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487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docx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

一场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角力

  特邀嘉宾――

  

  王铟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任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副教授

  梁原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副校长赵晶浙江金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1?

22通知”),这一文件将中小学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期我们特邀几位青少年心理学、网络德育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营造绿色的网络空间。

  

  案例>>周末网上冲浪:

出发点在哪里?

  “快乐周末”是我校特有的周末校园活动。

不知什么时候,“快乐周末”安排表中多了一项“网上冲浪”,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周末我值班。

虽然离“冲浪”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是机房门前的走道里已经挤满了学生,可机器只有60台。

学生上网操作都比较熟练,可是竟没有一个学生在查找学习资料!

  网络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只看到网络应用的一个侧面,仅娱乐而已,这难道是学校安排“快乐周末”的出发点吗?

  案例>>失踪,竟为网络游戏?

  小林星期一没有返校。

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家长得知,上周五小林根本没有回家。

住校的学生本该在周五下午就回到家里,班主任通过学生了解到一个重要情况:

小林近期曾光顾网吧。

于是,班主任通知家长先到附近的网吧里去找。

结果也没有找到,家长万分焦急只得先报警。

  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想到了通过QQ和小林取得联系。

果然,小林的QQ头像还亮着。

通过交谈得知,小林正在一个网吧里玩游戏。

最后,家长找到这家网吧,将小林带回了家。

  其实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游戏占据一个人的全部,可怕的是学生为了躲避现实而去游戏。

教师、家长们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考试成绩好了,大家便会满意。

而孩子心里想什么,最近做过什么事情,教师、家长们究竟知道多少?

  

  (江苏陈仕洪供稿)

  

  宏观风向标

  

  主持人:

前面的两个案例反映了当前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一些现状,网络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隐忧。

下面,还是从教育部“1?

22通知”谈起吧,这个通知的推出有何重要意义?

  

  王铟:

教育部“1?

22通知”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绿色网络建设、重点关注和引导、学校家庭合作等五个方面出发,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在面向青少年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形式中,学校教育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

学校教育也是覆盖面最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育形式。

“1?

22”通知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和开放绿色上网设施,依托校园网设计一些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加强绿色网络建设的具体工作,促使教育工作者重视校园网络活动和校园网络文化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危害的作用。

同时,强调家校结合在帮助学生远离媒体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因网络而出现的“问题学生”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问题家庭”。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依托社会机构进行矫治,还是依托学校教育进行帮扶,如果不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和使用手机进行引导和合理约束,教育孩子远离成人聊天室和黄色网站;尽量避免孩子在家独自上网;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有益活动”等都是从家教层面帮助青少年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重要手段。

  任苇:

“1?

22通知”可以视为国家的一个宏观风向标,将涉及每一个孩子,影响到学校,波及到家长。

一个孩子是否健康成长与能否得到家庭的爱有直接关系。

国家的宏观导向让学校、家庭引起充分的重视。

通知下发后,我相信,学校会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可能会在开家长会时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

因此,“1?

22通知”能够密切家校互通和联系、触动学校和家庭携手共同关注孩子在信息时代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梁原草:

近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从斩断利益链条、净化网站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文明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教育的角度讲,并非不良信息从网络上得到净化了,网络道德问题就没有了。

我国的有些做法我认为是一种“堵”。

“堵”并不是根本的办法,还应该同时采取疏导的办法。

  任苇: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认为国家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制定有可参照执行的标准。

政策要有力度,必须有可操作执行的相关罚则,也就是说对做的不好的单位有一个惩罚的措施,从而提高相关单位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政策执行上不仅仅是出台文件就可以了。

国家是一个大系统,家庭给孩子营造的氛围是一个小系统。

这两个系统同时起作用,才能将力用在“刀刃”上,缺失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德育新挑战

  

  主持人:

请问如何看待网络给社会、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变化?

  

  王铟:

目前我国的网民状况,可以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看出。

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84亿人,占总人口的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出与青少年有关的两个特点,一是人数最多的网民群体依然是10岁~19岁的网民,接近我国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31.8%)。

二是低龄网民占比在上升,10岁以下的网民群体增至1.1%。

  由三大手机运营商披露的运营数据来看,2009年12月份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7.26亿户。

CNNIC的数据表明,2009年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达到2.33亿。

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2009年手机网民人数最多的是10岁~19岁的人群,占到了整体手机网民的37.9%。

  由这些数据可知,无论是用计算机终端还是手机终端上网,青少年的人数都居首位。

因此,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净化网络空间,想方设法地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赵晶:

是的,网络的普及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对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控制权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积极角度讲,青少年面临着一个可以有更多选择的世界。

从消极角度讲,我们的青少年并没有做好迎接这个世界的准备。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以情感道德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化过程和领域,这些过去曾牢牢地掌握在家长和教师手中,现在网络正慢慢渗透进来。

让人担心的是,网络本身是价值中立的,面对网络不但青少年没有做好准备,我们的德育工作者也有些措手不及。

传统青少年德育工作以往习惯采用的灌输和说教方式,在各种科技手段装扮起来的网络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人质疑德育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德育面临的社会批判是没有实效,而网络恰恰是一个只谈成败的竞争对手。

  

  主持人:

能否列举具体的例子说明造成一些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哪些?

  

  任苇: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父母是卖菜的农民工,他在老家是少先队大队长,学习成绩特别好。

来到北京后,他插到一个新班级里,同学都觉得他“老土”,于是他受到歧视。

开始他偶尔去网吧,网络使他能把现实中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忘掉。

他的成绩逐渐下降,变成班里“垫底”的孩子。

他在老家是不玩游戏的,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是同学们的好玩伴。

那时候老家并不是没有网吧,为何他来北京后会去网吧?

这是因为之前,老师的关怀、同学的认同这些情感需求孩子都能得到满足,而现在,他没有得到满足。

他说,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再努力,老师和同学也不理我。

我在学校用心表现,老师也不喜欢我。

网络游戏很公平,在网吧里坐2个小时就比坐1个小时的人装备高级,打败的“怪”越多,拿到的金币就多。

孩子觉得游戏里面的评价指标是很公平的。

在现实中,他努力了,但努力后的结果他掌握不了。

在虚拟世界中,他努力了就会得到结果。

这种反差越大,他越会在网络中沉迷。

实际上,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网络的争夺中,家庭和学校是处于劣势的,网络是有优势的。

如果一味地把网络妖魔化,就会忽略家庭系统的情感教育。

100个孩子去上网,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迷恋网络,可能有10%到30%的孩子会迷恋网络。

通过调查我发现,网络行为失范的孩子,有的是因为父母闹离婚,有的是在学校不受欢迎。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期待和欲求,这种渴求会转移到网络上。

如果看不到网络行为失范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是不能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的。

  赵晶: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网上,没有师长对于异性交往的严防死守,没有同伴为了学习排名的明争暗斗。

孩子们似乎都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想法,似乎找到了可以满足归属需要的团体。

游戏中的积分、升级、装备和地位都让孩子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自尊心得到了提升。

这就是网络的虚拟世界能给予孩子的。

我们在现实中为什么就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异性和同伴交往关系,不能帮助孩子发掘自身更多的优点和特长,树立良好的自尊呢?

  孩子主动沉溺网络是对我们现实教育体制的抗争。

如果我们能倾听孩子的心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现实中寻找可以满足青少年成长发展要求的教育元素,那么网络的积极作用将会远远大于其消极影响。

  

  构筑青少年心理防线

  

  主持人:

针对当前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王铟:

第一是把住信息的源头关,从源头抓起,阻止不良信息出现在网络中。

第二是做好信息的过滤工作。

近年来,各种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在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如何使青少年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中接收、处理和发布信息,而又不受不良信息的伤害,媒介素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也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印发宣传手册、在校园网中开辟“家校园地”等方式,使家长能够了解网络时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面对的网络环境,熟悉网络,熟悉自己家里的那个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使家长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配合学校共同抵制互联网和手机不良信息。

  赵晶:

网络道德建设是一个以前没有遇到过但今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必要在学校中专门设立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课程,认识网络的利弊,更好地利用网络。

网络是工具,重点在于教会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这个工具。

  从设计角度讲,网络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将自己当做“开发商”,将学生当做“客户”,用满足需求的视角开展教育工作?

学生想找人说话,学校可以开放心理辅导室;学生想打发无聊时光,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学生想拥有自尊,学校就要创造各种学生能够获得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机会,而不要总是以成绩论成败。

只要将学生的内心需求放在心上,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心上,学校看似和网络无关的做法,都可以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另外,诸多网络运营商如果能够抱着良知和责任心来谋取利益,网络这片天空可能会呈现深邃的绿色。

  任苇:

青少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关怀。

孩子刚开始玩游戏时,家长因为忙觉得游戏是个好“保姆”。

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陪孩子的时间不够。

现在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是严重匮乏的。

在学校,由于师生比例问题,一个教师要带很多学生,很容易出现被教师情感忽略的学生。

这样,和孩子生活和成长发生直接关系的两个重要场所――学校和家庭,孩子在其中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交流都是极度匮乏的。

  

  主持人:

说到绿色的网络环境,这还只是一个外部的环境。

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青少年自身的抵抗力。

作为学校和社会,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构筑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心理防线呢?

  

  梁原草:

我认为,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构筑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或者说要有一种“是非观”,知道在网络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说到底这可能也是学生的审美趣味问题。

如果学校里的活动是高品位的,学生的审美趣味自然也能获得提升。

我们的德育工作充分利用了班刊、校刊这些阵地,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一个目标去做。

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我们还侧重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在校门橱窗内设有“警语窗”,一天精选一条名言警句,学生一走进校门就能看到。

古人的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潜移默化地印刻在学生头脑中。

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会用古人“慎独”的理念约束自己的行为。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在环境,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高雅的审美趣味。

利用学校的一些文化设施,如杏坛、三味书屋、钱学森纪念馆等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追求高品位的文化。

  

  主持人:

面对当前的网络时代呈现出的新特点,给德育工作带来哪些挑战,应该如何来应对?

  

  赵晶:

加强网络德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绿色的网络天空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长期过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首先积极行动起来,掌握更多的关于学生心理教育的知识技能。

在这场与网络的较量中,与其花大力气“围堵”网络,不如花心思研究学生,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学校、爱生活。

  任苇:

网络德育要顾及最终的效果。

如果教育的初衷很好,但是不顾及效果,那我们做的很可能就是无效的沟通。

就像老中医把脉一样,你要把好青少年的脉搏。

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开展学生活动,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深入人心。

我觉得,这是学校和家长特别需要花心思来做的事情。

有一位教师很有智慧,以前学生觉得少先队活动很无聊,这位教师就把少先队活动搬到网上,利用“种菜”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了一件好事,就会在少先队员的“菜园”里获得奖励。

学生突然发现少先队活动鲜活起来。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质,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通过“家长学校”、心理讲堂等活动告诉家长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质,让家长更加理解孩子。

家长要营造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的平台。

孩子碰到人际交往困扰的时候,可以回家找到情感支持。

家长在家庭中和孩子的交流好了,获得更多的情感和精神的支持。

当孩子遇到学习的挫败、同伴的排斥时,他知道有家庭的支持,就可以勇敢面对。

  梁原草:

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一个德育体系,小学、中学、大学能够衔接,各方面的合力共同起作用。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发言。

网络德育是网络时代赋予今天人们的一个新命题。

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建设是事关青少年健康幸福成长的一项长期工作。

希望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共同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网络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