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86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XXX5#楼/连廊精装修工程

 

装饰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XXX

施工单位:

XXX

建筑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层数、建筑总高:

地上五层

方案编  制  人:

项目负责人:

日期:

2014年3月3日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

4、查看现场实际情况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规范施工安全生产,根据该工程建筑结构和施工特点、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及其他

1.1本建筑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7#地,装饰工程施工范围一至五层装修,中庭外墙装修。

施工采用双排钢管式脚手架,所有架体安全密目网全封闭防护。

施工面积约300㎡,搭设高度约22.5m。

1.2架体搭建基础处理,场地平整后,进行夯实硬化、找平。

1.3基本要求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脚手架是施工临时结构,它承受施工过程中各垂直和水平的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失稳、倒塌,并不超过允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

1.4受荷情况

为本工程装饰提供作业平台,同时兼顾安全保护作用,除人员走动及少量材料临时堆放外,基本上不考虑脚手架堆载。

因此,除操作层外,其余各层外架上均要经常清理,不准长期堆放杂物或建筑垃圾。

2搭设方案

2.1材料及规格选择

根据JGJ59-2011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规格采用φ48×壁厚3.5㎜,并使用钢扣件。

2.2搭设尺寸

2.2.1搭设总高度22.5m,要求施工前一次性完成搭建。

2.2.2构造要求

2.2.2.1立杆间距1.5m,离地高度20㎝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

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扣件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

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

顶层立杆可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固定。

立杆垂直偏差,要求不大于架高的1/200,立杆地基上方铺300*30mm通长木板。

2.2.2.2大横杆

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5m,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但不应大于20㎝。

杆件接长需扣件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

2.2.2.3小横杆

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小横杆间距:

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脚手板处间距75㎝。

2.2.2.4剪刀撑

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或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

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m,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

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

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

2.2.2.5脚手板

应满铺脚手板,严禁探头板,不得高低不平,并要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为18㎝。

满铺板边距墙小于10㎝。

2.3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脚手架每高3m,水平每隔4.5m同建筑物牢固拉结,内外用50㎝钢管固定。

并加设顶撑使之同时承受拉力和压力,保证架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不摇晃、不倒塌。

且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拉结处尽量利用现场窗口,及对拉结处玻璃进行保护。

3脚手架验收

3.1脚手架必须由持证人员搭设,应该逐层对其进行检查及分段验收。

3.2脚手架分段验收应按JGJ59-2011中“脚手架检查评分表”所列项目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填写验收记录单,并有搭设人员、安全员、施工员、项目经理签证,报请现场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

3.3验收内容依据相关规范要求逐项进行量化。

4脚手架搭设的劳力安排

4.1根据工程规模和脚手架的数量确定专业搭设人员的人数,明确分工并进行技术交底。

4.2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人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向项目经理负责,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4.3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5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5.1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防雷接地处理。

5.2脚手架必须及时维修加固,经常维护,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5.3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蔑混用。

5.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网、穿防滑鞋。

5.5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

5.6控制扣件螺栓拧紧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扭力矩控制在40-50N.m范围内。

5.7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

5.8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不得与上料井架、塔吊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6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6.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定出作业计划,报请工程师批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作业计划一般包括:

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6.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防护围栏,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6.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6.4拆架程序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6.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在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6.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6.7拆除时,要同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8拆架时严禁触及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6.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6.10拆下的材料要及时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回收处理。

7建筑物出入口安全防护措施

7.1脚手架在对应建筑物出入口处预留出入通道并进行防护。

7.2大厅出入口通道为主通道,预留宽度3m,高度为3m,设备出入口通道为次通道,预留宽度3m,高度为3.5m。

7.3通道护头棚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挑出脚手架外侧长度不少于3m。

护头棚两侧相应增加钢管立柱,间距1.5m,立柱用横杆拉接,间距1.5m,密目网防护。

棚顶脚手板平铺封闭严密,用12号铅丝绑扎固定牢固。

通道内道路夯实平整,高出其它地面。

7.4暂不使用的通道进行即时封闭,张贴醒目警示标志禁止。

7.5通道出入上口设有“佩戴安全帽”、“禁止吸烟”等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7.6及时清理棚顶上落物,垃圾。

8脚手架上人通道

8.1脚手架外侧搭设之字形外上人马道,搭设位置以方便、安全为宜。

8.2马道起坡与水平夹角不大于45度,宽度为1.0m。

通常仅限于施工操作人员上下使用。

8.3马道采用¢48*3.5㎜钢管搭设,外立柱间距1.5m,立柱用横杆拉接,间距1.5m,外侧密目网防护。

马道用竹脚手板平铺封闭严密,用12号铅丝绑扎固定牢固。

每层与脚手架体连接部位设出入洞口,洞口宽度0.8m,高2.0m。

8.4马道外侧通长设护栏,栏高1.2m,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用于固定挡脚板,横杆不少于3道。

与双排脚手架体拉接牢固9.5下层出入口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并制作安装开启式防护铁门,非施工期间关闭落锁。

 

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

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防护围栏,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3、拆架程序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4、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在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6、拆除时,要同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7、拆架时严禁触及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8、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9、拆下的材料要及时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回收处理。

 

脚手架计算书

一、计算说明:

本计算书是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编制而成的。

因脚手架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扣件接点属于半刚性,且接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有关,接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等均较大;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较大,针对以上问题尚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γR`,其值是与常用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一般情况下,偏心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不大,予以忽略,并在有关调整系数中加以了考虑。

按照《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管Q235-A级钢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为:

205N/㎜2。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1.5条规定,本工程搭设脚手架满足第6.1.1条二步三跨立杆横距1.55m,步距1.5m,荷载布设为2+2+2*0.35(KN/㎡)要求,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为38m,仅验算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即可。

二、连墙件验算

已知:

立杆横距b=1.5米;立杆纵距ι=1.5米;横杆步距L=1.5米;内立杆距离建筑物b1=0.40米;脚手架步距h=1.5米,铺设脚手板按2层考虑;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点的位置,竖向间距H1=2h=3米,水平距离L1=3L=4.5米;钢管为φ48×3.5;施工荷载QK=2.0KN/㎡。

1.强度:

σ=NL/AC≤0.85f。

2.稳定:

NL/φA≤0.85f。

NL=NLW+No

3.第5.2.13条规定:

NLW=1.4*Wk*Aw,Aw=3*4.5=13.5。

4.第5.2.9条及4.2.5条规定:

Wk=µz*µs*Wo。

5.第4.2.6条表:

µs=1.3φ=1.3*0.096=0.13

依据GB50009-2012规定,取µz=1.67,Wo=0.5KN/㎡

Wk=1.67*0.13*0.5=0.11KN/㎡

NLW=1.4Wk*Aw=1.4*0.11*13.5=2.08KN/㎡

第5.2.12条规定:

双排架No=3KN

NL=NLW+No=2.08+3=5.08KN/㎡

σ=NL/Ac=5.08*10³/5.06*10²=10KN/mm²≤0.85f

0.85f=0.85*205=174KN/mm²

因此,连墙件强度安全。

稳定验算:

第5.2.12条A.0.6表:

φ值如下:

第5.2.6条:

λ=Lo/i

第5.2.8条表得:

Lo=kµh=1.15*1.6*1.5=2.76KN

由附表B得:

i=1.59cm=159mm

λ=Lo/i=2.76*10³/15.9=174

查A.0.6表得:

φ=0.235

NL/φA=5.08*10³/0.235*5.06*10²=42.72KN/mm²≤0.85f

因此,脚手架稳定安全。

第5.2.15条规定:

NL≤Rc

NL=5.08KN/㎡,Rc=8.0KN/㎡

故连墙件二步三跨搭设满足安全要求。

三、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5.5.1条得:

Pk=Nk/A≤fk

查表4.3.1得:

Nk=1.2(NG1K+NG2K)+1.4ΣQK

查表A.0.1得:

NG1K=22.5/1.5*gk=15*0.144=2.166KN

查北京建筑施工安全计算范例表5-17得:

NG2K=2.156KN

查北京建筑施工安全计算范例表5-18得:

ΣQK=11.4KN

NK=1.2*(2.166+2.156)+1.4*5.7=16.58KN

本工程脚手架立杆地基为回填土,所有立杆下方通铺300*30mm木板

A=0.3*1.5=0.45㎡

Nk/A=16.58/0.45=36.84KN/㎡≤40

第5.5.2条规定取Fx=10t/㎡=100KN/㎡,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4

0.4Fx=0.4*100=40KN/㎡

故立杆地基承载力满足安全要求。

以上各式中符号表示:

σ:

连墙件应力值

Ac:

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

A:

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

NL: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φ:

连墙件的稳定系数

f:

连墙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Aw:

单个连墙件所覆盖的脚手架外侧面迎风面积

λ:

长细比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µs: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Wk:

风荷载标准值

Lo:

立杆计算长度、纵横杆计算跨度

i:

截面回转半径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