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6928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重点高中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重点高中2018学年度第五章、第六章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l/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

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A.1125gB.1600gC.2000gD.6500g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C.③④D.②⑤

3.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4.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5.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6.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kg   B.22.5kg  C.90kg   D.20kg

7.下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8.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9.如图中A图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所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11.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a~f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c+d+e

B.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图中C表示流人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

B.含碳有机物是图中各种能量的载体

C.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l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kg

D.③/②代表第二营养级流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

B.③⑥⑦都属于细胞呼吸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氮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提高③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4.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15.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com-2·a-1),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J·com-2·a-1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16.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弱

18.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于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是最重要的

B.约有10%--20%的能量可以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C.在每一个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中有10%以热能的形式在呼吸作用中散失

D.只有25%的能量可从一个营养级进入到下一个营养级

19.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0.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

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以下哪一组特点

A.种群数量多,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B.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

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

D.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强

2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

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2.下列属于化学信息应用的是()

A.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发育

B.虫媒花通过发达的蜜腺,吸引昆虫来采蜜,同时帮助它完成受粉

C.利用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23.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

24.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理信息的来源是无机环境,行为信息的来源是生物体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25.利用性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防治害虫的优越性表现在()

A、对害虫准确地预测预报

B、干扰雌、雄虫正常的交尾

C、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有效地消灭大量害虫

D、节省农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6.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多少)

27.如图所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B.c>b>aC.c=b>aD.a>c=b

28.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对当地生物一定是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29.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

30.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

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31.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②乙的同化量一定比丁的同化量高

③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甲体内DDT浓度最高

④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2.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

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33.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麇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麇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

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减小的迹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麇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麇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34.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等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3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3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以下3种:

①直接价值 ② 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①和② B.①和 ③  C.①和① D. ②和②

3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经济价值B.潜在价值C.直接价值D.间接价值

39.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40.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

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

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其他信息

第II卷(非选择题)

41.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能量传递效率为l0%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l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书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霾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散去,据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__kg。

(6)图3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42.(11分)下图是食物关系图。

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____营养级。

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千克。

43.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2)图2中农作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提高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

(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_______。

4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由于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位于____部位的__________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试卷答案

1.C2.A

3.C

4.B5.A6.A

7.B

8.D9.D10.C11.C

12.A

13.B

14.D15.D16.B17.B18.B19.B20.B21.C22.B23.B

24.C25.D26.C27.A28.A

29.C

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30.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知识。

输入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真光合,而①⑤之和为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净光合;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⑧为呼吸消耗的能量,不能被分解者利用;能量传递效率为同化能量的比值,而③是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②不是植物的同化能量。

31.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群落、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丙和丁都以乙为食,形成竞争关系;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丁处于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两者同化量从食物网相互关系中无法比较;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DDT含量越高。

32.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图1、图2中生产者都是A,图3中生产者是E,A错;图1中C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C正确;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D正确。

33.A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4.C35.C36.C37.A38.C39.C40.B

41.

42.

(1)食物网,3

(2)兔、蚯蚓、蚱蜢,三级,第四,三(3)竞争,捕食

(4)先增加后减少(5)5,125

43.

(1)生产者 细胞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直接使用 

(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A.生物种类 

B.(4)食用菌、蚯蚓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