.6隧道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对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处置对策,可以将隧道建设的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

9.2.2噪声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经常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导致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2、施工前封闭施工场地,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不低于2米的固定式硬质围栏。

9.2.3水环境保护措施

鉴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和施工人员的分散性和临时性,流动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太大,因此对生活污水做到一级排放有很大难度,为防止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沿线水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拟采用以下措施:

(1)营地设置。

施工营地应尽量远离沿线河流水系。

(2)施工人员的就餐和洗涤采用集中统一形式进行管理,如集中就餐、洗涤等,尽量减少生活污水量。

洗涤过程中控制洗涤剂的用量,采用热水或其它方法替代洗涤剂的使用,以减少污水中洗涤剂的含量。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建议必须经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器处理后集中排放,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后排放,可排入荒坡、山坳。

(3)禁止倾废。

不得随意向沿线河流倾倒、排放各种生活污水,不能在水域附近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4)垃圾处置。

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定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5)重要施工区域。

在桥梁施工时,施工费水不得排入綦江河、清溪河和笋溪河,以保证沿线饮用水质的安全。

9.2.4环境空气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集中施工、快速施工。

9.2.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要设置生活垃圾堆场来统一收集和堆放生活垃圾,组织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附近城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妥善的无害化处理,或做堆肥填埋处理。

2、物料堆场和各类施工现场遗留的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要即使根据施工进度,组织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彻底清运至附近城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妥善处置。

9.2.6文物古迹防护措施

应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如发现有未探测到的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文物保护单位,待文物发掘和清理完毕后才能恢复施工。

9.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