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圭根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docx
《麦圭根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圭根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麦圭根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
麦圭根管理经济学
关键图:
31页总利润、平均利润、边际利润(产量与利润的关系)
67页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总收益(产量与价格的关系)
202页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233页总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总成本(产量和和成本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机会成本——定义:
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
经济利润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企业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厂商的管理者应使产权所有者(股东)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预期利润)的现值最大化。
简单的利润最大化模型没有考虑到在企业财务领域中重点研究的利润流量的时间和风险因素,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厂商的目标克服了上述两方面的局限性。
五种利润理论的区分
利润的风险承担理论、动态均衡理论、垄断理论、创新理论、边际效率理论(书P5-6)
风险:
经济行为者不仅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各种可能性结果,而且知道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
风险是指结果背离决策的可能变动程度。
标准差:
风险的绝对衡量指标。
衡量一个变量对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
每个结果与期望值的差(离差)的平方,乘以概率,求和,开平方
变异系数:
风险的相对衡量指标。
标准差是一个衡量变化程度的绝对指标,通常不适用于比较不同规模的方案。
若分析比较两个不同规模的决策方案,变异系数是更为合适的风险度量指标。
变异系数:
标准差除以期望值。
净现值NPV=未来收益的现值-初始支出
净现值是否为正值是投资决策的重要规则。
供给: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其最一般形式为:
QS=f(P,C,E,…)。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产品的价格
产品的成本
技术进步
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生产者的数量
其他:
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
需求:
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
Qx=f(Px,Py,T,I,E,A,…)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
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消费者的爱好
广告费用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消费者的数量
弹性:
在其他条件均同时,一种数量的百分比变化与另一数量的百分比变化的比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对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相对变化率)之比,称作需求的价格弹性(Ed)。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负值,一般省略负号,取绝对值。
点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取决于每一点的横纵坐标,以及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弧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中点法,以两点的中点为基础计算变化率)
Ed=-,弹性无穷大(水平)
Ed=-1,单位弹性
Ed>-1,弹性不足或缺乏弹性e.g.,-0.43
Ed<-1,弹性充足或富于弹性e.g.,-4.0
Ed=0,弹性等于零(竖直)
陡的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大)弹性小。
(价格变化率大需求变化率小)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高的部分弹性大,价格低的部分弹性小。
在需求曲线的中点处,需求价格弹性为-1(单位弹性),此时边际收益为零,而总收益达到最大。
边际收益、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三者的关系:
MR=P(1+1/Ed)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是一次函数,边际收益的斜率是需求曲线的二倍。
总收益是二次函数抛物线,需求价格弹性是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如图。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替代品的可得性和紧密性
耐用品
占消费者预算的百分比
分析的时间长短
价格弹性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应用①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利用公式)
②用于政策决策分析。
(弹性小的涨价,反之降价)
需求的收入弹性:
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
<0的产品称低档货,>0的产品称正常货,>1的产品称高档货(奢侈品)。
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奢侈品的收入弹性较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Exy=%DQx/%DPy=(¶Qx/¶Py)(Py/Qx)
替代品具有正值的交叉弹性:
牛肉与羊肉(一种价格上升,另一种需求量增多)
互补品具有负值的交叉弹性:
汽车与汽油(一种价格上升,另一种需求减少)
当交叉弹性为零时,两种商品为不相关品:
牛肉与汽车
其他需求弹性:
广告弹性、价格预期弹性
需求估计,见第四章,需求函数的估计和基本步骤。
需求估计有定性的估计和定量的估计,定性的估计就是市场研究,有消费者调查、消费者的焦点小组、市场试验三种方法。
统计估计:
识别变量、收集数据、确定模型、估计参数、进行预测。
是用线性模型还是用指数模型?
四点假设。
误差项(干扰项、扰动项)期望值为零,方差服从正态分布(零条件均值假设)
最小二乘法。
开放经济:
与世界其他经济自由交易的经济。
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净出口NX等于出口值减去进口值。
净出口又称为贸易余额,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则该国有贸易盈余,否则有贸易赤字。
影响净出口状况的一些因素:
消费者的嗜好
国内和国外物品的价格
汇率
国内和国外消费者的收入
国际运输成本
政府的国际贸易政策
在金融市场上,资本净流出NCO等于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减去外国人购买的本国资产。
资本净流出也称为国外净投资。
当它为正时,表示资本流出一国。
影响资本净流出的一些因素:
国外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国内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持有国外资产的经济与政治风险
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
一个恒等式:
NCO=NX
当NX>0时,贸易有盈余,资本从一国流出,NCO>0.
当一国有贸易赤字时,向外购买物品和劳务,NX<0,资本流入国内,NCO<0.
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
Y=C+I+G+NX即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S=I+NX即国民储蓄=投资+净出口
四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就是S国民储蓄、I国内投资、NX净出口和NCO资本净流出。
如果是直接标价法,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外价格/国内价格
直接标价法:
一外币等于多少本币。
利率平价理论
1+id=F/S(1+if)
外汇风险管理:
三种外汇风险:
外汇转换风险显露折算风险会计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显露短期风险
外汇经营风险显露长期风险经济风险
防范外汇风险三种方法:
1、提前收款(美元境外利率),转为人民币,再投资(人民币境内利率)
2、短期借款BSI,货币市场方法。
现在借入美元,远期偿还100万(美元境内利率),借入美元转为人民币,再投资(人民币境内利率)
3、远期交易,外汇市场方法。
规定汇率,远期收到100万,按规定汇率转为人民币。
(按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可由人民币境内利率,美元境外利率可以计算)
提前收款,收到的是数额是100万美元除以(1加美元境内利率),得到的转成瑞士法郎,再乘以(1加瑞士法郎境内利率)(注意期间)。
短期借款BSI,现在借入美元,借入的数值是100万除以(1加美元境外利率),转为瑞士法郎,再乘以(1加瑞士法郎境内利率)。
远期交易,怎样在现在确定远期汇率。
生产经济学部分
怎样以效率最高的或成本最低的方式生产产品,怎样判断生产决策是否符合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说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投入要素的一定组合,最大可能生产多少量,不同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
一般表达式为Q=f(x,y,……),Q代表产量,x,y,……代表诸投入要素。
投入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等等。
投入要素又分为固定要素、变动要素。
生产函数实质是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技术效率是指投入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实物关系。
当投入既定产量最大或产出既定投入最少时就实现了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成本既定收益最大或收益既定成本最低时就实现了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是经济效率的基础,但并不等于经济效率,实现了技术效率并不一定也实现了经济效率。
有了技术效率不一定有经济效率,有了经济效率一定有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只取决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效率要取决于资源的相对成本。
经济上有效率的方法就是使用最少数量的更昂贵的资源和最大数量的更便宜的资源。
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但有的是固定的。
短期——研究的是某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收益率。
长期——研究的是厂商生产规模的收益率。
边际产量MP——是指在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增加一名工人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一工人的平均产量(=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横轴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纵轴是产量)
总产量是S型曲线。
边际产量最先达到最大,然后是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等于当时的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注意两点:
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小于OA(A点为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
因总产量Q呈↑趋势,故单位产品中的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趋势;又因平均产量AP呈上升趋势,故单位产品中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也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在OB之间(B点为边际产量曲线与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交点):
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下降趋势,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呈上升趋势,有可能找到一点使两种成本的变动恰好抵消,使得此时的成本在经济上最合理。
平均产量最大。
第三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大于OB:
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及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第一三阶段在经济上不合理,而第二阶段才合理)
一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水平
边际产量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产量收益MR——是指增投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如果市场价格是不变的(即边际收益等于最终产品价格),它就等于边际产量MP乘以产品的价格P(MR=MP×P)。
等产量线--生产相同产量所使用的不同投入要素组合的轨迹。
(前面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图是在一种要素固定的情况下)
等成本线:
一条代表具有相同成本的不同投入要素组合的直线。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
将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画在一起,其相切点,就是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
(产量相同时成本最小,或者成本相同时产量最大,只考虑到产量最大成本最小。
还没有考虑到收益,如果产品价格是一定的,那么产量最大就是收益最大)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用数学式表示为:
MPx1/Px1=MPx2/Px2=……=MPxn/Pxn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等边际准则:
所有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要达到MPX/PX=MPY/PY=…=MPN/PN的水平,即每一元钱所带来的任何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应该是相等的。
(也是只考虑到产量)
规模报酬:
生产规模的增加是由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投入要素同时成比例增加构成的。
由所有投入要素按既定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量的比例增加被定义为实物的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不变(CRS)
–所有的投入要素增加倍,产量也增加倍
–Q
(2)=Q
(1)
规模报酬递增(IRS)
–所有的投入要素增加倍,产量的增加多于倍
–Q
(2)>Q
(1)
规模报酬递减(DRS)
–所有的投入要素增加倍,产量的增加小于倍
–Q
(2)(1)
影响规模报酬的因素:
当生产规模改变时,随生产规模从小变大,规模报酬一般会先后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对规模报酬有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
规模报酬递增(内在经济)的原因
资本与劳动使用的专业化。
随着规模的扩大,劳动对工作任务更熟练,设备专业化更高。
工程关系。
更大规模的设备常常更有效率,基本的面积/体积关系常常可以降低成本。
不可分性。
某些经济活动并非无限可分的。
随机经济性。
需求留有余地应付偶然事件,但所需数量不一定与产量成比例。
规模经济的原因:
A:
内在经济
a生产要素的分工和专业化。
b某些生产要素所具有的特殊性和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使厂商能够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不需要按同一比例增加所有的生产要素,而照样能使厂商得到较多的利益。
c市场经营的经济性。
d管理的经济性。
e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副产品,只有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副产品达到相当数量时,才能体现出开发利用的价值。
f生产要素具有的不可分性。
g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要比小设备低。
h其它因素:
联合化,多样经营
规模报酬递减(内在不经济)的原因
协调与控制问题:
随着规模增加,难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规模大的其它缺点:
–因层次过多而决策缓慢
–缺乏灵活性
–企业家技能上的限制(C.E.O.的边际收益递减,若不能完全授权的话).
齐次函数
把函数的自变量乘以一个因子,如果此时因变量相当于原函数乘以这个因子的幂,则称此函数为齐次函数。
定义函数f(x1,x2,x3…xn)为k次齐次函数,如果f(t×x1,t×x2,t×x3…t×xn)=t^k×f(x1,x2,x3…xn)。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最常用的形式是幂函数,也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这种生产函数有许多优点。
形式为:
Q=aKbLc其中:
Q:
产量K:
资本L:
劳动力a,b,c:
常数
如果K和L同时扩大λ倍,那么Q将扩大λ(b+c)倍。
b+c等于1的时候就是齐次函数。
(b+c)大于1,规模收益递增;
(b+c)大于1,规模收益递减;
(b+c)等于1,不变。
它的变量K、L的指数b、c,正好分别是K、L的产量弹性,即K增长1%,产量增长b%,L增长1%,产量增长c%。
成本分析:
会计成本经济成本
外显成本内含成本折旧成本获取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
1.总成本:
生产某一既定产量的总成本等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种投入要素成本之和。
TC=TFC+TVC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
2.固定成本:
短期生产过程中所有固定不变的投入要素的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常数。
3.变动成本:
短期生产过程中所有变动投入要素的成本,是产量的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决策。
长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它的图形为长期成本曲线。
一般用于长期规划。
长期成本函数
厂商在长期规划内,可以选择使生产某一预期产量水平成本最低的投入要素组合。
利用已有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厂商可以选择工厂的规模、设备的种类和规格,劳动技能和原材料,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生产预期产量的最低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
长期平均成本LAC=LTC/Q
长期边际成本LMC=LTC/Q
长期总成本LTC是短期总成本STC的包络曲线(原因在234页)
长期平均成本LAC是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包络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就是工厂的最优规模。
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实现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时的产量就是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指产出的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的情形;反之,则为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通常用成本-产出弹性Ec来衡量。
成本产出弹性小于一为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
产品层次的经济性工厂层次的经济性厂商层次的经济性
经营杠杆率DOL是一种弹性
利润对销售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EBIT=TR-TC=(P-AVC)Q–FC
题目:
269页第7题
经营风险
厂商经营盈余的内在变动程度或不确定性衡量指标之一是DOL。
DOL是一种衡量固定成本或经营风险对产量波动重要性的指标。
其他因素不变,DOL越高,经营风险的程度越高。
厂商的利润等于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π=TR-TC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dπ/dQ=dTR/dQ-dTC/dQ=0
MR=MC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能使总利润增加,应增加产量。
MR<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使总利润减少,应减少产量。
只有MR=MC时,企业的产量才是最优的,这时边际利润为零,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不用增减产量。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
垄断
厂商数目
很多,独立
多,独立
少,相互依存
一个
产品特质
均质
同类有差别
同质或有差别
独一无二
行业壁垒
没有壁垒
很低或没有
进入壁垒高
极高
市场势力
无影响力
有一定势力
较强的势力
很强的势力
信息状况
充分、完全、对称
非完全、非对称
非完全、非对称
非完全、非对称
完全竞争
1.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2.均质产品(标准化产品)
3.自由进入和退出(没有行业壁垒)
4.厂商之间没有共谋
5.对全部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的,也就是说,完全竞争使厂商成为价格接受者。
垄断竞争
1.众多的买主和卖主
2.差别产品
3.自由进入与退出行业
4.厂商之间没有共谋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必须要有一个定价策略。
寡头
1.少数厂商
2.产品可以是有差别的,也可以是标准化的
3.厂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
4.有行业壁垒
垄断
1.一个厂商
2.完全差别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很小)
3.很高的进入壁垒,诸如绝对的成本优势,消费者的偏好,规模经济性,大规模的资本投资或进入行业的法律壁垒等。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价格由市场决定,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达到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条件是P=MC,经济利润=0其中,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
因为MaxP=PQ-TC(Q)¶P/¶Q=0所以P=MC(对Q求导!
)
完全竞争厂商要制定的短期决策:
是生产?
还是关门停业?
如果决定生产,生产多少?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决策:
是扩大工厂规模?
还是缩小工厂规模
是留在行业内?
还是退出行业?
亏损企业是否停产问题:
当企业亏损时,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会高于价格,即高于需求曲线,此时,若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在价格之下,从短期看,企业进行生产仍能提供贡献,从而减少亏损,可继续从事生产;若在价格之下。
则应停产。
因此亏损企业不一定要马上关厂停产。
(长期考虑低于平均成本就要退出,因此长期均衡是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应满足:
P=AC(长期和短期)=MC(长期和短期)=MR=AR因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必定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价格等于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AC(长期和短期)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
(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长期和短期),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
只有那些能以最优规模生产最优产量的厂商才不会发生亏损,但也没有超额的利润可赚,此时实现了厂商和该行业或市场上的长期均衡,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P=MR=SMC=SAC
=LMC=LAC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
1.关于企业的利润:
这样一种价格水平,企业刚好(不多也不少)获得正常利润(正常的投资回报)。
2.关于企业的产量决策: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是最有利的。
3.关于长期均衡的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中,为P=MR=MC(长期和短期)=AC(短期和长期)。
4.关于竞争策略:
低成本竞争是企业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企业无力定价,只能被动接受价格,长期来看没有经济利润。
企业可以调整产量,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点生产,才是最有利的。
长期均衡条件……,社会资源配置合理。
低成本策略,是企业唯一最佳的策略。
税收负担如何划分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
当市场无法通过价格的自发调节而实现供求平衡,实现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时就出现了市场失灵。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
垄断、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就要出来,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如果政府管制并没有解决市场失灵,而且造成大量的成本,造成更大程度的市场失灵,就出现了政府失灵。
公共物品:
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还有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
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水平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两个条件。
新厂商进入使需求曲线向内移动最终使P=AC。
但P>MC,价格较高。
长期利润为零,达不到平均利润的最低点。
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
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
产品差异化策略;
促销策略。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垄断:
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其特点是在存在巨大进入壁垒的市场中仅有一家厂商生产高度差异化的产品。
垄断者的产品没有近似替代品,所以垄断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将有很大的负斜率。
垄断市场结构可被视为在可看到的市场结构范围内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
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注意一点,边际收益的斜率总是需求函数的二倍
AR=P·Q/Q=P=a-bQ
边际收益则是
MR=dTR/dQ
=d(aQ-bQ2)/dQ
=a-2bQ
当垄断厂商使产量达到MR=MC水平,即QM时,利润最大,索取的价格为PM
人们通常误认为垄断者总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