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78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docx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分析和思考

摘要:

目前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种类一是以粮食和资源性产品为主的初级商品;再就是来料加工和中低端的制造业出口商品。

从出口贸易的效益分析,上述两类商品在全球产业结构中属于低值和低利润出口商品,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西方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的出口商品形势呈现不稳定,易波动和不可持续特点。

如果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而要改变目前以低值和中低端商品出口的形势必须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加快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发展,逐渐形成我国出口以“制造+服务”的双驱动型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词:

出口贸易商品种类服务型贸易文化贸易产业结构

 

Post-crisisanalysisandthinkingonChineseexportmerchandise

Abstract:

AtpresentChina'smainexportcommoditiesareinfoodproductsofprimarycommoditiesandresources;andalsotheprocessingandlow-endmanufacturinggoodsforexport.Benefitanalysisofexporttrade,inbothtypesofcommoditiesintheglobalindustrialstructurebelongstothelow-valueexportsandlowprofits,duetoinstabilityintheinternationaleconomicsituation,lowdemandaffectedbythefinancialcrisisinWesterndevelopedcountries,China'sexportsituationisunstable,unsustainableandvolatilecharacter.Ifyouwanttocontinuetomaintaintherapidandsteady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youhavetoadjusttheexportstructureandoptimization.Tochangethecurrentsituationoflowvalueandlowendcommodityexportsmustspeedup,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inChina.bydeepeningthereformandexpansionoftheservicetradeopenness,speedingupthedevelopmentofChina'stradeinculturalgoodsandservicesexports,evolutionofChineseexportsto"manufacturing+service"double-drivencommoditystructureofexports.

Keywords:

Exporttrade;Commodities;Servicetrade;Culturaltrade;Industrialstructure

 

目录

引言3

一、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4

1.1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4

1.2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5

1.2.1出口贸易以低端加工制造业和资源性商品为主5

1.2.2出口商品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呈现不稳定态势5

1.2.3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商品较少但发展空间较大5

1.2.4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小6

二、出口商品SWOT分析6

2.1优势6

2.2劣势6

2.3危胁7

2.4机会7

三、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的对策8

3.1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8

3.2完善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8

3.3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探索8

3.4把跨越技术壁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9

3.5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打造“制造+服务”双驱动型出口9

结论10

参考文献10

 

引言

由于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经济逐渐疲软,外需严重不足,使得我国的出口形势愈发严峻,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12年2月份我国更是出现高达314.8亿美元这一十余年来最大贸易逆差。

另一项数据也加剧了对出口形势的担忧,3月份汇丰PMI初值为48.1%,新订单指数降至46.1%,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8.7%,低于50%的分水岭。

汇丰PMI的样本更加侧重中小企业,且更多覆盖出口,因此可以解读为我国出口的先行指标。

造成我国目前这种出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结构是什么,我们如何通过分析出口商品种类寻找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下滑的对策,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本文通过查询我国出口商品历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分析和思考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的对策。

一、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

表1-1,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种类及出口规模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总额

初级产品

初级产品分类

工业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分类

食品及主要

供食用的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

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

油脂及蜡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

其他商品

2010

15779.3

817.2

411.5

19.1

116

267.00

3.6

14962.2

875.9

2491.5

7803.3

3776.8

14.7

2009

12016

631

326.28

16.41

81.53

203.74

3.2

11385

620.17

1848.16

5902.74

2997.47

16.29

2008

14307

780

327.62

15.29

113.19

317.73

5.7

13527

793.46

2623.91

6733.29

3359.59

17.1

2007

12177.8

615.1

307.43

13.97

91.16

199.51

3.0

11562.7

603.24

2198.77

5770.45

2968.44

21.76

2006

9689.4

529.2

257.23

11.93

78.6

177.70

3.7

9160.2

445.3

1748.16

4563.43

2380.14

23.15

2005

7620

490

224.8

11.83

74.84

176.22

2.7

7129

357.72

1291.21

3522.34

1941.83

16.06

2004

5933.26

405.49

188.64

12.14

58.43

144.80

1.5

5527.77

263.6

1006.46

2682.6

1563.98

11.12

2003

4382.28

348.12

175.31

10.19

50.32

111.14

1.2

4034.16

195.81

690.18

1877.73

1260.88

9.56

2002

3255.96

285.4

146.21

9.84

44.02

84.35

1.0

2970.56

153.25

529.55

1269.76

1011.53

6.48

2001

2660.98

263.38

127.77

8.73

41.72

84.05

1.1

2397.6

133.52

438.13

949.01

871.1

5.84

2000

2492

255

122.82

7.45

44.62

78.55

1.2

2237

120.98

425.46

826

862.78

2.21

1999

1949.31

199.41

104.58

7.71

39.21

46.59

1.3

1749.9

103.73

332.62

588.36

725.1

0.09

1998

1837.09

204.89

105.13

9.75

35.19

51.75

3.1

1632.2

103.21

324.77

502.17

702

0.05

1997

1827.92

239.53

110.75

10.49

41.95

69.87

6.5

1588.39

102.27

344.32

437.09

704.67

0.04

1996

1510.48

219.25

102.31

13.42

40.45

59.31

3.8

1291.23

88.77

284.98

353.12

564.24

0.12

1995

1488

215

99.54

13.7

43.75

53.32

4.5

1273

90.94

322.4

314.07

545.48

0.06

1994

1210.06

197.08

100.15

10.02

41.27

40.69

5.0

1012.98

62.36

232.18

218.95

499.37

0.12

注:

本表格根据海关历年数据汇总而成

由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粮食,资源性产品出口较多,文化产品、金融、会计服务、咨询、设计、软件等服务型贸易出口占比很小。

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比较大,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据我国出口商品的近一半,达到49.5%(2010年),而制造业产品整体的出口达到14962.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4.8%,基本上我国的出口完全就是工业制造业的出口。

支撑我国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非常单一。

1.2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1.2.1出口贸易以低端加工制造业和资源性商品为主

瑞士银行(UBS)用被称为“杂项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数据替代研究“低端”制造产品,这类产品中包括玩具、服装、鞋类、家具和体育用品等。

产业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由于我国以加工制造为主体的制造业模式,使得出口商品以低值和初级加工制造商品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构成,纺织业,机械制造以及初级的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结构。

这种出口贸易的商品构成使得我国的出口创汇主要由低利润和低附加值商品完成。

诸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不但利润微薄,而且缺乏竞争力,易被替代与模仿。

进一步地说,较低的利润率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革新,减弱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长此以往,一国的产业只能在低水平的格局下徘徊,而无法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更谈不上出口产品的优势与竞争力了。

1.2.2出口商品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呈现不稳定态势

由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低利润和低附加值商品受国际供求和需求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很容易受国际贸易形势恶化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势。

以低值和初级加工制造为主的出口贸易具有不可持续性,产业供应市场易发生转移从而造成我国出口产业的波动近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UBS(瑞士银行)认为,在美国进口的低端轻工业制造品中,越南、孟加拉国和印尼正在扩大其服装和鞋类的市场份额,而墨西哥则不断拓展其家具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输往美国和欧盟的低端轻工业制造品占当地市场的份额已经在50%左右的水平见顶。

在美国的低端轻工业制造品市场上,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正从中国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在欧盟,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国也加入了这些亚洲国家的行列。

同时,由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美元贬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不再具有以往的价格优势,出口企业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受到打击,而提价就意味着自身优势的丧失,市场份额的下降。

1.2.3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商品较少但发展空间较大

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贸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往往较小,而同一企业中,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往往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已显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回暖的环境中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但目前,我国的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比重仍然偏小,从出口贸易的空间发展来讲,扩大高附加值商口出口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正如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国际分工的格局、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及自身的工业基础,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外贸构成以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中低端制成品为主,与发达经济体所生产并出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不但引发这些国家的反倾销诉讼,而且制约着自身产业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着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

目前,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些差距在短时间还无法得以全面改观,但路漫漫仍需探索,高附加值商口出口贸易是我国的必然之路。

1.2.4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小

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也最能体现一国对外贸易的发达程度。

现阶段,世界贸易强国的突出特点便是服务贸易的高度发展,高速增长。

我国的对外贸易仍旧以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相对落后。

据《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估计,2009年中国对世界的商业服务出口排名世界第五,仅占到世界份额的3.9%,同期对世界的商业服务进口排名世界第四,占世界份额的5.1%。

这些数据与排名第一的贸易强国美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只有一个国家的对外服务贸易得到有效提升,其贸易强国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

二、出口商品SWOT分析

2.1优势

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以加工制造业出口的大形势短期内无法改变,这是由全球产业分工决定的,而全球产业分工是由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决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短期内无法完全改变,从出口商品的优势角度分析,中国制造型出口贸易是我国产业要素的优势决定的,劳动力总量大,劳动成本相比而言还处于较低水平,从世界产业分工来讲,中国承担全球的加工制造型产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虽然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加速了我国的制造业成本上涨,中国制造的优势有所降低,但全球的宏观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所以继续巩固中国的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仍是主要的工作,而唯一需要改变的便是基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将传统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中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转变。

2.2劣势

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渐下滑,对中低端的加工制造产品需求也同步降低,以此分析可知,中国制造业出口受外来需求影响较大,而国际需求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形势。

在世界供求格局和产业分工中,美欧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则大量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以往供求格局,在“去杠杆化”作用下,美欧国家纷纷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不断压缩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

所以,单纯依靠中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出口形势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和突发性因素制约,这种出口经济模式从长远来看,具有不可持续性。

同时我们清楚,由于高科技和服务型贸易多由发达国家占据。

现在的会计服务、咨询、设计、软件等等,美国服务业的许多领域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国内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很高,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立出来的过程已经完成,某些服务业在全球化大潮中加速向外转移。

美国先进的服务产品将通过远程系统实现对外部的交换,而更多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这种服务可贸易化的升级发展。

金融、教育、医疗、传媒是美国的优势产业,美国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高端服务业的可贸易化。

未来新一轮全球化中,美国如果能够提升这些优势产业的可贸易化程度,那么由此形成的巨大出口能力将有可能使其经常账户逆差成为历史。

2.3危胁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低端。

国际产业分工有个微笑型曲线,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创造的利润表现为“U”字形,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包括制定技术标准等,另一头是品牌、销售和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

产业链两头利润率最高,中间段的加工生产利润最低。

因此,在现代社会,技术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而技术标准则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目前中国许多产业恰恰都处在利润最低的加工端。

比如,罗技无线鼠标,在美国卖40美元一个,中国加工环节只占了3美元。

”可以看出,由于产业分工决定了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必然决定出口商品。

如果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作调整,仍然以来料加工等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出口为主,将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终止,对国民经济和民生发展造成巨大的危胁。

近几年的国际贸易现状已经充分证明,单一的商品贸易结构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两三年,我国沿海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企业频频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订单不足,开工不足,中小企业频频倒闭,这种危胁还在不断加剧。

2.4机会

危机,既有危胁,也有机会,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单一的加工制造型出口贸易已不可持续,正如上文所说,中小出口导向型加工制造企业不断倒闭,这种危机的出现可以倒逼国内企业进行结构型调整,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转向可持续的发展机会,逐渐转向中高端的高科技产业,将传统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转变。

目前,国家不断出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企业向高科技和服务贸易型转变,这一宏观指导将为我国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在服务贸易发展路径上,中国无法跳越发展阶段。

金融、教育、信息、知识产权服务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中国作为后发国家,高附加值新兴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若搞跃进式发展,将很容易形成泡沫。

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产业是建筑业。

传统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首先要依靠传统服务贸易实现发展的经济红利在全体民众中更普遍的分配。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55.5%。

可见这些服务型产业是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优势产业,要通过多途径予以加强和深度拓展。

三、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的对策

3.1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特保和技术壁垒必然会增加,因此,我国应紧密跟踪重点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国外某些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

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外可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特保和新的技术法规时有所估计和预测,提醒企业及时进行价格自律,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旦国外发起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或特保,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就可以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2完善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主要依赖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进行适应性转变。

完善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服务、完善贸易及配套政策3项举措,建立全方位的对外贸支持的稳定机制,推动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体制、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健全工作机制3项举措。

特别是在健全工作机制上,提出建立部门间及其与省市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高效协调的协作机制。

我国外贸要着力实现“四个提高”,即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着力推动“四个优化”,即优化主体结构、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针对外贸发展存在的不均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基地建设、贸易平台建设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出口商品品牌与质量、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3.3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探索

文化部2012年1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出口文化产品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

在文化产品出口中,视觉艺术品出口占据半壁江山,视听媒介和印刷品出口增长平稳。

2011年,我国出口视觉艺术品93.3亿美元,增长36.4%,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49.9%,为我国文化产品第一大出口品种。

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占5%,中国仅占不到4%,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

多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着很大逆差,与世界的逆差是10:

1,与欧美的逆差甚至达到100:

1以上。

而在出口的文化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往往占据多数,文化创意类产品则凤毛麟角。

如何把中国的文化思想、理念、创意带出国门影响世界,这是每一个文化人和文化企业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快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建设促进文化贸易,如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国际文化物流中心等。

政府应多出台对文化产业的“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大大降低文化生产与文化贸易活动的运营成本。

同时,加强保税政策与已经出台的贴息、担保、引导基金等政策的融合,构成更完整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体系,产生协同效应。

3.4把跨越技术壁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跨越技术壁垒,重点打造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坚盾”和“利矛”,从短期来看,首要任务是打造技术贸易的“坚盾”,即构建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对策体系。

首先需要我们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

同时保持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对拟议中的标准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其对我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是否具有贸易壁垒的性质,尽早介入,力争在标准制定初期便打掉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从长期来看,我们根本的任务是打造应对技术壁垒的“利矛”,即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是最终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保证。

从长远来看,提高产品档次不仅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需要,也不仅是出口的需要,更是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国企业要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和出口市场的技术要求,要特别重视工艺技术创新,要善于引进发达国家的最新技术工艺和设备。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与协调工作,争取将中国具有优势项目的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体系中,变被动为主动。

将这种“坚盾”和“利矛”的配合使用,相互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5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打造“制造+服务”双驱动型出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抓住了全球加工制造业转移时机,成为世界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