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454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改

四年级上课数学教案

2011年9月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二单元计划  角的度量

1.本单元教材内容: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教学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4.课时划分

本单元的教学用4课时。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35页和36页。

基于课程标准

1、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2、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活动经历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基于教材特点

“直线、射线和角”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教具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教学角的概念和表示符号。

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的基础和前提。

基于学生实际

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学生对直观的依赖较大,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机会,经历“感知-表象-想象”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直线和射线的表象逐步变得清晰,得以较好的体验“无限性”。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

2、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对图形的理性认识。

重点:

认识射线和角。

难点:

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教师打开手电筒,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手电筒的光从灯泡一直射向很远很远。

向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伸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板书: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板书:

(2)CAI课件出示两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请大家观察思考,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

课件中出示的是两条直线(板书: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板书:

(3)什么是线段呢?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线段:

(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名称

区别

联系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都是直直的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5)动手分别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二、认识角

(1)课件出示木工用的角尺、折扇、钟面,找一找哪几个有角。

依次去掉各物体的颜色等非本质属性,抽象出角。

木工角尺折扇钟面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注意与小于号“<”区别)

记作:

∠1记作:

∠2记作:

∠AOB或∠BOA

读作:

角1读作:

角2

(4)运用上面的知识,大家自己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巩固知识拓展训练

(1)动手画一画。

①第36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

②第36页“做一做”第2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怎样画?

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

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

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2)辨一辨,练习四第1题。

先让学生回顾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

(3)数一数,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数一数,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名称

图形

区别

联系

直线

没有短的,无限长

都是直直的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课后反思

2、角的度量

学习内容: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基于课程标准:

数学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培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构造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角的度量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用“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1°角的正确表象。

基于学生实际: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

借助两个学生比较大小情境图,更利于学生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量角器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认识的角的大小。

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让学生通过角的度量,经历两角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啊。

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

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

怎样去量角呢?

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

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

这就是一个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

提问: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

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板书:

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

(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

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

1‘的角有多大?

指出:

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

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

内圈呢?

指出: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

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

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

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

45呢?

80?

)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

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

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

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

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

(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

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

请大家看课本。

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

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

量角要分几步进行?

哪两步?

指出:

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课件出示:

两重合:

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

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为什么要看内圈?

4.教学例1。

①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

②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③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能发现什么?

④自己再在纸上画出一个60°的角,然后延长较角的两条边,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结论: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巩固知识拓展训练

(1)看一看。

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观察它们的大小,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量一量。

第38也“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估一估,量一量。

第38也“做一做”第3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完成练习四第3、4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

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课后反思

 

3、角的度量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基于课程标准:

数学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培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构造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角的度量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借助量角器、三角尺、正方形纸、圆形纸、课件使学生进一步熟练量角的方法。

通过折纸、拼角等操作学生认识一些特殊角

基于学生实际: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本节借助操作活动便于学生掌握测量角的不同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2、通过动手操作,能用三角板拼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让学生经历测量角和拼角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尺、正方形纸、圆形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角的量法。

提问:

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板书:

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用投影仪)

提问:

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

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

为什么?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

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

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指出:

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

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

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老师巡视指导)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

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

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样摆?

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

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四、巩固拓展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分别算一算∠1+∠2+∠3是多少度。

2、下面图中已知∠1=60°,那么你能说出∠2、∠3∠4的度数吗?

课后反思

4、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

基于课程标准: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于教材特点:

本节课教材通过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角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的经验。

基于学生实际: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和钝角。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角,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2.通过对常见角的分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经历角的分类过程,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

提问:

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

上面哪个角是90?

哪个角小于90?

哪个角大于90?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这些角应怎样分类?

4.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

(板书课题:

角的分类)

二、教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1)提问:

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

(板书:

直角)

(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

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

(板书:

直角是90)

提问:

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

为什么?

(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

这个角多少度?

为什么?

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

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

这个图形是角吗?

为什么?

(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

(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板书:

平角)

(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问:

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

平角是180。

(板书:

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

提问:

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

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

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

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板书:

1平角=2直角)

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   )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

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

提问:

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

你是怎样分的?

(2)同学们分得很好。

现在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3、∠4有什么特点?

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

像∠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

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

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问:

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锐角钝角)

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

4.认识周角。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

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

(用手势指示:

o);提问:

想一想,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

指出:

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

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

(用手势指示:

)为什么?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