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826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docx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共五份1大家加油准备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页-1

2、国内生产总值(GDP):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这一定义含有如下几方面意思: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衡量的。

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重复计算。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是一个流量。

例如某人花20万美元买了一栋旧房子,这20万美元不能计入该年的GDP,但买卖这栋房子的经济费用则应该计入本年GDP。

⑤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⑥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支付-对国外的要素支付。

(3)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其中用支出法核算的GDP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之和。

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工资、净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之和。

3、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现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胀因素。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并以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者的关系为: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4、潜在产出(潜在GDP):

指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时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

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产出。

而现实产出和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

5、国内生产净值(NDP):

高鸿业《西经》434页

6、国民收入(NI):

高鸿业《西经》434页

7、个人收入(PI):

高鸿业《西经》434页

8、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高鸿业《西经》434页

9、GDP平减指数: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9页-6

10、国民生产总值(GNP):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9页-7

11、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变量的数值。

比如GDP是一个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一个存量。

1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1页-14

13、投资:

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和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指企业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中的资本流量。

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人们购买公司债券和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

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购买股票和债券的资金,在购买时还没有用于生产,不能产生最终产品。

但是如果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时支付了一定的佣金,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股息和利息,则应该计入GDP;因为前者为经纪人的劳务,后者是资金利用后的增值,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

14、自发投资: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0页-11

15、引致投资: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0页-12

16、GDP缺口:

GDP缺口指潜在GDP和现实GDP的差额,反映了一国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而损失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潜在GDP指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时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产出。

17、转移支付: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0页-13

18、绿色GDP: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23页-20(3)

 

二、简答、论述

(一)关于GDP内涵理解的题目

1、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4页-5)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4页-6)

(二)关于用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的评价的题目

1、简述以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核心指标的局限性及如何改善。

要点:

(1)GDP名词解释

(2)局限性:

a、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活动,如家务劳动等,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损失了客观性和可比性。

比如在发达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高,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育养,请保姆做家务,从而对GDP产生了重大贡献;而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家务劳动都由家庭成员自己承担,所以家务劳动市场对GDP贡献很小。

这样将以上两类国家的实际生产与福利进行比较时,会低估家务劳动市场不发达的国家的总产出或总福利。

b、GDP不能反映一个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具体举例展开论述:

比如有三个国家GDP相同,A国的主要经济活动在于制造导弹、武器等军用品,B国主要用于建立学校教育设施、文体中心等)

c、GDP不能反映社会成本和经济增长的效率(举例:

为了增加GDP滥用资源,污染环境)

d、无法全面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举例:

赌博盛行,也许GDP很高,但并不说明人民生活幸福;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人民工作压力、健康水平等)

e、GDP不能反映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由于GDP是根据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统计而得,而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可能会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因而GDP不能反映出这种技术水平的进步。

f、统计误差

(3)如何改善:

a、今年来,经济学家试图采用“扩充国民收入账户”来修正国民收入衡量的缺陷,其中一项加项为地下经济,但不是所有地下经济都是加项,例如,医生、保姆、农民的地下活动应计入加项,而赌博、贩毒等地下经济则不计入。

另一个减项为环境的破坏。

b、用绿色GDP对GDP进行校正

(三)关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考题

1、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高鸿业《西经》429-430页+《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191页-1)

2、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以GDP为例进行论述)

要点:

(1)生产法:

GDP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

(2)支出法:

a、即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公式为GDP=C+I+G+(X-M)

b、具体解释上述公式(参见《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5页-9,把答案里的GNP全部改成GDP就行;或高鸿业《西经》431-432页)

(3)收入法:

a、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公式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净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b、具体解释上述公式(参见《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6页-11部分内容

(四)简述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2页-4或高鸿业《西经》434页)

(五)关于各部门经济中投资-储蓄恒等式的题目。

1、分别简述二部门、三部门、四部分经济中的收入构成并推导各自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对应高鸿业《西经》436-438页)

要点:

(1)大体框架见《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2页-5

(2)其中四部门经济是重点,详见《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20页-16

2、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恒等于计划投资?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9页-13)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y=c+i。

y、c、i分别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实际计划消费、实际计划投资数量。

如果生产(供给)超过总需求,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反之则存货减少,企业增加生产。

产出或收入均衡的条件实际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的条件也可以表示为i=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相关知识点详细介绍见高鸿业《西经》445-448页-第十三章-第一节-均衡产出)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认为家庭收入对消费量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它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又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用于两个用途:

消费和储蓄。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APC=c/y,它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又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MPC小于APC,长期中的MPC等于APC。

3、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中,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s=s(y)。

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S=Δs/Δy,它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又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

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在0~1之间波动,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用于两个用途:

消费和储蓄。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平均储蓄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APS=s/y,它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又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的比率。

4、相对收入假说: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44页-12+高鸿业《西经》454-456页

5、生命周期假说:

高鸿业《西经》456-457页+《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46页-3

6、永久收入假说:

高鸿业《西经》457-458页+《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42页-8

7、乘数:

乘数原理(乘数):

(1)乘数原理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由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对某一部门需求(支出)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还会引起其它部门生产、支出和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

假设对第一部门初始需求(支出)增加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它部门的商品和劳务上,引起这些部门相应收入的增加,而这些部门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国民收入增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税率、边际进口倾向等因素。

(2)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有:

a、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若生产能力已经被充分利用,则自主需求增加等不会引起生产增加而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升。

b、投资与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就会小的多,因为自主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从而鼓励储蓄,排挤消费,部分的抵消乘数作用。

c、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否则当自主性需求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不能得到满足,利率就会上升,从而又抑制了消费和投资,使总需求下降。

d、开放经济中存在进口也会缩小乘数的作用,因为增加的收入部分用于购买国外产品,而不是增加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8、投资乘数(ki):

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得比率。

在两部门经济中,ki=

;在三部门经济中,需要考虑税收因素,设税收函数为T=T0+tY,t为税率,定量税则视为t=0时的特例,则ki=

9、政府购买乘数(kg):

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在三部门经济中,kg=

10、税收乘数(kT):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这里的税收变动指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三部门经济中,kT=

11、政府转移支出乘数(ktr):

政府转移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出变动的比率。

在三部门经济中,ktr=

12、平衡预算乘数: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35页+43页-11

13、节俭悖论: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44页-15+69页-6

14、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

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与实证研究不符,两者之间的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1)凯恩斯所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标准的消费函数来表述,其公式为

C=a+bYd(a>0,0

上式说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实际可支配收入Yd,就可以得出平均消费倾向APC=C/Yd=a/Yd+b,该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a/Yd同时也将减小,故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

该消费函数在短期内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2)但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长期统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应为C=bYd,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具体表现为:

APC在长期不变,在短期内随可支配收入增加递减;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之谜推动了对消费函数的进一步研究。

16、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动之比。

在开放经济中,需要考虑净出口。

出口(x)函数由外国决定,假设为外生变量,将进口函数写成收入的函数:

m=m0+

Y.。

那么对外贸易乘数为

有了对外贸易以后,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变小了。

开放经济中的乘数效应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效应。

 

二、简答、论述题

1、试比较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50页-12)

2、用永久收入假说解释消费之谜。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51页-16)

3、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消费之谜。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70页-7)

4、证明: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65页-1)

5、分别简述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要点:

(1)《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33-34页-4

(2)画图(参见高鸿业《西经》459-466页的图

(3)关于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还可以深入看看《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65页-2+66页-3

★补充看看:

1、高鸿业《西经》454页-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2、高鸿业《西经》458-459页-影响消费的其它因素

 

第三、四章IS-LM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分析

一、名词解释

1、资本边际效率(MEC):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计算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为Cp=

……+

+

式中,Cp表示资本的重置价格,Q1、Q2、Q3……Qn表示资本预期未来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

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与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2、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高鸿业《西经》483页

3、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高鸿业《西经》484页

4、托宾的“q”说:

高鸿业《西经》486页

5、IS曲线: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3页-5

6、流动性偏好(灵活偏好):

(1)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这一概念首先由凯恩斯提出。

凯恩斯假设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产生于收入和支出缺乏同步性);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下的意外支出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凯恩斯认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财富贮藏的功能,他将可以用来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

货币和债券,同时假设①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为0;②每个经济个体都认为利率会趋向某个正常值(当然,这一假设在今天看来不甚合理,详见《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90页-4)③不考虑不确定性风险。

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与利率高低成反比。

现在假如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投资者就会预期未来利率将会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所以他不会购买债券而是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以待利率变化时进行投机;反之若现在利率高于正常水平,投资者预期利率将会下降,债券价格将会上升,从而增加对债券的购买而减少货币持有量。

由此得出了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的结论。

(4)综上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注意,这里指实际货币需求Md/P)函数就可以表示为L=L1(y)+L2(r)=L(y,r)(注意:

要会画货币需求曲线,高鸿业《西经》497页-图14-18和图14-19)

7、货币需求函数: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3页-7

8、恒久性收入: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4页-8

9、货币的交易需求: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4页-9

10、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5页-10(注意还可以看看高鸿业《西经》498页-2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

11、鲍莫尔-托宾模型:

(1)该模型又称“平方根法则”,是由威廉.鲍莫尔和詹姆斯.托宾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

这个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持有货币是有机会成本的,即持有货币的替代资产如债券的利息收入。

而持有货币的好处是避免了交易成本,持有有价证券是有交易成本的。

人们在应付日常交易的时间段里,可以频繁的置换货币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只要利息收入大于交易成本。

当利率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

只要在不影响日常交易的时间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大于交易成本,人们就愿意放弃一部分货币转而持有有价证券,以谋求利益。

反之亦然。

可见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利率也是敏感的,即交易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

鲍莫尔-托宾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M=

其中,M表示基于交易动机愿意持有的货币额,T表示每期开始时个体收入,b表示证券交易的成本,r表示市场利率。

(2)鲍莫尔-托宾公式的推导: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97页-17

12、惠伦模型: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6页-12

13、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

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收入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利率。

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货币需求,故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也就有不同的均衡利率。

在三部门经济中,LM曲线的数学推导为:

实际货币需求L=L1(y)+L2(r)=kY-hr(k,h>0)

实际货币供给M/P=

/

→LM曲线的数学表达:

r=

(kY-

/

LM曲线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左上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右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14、流动性陷阱: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2页-2

15、“货币失踪”之谜: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3页-4+92页-9

16、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86页-11

17、财政政策: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0页-4

18、货币政策: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0页-5

19、经济政策: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0页-3

20、挤出效应: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0页-1

21、凯恩斯极端:

(1)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如高鸿业《西经》521页-图15-3,LM为水平线,说明当利率降到r0这样的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已成为无限大。

这时,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由于利率极低时债券的价格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很高)。

因此,这时不管人们有多少货币都会持有。

这样,如果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是没有效果的。

水平的LM曲线就是所谓的“凯恩斯陷阱”。

(3)这时候,政府用增加支出等财政扩张手段刺激经济的效果十分大,因为总需求上升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这就是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曲线不垂直而是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将十分有效(见高鸿业《西经》522页-图15-4)。

(4)另一方面,IS曲线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0,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随利率变动。

这就是说,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即LM曲线不是水平的),对收入也没什么作用。

(见高鸿业《西经》522页-图15-5)

22、古典主义极端:

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水平线而LM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则货币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这被称为古典主义主义的极端情况。

(具体解释见高鸿业《西经》526-527页-绿框部分)

23、财政政策乘数: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1页-6

24、货币政策乘数: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131页-7

(补充看下高鸿业《西经》535-536页-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的数学证明,里面提到了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二、论述、简答题

(一)三部门IS-LM模型全方位解析

1、产品市场与IS曲线

(1)IS曲线的推导

a、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将投资支出看做外生变量,但由于利率是为投资项目融资的借贷成本,利率的上升增加了借贷成本,从而减少了计划投资。

因此,计划投资受到利率水平的影响,我们把利率与投资需求之间的这种关系写为I=I(r),且投资函数向右下方倾斜(如图a所示)。

b、图(b)表示凯恩斯交叉图,计划支出仍包含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只不过现在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

对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比如说图中的r1,通过投资函数可以得出相应的计划投资。

然后通过绘制凯恩斯交叉图,我们看到在E1点获得均衡收入水平Y1,E1就是IS曲线上的一点。

c、再考虑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