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45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 单元教学计划 

 

1、面积的含义与面积单位。

2、面积的计算。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   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能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经过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面积计算公式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初步建立面积概念。

(第74~77页)

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

第74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

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分三个层次展开面积意义的教学。

2、重视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3、面积公式的得出安排细致。

在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关系后,先形成由文字表达的公式,再引出字母表达的公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

 

 

9课时

 

课 题

面积的含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

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

(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

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

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

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

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

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

(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

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

这是两个什么图形?

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

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

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

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

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

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

为什么?

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教师提示:

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

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

大小

此处教学时关注学生语言的表述正确性,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

(5)在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前,教师指出如果我们将物体的表面沿边线画下了,会画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那么这个图形的大小指的是面的大小,也就是(课件涂色)图形涂色部分的面积。

所以我们涂色时要涂满,不能有空隙。

例2教学时学生边讲教师边用课件演示。

介绍画格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江苏10万平方千米青海省72万平方千米山西省15万平方千米,湖南省21万平方千米

作业设计

课外练习:

补充习题

学生找一找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比一比相关建筑占地面积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     

课后记

 本单元的概念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以前的教材中,认识面积是和认识面积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如果让学生充分体会面积的含义势必造成学生在认识面积单位上的时间不足,所以现行教学将这两部分分开教学,就使本节课的知识点相对简单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入手,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在这单元的教材安排中,很强调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在做中学,利用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的摄取效果。

我在处理面积的概念是这样教学的:

首先我注重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帮助自己对面积概念的建立,面积的概念是抽象的,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建立这个概念呢?

我带着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指一指、摸一摸哪是物体的面,通过这样一些身体语言的帮助,学生的脑海中就自然地建立了“什么是物体的面”,而在学生比划所产生的感觉中,学生对面积概念的建立就不会只停留在用眼观察的基础上了,学生深深体会并理解了什么是面积。

在理解之后我并没有马上进入面积单位的教学,而是补充了一个说的过程,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黑板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在这里要训练学生说的目的有两点:

第一,学生完整地表述实际上是对抽象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反馈,只有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才能从模糊走向清晰,大家也看见了,学生的表述是逐步完善的,这也就是一个修补的过程。

第二,这样的表述是对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这个内容我曾经教学过,发现,其实学生一直到学完了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对面积的概念都是比较模糊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就在于面积概念建立得不够深刻,所以在这一次教学中,我很注重面积概念的建立之后的巩固。

 

 

 

课 题

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

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剪数学书最后的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师用报纸做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

课时安排

2-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

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

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

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

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

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补】动手拼一拼

用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用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的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为什么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厘米?

四人一组,用6个正方形拼一拼,说一说自己拼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估一估:

用1个小正方形摆一摆,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

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过渡】如果老师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桌面的面积方便吗?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表示。

比一比:

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

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

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

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

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

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

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

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

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问:

为什么同样是桌面的面积,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数据呢?

教师指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学生比划1平方分米时,要保证每个孩子的比划都正确,所以同坐相互检查验证的环节不可少。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63页第3题,用1平方米的纸估一估教室某些物品面的面积

课外练习: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边长1厘米    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    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      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米  

 

课后记

 本节课我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所以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参照物让学生讲述和验证,另外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图形中,也用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感知几平方厘米的大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感受增强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认识。

 

 

 

 

 

 

 

 

课 题

练习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知识再现

回顾: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

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补】初步体会周长和面积。

教师出示长方形的框架,说: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做这个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材料,是求它的什么?

(周长)

如果老师把这支粉笔放到这个长方形上面,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讲述:

原来这个长方形中间是空心的,垫进去的这张纸正好给长方形框架补了一个“面”(板书:

面)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

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已在前一节课完成】

【补充】说一说并比划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大小。

填一填

 a.边长是()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b.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c.一张电脑软盘的面积是1()。

 d.篮球场的面积是364()。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

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

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

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

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

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

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第5题:

提示学生:

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课外练习:

用手边的面积单位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面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面积与面积单位         

 

课后记

 

 

 

 

 

 

 

 

 

课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4-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

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

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

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

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

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

量面积用什么量?

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

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

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

谈话:

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

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

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

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

a表示什么?

b呢?

 问: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

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

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试一试,想想做做1、2题

课外练习: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 件)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课后记

 

 

 

 

 

 

 

 

课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5-9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知识回顾

   前面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

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2.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6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先完成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

3.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怎样剪下最大的正方形?

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

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9题。

通过课件让学生认识到,洒水车行驶后,被洒水的地面形状可以看做长方形。

洒水的宽度就是长方形的宽,行驶的路程就是长方形的长。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

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6题:

指导学生将减去2米后剩下的部分涂上颜色,再进一步考察重新涂色部分每条边的长度,从而确定他的形状和面积。

 

 

 

第9题课件直观演示洒水车行驶后的路面形状。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7、8、9题

课外练习: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八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