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482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docx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

  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时代转身之际,从教60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周一贯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叙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态势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

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然和应然

  

  陈永华(以下称为“陈”):

周先生,您好!

我记着在您的那本专著《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中置于卷头的那首诗:

“情系教坛满头霜,笔耕舌耕默默忙。

识得寂寞个中味,桃红李白话西窗。

”您60年的语文教学生命之旅,见证了共和国60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是最有话语权的。

您能为我们谈谈当下新课改向纵深推进带来了繁荣,可为什么很多教师会感慨于“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这样的问题呢?

  周一贯(以下称为“周”):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复杂的,但也是正常的。

新课改若以“课标”颁布为标志,已有7年。

“课标”的制订,是面对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时代的挑战而作出的积极应答,给小学语文界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要素,它带来的许多理念和策略,正在发挥着积极效应,从根本上强化了语文课程的时代建设,确实是功不可没。

新“课标”让我们接触了许多新的东西,但也难免会产生目迷五色、无所适从之感,似乎语文课变得越来越难教了。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是在我们的语文课程理念得到提升之际,会一时苦于对自己实施能力的不满,觉得是力不从心造成的。

从更深的原因分析,自然也包含了“课标”因本身的某些不完善而带来的实施困难。

  陈:

您说得很准确。

但如何理解“课标”自身的某些不完善也是正常的?

  周:

“课改”免不了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过程,创生于“课改”中的“课标”,即使是一卷纸面上的“真经”,也难免会在“过河”的过程中被打湿。

因为它只能在实践的检验中逐步完善。

“课标”正在修订之中,就说明了它自身的某些不完善,所以,这当然是正常的。

我认为就“实施”的层面而言,我们必须努力地去践行“课标”,因为它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文件;但在思想层面上,我们又要敢于质疑“课标”,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认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使“课标”更臻完善。

  陈:

那么,在新课改的语境下,您觉得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周:

这事儿说起来头绪就多了。

择要而言,我觉得首先在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所有的现代发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

昨天的现代是今天的传统;而今天的现代,又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在如此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之中,继承是贯穿其中的一条永恒的血脉。

“课标”的初创制订无疑会反思原先的《语文教学大纲》,乃至语文教学传统中的许多“不合事宜”,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参考外国母语教育中的某些经验,也会有选择地吸纳西方的“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接受美育”“多元智力理论”等五花八门的现代思想。

有选择地吸纳这些东西当然是必要的,可以体现多元文化的优势。

但中国语文教学的本位是汉语言文字。

汉字与如今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拼音文字是绝然不同的表意文字,强调“意合性”,显示出一种“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

每一个汉字兼具“三码”(形码、音码、义码)和“复脑”(既可形象思维又需抽象思维)的特点,独立性很强,以此构成的汉语,也重在意合,其意蕴应在上下文的诵读中体味,重在整体感知。

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着汉语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规律,也深层地反映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东方思维方式。

语文学家王森然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说过:

“其他各种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还有可借鉴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特有国文,非有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

”(参见《作文教学概要》)为此,关注“识字为重”,提倡“文道结合”,强化“诵读为本”,引导“涵泳感悟”,坚持多写多练等历经几千年考验的“中国功夫”仍然是教好“中国语文”的关键所在,任何淡出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做法,在继承与发展两头信息不对称,都是会伤及语文教学的。

  陈:

这方面的问题确实已经反映出来了,这是否也是眼下人们提倡的“本色语文”“简约语文”“寻找语文回家的路”的原因所在?

  周:

应该是这样。

当然,我们不能说“课标”没有提及“继承”,但从实践情况看,这样的表述似乎不够一些。

因为“信息不对称”还反映在另一个层面,这就是今天的语文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正在成为主体,他们工作经历有限,对于纵向的民族语文教学发展历史和传统经验,往往知之不多;而对当代的横向的新理念、新信息(其中有些与时尚捆绑在一起),则比较容易发生兴趣,接受较快。

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甚至可能是他们的长处,但无可否认也是他们的短处。

不管怎么说,这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对中国语文教学固有的本色本真的淡化。

无疑,这正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

  陈:

是的,对语文教学本色本真的淡化,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降低。

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坚守“学语习文”。

虽然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但“人文就在语文中”,应该是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实现的。

  周:

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当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张皮。

加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确属必要,但不能以消解或淡化工具性为代价。

曾经有几位大学教授对我说,他们最无奈的是给本科生修改毕业论文,别的问题不说,错别字连篇,病句累牍,就惨不忍睹。

当时,于永正老师也在座,我们只好连声表示歉意,检讨小学语文课没有把基础打扎实。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不落实,关键在于该教的没教好,而可教可不教,暂时不必教的,又往往教得太多。

其实,在人文层面上的“深挖洞”没有必要,一来有些内容儿童还无法理解;二来以后他们还会学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蕴,可以学一辈子,感悟一辈子,给小学生讲的,给中学生讲的,给大学生讲的应当不一样,但有些教学内容是非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不可的,如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养成好的读写习惯,就得在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孩子一辈子受用。

如果到大学里再去解决这些问题,损失就太大了。

  陈:

所以,我们都关心一个问题: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然”,能与“应然”走向合一吗?

  周:

所谓“实然”就是“实况是这样”;所谓“应然”就是“应该是那样”。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况”确实有些不如人意,距离“应该是那样”还有相当大的落差。

如何调整两者的关系,使“实然”与“应然”走向合一?

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实践中检验,而不是只到理论领域里去寻找,即以语文教学造就学生语文素养的成效来检验。

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识好字、写好字都过不了关,就很难说有了合格的语文素养,由此我们就得反思当下语文课堂的“实然”,重新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并予以积极改进,方能逐步与“应然”走向合一。

当然,今天我们强调重认语文课程本色,不是走以前“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回头路,更不是“翻烧饼”。

我们对坚守语文课程本色本真的认识,是在新“课改”走向开放的语境下提出的,是在语文教学关注人文情怀和文化意念的层面上审视其不足,所以是对语文课程本位、本色、本体的新的研究和认识。

  

  二、语文教学群体风格与“浙派”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陈:

您曾经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风格、流派和主旋律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有长文发表,这个问题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您能再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周:

走进新课改,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告别粗糙的年代,人们的理论视野开阔了,思维空间开放了,生命个性开朗了,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风格更趋多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教学流派也渐露风采,成为当下小语界的盛世景观。

对于风格、流派以及与此有关的某些提法,如“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简约语文”“和美语文”等等,其本身就是教学个性精神的自由绽放,体现了语文教学艺术园地的百花齐放,我们应予以充分包容,不必因为“语文就是语文,只有一种语文”,就不可有“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的称道,其实,诸如“本色语文”之类的说法,不是作为一个名词使用的,它只是一个偏正词组,即“本色的语文”“诗意的语文”……强调的正是语文课堂的某种特色或风格,而不是另立一种语文形态。

我们应当给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开放的空间、宽松的环境,这才会有利于风格、流派的百花争艳。

  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的丰富多彩、各领风骚,是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标识之一,我们应当为之欢呼。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些琳琅满目的风格、流派时,便会发现不同的风格、流派有着不一样的生命力,而决定其生命力强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否弘扬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否有着对“主旋律”的坚信和坚守。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才能带来小学语文教学园地的姹紫嫣红、万千气象。

  陈:

风格当然更多的是指向教师个体的教学艺术品性,但我们也常常看到如“京派语文”“海派语文”“浙派语文”“杭派语文”的说法,记得您也提出过“越派语文”,这种现象对当前小语界的发展繁荣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周: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具有个体性特征,但也有风格相近似的群体特征,这便是“群体风格”。

它已接近于流派或已经发展成为流派。

我认为“京派语文”“浙派语文”等提法的存在,应当是一种地域性的“群体风格”或“流派”。

黄鸣奋先生编著的《艺术交往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就把艺术群体现象,划分为“艺术地域群体”(由地域来联接的艺术群体),“艺术世家群体”(以亲属关系为纽带连成的艺术群体),“艺术同门群体”(以师徒关系相传而成的艺术群体),“艺术社团群体”(以研究门类、课题工作室等组织形式结合成的艺术群体)等等。

我觉得这种分类也同样适合我们对语文教学群体风格或流派的认识。

特别是现在名师常常以“工作室”的组织形式引领一个团队,更容易形成一种群体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语文教学群体风格确实会形成某些共同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气质。

如北京的霍懋征、王秀云、叶多嘉、许嘉琦等诸位语文名师曾经所体现的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的课堂教学艺术,正投射出北京这一历史都城的深厚人文积淀和今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那种雍容纯正的教育文化特色。

而我们从上海的袁老师以及贾志敏、左友仁、徐鹄、万永富等多位名家的教学艺术中,又不难看出其灵动、鲜活、婉约、秀美的共有特色,它与上海这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大都会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一脉相通之处。

为此,综观全国各地小语教学群体风格的灿烂星空,你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投射:

齐鲁文化教育的雄奇厚重而风力遒劲;巴蜀文化的深邃大度而气质高妙;吴越文化的精微秀美而骨力非凡;岭南文化的明快刚健却又不失圆润有致……开发和梳理这些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群体风格或流派,对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品性,凝聚地域的教学研究实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优质水准和引领广大教师的协作研究方向,确实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也和绍兴小语界的有识之士,共同打造了“越派语文”的群体风格,即以“和”为核心的“清、醇、和、美”。

  陈:

是这样,最近几年,浙江教育界一直有“浙派名师”的提法,您怎么看“浙派名师”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走势?

如何保持特色又兼容并蓄?

  周:

浙江素来有“文化之地”的美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历史上更是群贤辈出,名师大师如星汉璀璨。

浙江的地域优势明显,浙北紧邻上海大都会,浙东(宁波)又有早期开放的历史,这都给浙江人以重商务实的精神传统,从深层上孕育了“尊师重教”的文化意识。

近年来,浙江的基础教育又一直在高位运转,成果卓著。

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浙派名师”存在的应然性和必然性。

  “继往”必能“开来”,“浙派名师”的发展势头自然会是前途无量的。

他们不仅活跃在浙江教坛,在全国也有广泛影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将“突出浙派特色”当做追求刊物个性化的抓手之一,是适当的,同时我相信这本身对它也能产生助推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作为

  

  陈:

“浙派名师”作为一种流派,只是全体浙江教师的代表,全体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关注热点。

一般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会经历从简单模仿到思考吸收再到创新提升的过程,问题在于更多的教师往往会在模仿阶段驻足良久,请您谈谈对当下小学语文这种所谓的“山寨教学”的看法。

  周:

我理解的所谓“山寨教学”,所指大概也就是热衷于明显模仿执教观摩课某名师一招一式的课堂教学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首先,“模仿”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特点,体现在各种领域的学习过程之中,语文课堂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问题在于模仿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复制式模仿,完全是“依样画葫芦”;另一种是有个性、有发展的动态式模仿。

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制式模仿可以奏效的活动,其原因是课堂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的基本特点,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学生,往往不可能“依葫芦画瓢”,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即使是很难避免的有个性、有发展的动态式模仿,课堂教学也不宜在这个阶段“驻足良久”,否则只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另一方面,执教观摩课的优秀教师确实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但这种借鉴不是依葫芦画瓢地去模仿他的一招一式,而应当模仿的是“一招一式”背后的东西,如对教材深入解读的功夫,对教学理念领悟与应用的功力,对教学技能娴熟挥洒的功底。

须知从招式学招式,只是“物质”层面的“粘贴”,看来确实便捷,但总是会因“水土不服”而弄巧成拙;只有从“精神”层面上的感悟,才会有因地制宜的创生。

实践不能指导实践,那是经验主义;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行为不能指导行为,那是简单的复制;只有思想才能指导行为。

所以,只有那些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

另外,我们更应当看到今天的某些公开课,也还确实存在着崇尚形式、追求唯美、热衷于教师自我表现的弊端。

这样的课堂从根本上模糊、淡化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只求自己靓丽出镜和光鲜登场,必然会遮蔽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和呵护,而“失学”的课堂实质上也就是“失效”的课堂。

这种课堂上教师的“花拳绣腿”,就更没有模仿的价值了。

我们说观摩课的最高境界是向家常课的回归,所指就是希望在观摩课中坚守家常课的优秀品格:

以学设教,真诚自然,扎实有效。

  陈:

如何使教师获得最有效的专业发展,确实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周老师有什么好的意见?

  周:

教师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当然需要研究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因人而异。

但是当前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不是教师应当怎么教,而是应当如何导“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成真正的“学堂”。

第一,从理念的层面上,我们必须深入感悟教学不是“给予”,而是学习者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获取”。

学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行为,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所以,最好的“教”是无痕的,能完全地融入学生自主的学的过程之中,这种“教”,应当只是“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为了“不需要教”,我们今天又该怎样教?

那就是尽量淡化“教”的痕迹,变“教”为“导学”。

第二,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就必须深入反思小学语文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讲”再到“满堂问”“满堂牵”的这条历史发展轨迹,始终摆脱不了教师主宰课堂的阴影,这是为什么?

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问题。

“语文学习可以无师自通”几乎已成共识,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不是直线式排列,而是螺旋式渐进的。

一篇新课文,百分之九十八的字、词和句式都是学过的,内容来自生活事件,学生可以凭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感知。

特别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读与写是在基本掌握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展开的,有很大的通融性。

再加上汉字、汉语所独具的“意合性”,可以凭借熟字识生字,凭借上下文悟含义……难怪有很多教师认为,一个学生如果缺课一个月,数学课他几乎会没法再学下去,但语文课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照学不误。

既然这样,可为什么至今我们的语文课堂仍然放不开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仍然很难落实“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改变的要求。

第三,再从评价的层面看,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我们也还是很难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去评价,真正做到以“学”评教,而总是会特别关注教师的所谓教学技巧,异化成为“以‘秀’评教”。

这就难怪有些公开课越来越走向于“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课了。

总之,我觉得只有落实了教师“导学”的问题,才落实了学生的发展,也才落实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能真正导学的课堂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走向名师、成为名师的必然途径。

  陈:

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离不开对教学的反思,而教学写作则是一种将反思“物化”的有效手段。

您是《小学语文教师》“全国教师教学写作研究中心”的主任,请您也说说这方面的建议。

  周:

教学写作应当是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和生存智慧。

格雷?

塞克斯说得好:

“在苏格拉底以前,教师就已经通过写作表达他们对工作的思考。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469年至前399年,大约是我国的战国前期。

这就说明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无法不以教学写作相助的。

有人说,教师是“三耕族”,即从事着“舌耕”(上课)、“目耕”(读书)和“笔耕”(写作)。

这“三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如“舌耕”的成效,就要以教师的“目耕”(多读书)和“笔耕”(多写教学心得)相助,这是教师的专业功底。

说起教学写作,不少教师会“望而却步”,觉得自己缺少写作技巧,其实这是误解。

教学写作的全部秘诀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教师的“思想”和“生活”。

所谓思想,就是教师对自己或同人的教学行为要有所反思,有所探究;所谓生活,就是不仅要有教学生活,更要有“教学生活力”。

“教学生活”是每一位教师都拥有的,但不一定每一位教师都有“教学生活力”。

陶行知先生多次提到过“生活力”的概念,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力量”。

教师的“教学生活力”,也就是使自己的教学生活不断向前向上,即不但热情于教学生活,而且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生活,创造教学生活。

教学写作的冲动、材料和成就就来自这种教学生活力。

在倡导教学叙事写作的当下,教师主要是写日常的教学札记,讲自己的教学故事或发生在周边的那些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或案例,基本上可以以生活话语为主娓娓道来,随手记述。

可以不刻意于章法,不取媚于世俗,不求合于时尚,不精心于藻饰;篇幅可长可短,文字可庄可谐,句式可问可叹,角度可这可那。

教学写作不一定都是写洋洋万言的“论文”。

当然,在一段时间之后,你可以翻检自己的教学札记,挑选特别有感受的,再作些加工整理,投寄报刊,使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这反过来又可以强化你教学写作的兴趣。

但发表不是目的,只是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作再梳理和再提升。

发表固然好,不发表对自我发展也同样有意义。

  陈:

周老师是专业学术期刊的资深作者和读者,对如何办好专业学术期刊有着丰富的经验,最后也想请您给《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提点希望和要求。

  周:

我非常感谢《教学月刊》对我的提携和厚爱。

说起来,我和《教学月刊》有很深的缘分。

《教学月刊》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几乎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龄,对全国小学教学改革发展一直在做着重要贡献。

从1984年起,我受聘为《教学月刊》兼职编辑,每月处理近10万字的稿件,历时6年。

现在,《教学月刊》的规模越来越壮大,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小学语文和数学都有了分科的月刊,我为此深感振奋。

教学的专业学术期刊,不仅是研究教学思想、推进课改的重要平台,也是繁荣发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园地,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师和益友。

个人觉得《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应当突现浙派特色,面向全国充分展示“文化之地浙江”的风貌和才情。

要敢于研究和讨论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和敏感话题,充分体现刊物的前卫性、引领性和研究性。

写诗要“功夫在诗外”,办刊也要“功夫在刊外”,要特别重视与广大读者、作者的联系,关心他们的成长需求,反映他们的教学心声。

此外,编辑部也可建立一些有效的实验基地,以多种形式为教师举办一些“培训班”“大讲堂”之类的活动,这些必定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同时又可以加深与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联系。

在这里,由我来说这些话,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今天,说了太多的话,我当然不能保证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我可以保证它是真诚的。

十分感谢您和编辑部给我参与访谈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